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门才女 >

第122章

将门才女-第122章

小说: 将门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老说吧,有什么做的,我定不会推诿。”

    冯秋墨指着最小的那个孩子,大概才五六岁,没有他哥哥姐姐的沉稳,但是一双黑眼睛很是灵活,正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传说中的新科状元。

    “子臣年纪最小,但是有些灵气,是块可以雕琢的璞玉,可惜我没有时间教他了,何况,我自己也知道,我教出来的学生,多数太过死板。我请你收他为徒,替我管教他。”

    梅雪嫣看这孩子挺讨人喜欢,她已经捡到过一个便宜徒弟了,再收一个也不为过。

    “我可以收徒,不过不是因为人情,而是我要考校他。”梅雪嫣开口说道。

    冯秋墨先是一愣,然后领悟了梅雪嫣的用心。

    冯玉清却有些不满地咕哝道:“梅状元,我爹对你有知遇之恩,让你收个徒弟不为过吧?为什么还要为难这小子?”

    “闭嘴!”

    冯秋墨喝了一声,却引得自己直咳嗽,冯子臣他们几个小孩有的给冯秋墨端水,有的给他顺气,都是顶孝顺的。

    这种不谙世事的小孩最容易受到耳濡目染,梅雪嫣之所以要考校他,是在他心中形成他是凭自己的本事做梅雪嫣的徒弟,而不是靠人情关系走后门。

    “子臣,你过来。”冯秋墨朝那个小孩招了招手。

    冯子臣走过来,对着梅雪嫣拱手道:“梅状元!”

    虽然是礼节,不过冯子臣脸上带着笑,并不严肃。

    “你叫冯子臣啊,几岁了?”

    “五岁半!”冯子臣一点都不胆怯地回答道。

    “读过哪些书了?”

    “四书五经,都看过。”冯子臣回答,又微微有些脸红地说道,“不过多数没看懂。”

    梅雪嫣失笑,这个年纪的小孩,或许能背诵一些文章,但是若真领悟,其实没几个能做到,他们大多根本不懂文章的意思,就好像那些被父母逼背诵唐诗宋词的小孩,背得很顺溜,实际上诗词在说什么,却是不懂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零四章 病重(二)() 
和吴县令叙旧一番之后,梅雪嫣首先还是去看望冯秋墨,听吴县令的口气说,冯秋墨身子骨不太好,恐怕是病了,梅雪嫣没有理由不去探望。

    冯秋墨养病在家,梅雪嫣是经人指点之后,才找到冯秋墨在临安县城内的家,从外头看了看,梅雪嫣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堂堂举人,院君的家。

    这是一个四合小院,屋子十分老旧,甚至木门都已经裂开了,梅雪嫣敲门问候之后,才得以确定。

    开门的是冯秋墨的儿子,名叫冯玉清,这是他自己介绍到,当得知来人是最近大热的梅状元,冯玉清自然热情又亲切,有冯秋墨这一层关系在,冯玉清态度上很是亲热。

    “梅状元,快请进,寒舍清贫,还请梅状元不要嫌弃。”

    “客气了,冯老现在在哪儿?”

    梅雪嫣来带来从太源府买的一些好东西,有滋补药材,阿胶膏燕窝各种参类,还有一些海水产品,她不知道冯秋墨是什么病,所以只能带些食补的东西,也算是一份心意。

    “这边。”

    此时冯秋墨正躺在太师椅上小憩,梅雪嫣看到他的一刻,忍不住心中酸涩。

    才这么一段时间不见,冯秋墨竟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脸色蜡黄,屋子里有股浓浓的药味,冯秋墨听到有人进来,睁开浑浊的老眼,没有了往日的倔强和光泽。

    “冯老,我来看你了”梅雪嫣低低说道。

    “你回来了?”

