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懒人情史+番外 作者:欣欣向荣 >

第43章

懒人情史+番外 作者:欣欣向荣-第43章

小说: 懒人情史+番外 作者:欣欣向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些为难你,可是念在兄弟的情分上,你也得说上几句吧”
  
  他微微叹道:
  
  “姐姐就是心太软,也罢我明日便上道折子,可是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见得能管什么用”
  
  见他答应我高兴的道:
  
  “常听人说怡亲王有侠王之风,现在看来果然不假,那我就谢谢了”
  
  他道:
  
  “姐姐取笑了,若不是你在我小时的悉心教导,哪有今日风光的怡亲王”
  
  听他的话甚不合清理困惑的道:
  
  “你小时我才多大,哪有能力教导你,你真的糊涂了”
  
  他恍然大悟含糊的道:
  
  “是啊,我怎么糊涂了,算了不提过去的事了,今儿既然来了,可得好好逛逛我的园子,虽然比不得宫中,却也混的过去”
  
  正说着外面通传:
  
  “王爷,皇上驾到了,已经到菊园,我连忙起身和他迎了出去,走到一处院落,见雍正站在一片金灿灿的菊圃前,脸上荡漾着淡淡的笑意,正望着那些花出神,我们上前见礼,他分别拉住我和胤祥温和的道:
  
  “都是自家人,快起来吧,十三弟你这里的菊花,倒比宫中的还娇艳几分,难为你一个大男人倒如此的心细“
  
  胤祥哈哈一笑道:
  
  “那儿是臣弟的功劳,我不过吩咐下人们仔细些罢了”
  
  雍正兴致极高笑道:
  
  “不如今儿咱们一家人就在那亭子中晚膳吧,重阳将至正可顺便赏菊”
  
  说着指指花圃侧座落的一个亭子,说话间,已是掌灯时分,皇上的一句话,府中顿时热闹起来,下人们来回穿梭准备着,倒是一点儿也不喧闹,不大的功夫,院中布满了明亮的灯火,饭毕,我们三人高坐在厅中品茗谈心很是惬意,这时夜色已深,天空中的明月洒下朦胧的光晕,溶溶的月色下,温馨的气氛笼罩在我们四周,金灿灿的菊花,在明亮的月光下越发的动人。
  
  我沉浸在这一片朦胧的诗意中,感觉似曾相识,好像也曾经感受过这氤氲的氛围,不由低声念道: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感觉这首诗随口占来竟如此的熟悉,听我念罢,二人均变了脸色,雍正急急的道;
  
  “你怎么知道这首诗的你。。。。。。”
  
  见他一副紧张的神情我笑笑道:
  
  “我也不知道,也许以前曾经看过吧,只是刚才一瞬间脑中滑过这首诗,皇上向来博学,可知道这是谁作得”
  
  雍正显然松了口气,摇摇头望向胤祥,胤祥仿佛陷入深深的回忆中道:
  
  “这本是皇阿玛的一个宫女所作,她才学极高,可是却过早的香消玉损了,皇阿玛为了纪念她,收集了她生前所有的诗词曲赋,加上皇阿玛和当时一些大儒们写的怀念之词,编辑成册,那时京中着实热闹了一阵,无论闺阁女眷,青楼歌姬,还是文人儒生,都颇为推崇,争相传诵,那是我大清的一代奇女子。
  
  望着他向往的神色暗暗伤感:红颜薄命古今皆同,喃喃低语: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 ?化为蝴蝶。
  
  
    
探视
      回到宫中,我还沉浸在那美丽哀伤的氛围中无法自拔,从造物的角度俯瞰人世间的美丽,应该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柔顺之态,凭听朝来寒雨晚来风,一任落花成泥辗做土 。 但尘世间仍会有一种出世的美丽,是造物主不能理解的 那种孤标傲世的清韵,桀骜不羁的魂魄尚不是它能把握的,所以哲人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月盈必亏,日中则昃。一切自然的东西,倘若超过造化所能赋予的极致,不是毁灭便是新生。
  
  花到谢时莫怨开,一切终将归于尘土。皮囊已锈,但污何妨,我们至少还有时间享受平淡。珍惜生命,想到此,倒想开了,雍正自从胤祥说完的那一刻,便有些心魂不符,仿佛也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只是他的眼中却蕴含着一丝痛苦和恐惧。
  
  尽管我努力的周旋,还是没有改变八爷党的命运,随着雍正四年的到来,八爷党更是时时有朝不保夕之态,至除夕前后雍正终于以狂妄悖逆,屡次抗旨,结朋党之私搅乱朝政之罪将八九十圈禁,一时朝野震惊,却无一人敢说情。
  
  我得到消息时,已是九月出,听宫女们议论才知道廉亲王已经病入膏肓,心中感到异常的悲痛,仿佛他是我要紧的亲人一般,我急匆匆的踏入乾清宫请旨,想前去探病,雍正冷冷的道:
  
  “你若不顾年夫妻情分便去,朕也想栏你”
  
  话中含着浓浓的决裂之情,说罢,摘下随身的金牌重重的仍在案上,眼眸中丝丝寒意另人心颤,我来不及多想,拿起金牌急急的出去了,刚走到门口就听一声巨响,我没有回头,匆匆的出宫了。
  
  不知走了多久, 软轿才停下,后面急步越前一名宫女打起了轿帘,轿帘掀处,一名服饰整齐,项挂朝珠顶上戴三眼花翎的官儿,站在宗人府外,明亮的灯笼下,竟然是胤祥,他伸手拉过我低声道:
  
  “你怎么真的来了,你太莽撞了,如今的皇上再不是以前的四哥了,你你。。。。。。”
  
  说着欲言又止,我打断他道:
  
