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能生巧 >

第65章

庶能生巧-第65章

小说: 庶能生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棣扭过头去不看他。哼,若是爹爹这几天都不醒呢?若是爹爹一直都不醒呢?这大赵还能没有皇太子不成?

    太后身边的掌宝司仪的声音传出:“肃——”

    大殿之上高太后的声音宣布:“就按苏卿说的办。老身先暂代官家决断国事。立太子一事,暂时不要再提了。奉召入宫的臣工们,应该还在明堂候着,先去宣布给他们知晓。还劳烦定王叔也去一下。”

    殿上众人声音响起:“谨遵娘娘懿旨。”

    ***

    一位都知上前,将众皇子引入前殿。

    赵棣赵栩上前,看着四位男装女官上前,将珠帘撤了。皇子们先行了跪拜大礼。再获准起身。

    高太后叹了口气:“你们也都听见了,诸位相公们一心为国,为我们赵家着想。今日既然有了定论,你们都要牢记于心才是。”

    皇子们齐声应道:“孙儿谨遵娘娘教诲!”

    高太后沉声道:“今日唤你们来一起听清楚了,你们就该知道,这是朝廷的决断,是宗室的决断。你们谁也不可起了那不该有的心思,要是谁敢肖想什么,可就别怪祖宗家法认不得人。可都明白了?”

    众人跪下道:“孙儿明白了!谨遵娘娘懿旨!”

    “好了,都起来吧,你们爹爹如今昏迷未醒。你们且都各自回去等着。圣人自会安排你们侍疾。”高太后年事已高,鲁王出事后一夜未睡,皇帝又跟着出事。她两日一夜没有合过眼,实在疲惫至极。

    赵棣却又跪了下来:“娘娘您千万保重凤体!大赵百官万民,都要靠娘娘了!孙儿愚钝,愿去开宝寺为爹爹祈福七天,也望四哥早日醒转,盼他能幡然醒悟。他日还能共济一堂骨肉团聚!”他以头叩地,呜呜哀哭了起来。

    高太后揉了揉太阳穴,感叹道:“起来吧,五郎你是个孝顺的,娘娘知道。这酷暑天里你还有这份心,你爹爹知道了也该早日醒来才是。等解了宫禁,你去就是。当心自己的身子,别累坏了。”她眼中湿润起来:“若是四郎那不争气的东西有你一半懂事!你爹爹何至于气坏了身子!”

    赵栩静立一侧,沉默不语。

    高太后看了一眼这个性情乖张的孙子,想到刚才大殿上的陈青和陈青脸上那刺字留下的黑印,心里不舒服起来。

    走回明堂的路上,午时烈日当头照着,赵昪和苏瞻走得极快,几瞬就将众人甩得远远的。赵昪近乎小跑着,一边抹脸上的汗一边问苏瞻:“和重,若是官家节后不醒,怎么办?”

    苏瞻面不改色看着前方:“太后听政,尽快册立太子,太子观政至冠礼再说。”

    “我们要拥立燕王?”赵昪吃了一惊。

    苏瞻摇摇头:“吴王或十五皇子。”

    “啊?”赵昪的下巴差点掉了下来。转瞬他就明白了过来,朝着苏瞻竖起了大拇指:“狡猾还是你最狡猾。蔡佑这次栽定了。”

    燕王有陈青这个做枢密副使的母舅,无论如何,大赵也不能允许有这么一个兵权在手能征善战的外戚,不然这江山是姓赵还是姓陈就不好说了。若是拥立吴王,这般先抑后扬,更显得苏瞻慎重,一心为国为公,而不是投机小人。太后必然更加愿意信任苏瞻远离蔡佑。若是拥立十五皇子,太后掌权时间更长,蔡党更加没有翻身的机会。

    就算官家这几天醒了,蔡佑这么心急就拥立吴王,一样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苏瞻摇头:“是蔡佑慌了阵脚一时失策而已。当务之急,是把陈青给的节略和高似手上的证据落到一处,先弹劾他贪污之实再说。”

    赵昪笑了起来:“好!就和蔡贼大干一场!”

