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女流浪汉的逆袭 >

第47章

女流浪汉的逆袭-第47章

小说: 女流浪汉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知道才走到徐二夫人门口,就有个年轻后生和个妇人与关雉一道从院子里头迎面出来。见到齐田眼睛都亮了“阿芒!”可不就是徐鳞和他母亲。

    齐田到没知觉,停下跟人见礼说话,神态自若,仿佛背着一大蓬绿头上还顶片大叶子遮太阳的不是她。嫫嫫瞧见后头那位夫人看齐田的表情,心肝都急疼了,但在外头不敢露出来。

    关雉扶着徐鳞母亲的手掩嘴笑:“阿芒得这么些荷叶,回去可得裹多少鸡呀!”

    虽然是说笑,可听了就叫人听了不舒服。再想想齐田是周家的女儿。徐鳞母亲便更疏远客气。

    齐田原也没打算理会关雉,这时候到是认真打量了她一眼。她不惹事,可也不怕人来惹她。

第41章 关雉() 
齐田往关雉看,关雉并不畏惧,只做出玩笑的样子,仿佛发现齐田脸色有不对,迟疑道“阿芒不会是生气了吧……”言外之意,这点事情就恼了,气性也太大些。反正她也不再打算走周家的路,还怕她什么?

    站在这里的要是徐铮早要她好看。但齐田跟徐铮又不同。关雉知道,齐田是一定是不会发难的。

    齐田这时候,却突然对她双手合揖,与首并齐,弯腰弓了个九十度,只多不少。

    这可是大礼数。

    不说关雉,徐鳞和徐三夫人也是愕然,徐三夫人问“这是为甚么事?”

    齐田恳切道“方才我与关小娘子在湖边玩,她失足落水,我虽然抓着她了却因为手湿,竟然一时抓不紧。关小娘子生了好大的气,说我存心要淹死她,不肯再与我兄长往来。我虽然不是有心,心里也觉得冤枉,可到底当时是我手劲不够的缘故,才没能救到人,只求关小娘子别因为这点小事,便真个悔亲。坏了你们这样好的姻缘,我可真是万死不能赎罪。”

    又说“你若是不肯原谅,我以后也愿意每天负荆上门来陪罪。直到你消了气为止。不敢埋怨”还真是无怨无悔的样子。

    徐鳞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方才二伯母还在说徐铮呢,全是她惹祸!”劝齐田“阿云素来大度,又是误会,岂会因此就真生你的气。”阿云想来是关雉的小名。

    徐鳞说罢,笑得灿烂往关雉看“阿云你说”

    关雉一口气被堵在喉咙吐不出来。难道她还真逼齐田每天上门来赔不是?别人要怎么说她。后悔没料到齐田是这样……这样一个人!

    忍下这口闷气垂头胡乱说“我是一时慌张才会口不择言,阿芒又何必当真呢。我真个羞也羞死了。我与你兄长,也是家里长辈作主,说不上与他有什么往来。”

    这句主知到是真确实了齐田说的是真的,关家和周家两边是在相谈。关家肯定是徐二夫人作主。

    徐三夫人有些讶异。她没听说有这一回事。

    关雉话一出口也是追悔,本来相谈只是私下,知道的人并不多。如今徐三夫人和徐鳞在场,就难说事情要传到哪里去。再想想周家现在的名声,心里怎么不悔。话却已然说了。只怪齐田狡诈!

    齐田丝毫不觉,见她不怪自己松了口气走近她,待她再亲近不过“那我便放心了。我还真怕兄长的婚事因为这样的误会便不能成。我兄长那么好一个人,受我连累岂不是冤枉!”上去牵住她,往里边徐二夫人那边去“二夫人知道误会不再,必然欢喜。”往徐三夫人和徐鳞礼一礼,便拉着关雉走。

    徐三夫人站在原地回头看了一会儿,一脑门子官司。以她对二房的了解,绝不可能愿意跟周家结亲,看来还未必还真是二夫人这位娘家侄女儿自己与人有些往来。

    扭头嘱咐儿子“以后少往这边来!”