  “不管他变的如何,我既不能遵守往日的诺言,难道来看看都不行吗,他若不体谅,我也没法子,大不了搬到冷宫去,也许更清净随意”
  
  他见我这般坚决,也不再劝说,吩咐旁边的一个官员:
  
  “你带她进去,好生伺候着,若有闪失,你我都休想活命”
  
  我这才随着那诚惶诚恐的官员,进到里面,四下打量,见这里还真不像一般的监狱,虽然我对监狱没有印象,可是脑中的信息,真切的告诉我这里就是贵族的监狱,两侧一个个的屋子,布置的干净舒适,慢慢的走到最里面,站在一个朱红的门前,这里显然规格极高,那官员站定,躬身道:
  
  “您自己进去吧,无旨下官是不能进去的,”
  
  说完便远远的站在一侧,我定定神推门而入,一阵药味扑鼻而来,我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迎面一阵大笑声传来,在宽阔的房间里显得异常凄厉:
  
  “哈哈,八哥终于有人来了,你说是不是咱们的死期到了”
  
  我抬头仔细看去,见这里倒是内有乾坤,我站在一个大厅中,四周摆着些零散的器具,并排的前面还有三个内间,均挂着帘子,一时看不见房中的样子,声音显然是从中间的房中传出来的,我掀帘而入,见房中并无窗户,燃着几支烛火,显得有些阴沉昏暗,正中的墙边有一张颇大的床榻,上面靠着一个,榻边坐着两个,我走上前播亮灯光,他们看清了我的脸,都是一怔,坐在榻边的九爷十爷倒还过得去,只是面容有些憔悴。
  
  我走上前,见躺着的廉亲王,双眸紧闭,气若游丝,面色晦暗,竟如死人一般,心中大痛,不知为何眼泪如断线般的滑了下来,低声轻唤:
  
  “廉亲王,廉亲王。。。。。。”
  
  半响他才睁开涣散的双眼,看清我的面容,眼中瞬间闪现夺人的神采,挣扎的坐起来,见他吃力的样子,遂轻轻扶住他,他定定的看了我许久,微微牵动了下嘴角,这个苦苦的笑意,现在看来竟如此的凄凉,他的声音细小微弱,我用耳朵伏在他的嘴边才能听清楚他的呢喃,竟是一阕词: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念罢,不知哪来的力气,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姐姐你终于还是来了,胤祀就知道你不会撇下我的,答应我:今生已无望,共结来生缘,”
  
  我哽咽的点点头,这时才明白他在我的生命中竟如此的重要,看着他如释重负的神情,脑中瞬间闪过几个模糊的画面,夜色中的亭子,草原上的笑语,每个画面都有他,却又不像他,他深深的望着我缓缓闭上眼睛,嘴边的那缕笑容是如此的满足和幸福。   
  
  这个潇洒倜傥的姣姣如月的一代贤王在我眼前赫然长逝,我悲痛难忍,直到回到宫中还难以回神,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薄弱,雍正的狠辣手段如此的令人心寒,想到回来前九十的愤恨表情显然怨我极深。如行尸走肉的踏进承乾宫,殿中灯火通明,雍正高高坐在椅子上,阴沉的脸色就如外面深深的夜色般莫测。
  
  我无心和他纠缠,径直向里面走去,经过他身旁,他突然抓住我的手,抬起我的脸颊冷冷的道:
  
  “你满意了,共结来生缘,你把朕当死人吗;你说朕在你的心中究竟是什么地位,朕受够了你的若即若离,今天你就明白的告诉朕,你心中深藏着的,时时念着的,偷偷想着的究竟是谁”
  
  听着他找茬的话,我再也无法忍耐大声道:
  
  “不管是谁,反正不会是你这个,杀父屠弟的禽兽。。。。。。”
  
  我没有理智的大吼,他一巴掌打过来,力气奇大,我一个站不稳,摔倒在地上,他的面容严重扭曲着突然哈哈大笑:
  
  “想不到世人的谣言,倒成了你攻击我的武器,你大胆,来人,把这个贱人给朕拖出去,朕再也不想看到她了”。
  
  瞬间进来几个侍卫,想伸手拉我,我冷冷的一笑厉声道:
  
  “不麻烦你们了,”
  
  说着猛力的冲殿上的柱子撞去,心道:这也算是终于解脱了,瞬间陷入黑暗中。
  
    
康熙番外一
      朕大清朝至尊至贵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一生大风大浪,可是朕有自信和勇气,总是站在风口浪尖,勇敢的面对着重重困难。
  
  朕是个成功的皇帝,却是个失败的丈夫和失职的父亲,后宫环肥燕瘦,美女如云,可是却没有一个,和朕心心相印的女子,朕时常想,难道帝王就不能拥有自己真心爱慕的女子吗,看着他们一张张美丽的脸庞,朕只看到他们身后的背景,和邀宠的目的。真是索然无味。
  
  朕以为这一生也就如此了,可是在朕三十八岁那年,看到了她,佟家送进宫的女子,初见时佟妃极力让她在朕面前表现,她虽然表面恭敬,可是朕却看得出她万般不愿,仿佛朕是吃人的老虎,他清澈如水的眼眸中分明有着淡然和无奈,这倒引起了朕的一些兴趣,随口问了几句,谁知她侃侃而谈,言词颇为生动感人。不像寻常的贵族女子,倒有几分朕欣赏的文人气息。
  
  心想后宫之中,若有有这样的女子相伴,也是平生一大乐事,遂起了纳她之心,况且她的背景,朕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她指给皇族子弟,现在党争愈烈,佟家显然站在了中间,若把她指给别人岂不坏了朕的大计。
  
  想着稍稍试探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