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女流浪汉的逆袭 >

第78章

女流浪汉的逆袭-第78章

小说: 女流浪汉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这个,又想到别的事去了——早知道会这样,自己当时硬着头皮把那洞给补了,不是就保全了小娘子的名声?

    暗暗想着,以后小娘子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哪怕不会,也要硬会。做出来被骂是一回事,使得小娘子亲自上阵,才是更丢人呢!

    她心里翻涌,桃树下两个人还在说话。

    自称叫陶来的青年问齐田“是哪个芒?”

    齐田将自己名字的由来早问得清楚,想着写给他看,掂着脚想折了个桃树枝,没够得着。

    青年伸手帮她折了。他手指好看,匀称纤长。

    齐田接过来,在地上画给他看“原是‘尨’字,音同‘芒’,就是多毛狗的意思。母亲说我生下来时,头发长得好,可身体不好。便取个好养活的名字。后来外头都称‘芒’字。”

    椿还是第一次听说,想着,这是不是跟她们乡里怕不好养活给稚儿取名叫狗剩一个意思?抿着嘴忍着笑。

    齐田偏知道,拿桃枝戳她“你是不是在笑”

    椿脸上笑收不住,把头垂得老低,老实摇头。强行没笑。

    说了一会儿话,两个人也怕离开太久,得要回去,青年把灯笼给她们“送你顽儿。”站在身后看着两个人说着话往外走。

    椿在前面打着灯笼,齐田走在后头一直拿桃枝戳她“锅铲都偷来,还来笑我。”

    椿辩解“奴婢是借来。”大着胆子说“夫人要是知道今天小娘子行事,奴婢活不到明天去了。”

    齐田长长叹了一口气,一手拉着她的袖子,让她引着走,自己仰头望天,盯着从树木缝隙里露出来点点日头的光亮喃喃说:“做大家娘子,实在没意思。在这世上,做条撒欢的野狗也比大家娘子自在些。”

    她看了许多,便深深认识到这世界对女人不公。

    徐二夫人没有儿子,处境便会艰难。

    田氏要是没有儿子,下场也未可知。便是拿她自己与孩子历险,也要保住田家的儿子平安,只因为女人算不得后代,得依靠别人才能活。

    明明是一样的人,男人什么都能干,女人出个门都得有长辈、或兄弟监管。便是这样,现在还算是好的,礼制往前再严一些,外男一律是见不得的。

    这些她看都看够了。在人前,乐得守守规矩。可背后再不耐烦。只要田氏觉得她规矩就行了。

    椿连忙呸了几声吐掉晦气“小娘子可不要乱说。”什么野不野狗的“大家娘子锦衣玉食有甚么不好的呢?”

    齐田说“等你不盲了,你就看见哪里不好。”就像她在村子里长大,从来没有见过外头什么样子,可以从不觉得周围的人有哪里不好。她的心是盲的。就算身在其中,看见了也看不见。

    想一想,又说“算了,你还是就这样盲着吧。”

    如果像她一样,有一天突然恢复了视力似地,将那些龌龊与不好之处都看得清楚,又毫无办法只能继续在这样的环境继续生存,那才是更难过。

    她想,如果自己要完全在这里生活,恐怕根本无法忍受。

    好在,这里的一切在她而言,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就算这个世界消失,她想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感伤的。

    可是想到阿丑,又想到田氏……她又觉得,自己这样想似乎不对。自己应该是会难过的。

    毕竟她还是希望田氏和自己妈妈一样,凡事渐渐顺心。也希望阿丑不像要大姐,人生那样坎坷,如果有人伤他,自己也会像保护阿姐那样捡起石头。

    只要能让两个人过得好,她也愿意做一些努力——既然是这样,如果失去了这两个人,她是应该会难过的。

    两个人渐渐走得远了,身后的自称叫陶来的青年便听不见说话了。

    他站在原地,齐田之前每句话都听得清楚。垂眸看着脚前那个尨字已经被齐田踩乱了。伸手在桃树上又折了一根树枝,顺着痕迹把那个字又重新描了出来。低声嘀咕“原来是个多毛狗”