    冯秋墨见是梅雪嫣露出笑容,很是激动,想支撑起来和梅雪嫣说话,却被梅雪嫣阻止了。

    “你是新科状元呵呵,我冯秋墨的学生里面,出了个新科状元”

    冯秋墨说话没有什么逻辑,可见其欣喜,原本病态的脸色微微有些红润,感叹之间皆是欣慰。

    “若不是当初冯老助我,便不会有今日的新科状元。”

    冯秋墨摆摆手说道:“满腹经纶的人,去哪儿都能发光发亮,不是我帮助你,而是你成就我。”

    “冯老是得了什么病?这般要紧?我认识一个医术高超的大夫,他祖上是太医院的,如果可以,我只能麻烦他来一趟太源府了。”

    梅雪嫣还是关心他的病情,这样一生倔强清高的老头,世上实在太少了,梅雪嫣不希望他被病魔缠身。

    “也没什么病,就是老了,也是时候了。”

    冯秋墨倒很乐观地说道:“要是放在几个月前,我肯定不甘心死,但是如今,我走在黄泉路上都是笑着的,我冯秋墨自己没本事,只有一身臭脾气,但是有你,我的心愿便都了了,我听说了你在太源府的事,做得好,做得好啊”

    梅雪嫣忍住鼻头的酸涩,越是到这个时候,冯秋墨反倒比平时要放松活跃了不少,他拉上梅雪嫣絮絮叨叨讲上半天,脸上十分祥和,显然十分满足。

    “县学堂的学生里头,没几个有希望的,虽然今年看似大放异彩,有马锦骐和宋杰曦同时中举,不过马锦骐恐怕以后入了官场,和左相之流无异,他出生商贾之家,太看重名利,至于宋杰曦,天资聪慧不下于任何人,只是他心思不在书上面。”

    冯秋墨说了一会儿,因为情绪变化有些咳嗽喘气,梅雪嫣忙让他休息一会儿。

    趁这个空当,梅雪嫣和冯玉清讲了几句话,环顾四周,冯秋墨虽不说家徒四壁,但当真是寒窑陋瓦,陈设简朴,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无不和普通庄户人家一样。

    冯秋墨只有一个儿子,但是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此时他们已经读完书,正在屋里陪同,他们几个也都是懂事的,不像其它小孩一般跑来跑去吵闹,也对,有冯秋墨以前这个铁面在,小孩最怕了,自然就老实。

    “梅状元看他们几个如何?”冯秋墨指着小孩说道。

    梅雪嫣点头说道:“聪慧乖巧,都是很好的孩子。”

    “是。”冯秋墨也点头说道,“不过,这几个都缺了一股灵气,过于木讷死板了些,我之前跟你说,写诗要灵气,为人也要。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我。”

    “冯老说吧,有什么做的,我定不会推诿。”

    冯秋墨指着最小的那个孩子,大概才五六岁,没有他哥哥姐姐的沉稳,但是一双黑眼睛很是灵活,正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传说中的新科状元。

    “子臣年纪最小,但是有些灵气,是块可以雕琢的璞玉,可惜我没有时间教他了,何况,我自己也知道,我教出来的学生,多数太过死板。我请你收他为徒,替我管教他。”

    梅雪嫣看这孩子挺讨人喜欢,她已经捡到过一个便宜徒弟了,再收一个也不为过。

    “我可以收徒,不过不是因为人情,而是我要考校他。”梅雪嫣开口说道。

    冯秋墨先是一愣,然后领悟了梅雪嫣的用心。

    冯玉清却有些不满地咕哝道:“梅状元,我爹对你有知遇之恩,让你收个徒弟不为过吧?为什么还要为难这小子?”

    “闭嘴!”

    冯秋墨喝了一声,却引得自己直咳嗽,冯子臣他们几个小孩有的给冯秋墨端水,有的给他顺气,都是顶孝顺的。

    这种不谙世事的小孩最容易受到耳濡目染,梅雪嫣之所以要考校他,是在他心中形成他是凭自己的本事做梅雪嫣的徒弟,而不是靠人情关系走后门。

    “子臣,你过来。”冯秋墨朝那个小孩招了招手。

    冯子臣走过来,对着梅雪嫣拱手道:“梅状元!”

