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34-神农本草经赞 >

第16章

034-神农本草经赞-第16章

小说: 034-神农本草经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一盘粟。淮南子。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周礼注。九谷俱藏。以粟为主。神农之教曰。 
带甲百万。无粟弗能守也。北方水土深浓。窖地而藏。群芳谱。谚云谷三千。一穗之实。至 
三千颗。言多也。易林。新田宜粟。以绥百福。 

卷二中经
黍米
内容:味甘温。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 
精移火转。多黍丰蕃。新尝荐庙。春酿盈樽。起钟率度。吹律回温。设桃雪贱。谷长宜 
尊。 
春秋说题辞。精移火转生黍。诗。丰年多黍多 。礼。仲夏之月。天子以雏尝黍。先荐 
寝庙 
。说文。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曹邺诗。黑黍春来酿酒饮。汉书志。度者本起黄钟之长 
。以子谷 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 
黄钟之长。列子。邹衍在燕。吹律而温气。至今传名曰黍谷。家语。鲁哀公以黍雪桃。 
孔子 
曰。黍五谷之长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 

卷二中经
蓼实
内容:味辛温。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马蓼。去肠中蛭虫。轻身 
。生川泽。 
间白分红。垂珠穗密。辛佐盘陈。香濡腹实。茎矗涂斑。叶标记墨。安故蠕虫。葵甘不 
食。 
刘克庄诗。分红间白汀洲晚。梅尧臣诗。无香结珠穗。寇宗 日。春初以水浸湿。悬火 
上使 
暖。生红芽。备五辛盘。礼疏。濡豚包苦实。谓破其腹。实蓼于中。陶弘景曰。马蓼茎斑叶 
大。李时珍曰。每叶中间有黑迹如墨点。方士呼为墨记草。楚辞芳草谱。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言蓼辛葵甘。虫各安其故。不知迁也。易。井渫不食。 

卷二中经
葱实
内容: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味辛温 
。主金创。创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脂膏相润。切实醯柔。鹿胎白洁。龙角青浮。强宗霆击。实政风流。金银蕴实本末捐投。 
礼。脂用葱。膏用 。又。切葱若 。实诸醯以柔之。李时珍曰。一名鹿胎葱。苏颂曰。一 
名龙角葱。后汉书传。庞参曰。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蔡邕碑。讨恶如霆击。晋书 
传。庾亮啖薤留曰以种。陶侃叹曰。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酉阳杂俎。山上有葱。下有 
银。山上有薤。下有金。礼。为君子择葱 。则绝其本末。 

卷二中经
水苏
内容:味辛微温。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生池泽。似荏如苏 
。水滨漱啮。虚植方茎。丛生对节。齿错参差。脑含辛烈。调饪烹鸡。 苴名别。 
李时珍曰。苏乃荏类。此草似苏。好生水旁。三月生苗。方茎中虚。色青。叶对节生。 
寇宗 
曰。叶槎牙如雁齿。吴瑞曰。俗呼龙脑薄荷。梅尧臣诗。膻腥失调饪。李时珍曰。其叶辛 
香。可以煮鸡。故名鸡苏。名医曰。一名芥 。一名芥苴。 

卷三下经
锻石
内容:味辛温。主疽疡。疥搔。热气恶创。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一名垩 
灰。生山谷。 
灵根椎凿。锻灶薪炊。水蒸濡化。风散灵吹。禁严度酿。涂解填肌。潜藏龙骨。历久探 
奇。 
刘孝孙诗。高嶂接云根。论衡。以椎系凿。陶弘景曰。近山生青白石。作灶烧之。晋书 
传。 
荀勖曰。此是劳薪所炊。苏颂曰。又名石 。有二种。风化者。置风中自解。水化者。以水 
沃之热蒸而解。扬雄文。从风濡化。王履诗。满山松树送灵吹。陶弘景曰。灰性至烈。以度 
酒饮。则腹痛下利。苏恭曰。疗疮生肌。李时珍曰。古墓中锻石。名地龙骨尤佳。王维诗。 
探奇不觉远。 

