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能生巧 >

第170章

庶能生巧-第170章

小说: 庶能生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太后想了想:“公主来的晚了一些,汴京城如今已是暮春,倒是老身记得静华寺后山倒也有片桃花林,四月中才开花。公主若是有兴致,老身让六郎陪公主去走一走。”

    赵浅予急得要起身说话,被陈德妃牢牢抓住了手。

    耶律奥野笑道:“奥野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娘娘这么体贴奥野。就怕太过劳烦燕王殿下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县君和家人做法事。”

    梁老夫人起身应道:“公主多虑了。孟氏不敢,只怕扰了公主雅兴。”

    高太后笑道:“你们就别来回客套了,就这么定下来吧。”随即她眼风掠过张蕊珠:“对了,张氏以前和阿婵也认得吧?”

    小腹微微隆起的张蕊珠缓缓起身行礼,柔声道:“禀娘娘,妾身在孟氏女学和淑德县君曾同窗六载。”

    六娘想着自己是五品县君爵位,而张蕊珠是从三品的郡夫人,自当要向她行礼,却被太后身边的尚宫不动声色地请到太后身边坐下。六娘便小心翼翼地挨着榻沿坐了。

    高太后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阿婵你日后和张氏便以同窗之礼相待吧。”听上去倒是委屈了六娘一样。

    此言一出,殿上鸦雀无声,众人都若有所觉,对六娘更是刮目相看。耶律奥野也笑着仔细打量了六娘一番。

    张蕊珠一怔,随即屈膝应道:“妾身遵旨。”她强忍住气得发抖的双腿,慢慢退回了钱妃身边,对钱妃勉强笑了笑,扶着女史的手坐回了绣墩上,耳朵还在嗡嗡作响。

    自从以郡夫人之位嫁给吴王,她知道自己很不被太后待见,可被太后这般当众羞辱,还是头一次。孟婵她论诰命,不过是一个五品县君,入宫后也只是担任正八品的女官,竟然要和自己平起平坐!当年在女学里,孟婵就样样不如她,论家世,她爹爹曾经贵为使相。娘娘这样的话,谁还听不懂言下之意?这吴王妃的位置凭什么她要拱手相让?!想起腹中胎儿和赵棣那内疚的神情,张蕊珠一双妙目落在六娘身上,面上的笑容越来越淡。

    近午时分,众人依次告退出了慈宁殿。高太后留下向皇后说话。

    出了大殿,六娘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还能和家人多在一起几天,哪怕一天也是好的。

    “阿婵等等我!”

    六娘回过头,看到张蕊珠扶着女史的手款款而来。她微微屈膝福了一福就要转身而去,却被张蕊珠拉住了衣袖,不得不停了下来:“永嘉郡夫人,有何见教?”

    刚刚下了三级台阶的梁老夫人和吕氏闻言,都回过身来等六娘。张蕊珠见状,携了六娘的手笑道:“阿婵何必这么见外!你可是得了娘娘懿旨的,喊我蕊珠就好了。”说完她抬腿就要迈下台阶。

    六娘心生警惕,当年金明池上还不知道究竟是四娘还是张蕊珠在阿妧背后推了一把,眼看着前面就是慈宁殿的台阶,六娘轻轻掰开她紧紧拽住自己的手:“蕊珠你有孕在身,还是请女史扶你下台阶更合适一些。我娘在等我,我先走一步。”

    吕氏被梁老夫人推了一下,醒悟过来,提裙就往台阶上赶:“快扶住夫人!”

    电光火石间,六娘还来不及反应,张蕊珠忽地就顺着她的手势,一手撕裂了六娘的衣袖,一手捂住肚子,踉踉跄跄往后退了两步,身子一歪,就要跌倒在地,口中已大喊着:“阿婵!你为何要推我?!”

    吕氏和六娘齐齐伸手想去拉住张蕊珠,却已晚了一步。

    张蕊珠身后的两位女史正要伸手接住她,却被人一掌推了开来。

    张蕊珠猝不及防,当真一屁股狠狠地摔坐在了地上,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麻了,腰下几乎动弹不得。她心中一凉,顾不得其他,伏地哭道:“阿婵!你为何推我?!”

