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能生巧 >

第204章

庶能生巧-第204章

小说: 庶能生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月俸禄。

    陈太初喊茶伙计来结了帐。两个高挑出色的少年郎,一左一右牵了九娘,带着众人往大三门上去了。

    相国寺大三门上都是飞禽走兽猫犬之类,翻跟斗的猴儿,懒洋洋的猫熊,甚至大象犀牛孔雀,无奇不有。路上不时能见到长髯高鼻匹帛缠头的回纥人,戴着金花毡笠的于阗人,甚至还有那皮肤黝黑的昆仑奴捧着高高的匣子跟在主人家后头。

    陈太初耐心十足,想着九娘恐怕是头一回有机会出门玩耍,一路同九娘细细驻足讲解。孟彦弼却记挂着寺里诞中设立的露屋义铺,想去看看有什么好的鞍辔弓剑。

    九娘一会儿被彦弼拖着走,一会儿被太初拉着留,一刻钟不到,鼻子上全是汗水。好不容易过了飞禽走兽,九娘牢牢盯着前面卖鱼的摊贩间,独有一家的青布招牌上画了一只乌龟。

    她的心猛地跳了起来。不知道苏昉收到她的信没有,不知道他能不能请假,更不知道他会不会来这里。

    人潮汹涌中,越行越近。九娘的心砰砰跳,忽然人群中看到那乌龟摊前半蹲着一个略清瘦的穿灰青色直裰的背影,她一把用力挣开孟彦弼的手,撒开腿从人缝里朝前挤去。孟彦弼和陈太初赶紧喊着拨开人追上来。

    九娘挤到他身后,侧过脑袋看一眼,心花怒放,大喊了一声“阿昉!”

    苏昉正在喂那瓷盆里的一只个头很大的金钱龟,被她这一声喊,愣了一愣。这语气,那么熟悉,这声音,却又陌生。他侧过脸一瞧,就笑了起来:“没规矩,怎么不好好叫人?”这人儿上次在开宝寺听到自己的名字,还真记住了。

    九娘笑眯眯地拉住他胳膊,又清脆地喊了一声:“阿昉!哥哥!”娘的阿昉!

    苏昉站起身,看着这胖嘟嘟的人儿鼻尖红红,大眼里又开始雾蒙蒙的,哭笑不得地揉揉她的头顶心:“你巴巴地让人送信,要我今天来陪你选只乌龟,结果既不叫人,还要哭鼻子,是个什么道理?”这一见他就哭是个什么病?

    陈太初和孟彦弼吓了一跳,面面相觑,莫名其妙。这——算是个什么事儿?

    九娘牵着苏昉的手指着他们:“这是我家二哥,这是我陈家的表哥。”她喜笑颜开地对着孟彦弼和陈太初介绍:“这是我苏家的表哥苏昉,对我最好了。还有,他很聪明,什么都懂。我请他来帮我挑一只乌龟带回家。慈姑啊,要聪明的人选的好乌龟,才厉害,那乌龟只要长个几年,就能驮着我在院子里跑呢。二哥,你可别告诉旁人哦。”

    乌龟会跑?凭什么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表哥就是什么都懂的人,就是聪明的人?那你哥哥我算什么?孟彦弼的脸都黑了,他看看一脸茫然的玉簪,再看看玉树临风的苏昉,只能和陈太初一起抱拳:“呵呵,苏东阁,久仰久仰。”

    苏昉,他们都没见过,却都听过苏郎的丰姿秀美不逊其父。闻名不如见面,果然名不虚传。

    苏昉笑着回礼:“孟兄,陈兄”。他心底却一软,这个九娘果然和娘真的有缘。他的时候,娘带他来这里让他选了一只乌龟,也是聪明人选的好乌龟长得特别大特别快,他这么聪明,选的乌龟很快就能驮着他在院子里爬。后来长大了自然知道这是娘骗他的。可当他看到信上那句差不多的期冀之话,还有那空白处画着的乌龟上驮着的一个人儿,却胸口一阵激荡,立刻去告了假。他要告诉这人儿,大人总是这样骗孩子,这样日后她就不会失望了。