卷三下经

内容:味辛。大热。主寒热。鼠 。蚀创死肌。风痹腹中坚。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 
名固羊石。出山谷。 
山讯皋涂。特生泽乳。朝饲肥蚕。夕陈毒鼠。握雪寒凝。涵星光煦。文鹳营巢。求温庇 
处。 
山海经。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 。李时珍曰。石有苍白二种。苍者多特生。吴 
普曰 
。一名泽乳。郭璞曰。蚕食则肥。鼠食则死。丹房鉴源。握雪 石。盛寒时有髓。李时珍 
曰。 
石有金星银星等名。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容斋随笔。文鹳伏卵。取石置巢中。以助温 
气。列子。避寒求温。高启词。庇处密固。 

卷三下经
铅丹
内容:味辛。微寒。主上逆胃反。惊痫 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 
泽。(今名黄丹) 
青金涩固。良冶销熔。分形点醋。还质披葱。霜砒毒伏。汞釜泥封。盐砂决择。元液冲 
融。 
说文。铅青金也。王好古曰。涩可去脱而固气。寇宗 曰。铅丹化铅而成。礼。良冶之 
子。 
丹房鉴源。炒铅丹法。用土硫黄硝石。熔铅成汁。下醋点之。待为末则成丹。若转丹为铅。 
用葱白汁拌丹。 成金汁。倾出即还铅矣。日华子曰。铅丹伏砒。陶弘景曰。涂丹釜所须。 
李时珍曰。凡用须漂去硝盐。飞去砂石。王 文。方融元液。 

卷三下经
粉锡
内容:味辛寒。主伏尸毒螫。杀三虫。一名解锡。锡镜鼻。主女子血闭。症瘕伏肠绝孕。生 
山谷。 
铅质银光。生香和粉。糟瓮悬蒸。风炉扇紧。裂鼻通精。照心开蕴。为贼为媒。救 裁 
准。 
说文注。银色而铅质也。庾信诗。和粉杂生香。桂海虞衡志。以黑铅着糟瓮中罨化之。 
谓之 
桂粉。李时珍曰。铅锡一类也。熔片安水甑内。盐泥固济。风炉安火封养。即成粉。姜质赋 
。裂鼻之芬。子华子。肺之精其窍上通于鼻。古镜铭。照心照胆保千春。元乐章。提纲开蕴 
。土宿指南。五金之中。独锡易制。失其药则为贼。得其药则为媒。梁简文帝论。救头痛之 
。裴度书。有所裁准。 

卷三下经
代赭
内容:味苦寒。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一名须丸。 
生山谷。 
铁精上达。灌水流丹。祥凝牛角。泽润鸡冠。罨金色莹。拭剑光寒。余粮并产。牡蛎 
谩。 
管子。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山海经。石脆之山。灌水出焉。中有流赭。注。今人以涂 
牛角 
云辟恶。名医曰。色如鸡冠。有泽者良。崔 曰。代赭阳石也。罨金色益赤。张华。以之拭 
剑。色益精明。与太乙余粮并生山峡中。苏颂曰。真者难得。以左顾牡蛎代使。九章。或 
谩而不疑。 
戎盐。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大盐令人吐。卤盐。味苦寒。主大热消渴 
狂烦 
。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生池泽。 
天产咸鹾。希踪明洁。凝树饴甘。留潮石结。煮海飞霜。吹熏散雪。金鼎羹调。和梅就 
列。 
礼。煮盐之尚贵天产也。又盐曰咸鹾。陆云赋。清和明洁。群动希踪。唐书传。黑水 
。 
有盐泉。气蒸薄。盐凝树颠。李时珍曰。饴盐生于戎地。味甘美。李当之曰。戎盐是海潮浇 
山石。经久凝着石上者。急就篇注。夙沙氏煮海为盐。张融赋。飞霜暑路。虞舜歌。南风之 
熏兮。曹植启。离若散雪。苏颂曰。解州池盐。得南风则宿夕成。王安石诗。金鼎重调盐。 
阎伯 赋。可以和梅羹之调鼎。 