    写着,大袖子扫来扫去,露出一个红癞子。不由得摇头失笑。

    齐田回去,良嫫已经在四下寻找,终于见到人才放心。拉她往田氏那边去“天灯上要写祈语。夫人叫你去。”

    田氏与徐氏不在外头大场子里,而在禅房跟大和尚说话。

    齐田还以为大和尚是一个人,这时候才发现并不是。大和尚指的是那些对世人而言有德性或名望的和尚。这庙里有不少呢。

    田氏与徐氏对这位大和尚十分恭敬客气。也不知道这位大和尚是什么来头。

    齐田上前与大和尚见礼,拿了灯笼便到外头去写,阿丑已经写了一盏出来。他字还写得没有力气,跟鸡爪子爪出来似的,在灯笼上写了‘平安’。多半是身边的下仆教他的。阿贡在帮他扶灯笼。几个下仆站得远。

    齐田边写着,屋里田氏边与大和尚说话。

    “我这个女儿,在家里只会淘气。日前自己琢磨了一个什么音字出来,非使唤得家里的下仆去学。说是这样人人都看得懂话本。也有些趣味。”

    徐二夫人惊奇“什么音字?”

    一听能助人识字的,大和尚也奇怪“国中也曾推行,愿使百姓识字。未有成效。”前几代皇帝也早就受世族所苦,自然愿意百姓之中多出寒门仕子。所以愿意叫国人识字,可几朝过去,种种原因,并没有什么成果。

    “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田氏掩面笑,叫下仆去把齐田写的字都拿来。给徐二夫人看。

    大和尚也接过去一张。

    田氏叫椿来,说给人听,这些字是个什么用意。

    一开始看不出所以然,听椿说了大和尚惊为天人“竟有这样巧思。”

    没有拼音认字时,都用旁字来注音。就像齐田说“尨”字读做“芒”。可这样也并不便利。拼音二十六个,只要认得全便能读出所有注音的字。

    一开始田氏愿意在家里推行,让椿有空的时候教家里的人学,齐田一度非常高兴,以为这将是一件对这个世界有巨大影响的事。她觉得自己做的事能改变一点这个世界是很好的开始,可后来才发现,在这个世界的书,除了茶寮里头说故事用的底本,也被叫话本的,其它书籍大多是雅文。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书面用的语,并不是口语。

    就算书上标了音,也要专门学过,才明白释意。就好像她跟高洗文学语文,里头的文言文,就算她每个字都认得,也不懂得这段话的意思。所以拼音并不能让像她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学到什么知识。帮助不到她这样的人,只会帮助现有的上层。

    田氏拿来给大和尚看。不过是要宣扬齐田的聪慧。

    大和尚看了若有所思,之后相谈话都极少。齐田和阿丑这里写完了天灯,田氏便领着他们到外头放灯去了。

    大和尚送走了人。小和尚去收拾书纸,笑说“这位小娘子实在聪慧,这要是我,可想不出这样的法子来。我到不信,未必不是博学之士做了出来,周氏按在自家人头上?”

    大和尚没有说什么,只是拿着那几张字端详。良久放下字,并没有反驳。把字放下,又往外头去。

    齐田正跟阿丑站在观星台上放灯。低头看到台下徐铮,冲她招手呢。

    “若是有人做出这个人,怎么肯为他人做嫁?”大和尚很有感慨“田家以前也出过贤后。以后未必不能再出。”

    刚说完话,扭头就看到青年站在回廊上头。

    大和尚吃了一惊,连忙退一步,请青年进禅房去。又叫小和尚在外头守着,不叫人乱闯。

    青年走到门口回头,还向观星台上看“那是不是阿芒?”