    那卖乌龟的鲁老汉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好看的郎君,十分高兴。他搬出一个缸子,里面十几只的金钱龟。

    “苏大郎,来选上一只给你妹妹罢。养个六七年,也能和你这只差不多大。”鲁老汉指着刚才苏昉喂的乌龟,哈哈笑:“可要是想驮着娘子跑,恐怕要养个六七十年才行。”

    九娘一愣,伸手戳戳那大乌龟的壳:“这只这么大!是我苏家哥哥的乌龟吗?”她竟一点也没注意,仔细一看,那龟壳边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圆洞,当年没人要这只壳上有洞的乌龟,阿昉却一眼就喜欢上了。可这只叫阿团的乌龟,应该在苏府正屋的院子里那个她种荷花的大缸里才是啊。

    苏昉淡淡地:“前些时它不心咬伤了人的手指。我爹爹要将它放生。我就送到鲁老伯这里寄养着,时不时还能来看看。”他偏过头笑道:“九娘,你乳母骗你呢。鲁老伯得没错,得养个六七十年才能有半个磨盘那么大,可那是你也六七十岁了,敢让它驮你吗?”他给九娘手上递了几颗龟食丸子,不经意地带了一句:“时候,我娘也这么骗过我。”

    九娘垂了脑袋,一颗颗地把龟食丸子朝水里丢,声音闷闷的:“真讨厌,骗人最讨厌了。”

    苏昉轻笑了一声:“不会的,你还,还不明白,总有一天你巴不得那人能天天骗你一回。”

    阿团慢慢伸长了脖子,张开嘴,正待啊呜一口要吞下前面浮着的丸子,空中却忽然落下几滴水,有一滴正滴在它头上,还热热的,吓得它又一缩脖子。

    孟彦弼拉拉陈太初,扬了扬眉毛。这哥比哥,也气死哥。九娘见了这个表哥,连带她来的两个哥哥都不要了,他们俩简直是多出来的一般。

    陈太初弯腰拍拍九娘:“九妹选好哪一只,我们买了带着走罢。到里面去玩,有好多时果、腊脯、蜜煎呢。”

    苏昉替九娘选了一只乌龟,不等孟彦弼话,就递给鲁老伯一百文钱:“算在一起便是,阿团它多亏老伯照料了。我下个月十五有假,再来看它。”不待鲁老伯推辞,苏昉将铜钱塞入他手中,笑着拍拍那阿团的龟壳,就要和孟彦弼一行人告辞。

    九娘牵了他的衣角,殷切地抬头问孟彦弼:“二哥!我们请苏家哥哥同我们一起去好不好?我要谢谢他送给我这只乌龟,请他吃蜜煎。慈姑,佛殿边上的我家道院王道人蜜煎最好吃了。我带了很多钱的!”

    玉簪看着一头雾水的三位郎君,干笑着解释:“慈姑的是那最有名的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

    孟彦弼陈太初和苏昉一愣,旋即哈哈大笑来。孟家道院到了孟九娘口中,可不就变成了“我家道院?”

    鲁老伯看着这群孩子笑着远去的身影,想起先前苏家大郎的话,哼唱起两句苏州戏里的曲句:“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

    (600000)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防盗

    孙先生离去后。()四娘默默起身收拾自己的物事,她六岁就进了女学; 四年来第一次被先生责打; 被同窗折辱,还要一直忍着眼泪。

    张蕊珠叹了口气; 过来将七娘扶了起来,仔细用帕子替她擦着脸:“阿姗; 姐姐同你说过多少次了; 不要轻信他人的话; 别冲动行事。九娘得到夸赞; 也是你孟家小娘子的荣耀。你心里反而不高兴; 岂不显得自己心胸狭窄?你们毕竟是亲姐妹。你竟然朝她的饭中倒墨,以大欺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点子; 粗俗失仪之至,和市井无赖无异。什么错都是你的; 你自己落了什么好?反而更被别人轻视啊。倘若你是自己想出这种行径,以后别和我交好了; 不知道哪一天你是不是会朝我饭中泼墨。”

    七娘抽着鼻子解释:“张姐姐!我不会朝你饭中泼墨的; 你不知道这个家伙多么可气。”她觉得张蕊珠说得有些道理,可又觉得四娘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肯定也是气得糊涂才出了那个主意的。但总而言之,都是九娘的错!

