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星路求生 >

第100章

星路求生-第100章

小说: 星路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个不熟悉这里的人猛然来到这个房间,只要稍微走两步就很容易撞到头或者被脚下那乱七八糟的东西绊个跟头。

    然而陈征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了,其中很多的设备甚至干脆就是他亲手制造、亲手安装上的,应该说他是整个基地中,第二了熟悉这里的人了。

    至于第一……那自然是老夏本人。

    “来了?稍等我一会。”老夏拉下眼镜看了看陈征,笑着将他招到身边来,然后再次带上眼镜全神贯注的忙起手中的工作了。

    陈征低头看了看,感觉那些零件看上去似乎有些眼熟,但一时半会有想不起来他是在哪见过。

    “您这是?”陈征终于没忍住问出了声。

    “呵呵,一个简单的测试工具。”老夏笑道,“原本呢,我是准备全速制造潮汐门的,但有些零件总也供应不上……”

    “嗯,我的问题……”陈征态度良好要的承认错误。

    “……不,不光是你,我还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你一边造零件,我一边思考一些问题……这并不耽误。”

    老夏摆摆手:“不过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你知道的,其实所谓的瓶颈就是重力波问题。昨天晚上我做了很多推算,但最终却都没有得到一个可靠的答案……”

    “然后我忽然想起之前曾经制造过一台重力波生成器,何不再重新制造一台,通过结果逆推原因?然后嘛……”

    老夏拍了拍他面前的那件东西。

    “……我想起来了,这是重力波生成器!”陈征恍然。之前零压生成装置里的核心部件就是重力波生成器。

    “没错,就是它。”老夏笑道,“然后结果你也知道了……当时我就弄不清他究竟是依照什么原理何工作的,今天也同样如此。”

    老夏摇着头,但脸上依然还带着笑意,似乎在有意的卖着关子。

    “然而您肯定是有了新发现吧啊?”陈征顺势问道。

    “嘿嘿,没错。”老夏将两台重力波生成器拿出来,将其中之一交给了陈征。

    “这是?”那沉重的机械一入手,陈征就发现它的奇怪之处了——这台重力波发生器前段有着半圆形的大块金属,而再这台重力波生成器的末端则多了个手机大小的屏幕。

    “这是?”陈征愣了愣。

    “我的一些小小的改装,委托眼睛兄帮忙制造的。”老夏显得很是得意。

    “之前研究重力波发生器无果后,我想通过重力波吹拂零晶所产生的力场来间接研究重力波的本质……然而你知道的,我手里并没有零散的零晶。”

    老夏一边说,一边拿另一块浑圆的零晶。

    “而且我又没有自己加工零晶的办法,无法将它雕刻成之前零压生成器的样子,所以我就找了两块你之前削开的半圆形零晶,按照灵压生成器的样子装了上去……”

    “难怪……”陈征看着手中那巨大的“手电筒”,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陈征还记得,这块零晶是之前干掉虫人的时候不小心切开的,好在切开得还比较对称……否则此时这两个仪器就不是“手电筒”了,而是“镰刀和斧头”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老夏正色道。

    说完,他也不继续解释,而是调整了一下两个“手电筒”,设置好参数后将其中之一递回给陈征。

    “你拿着这个去前边,我拿着这个去后面。”

    显然,他这是要演示他的新发明了。

    陈征好奇的拿着“手电筒”,一直走到大厅的尽头,而老夏则站在大厅的另一头。

    “现在,你低头看屏幕……”老夏远远的喊道。

    “好……”

    “3、2、1……”

    “嗡嗡……”

    随着老夏倒计时的结束,陈征手中的“手电筒”突然及其轻微的震了震——如果不是陈征极为敏感,并且早早的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手电筒”上,否则这样微弱的震动搞不好就会被他给忽落过去。

    “抱歉,以下500未写完,一会修。”

    后,我想通过重力波吹拂零晶所产生的力场来间接研究重力波的本质……然而你知道的,我手里并没有零散的零晶。”

    老夏一边说,一边拿另一块浑圆的零晶。

    “而且我又没有自己加工零晶的办法,无法将它雕刻成之前零压生成器的样子,所以我就找了两块你之前削开的半圆形零晶,按照灵压生成器的样子装了上去……”

    “难怪……”陈征看着手中那巨大的“手电筒”,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陈征还记得,这块零晶是之前干掉虫人的时候不小心切开的,好在切开得还比较对称……否则此时这两个仪器就不是“手电筒”了,而是“镰刀和斧头”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老夏正色道。

    说完,他也不继续解释,而是调整了一下两个“手电筒”,设置好参数后将其中之一递回给陈征。

    “你拿着这个去前边,我拿着这个去后面。”

    显然,他这是要演示他的新发明了。

    陈征好奇的拿着“手电筒”,一直走到大厅的尽头,而老夏则站在大厅的另一头。

    “现在,你低头看屏幕……”老夏远远的喊道。

    “好……”

    “3、2、1……”

    “嗡嗡……”

    随着老夏倒计时的结束,陈征手中的“手电筒”突然及其轻微的震了震——如果不是陈征极为敏感,并且早早的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手电筒”上,否则这样微弱的震动搞不好就会被他给忽落过去。