    徐鳞抓抓脑袋“为什么?我还答应带徐铮去猎兔子呢”完全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

    徐三夫人推他走“反正少来。”

    徐鳞也纳闷。想想又觉得奇怪,他没听说周家长子要跟关家结亲的事呀。回都城之后徐鳞跟都城里各家的小郎君成天在一处玩闹,周家的两个儿子虽然不受待见,可周家有什么事大家最爱传,也不避着他们。

    就拿茶馆传的故事打比方,李家七郎可是当面问到脸上去,闹得他们没脸再呆,还险些打了起来。

    想想,听齐田现在的证据,跟她兄长关系竟然不错,一时忐忑。

    周家的事闹出来,他没少找周家兄弟的麻烦。未必不是抱着帮齐田出出气,将来相见关系才近些的打算。

    现在可好了,办错事了。

    幸得自己没机会多说话,还没叫齐田知道。

    琢磨,要不回头捏着鼻子跟周家兄弟好好处处?认真思量来思量云,他们好像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

    想着,突然兴冲冲,问徐三夫人“咱们可说好了,等我行猎拿了头筹的事。”

    徐三夫人当时本来就是随口一说,敷衍他,他到上心了。

    在都城越是亲戚家的姐妹见得多,徐鳞越觉得齐田好。

    觉得她身上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哪不一样,也说不上来。可能是因为她虽然娇弱,可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就好像什么都不能折断她。

    大概就是这样吧……她虽然不造作,可也没有徐铮那么娇蛮……说不清

    反正就是好。到也不是喜欢不喜欢,他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地想不出自己跟别的小娘子要怎么处,说起订亲,只想得到自己跟她一道的情景。一道做这个,一道做那个,多好。他觉得自在。便是将来有什么事,他觉得有齐田这样的人在,自己心里也不会慌,不怕她拖后腿,少年夫妻并驾齐驱,多美。多省事。想想就高兴。

    徐三夫人头疼。一看周家这个四娘,就是真没规矩的。那怎么要得?

    还不能说。

    徐鳞可不服气。

    徐铮比齐田更过份。到了世族嘴里,徐铮为什么就只是‘性子跳脱,率真直爽’齐田就是没规矩?

    无非因为齐田不是世家女儿。她父亲出身不好。

    都城里的人说起周家,头一样就是出身。茶馆里故事传开,人们骂完必然加一句“这样的出身也怪道如此。”但血脉又岂是人自己能挑的?她好就行了。

    徐鳞就是这么想的。

    徐三夫人怕自己越说齐田不好,儿子性子越拧,本来没什么也拧出什么来。便不说话,只笑着点头。

    她带着儿子各个亲戚家走动,就是想快点定门亲。

    现在打着仗,徐家几乎是全部男丁都上了战场。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家里老老小小没了哪一个,也不知道要等几年了。徐鳞现在年纪正好,现在都城适宜的小娘子也多,再等好的都没了。

    但现在人还没有看中,当然得先稳住他。等看中了人,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鳞不能如意顶多气一场,也就罢了。

    外头的母子两个各怀心事。

    屋子里头二夫人却感受到自己与齐田的一条心。

    齐田拉着关雉进去,她还有些意外。先前齐田过来,她本想问问齐田母现在如何。她与田氏早年十分要好,各自嫁了之后,她随夫君四处奔波,两个人才渐渐淡了。但徐铮太闹腾,就没留齐田多说话,只想着等齐田来告辞的时候留她说一会儿话。却没想到她带着关雉一道来。

    齐田一开口,二夫人差点要笑,田氏这个女儿可真是个妙人。不像她女儿,是个实心的棒槌。

    宽慰得很,只作大度说“我听说这事故也正在忧心,难得阿云自己中意。不成实在可惜。但有这样的事在前……现在话即说得开了,自然也就不妨。都是误会罢了,阿云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关稚手里的帕子也要搅烂。还要陪礼“本就是我吓着了胡说的。”好不委屈,似乎就算有隐情,可她被逼得只能这么说。