    四娘的脸烧得通红,她过来替七娘理好书袋:“七妹,回家吧。”两人看看九娘的桌子,空无一人。

    张蕊珠说:“我看她出门朝右转了,恐怕是去如厕。你们在这里等她一等。九娘年纪小,万一她走丢了,你们还要回来找她。阿姗,你回去好好想想姐姐的话吧。对了,我家里有御药的玉容膏,消肿止痛特别好用。回去我就让人送到你家来。”她看也不看四娘一眼,自行出了课舍。

    四娘咬着下唇,泫然欲泣。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入学开始,张蕊珠虽然看起来友善,可她就是能感觉到那种对自己不屑一顾,高高在上的那种优越。

    七娘却恨恨地跺了跺脚:“她聪明,她懂事,她什么都厉害,我们为什么要等她?我才不想等她!”

    四娘犹豫了一下,从这里穿过内花园,是人最多的丙班课舍,再出去是外二门,到南角门也就一盏茶的功夫。这会儿她也确实不想看见九娘的小脸。

    孟家的牛车在南角门足足等了一刻钟,四娘和七娘也不见九娘出来。倒看见连翘捧着九娘的书袋匆匆跑出来问:“九娘子在车上吗?”

    四娘摇头:“你不是在庑廊下等着的吗?”

    连翘说:“我看九娘子如厕了许久还不出来,就忍不住去找她了,结果也没看到人。”

    “你们会不会正好走岔了呢?”

    七娘气得拍着车里的小案喊道:“就算她要掉进恭桶里!那么胖也会卡住的!不等了。我们先回去。连翘你在这里守着吧。回头再让燕伯来接你们。我饿死了!!”她和四娘都没用上午饭,又被打被罚站,早就饥肠辘辘了。

    这时四娘看到张蕊珠正带着女使出来了,赶紧远远地招手问:“张家姐姐,看到我家九娘了吗?”

    张蕊珠皱起眉摇摇头,旁边经过的一位小娘子却答道:“是一个胖胖矮矮的小娘子吗?我好像看到她早就朝那边去了啊。”她手朝第一甜水巷路口一指。

    连翘赶紧问四娘:“四娘子我们怎么办?”

    七娘没好气地说:“扫把星!还能怎么办!快点去追呗。”

    孟家的牛车和随行的女使侍女们渐渐去得远了。张蕊珠纳闷地问那个小娘子:“你是丙班的吧?”

    她在学里很有盛名,那位小娘子一脸仰慕地点着头:“是啊。”

    女使一惊:“啊呀,那你怎么会见过孟家的九娘呢!”

    “孟家的?不是啊,我们班那个小娘子明明姓钱啊。”小娘子一脸茫然:“你们刚才说的九娘,矮矮胖胖的,不是她吗?”

    张蕊珠叹了口气,摇摇头。唉,这事!

    九娘回课舍的半路上遇到了李先生。李先生蹲下身笑着问她:“小九娘饿不饿?”

    真饿!在家好歹还有些点心垫着,学里却没有点心可吃。

    李先生笑着牵了她的手:“来,先生那里有些西川乳糖,给你拿一些路上吃。”

    等她小心翼翼捧着帕子里的西川乳糖回到课室时,已经空无一人,桌上的书袋也不见了。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书袋,连翘也不见了。九娘到了南角门时,车马处已经空荡荡。

    九娘看看天色,还早,她捏捏自己小荷包里早上问慈姑要的几十文钱,得意了一下,有钱在手,心中不愁嘛,想到观音院门口汴京城最有名的凌家馄饨摊,口水直流,感觉更饿了,不免雀跃起来。

    ***

    这一日酉时一刻,林氏和慈姑就等在了木樨院外间的二门处,眼看着前面乌压压回来一拨人,都松了一口气。

    她们立到一旁,看着四娘七娘携手过去,道了福,却看不到九娘,只有连翘一个人跟在女使们后头。

    慈姑大惊:“连翘!小娘子呢?”

    连翘眼神虚闪,低声说:“正要回禀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