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4-医学指归 >

第8章

594-医学指归-第8章

小说: 594-医学指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泺会肩 相联,天 处天牖之下,翳风让 脉居先,颅囟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 接焉,耳门既辟,经 
穴已全。 

卷下三焦经第十
分寸歌
属性:无名之外端关冲,液门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阳池腕上之陷中,外关腕后方二寸,腕后三寸支沟 
容,腕后三寸内会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后四寸三阳络,四渎肘前五寸着,天井肘外大骨后,骨罅中间一寸 
摸,肘后二寸清冷渊,消泺对腋臂外落, 会肩前三寸量,肩 上陷中央,天 缺盆陷处上,天牖天容之外 
旁,翳风耳后尖角陷, 脉耳后青脉现,颅囟亦在青络脉,角孙耳廓中间上,耳门耳前起肉中,禾 耳前动脉 
张,欲知丝竹空何在,眉后陷中仔细量。 

卷下三焦经第十
病证解
属性:耳聋浑 ,脉入耳中也。嗌肿喉痹,脉上项也。汗出,汗为心液,三焦为心包之表也。目锐 痛,脉至锐 
也。耳后肩 肘臂外痛,小指次指不用,脉所经之地也。以上皆经病,未及腑病也。 

卷下三焦经第十
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属性: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 
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脏腑之病) 
诸热瞀 ,(腑脏同病。)暴病暴卒暴喑,(火性急烈也。)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腑脏同病,)诸血 
溢血泄,(火盛则血热妄行。)诸气逆冲上,(火性炎上。)诸疮疡,(同脏病。)痘疹瘤核。(亦疮疡之类。) 
三焦本病,上已详叙。以下六条,皆他脏他腑之病,诸经已载,此复详叙三焦条下者,以三焦总领五脏六 
腑、营卫经络,无所不贯故也。 
上(上谓心肺胸膈上脘诸经)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汗出。 
中(中谓脾胃两经)热则善饥而瘦,解 ,(尺脉缓涩谓之解 。)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 
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下谓肝肾大小肠膀胱诸经)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三焦属火,火实则热,火虚则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前,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仅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经络之病) 
恶寒战栗,如丧神守,(同本脏病。)耳鸣耳聋,嗌干喉痹,(同经。) 
诸病 肿疼酸,(本经在手,但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不行,下注而为 肿。)惊骇,(惊必兼搐,证见手 
足,故属标病。)手小指次指不用。(同经。) 

卷下三焦经第十
治法解
属性:实火泻之 
三焦属火,邪气有余则实,故用泻,下分三法。 
汗∶实在表则发汗,亦兼诸经解表之法。 
麻黄(足太阳,手少阴、阳明汗药。)柴胡(少阳汗药。)葛根(手足阳明汗药。)荆芥(足厥阴经汗药。 
)升麻(阳明、太阴汗药。)薄荷(足厥阴经汗药。)羌活(足太阳,足少阴、厥阴汗药。)石膏(足阳明、 
手太阴、三焦汗药。) 
吐∶实在上焦,则用吐法。 
瓜蒂(吐风热痰涎,上膈宿食。)食盐(辛温能涌吐。)齑汁(酸咸吐痰饮宿食。) 
下∶实在中焦、下焦,则用下法。 
大黄(大泻血分实热,下有形积滞。)芒硝(荡涤三焦肠胃实热。) 
虚火补之 
虚火谓火不足之证,即寒也,故温之所以为补。 
上焦 
人参(甘温补肺。)天雄(补下焦以益上焦。)桂心(苦入心。) 
中焦 
人参(益土生金。)黄 (补中益气。)丁香(温胃。)木香(和脾气。)草果(健脾暖胃。) 
下焦 
附子(补命门相火。)肉桂(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硫黄(补命门真火不足。)人参(得下焦引药 
补三焦。)沉香(入命门,暖精壮阳。)乌药(治膀胱冷气。)破故纸(入命门,补相火。) 
本热寒之 
不言本寒者,虚火即寒,省文也。实火亦热,但前言泻法,此不用泻而用寒,则本热不必皆实火,泻热亦 
不止汗、吐、下三法也,参看具有精义。 
上焦 
黄芩(酒炒,上行泻肺火。)连翘(泻心火与心包火。)栀子(泻心肺热。)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 
元参(散浮游之火。)石膏(色白入肺。)生地黄(泻心火。) 
中焦 
黄连(为中部之使。)连翘(兼除手足少阳、手阳明湿热。)生 (随他药能治诸经血热。)石膏(足阳明 
大寒之药。) 
下焦 
黄柏(泻膀胱相火。)知母(泻肾火。)生 (入手太阳、阳明,治溺血、便血。)石膏(兼入三焦。) 
丹皮(泻肝肾火。)骨皮(泻肝肾虚热。) 
标热散之 
三焦经脉在上,且少阳居表里之间,无所谓寒也,故不言标寒。 
解表∶解表亦是汗法,但前通言诸经汗法,此则专指本经言,故前条首言麻黄,而此条首言柴胡,不用麻 
黄也。 
柴胡(少阳表药。)细辛(少阴本药,辛益肝胆,可通少阳。)荆芥(肝经表药,可通少阳。)羌活(肝 
经表药,可通少阳。)葛根(阳明表药,能升阳散火。)石膏(三焦表药。) 