    耶律奥野笑眯眯地托住张蕊珠的胳膊,稍一用力,张蕊珠身不由己地就被拉了起来,腰上的骨头似乎粉粉碎了一般,她疼得尖叫起来,人却已经被耶律奥野塞到了两个吓破了胆的女史手里。众人已匆匆围了上来。

    “莫慌,莫慌,永嘉郡夫人身孕要紧,还请哪位快些请医官来。”耶律奥野美目澄清,看向品级最高的陈德妃,叹道:“奥野亲眼所见,淑德县君并没有推永嘉郡夫人。是夫人自己脚滑,慌了神吓坏了。我和县君都好意想拉住她,唉,可惜没拉到。”

    钱妃怒道:“公主殿下请慎言!哪会有这样的事!蕊珠腹中可是官家的头一个皇孙!她一向小心翼翼,怎会无故滑倒?岂有此理!”

    梁老夫人站到六娘前头,镇定自若地向慈宁殿的林尚宫行了一礼:“林尚宫,兹事体大。还请御医院的医官先速速前来替永嘉郡夫人诊脉,再行断定六娘有无推搡夫人,相信娘娘和圣人自有决断。”

    六娘惊魂初定,感激地看向耶律奥野,虽然不知道这位契丹公主为何一面之缘,就这么相助自己,但总比张蕊珠一面之辞指控自己好。想来圣人和太后娘娘也会衡量一二。她看着软倒在女史怀里的张蕊珠,背后全是冷汗,怎么也想不到在宫里第一次见面,张蕊珠竟然众目睽睽之下敢拿她和腹中胎儿铤而走险。六娘又看向婆婆和娘亲,随即明白就算婆婆和娘作证,没有耶律奥野,这个罪名她恐怕很难洗脱。

    听到婆婆对林尚宫说的话,六娘挺直了背脊,纵然她自己并不愿入宫,若是因为这样的罪名,却是万万不能的。她理了理只剩半福的宽袖,对陈德妃行礼道:“六娘并未推搡永嘉郡夫人。”又转身对耶律奥野福了一福:“多谢公主殿下作证。”

    钱妃哽咽道:“快!,快宣御医官!蕊珠晕过去了!”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宁殿的西偏殿里传来张蕊珠声嘶力竭的哭喊声;一声高一声低,偶尔突然掐断了线全无声息,让人心跟着一慌。

    秦供奉官手持青竹柄尘麈,慢慢在廊下踱步。尚书内省、入内内侍省的几位女官和内侍神色从容;带着宫女内侍们守在大殿外。御医院和御药的医官们不时往返于西偏殿和大殿,因宫里几十年来这样的事司空见惯了,他们面色恭敬却无急切之情。

    大殿内的赵棣,听着外头隐隐传来张蕊珠的痛呼;盯着被高太后赐座说话的六娘;虽然面上极力压抑,却掩不住眼里的厌恶和愤怒。

    张蕊珠的两个女史跪在殿内;一口咬定亲眼见到淑德郡主因不愿被永嘉郡夫人牵住手;才用力推开了永嘉郡夫人,终究没敢提她们被越国公主推开的事。

    赵棣闻言勃然大怒,孟氏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县君;竟敢嫌弃蕊珠如弃履!自从他内疚万分地告诉了蕊珠没法子给她王妃名份;含糊说了几句孟氏进宫的事;冰雪聪明的蕊珠倒反过来安慰他;还说她们毕竟曾是同窗;只要她亲近孟氏,执礼甚恭,就算孟氏做了吴王妃应该也不会为难她。不想孟氏看起来雍容端庄正气凛然,得了太后娘娘的抬举后,竟然如此善妒狠毒!

    六娘坦然面对着赵棣的目光,心下难免觉得莫名其妙,她怎么就被吴王和张蕊珠看成了棒打鸳鸯的罪人了?连她自己还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这两人一个存心嫁祸贼喊捉贼,一个演这种情深意重生死与共的戏,还真是令人无语。想起阿妧说过的话,她淡淡转开视线,看向仍然面色如常的婆婆和略带忧虑的娘亲。