节03 踪迹() 
毫不客气的说,零晶晶体的自纠缠现象被发现,的的确确会开启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想想一下吧:实时操控万米深海中的机器人采集结核类矿产、坐在办公室中的雇员远程操控小行星带的机器人进行采矿冶炼、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进行研究、生物培养、甚至就地取材来建设大型的殖民基地……

    这一切看起来还是不敢想象的科幻,然而不用任何技术上的突破,仅凭地球上现有的技术再加上零晶通讯,以上的一切最多在10年内就会一一实现。

    而作为发现这一现象的第一个地球人,第一个开发出实用体系的人,老夏的名字注定会被载入史册,成为类似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并永被人类所铭记。

    当然,这份殊荣其实颇有些幸运的成分在里面。毕竟老夏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直接接触零晶的地球人,同时也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足够能力的科学家。

    就像其他文明一样,地球文明在接触了神奇的零晶之后,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理论水平都将开始爆发式的增长,而老夏的“超空间通讯”技术,则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开端。

    在陈征与老夏反复多次测试之后,可以确定这自纠缠现象几乎不受任何干扰——只有在陈征使用光剑的时候才会干扰到灵晶之间的通信。

    而之后的实验又证明了,只要是来自同一块零晶,多块零晶之间依然可以互相传输数据——可即便陈征将零晶削成米粒大小,它们之间依然可以完美的匹配通信。

    很快的,新一批以细碎零晶作为通信核心的传输装置诞生了——首先被应用上的,就是那些前去搜索飞龙巢穴的无人机。

    毕竟之前那种向赤道方向漫无目的的搜索需要消耗大量的无人机来作为信号的中转平台,而现在没有了通信距离的限制,再加上零晶通信装置的昂贵,所以为了保证侦查无人机即便遇到袭击也能全身而退,所以干脆启用了新型无人机。

    准确来说,是两架安装了多种搜索监察装备的维京无人机。眼镜男他们为这件零晶装上了解析器,由外部设备将信号输入到零晶之中,而零晶会将信号传递回基地中的塔罗服务器。

    当基地发出命令后,也是将信号传递到零晶之中,再由零晶发送到前线无人机中。

    维京无人机本身就有着超强的机动性、自身的武力有不低,遇到小股的飞龙完全可以凭借机动优势直接灭掉,而遇到大量的敌人时又可以凭借超过3。5马赫的巡航速度逃离。

    而原本的那些低成本的侦察机依然还在使用,只不过它们的任务就变成了在基地周边巡逻,这也大大增强了基地周围的防卫能力。

    虽然侦查型的维京无人机已经改装好了两架,但实际上陈征他们还只能派出其中一架。至于原因……还是老毛病,飞机上没有机载电脑或智能芯片。

    由纠缠效应产生的零晶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广播网络”,也就是任何一个节点发出的信号,所有节点都能全部收到。

    如果对信号完全不做处理的话,就会出现一台操作系统操作所有无人机的情况——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有无人机只能像是牵线木偶一样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这样一来遇到需要精细操作的地方就难免顾此失彼。

    当然,安装了机载电脑或者只是安装了简单的只能芯片后,虽然零晶之间依然会继续广播信息,但接收到信息的电脑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断,这个命令是不是给本机的。如果是自然就执行,如果不是就不执行。

    ……

    在那个“价值10个诺贝尔奖”的“手电筒”被发明之后,它就暂时变成了整个基地之中最最优先的事项之一,暂时与潮汐门的建设工作摆到了同一高度上。

    在经历过几天紧张的工作,侦查型维京终于出发了。

    它的驾驶者还不是小小,由于资源分配的关系,小小远程遥控维京无人机的通信系统尚未建设完成,现在也只能靠那些操作员自己了。

    不过好在这一次不是战斗,虽然维京无人机在操作员的手中发挥不出小小那样的威力,但打不过还不会跑吗?它原本的目的也只是确定那些飞龙的巢穴方向而已。

    在参观了侦查无人机的起飞后,陈征就再次回到了之前那样半闭关的生活。

    一连十几天时间,陈征除了牵着小小出去溜一圈之外,剩下的时间里几乎就宅在工作室中,全力制造潮汐门所需要的各种零件。

    由于有了一些零晶的补充,所以之前紧巴巴的零晶预算变得稍微富裕了些。不过在加工过程中,陈征发现很多细节复杂的零件根本没办法依靠简单的手工雕刻就能制造出来——比如一体成型的球状压力容器……让陈征削出一个正圆体他还能够做到,但他要怎么样才能在不伤表面的情况下将这个正圆体的内部掏空?

    当然,在地球上,这样的压力容器一般都是制造出两个半球,再利用特殊的焊接手段将两个半球焊上。

    而陈征现在别说找不到那么精细的焊工,也不用说没有专业的焊接工具……他就连最基本的焊接工艺都没有,想培训都找不到地方。

    个何况,那种压力容器的配方也非常复杂,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瑕疵基本上都是零容错的……

    所以,当零晶预算变得宽裕些之后,陈征的工作压力也变低了,有零晶兜底之后,那些难以加工的零件如果实在造不出来就可以放弃,改用零晶来直接一体成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