    大和尚意外“确实是周氏那位小娘子。”提起这个,便免不了提到音字的事。

    叫小和尚拿了收起来的字纸出来,与青年看“这位小娘子有些趣味。”

    青年一张张仔细看,边看边听大和尚讲这些字怎么辩读使用。

    末了免不了还是添一句“若能推行,到有助于识文断字。”

    小和尚上去奉茶见到青年袖上那一块,不免得惊奇“郎君袖上是甚么?”

    青年拂袖遮住 ,说“是朵桃花。”便于大和尚说起都城与边城的形势来。

    两个人相谈约半个多时辰,青年才从禅房出来。这时候外头的闲人已经都被请走了 ,借了大和尚要参禅的由头。所以十分清静。

    青年在门口站远,就看到外头齐田还在。

    阿丑一心念着要去骑马,还想带阿贡去,放完了天灯就一直念叨什么时候去徐姐姐家里骑马?为甚么现在不能去?那叫人把徐姐姐家的马带到山上来好不好?为什么不叫舅舅送马来?最后又绕了回去“什么时候才能去徐姐姐家骑马?”

    车轱辘似地死循环。嘀嘀咕咕,可怜巴巴地跟跟念叨。

    齐田也被他念得头要炸了,便叫人拿了纸和树枝来,教他扎风筝。

    跟他说,山上虽然不能骑马 ,但观星台上宽广,最适合放风筝了。

    扎好了疯筝,教他怎么放,齐田便清静了,在一边看着小胖子带着阿贡,牵着个风筝在台上狂奔来狂奔去,又是跳又是甩。至少是没空再找她念叨马的事。

    青年站得远,看着那个小肉球跑着跑着摔了好几跤,抹着眼泪往齐田身边跑。齐田不知道说了什么,他又兴致勃勃地牵着后头糊着树枝的纸跑了。还分了个风筝经身边那个小孩。

    青年起兴,便往那边走过去。

    大和尚见他要过去,连忙叫人往前头看看有没有闲人在。把人家都请走。

    阿丑跑了一圈,撞在青年腿上,摔了个屁蹲:“哎呀”一声坐在地上,摸摸自己的大脑袋,爬起来像模像样地跟他作礼“对不住。”

    但想必是自己屁股也摔疼了,想摸又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摸。憋住了劲要做出知礼仪的小郎君模样来。

    青年说“不妨。”问他在做什么。

    阿丑得意“我阿姐给我做了风筝。可以飞到天上去。”又很不好意思“我跑不快。”

    青年半蹲下把他拖着的风筝捡起来查看。

    风筝用的树枝老粗,这么粗的枝,就是在这里牵着跑一年也起不来的。不禁莞尔。

    阿丑在旁边嘀嘀咕咕个没完“我想骑马来着,但阿姐说徐姐姐在山上,没带马来。我说那叫人把马带来,阿姐说马不会爬坡,要使人去把背马上山来。我想,那可累呢,马那么大。只好算了。但是舅舅家不是有好大力气的家将?大概也是背得动马的。可阿姐说,家将都要在山上防着抓孩子吃的野人嫫嫫来……我还是想去徐姐姐家骑马。哎。”

    小肉包子似的脸好忧愁问青年“兄台,你说野人嫫嫫是甚么样子?”

    青年一本正经“我也不曾见过,大约见过的都被抓去吃了。”

    小肉包子骇然,不过看到他手里的风筝又得意起来“阿姐就给我做了个风筝。”怕青年不懂“可以飞到天上去的。我阿姐说的。”话又绕了回来“但我跑不快。”

    旁边跟着的下仆不好意思,怕他一直说个没完,哄他“小娘子叫你呢。”

    小肉包子跟青年一本正经礼一礼“我阿姐叫我了。”迈着小短腿蹬蹬蹬就牵着风筝跑了。跟在他屁股后的小孩也学着他礼一礼,颠颠跟着跑。

    齐田远远看到阿丑跟人说话,见是青年对他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