卷三下经
白垩
内容:味苦温。主女子寒热。症瘕目闭。积聚。生山谷。 
垩分五色。白善称材。浣衣雪洁。漫鼻风摧。缋开粉本。瓷重陶坯。蚩尤战罢。山聚余 
灰。 
苏颂曰。垩有五色。入药惟白者耳。名医曰。一名白善士。管子注。称材。材称其用也。 
寇 
宗曰。京师人用浣以衣。庄子。郢人垩漫其鼻。匠石运斤成风。尽垩而鼻不伤。陶弘景曰 
。即今画家用者。苏轼诗。粉本遗墨开明窗。李时珍曰。用烧白瓷器坯者。周文璞诗。雕镌 
若陶坯。拾遗记。黄帝除蚩尤。聚骨如岳。数年后骨白如灰。故有白垩之山。 

卷三下经
冬灰
内容:味辛。微温。主黑子去 息肉。疽蚀疥搔。一名藜灰。生川泽。 
炉拨三冬。寒灰沉质。火荻辉扬。燃藜烟密。 水沤丝。吹莩缦室。心地澄然。酒杯淋 
溢。 
杜甫诗。蛰龙三冬卧。鲍照诗。寒灰灭更燃。寇宗 曰。冬灰经三四月方撒炉。其灰力 
燥体 
重。抱朴子。火荻数千束。因猛风而燔之。陆云诗。厥辉愈扬。汉书传。刘向校书天禄阁。 
有老人植青藜杖。吹杖端烟然。陶弘景曰。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烈。荻灰尤烈。周礼注。 
水沤丝。以灰所 水也。后汉书志。候气之法。布缇缦室中。每律各一。以葭莩灰抑其内 
端。气至者灰去。李山甫诗。心地澄然一聚灰。苏轼诗。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 
。 

卷三下经
青琅
内容:味辛平。主身痒。火创痈伤。疥搔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泽。 
美珍西北。气感阴阳。红浮铁网。青耀昆冈。珠非川媚。玉讶渊藏。献分楚宝。礼重东 
方。 
尔雅。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墟之 琳琅 。庚辛玉册。生南海崖石内。自然感阴阳之气 
而成 
。苏颂曰。取珊瑚。先作铁网沉水底。贯中而生琅 。明莹若珠之色。而状森植。列子。珠 
之树丛生。李时珍曰。生于水者。为珊瑚。生于山者为琅 。可碾为珠。故得珠名。陆机 
赋。水怀珠而川媚。庄子。藏珠于渊。唐书志。楚州献宝玉十三。八曰。琅 珠。周礼。以 
青礼东方。 

卷三下经
附子
内容: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热痿 。拘挛膝痛。不 
能行步。生山谷。 
附母旁萌。严冬盈积。蹲坐形端。乳垂甄摘。力薄缩拳。侧生连脉。畏恶猥多。祷神祈 
获。 
韩保升曰。乌头旁如芋散生者。为附子。陶弘景曰。冬月采。杨天惠记。附子之形。以蹲坐 
正节。角少为上。有节多鼠 
乳者。次之。七月采者。谓之旱水。拳缩而小。是未成者。 
又 

卷三下经
乌头
内容: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 
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生山谷。(今草乌头) 
如饴咏堇。头喙分名。橐藏毒用。箭敷锋迎。谗姬置肉。奇士扬觥。法穷酿造。不事锄 
耕。 
陈藏器曰。一名堇。诗。堇荼如饴。吴普曰。形如乌之头。有两歧相合。如乌之喙。是 
附子 
角之大者。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陶弘景曰。捣汁 
敷箭。射禽兽十步即倒。汪机曰。锋锐捷利。国语。骊姬置堇于肉。明皇十七事。上谓力士 
曰。吾闻饮堇汁不死者。乃奇士也。以汁进。张果饮进二卮。醇然如醉。李时珍曰。根苗花 
实。与川乌头同。此系野生。无酿造之法。杨天惠记。附子之田。岁以善田。一再耕之。 

卷三下经
天雄
内容: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 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 
。一名白幕。生山谷。 
朋附称雄。易资独托。盈握尖锥。丰脐络幕。象眼形微。鸡肠勇跃。忌见离群。如蚕僵 
箔。 
刘禹锡表。实无朋附。李时珍曰。种附子。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长而尖 
者。 
谓之天锥。入药须有象眼者良。其脐乃向上生苗处。杨天惠记。以丰实盈握者胜。释名。幕 
络也。淮南子注。取天雄、纳雄鸡肠中捣食之。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