    二夫人只当看不见,点头说“误会就好,阿云今天也受了惊吓,不知道会不会伤风。”叫嫫嫫把关雉送回。留齐田下来,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一气话。

    说到田氏,二夫人想到幼时时光是多么欢快,便更觉得如今境地是多令人难堪,眼眶发红说“你母亲受苦了。”

    齐田到不悲切“现在没有以前苦,以后只有更好的。夫人也不要难过。”

    “你懂事能体贴母亲是最好。”二夫人十分欣慰。起身亲自把她送到院子门口。看她背这些荷叶又好笑“徐铮真是胡闹!”正主现在跪祠堂呢。

    目送齐田走了,二夫人到是免不得跟嫫嫫感叹“我们这小祖宗能跟阿芒交好,我倒欢喜。能学着别人处事,就更好了。”

    嫫嫫说“如今都城哪里都在说这位小娘子,奴婢没有见识都觉得她有勇有谋。只可惜了是姓周的。”

    二夫人说“以前我也不懂得许多,嫁到徐家来,看了族谱又常听太夫人讲古,才渐渐知道一些。太夫人以前说,越是到了动荡的时候,各家挑宗妇越是谨慎。只因一族要鼎盛,想要流传百年,家主与宗妇便一个也不能差,不能光是联两姓之姻,还得有本事。毕竟谁也不愿意一氏光辉断在自己这一辈。当时我还在想着,宗妇说起来也不过是后宅的妇人,可到了如今这世道,再看阿芒才有些感悟。她做这些事,便是男儿也未必做得到。品性又坚韧。今天瞧着,处事也自有妙处。要有这样的做宗妇,她恐怕便是爬着也不会让家族衰败。哪一家不喜欢呢。”

    “只可惜了是姓周的。”嫫嫫叹一句。

    谁想丢这个人。

    关雉回了自己院子,在屋里头已经摔了好几个花瓶子。

    院子里的下仆都吓住了,不敢出来走动。

    上一世,关雉是在父亲被斩,家道中落之后,才被徐二夫人接过来的。

    关氏一族鼎盛,但她家这一支离嫡系十万八千里,去关阁老家里拜会,人家还未必让进门,想想有多疏远吧!

    她父亲又是那么不体面的死法,族中恨不得从没出过这个人,怎么会管她死活。

    家里没有人帮她作主,继母就有意要把她嫁到李氏去,给人做填房就罢了,还不是想巴结人家。那户在李家也是数不着的旁支,只是比她家情况好些,还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了。

    关雉从小自视甚高,娇花似的地小娘子却要嫁个这样的,怎么会肯!这才写信往姑母这里求救,被接走逃出升天。

    还以为来了就有好日子,可徐二夫人却看不起她。

    给她看了亲事,不是官职不高,就是出生不好。

    她哪里肯。

    到了最后,连徐二夫人身边的嫫嫫都来刺她,说“二夫人在关家并非嫡系,却能嫁到徐家正脉,是因为两位太夫人是打幼时的交情,我们太夫人过得早,硬是熬到徐家太夫人到了,把二夫人托给她,才闭眼睛。太夫人心眼也好,硬是作主把二夫人订下了。说句不好听的,二夫人有太夫人以死相托,小娘子你有什么呢?这世家门当户对的里头,嫡系昌盛从来不缺名声在外的小娘子,里头尽有贤良淑德的。小娘子又比她们好在哪?人总归是有底气才能心高,不然就成了异想天开。害的难道还不是你自己吗?”

    关雉怎么不愤然,如果不是姑母看不起她,嫫嫫怎么敢这样羞辱她!

    可她寄人篱下,心里就是恨得滴血,受了一个下仆的教训,也要诚惶诚恐地请罪去。还不得不应下姑父帐下军僚的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