卷下
胆经第十一
属性:(是经起于瞳子 穴,终于窍阴穴。)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 
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 
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 
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 
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 
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 
,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髁前及诸节皆痛,小趾 
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 
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卷下胆经第十一
经络解
属性:胁,又名 。曲骨之外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为气冲。髀厌,髀枢也。胁骨之下为季胁。 骨为辅骨。外 
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趾爪甲后为三毛。 
足少阳胆经之脉,受手少阳三焦之交,起于目锐 之瞳子 ,由听会、客主人上行头角,循颔厌,下悬颅 
、悬厘,循耳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窍阴、完 
骨,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至颈, 
行手少阳之脉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外。其支者,自耳后入耳中,过听宫至 
目锐 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自瞳子 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 
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属于胆,自属胆处循胁里至气冲,绕毛际,遂横入 
髀厌之环跳穴。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液、辄筋、日月,过季胁,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 
居,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乃下循髀外,循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下辅骨 
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泣、五会、 
侠溪,乃上入小趾次趾之间,至窍阴而终。其支别者,自足面临泣别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 
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也。 

卷下胆经第十一
胆经诸穴歌
属性:足少阳兮四十三,瞳子 近听会间,客主人在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前。由率谷天冲而下,见浮白窍阴之 
妍。完骨露兮本神阳白,临泣见兮目窗与连。正营承灵居其后,脑空穴继灵而安。风池肩井兮渊液,辄筋日月 
兮京门辟。带脉五枢,由维道居 而续。环跳风市抵中渎,饮阳关之阳陵泉。至阳交之外丘间,光明阳辅悬钟 
可瞻。丘墟临泣地五会,侠溪窍阴而胆经全。 

卷下胆经第十一
分寸歌
属性:足少阳兮四十三,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风池,积数陈之次序说,瞳子 近 五分,耳前陷中听会 
穴,客主人名上关同,耳前起骨开口空,颔厌悬颅之二穴,脑空下廉曲角中,悬厘之穴异于兹,脑空下廉曲角 
上,曲鬓耳上发际隅,率谷耳上寸半安,天冲耳后入发二,浮白入发一寸间,窍阴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 
连,完骨耳后入发际,量得四分须用记,本神神庭旁二寸,入发一寸耳上系,阳白眉上方一寸,发上五分临泣 
是,发上一寸当阳穴,发上寸半目窗至,正营发上二寸半,承灵发上四寸 
谛,脑空发上五寸半,风池耳后发陷寄,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渊液腋下方三寸,辄筋期下五分 
判,期门却是肝经穴,相去巨阙四寸半,日月期门下五分,京骨监骨下腰绊,带脉章门下寸八,五枢章下寸八 
贯,维道章下五寸三,居 章下八寸三,章门缘是肝经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环跳髀枢宛宛中,屈上伸下取穴 
同,风市垂手中指尽,膝上五寸中渎逢,阳关阳陵上三寸,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 
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阳辅通,踝上三寸悬钟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侠溪四寸五,却是胆经原穴 
功,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去溪一寸穷,侠溪在趾歧骨内,窍阴四五二趾中。 

卷下胆经第十一
病证解
属性:口苦,胆汁味苦也。善太息,胆气不舒也,腑病也。心胁痛,不能转侧,脉循胁里也。面尘,体无膏泽, 
脉所过处气郁为病也。足外反热,脉循外踝也。头痛,脉行于头也。颔痛,脉加颊车也。锐 痛,脉起于目也。 
缺盆肿痛,脉入缺盆也。腋肿,脉下腋也。马刀侠瘿。脉循颈项腋胁也。汗出、振寒、疟,少阳居半表半里也。 
胸胁以下诸节痛,皆脉所经也。小趾次趾不用,脉所络也。 

卷下胆经第十一
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属性: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脏腑之病) 
口苦,呕苦汁,善太息,(同经。) 如人将捕状,(胆气虚。)目昏,(肝主目。)不眠,(魂藏于 
肝,少阳与肝为表里。) 
标病(经络之病) 
寒热往来, 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 ,结核,马刀,足小趾次趾不用。(俱同经。) 

卷下胆经第十一
治法解
属性:实火泻之 
木旺生火,火有余则为实,故用泻。 
泻胆∶相火有余则胆实,泻火所以泻胆也。 
龙胆草(益肝胆而泻火。)牛膝(泻胆,除脑中热。)猪胆(泻肝胆之火。)生蕤仁 
(消火散热,治目赤肿痛。)生酸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