    虽然是礼节,不过冯子臣脸上带着笑,并不严肃。

    “你叫冯子臣啊,几岁了?”

    “五岁半!”冯子臣一点都不胆怯地回答道。

    “读过哪些书了?”

    “四书五经,都看过。”冯子臣回答,又微微有些脸红地说道,“不过多数没看懂。”

    梅雪嫣失笑,这个年纪的小孩,或许能背诵一些文章,但是若真领悟,其实没几个能做到,他们大多根本不懂文章的意思,就好像那些被父母逼背诵唐诗宋词的小孩,背得很顺溜,实际上诗词在说什么,却是不懂的。

    这冯子臣诚实得很可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零五章 发火() 
见吴县令自个儿抽自个儿嘴巴子,梅雪嫣目瞪口呆以为他得了失心疯。

    “你说我我竟然把祥瑞给吃了!”

    吴县令欲哭无泪地说道,看着手中剩下的半块番薯,悔恨莫及,自己居然把这东西当白萝卜似的啃了。

    “吃就吃了,反正做苗的番薯已经够了,甚至还能接济一下邻县的灾民呢。”

    梅雪嫣心想,她老早就吃了许多。

    吴县令怔了半天,最后狠狠心,继续把番薯吃完,不吃完也太浪费了,只是吃起来跟烫手的山芋一般,一下啃一点,似乎是在吃金银般舍不得,磨蹭了半个时辰。

    “如果亩产几十石不假的话,这番薯的价值恐怕超乎你我的想象啊!”吴县令冷静下来认真说道,“尤其是最近几年景国战乱不断,征兵也多,耗费的粮草增多,而种田的人反倒减少,其实我早听说了,近来朝廷库存的粮食,顶多吃个一年。”

    “吴伯伯的意思是,把番薯推广至全国?”

    “进贡给朝廷自然是必要的,不过最终产量还没出来,咱们暂且压下此事,我先拟一封信,同上头的商量一下,我的意思是咱们也不是白贡献的,而是卖!只是怎么操作,倒要好好考虑。”

    梅雪嫣明白他的意思,临安县因为水患弄得贫穷不堪,即使朝廷推广番薯到各地,那临安县的庄户人也不是白干活,而是有偿出售番薯苗。

    “这样倒是一个好办法,既有利于国计民生,又给临安受灾的人添了一个好营生,吴伯伯,这些事就劳你去想辙了,我就不掺和了。”

    吴县令点点头,心里叹服,梅雪嫣当初把这东西要是据为己有,这能卖出多少钱啊?不过她却连想都没想,就发放给了受灾的百姓。

    “我觉着,这祥瑞是你带来的,不如你也参与,到时候多多少少拿些分红,算是我代表临安百姓的心意,不然你才是白忙活的那个。”

    梅雪嫣摇头说道:“不用,我不缺银子。”

    这也是真的,如今她没有刻意敛财,却月月有银两进账,吃喝出行都能用得上最好的,那她何苦去劳心劳力赚银子?又不能带进坟墓,冯秋墨他家中贫寒尚且对金银不屑一顾,自己贪恋财富做什么?

    “那行吧。”

    吴县令见她心意坚定,神态轻松,可想而知她是真的不将这点银子放在眼里。

    “我回头就起草一个详细的计划,只待几月后,祥瑞收获,咱们再行定夺”

    梅雪嫣回临安来,拜访老友,和书斋的人叙旧,又加上番薯和冯秋墨两件事,虽不是忙碌,却也得不出空闲来,林三郎日日来找她,却只能草草说几句体己话,现在尘埃落定,林三郎邀她去林府,便答应了。

    看到林府的宅门,梅雪嫣唏嘘不已,轻叹了一口。

    “梅儿,你为什么叹气?难道还不想回林府吗?你放心,沈氏吕姨娘她们都欺负不到你了!”

    “我不是怕她们,是感叹人生无常,以前我就盼望着哪日能脱离林府,现在却又眼巴巴地回来了。”梅雪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