    明堂已在望,几位身穿绯红官服的大人不畏烈日,在门口来回走动,远远地看见苏瞻他们,立刻迎了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  买到防盗章的亲,你们赚到了。本章白送八百字。那位担心我骗你晋江币的读者,请放心刷新自动更新。

    修文狂魔毅然断章。绝不挪后到51章。

    注:

    1、入内内侍省是京中的内侍管理机构。都知、副都知、押班,都是禁中内侍或禁卫的职位。皇城司其实是北宋的特务机构,一般由皇子担任。大宗正司:和宗正寺不同。宗正寺属于外面的赵氏宗族的管理单位。大宗正司只管皇帝一大家子。一般都有最老资格的亲王负责。主要督促兄弟姐妹要和睦,后宫嫔妃要安分。巴拉巴拉。但是真出啥事,比如六郎打了老四老五,还是得宗正寺出折子,请御史台的殿台以礼仪的名义弹劾皇子,除了皇帝老爸,谁也奈何不了他。这也是六郎幼时会被欺负的一个原因。县官太远,现管的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五两”:汴京虹桥的四角,高高木杆上,用重五两的鸡毛做成的测风仪。

    3、亿这个计量单位,自古就有。我国东汉时期的《数述记遗》书中记载了上法,是自乘系统: 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

    4、高似又出来一次,谁?鳝鱼包子啊。

    少年时期的铺垫,六郎身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宫廷和朝政。

    每逢赵栩在的章节,点击量都破四千。六郎太给力了。亲妈好安慰。

    不过后面开始,太初的戏也会多不少。昨日女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不许把太初写死”,配了李行亮的《致青春》歌曲。放心,太初会好好的。阿昉会好好的。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宝藏。最终心灵纯洁的他们,都会幸福的。

    今日小朋友参加运动会,我家小公举是运动健将来着,又要短跑比赛啦,哈哈哈。大麦一天都不在家,所以早早替换了正文。免得大家晚上着急。

    文收终于破五千了,好开心,红包雨今夜乱砸,你还不留言评论???25字以上别忘啦。打分您随意。

第51章() 
七夕节的七天假期转眼就要过去,翰林巷孟府里,一早众人齐聚翠微堂,等一位这么多年第二次登门的贵客——陈太尉的妻子魏氏。

    陈青的妻子,陈太初的娘亲,要来孟府拜见梁老夫人。

    七娘好奇地问程氏:“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这位表叔母?”

    六娘想了想:“是的,年节里宫内外命妇觐见,也从来看不到陈叔母。”

    老夫人淡淡地说:“太尉根本就没有为她请封诰命。”

    七娘脱口而出:“啊——难道表叔他不喜欢表叔母?”被程氏狠狠地瞪了一眼,立刻自己捂住了嘴。

    吕氏笑着摇头:“怎么会!陈太尉爱妻如命,苏相公专情念旧,他二人可是汴京城的两大情种。你们陈家表叔任了枢密院副使后,推说妻子身体不好,不愿她承受外命妇跪拜之苦,才不替她请封的。”

    六娘喃喃道:“可是整个太尉府,没有一位夫人在外命妇之间打交道,也不觐见太后皇后,这合适吗?”怪不得陈太尉府以穷闻名汴京呢。

    老夫人摇摇头说:“以前你大伯也让你大伯娘去劝过魏娘子,要她出来走动走动结交一二。结果陈青大发雷霆,还给了你大伯两拳,说堂堂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只有他护着家小的份,怎能让妻子替他操心出头露面周旋?”

    众人瞠目结舌,又都捂着嘴笑起来。老夫人笑着摇摇头下了结论:“陈青,乃世间奇男子也!”

    九娘咀嚼这陈青那两句话,暗暗叹了口气。魏娘子,真是运气好!也不由得好奇,什么样的女子,从不出门应酬也从不走动亲戚,却能教出陈太初那样的儿子?