    从福宁殿赶来的官家侧身和向皇后商量了几句,让人去请越国公主。

    耶律奥野进来后重复了一遍大殿外说过的话,又被请去东偏殿喝茶。

    赵棣忍不住道:“爹爹!娘娘!越国公主和蕊珠她们之间隔着这两个女史,怎能看得清楚?公主的话实在武断!蕊珠最爱护腹中胎儿,又怎么会无缘无故自行滑倒?如果不是孟氏故意推搡,女史们又怎么会来不及护住?孟氏粗鲁无礼心思恶毒,理应严惩!”他眼中微湿,声音都气得发颤。

    高太后沉声道:“五郎,你说孟氏粗鲁无礼心思恶毒?老身看着她长大的,竟没看到过半点粗鲁无礼,是我老眼昏花了吗?还有你这心思恶毒从何说起?她一个有封邑的朝廷县君,为何要对你府里的一个小小侍妾动什么恶毒心思?”

    一旁侍立的钱妃,已经慢慢冷静下来,闻言忍不住看向儿子,盼着他千万不要顶撞太后。

    赵棣涨红了脸,他自然说不出口娘娘要把孟氏嫁给他做吴王妃一事,片刻后才说道:“娘娘!蕊珠昔日在孟氏女学,处处压着孟氏,排在女学榜首进宫做了公主侍读。孟氏心存嫉恨,难免不愿和蕊珠亲近,才下手推搡。”

    官家眉头皱了起来,五郎重情固然很好,可为了一个侍妾如此强词夺理,实在有些不登大雅之堂。

    高太后手中的茶盏重重落在案几上,身边的钱妃打了个寒颤。赵棣胸口起伏了几下,终于还是朝着太后和官家跪了下去,耳中听见外面传来一声极尖的喊叫,叫的正是五郎。赵棣急得心都碎了,几乎忍不住要冲去西偏殿应一声。

    梁老夫人看看六娘的神色,微微点了点头。

    六娘起身跪倒在地:“陛下,娘娘,圣人,淑德有几句话想对吴王殿下说。”

    官家点点头:“你且平身,但说无妨。”

    六娘谢恩后站起,对着赵棣坦然道:“殿下,请恕淑德冒犯了,事关我孟家一门声誉,淑德不得不自辨几句。方才殿下说淑德因往日女学里屈居永嘉郡夫人之下,故心生嫉恨,此言非实。我孟氏女在族学里读圣贤书,不求功名利禄,只求明理处世修身齐家而已。淑德虽然不才,若非翁翁孝期,也能入宫做公主侍读。既然没有功名利禄利益需要相争,淑德为何要嫉恨夫人?”

    赵棣瞪着六娘,一时答不上来。

    六娘转向上首的太后和官家,屈膝道:“淑德虽不智,却也不会愚蠢到众目睽睽之下推搡怀有身孕的永嘉郡夫人。夫人一时滑倒,淑德鲁钝,没能及时拉住夫人,是淑德的错。还请陛下和娘娘责罚。”

    向皇后叹道:“傻孩子,哪有做好事没做成就要被责罚的道理?那天下人谁还敢行善呢?淑德你自小常出入宫中,品行纯良,娘娘和我都看着的。这次是张氏自己不小心,一时情急冤屈了你。你受委屈了。五郎莫要再胡搅蛮缠。”

    官家看了看高太后,又看了看还跪在地上气愤填膺的赵棣,心中了然,点了点头道:“好了,梁老夫人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和淑德无关。淑德受委屈了。”官家传令赏了六娘三十匹锦帛,一百两白银。梁老夫人带着吕氏和六娘谢恩告退而去。

    殿外已经没有了张蕊珠的声音,赵棣情急之下微微挪了挪身子:“娘娘!”

    高太后却不理他,淡然道:“来人,张氏身边的这两个女史,护主不力,先送去尚书内省,日后再严加发落。”

    官家叹了口气:“起来吧五郎,你先去看看张氏如何了。”赵棣起身行礼匆匆去了。钱妃见状也识趣地退了出去。

    大殿上只剩下高太后和官家向皇后三人。

    “娘娘,我心意已定,欲立六郎为皇太子。孟氏贤德和顺,堪为佳媳,待她入宫后还请娘娘好生教导两年,再行皇太子纳妃礼吧。”官家垂眸说道:“那次我大病初愈,娘娘亲口答应过的,我也答应了娘娘无论立谁为皇太子,必纳孟氏为太子妃。”

    高太后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