    四娘却压根没听进去,她的心快停跳了,难道,她七夕夜许的心愿要实现了?!这般特立独行的陈太尉家,会不会根本不在乎门当户对呢。就算是做妾,她也甘愿的。想起陈太初那似多情又似无情的眼波,四娘忽然诚惶诚恐起来。

    女使笑着进来禀报:“魏娘子进了二门了。”

    小娘子们纷纷站立起来,跟着吕氏和程氏到院子里迎人。

    梁老夫人取过案几上一柄牙色纱贴绢的桃树仙鹤木雕花柄团扇,桃树上累累坠坠这些桃儿,真是吉兆。这两年府里的大事,除了彦弼娶亲,就该是这几个女孩儿们的亲事要操心。

    想那魏氏也真是个妙人儿,拜贴里夹了封信,丝毫不见外,直接说自己要来讨要小娘子。老夫人想起一向稳重的杜氏给自己看信的那副模样,弹眼落睛的,就忍不住扯动嘴角要笑,便缓缓地摇起团扇来。

    我孟家的小娘子们,自然是好的。你要来看,我就大大方方给你看,不过我家小娘子喜不喜欢你儿子,呵呵,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老夫人想着:只是不知道六娘和九娘,陈家相中了哪一个。若是六娘,倒不免要费一番周折,最好能请下太后的懿旨赐婚。不然刚升任翰林知制诰的孟存恐怕仕途就到此为止了,说不定还会被外调架空。若是九娘,只要陈家不怕闲话敢娶三房庶女,孟家就敢嫁,倒不是什么大事。

    老夫人想起刚才自己说陈青的话时,六娘略微诧异,却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情。九娘却是有些惆怅。倒只有四娘,似惊还喜。不由得陡然担心起来,万一陈太初瞎了眼也喜欢阮家这个调调的,这自己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外面笑声不断,众人已簇拥着魏氏入了正堂。

    魏氏进来,先给老夫人行礼。老夫人赶紧起身,亲手挽起她,坐到榻上奇道:“阿魏上回来,还是陈青刚回京,你们来认亲吧?这也有近十年没见了,你怎么一点变化也没有,这是吃了什么长生不老之药?来来来,你们四个过来给表叔母见礼。”

    四个小娘子过来给魏氏见了礼。魏氏听了老夫人的话,毫不扭捏地笑了起来。她笑起来眼睛弯弯,露出一口洁白细碎的贝齿,完全没有汴梁娘子们笑不露齿或掩袖而笑的习惯。受了四姐妹的礼,她从侍女手中接过荷包,问了她们的排行,一人送了一个。

    除了杜氏常去陈府外,吕氏程氏都只是当年才见过一次魏氏的,竟一点也不觉得老夫人言辞夸张。看魏氏穿了耦合色缠枝杏花长褙子,梳着小盘髻,发髻上只插着一根白玉梅花簪,肤色略苍白,双眼清亮,笑容甜美,最奇特的是她脸上一丝岁月风霜都无,举手投足间竟然处处还是小女儿娇态。哪里像生育了四个儿子的三十多岁的妇人?

    四个小娘子也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太尉夫人,就连九娘心底也不免啧啧称奇。

    “多谢老夫人夸奖,阿魏只是躲懒不出门而已。”魏氏笑眯眯地打量着右首下侧坐下的四个小娘子,很明显,郎君说的小九,就是那个年纪最小的小九娘,好看!

    太初这鬼家伙,倒是有眼光。一选就选了个最好看的,眼神也清澈正气。可人家怎么看见自己这个未来的婆婆一点都不害羞呢。魏氏笑着说:“还请老夫人莫怪罪阿魏,我不会说话,今天上门来就是向老夫人讨要小娘子的。”

    杜氏吓得手里茶盏差点摔了。这位表嫂,未免也太不通人情了!这这,大庭广众之下,还当着孩子们的面呢,哪有这样讨要儿媳妇的!吕氏和程氏狐疑地对视了一眼,隐约想到了什么,又不太敢确定,都不错眼地看着魏氏。

    老夫人笑着说:“能劳烦你阿魏亲自上门要人,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你尽管说,只要能给,就算你要老婆子我亲自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