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71-伤寒论条辨 >

第24章

471-伤寒论条辨-第24章

小说: 471-伤寒论条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着意候按而取诊耳。轻重以下指之法言。故胡氏曰。越人云菽。大抵是个约摸的法。见得轻重 
有差等。非真如菽之重也。然此条言气。难经言部。部者。一定之部位。而气在其中。气者。元气谷气 
之精。而部位亦在不言之表也。虞氏有言。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之重得之。乃知肺气之至。如六 
菽之重得之。知本经之至。虞氏以气推明越人言外之意如此。 
然则此条以气言者。岂非发明难经此意于虞氏未言之先与。不然。既曰。经说不易其部字也。虽 
然。难经有与皮毛相得者。与血脉相得者。与肌肉相得者。与肝平者。举指来疾者五句。在各起 
句重字下。而此无之。则是难经详而此略。参看则义全。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 
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纵横。皆平声。乘。犹乘舟车之乘。纵。直也。横者。纵之对。顺。从也。逆者。顺之反。 
水能克火而乘火。金能克木而乘木。乘其所胜。其事易直。故曰纵。火受制于水。而反乘水。木受 
制于金。而反乘金。侮所不胜。其事不直。故曰横。水生于金。而反乘金。火生于木。而反乘木。 
子来犯母。其势悖。故曰逆。金能生水而乘水。木能生火而乘火。母之及子。其势从。故曰顺也。 
上条言脉原于五脏。合二五而成部位之次第。乃推明脉之所以始也。此条言脉具五行刑生制化之 
义。乃五脏六腑吉凶死生之枢机。脉之大要也。而其所以为斯道之根源可见矣。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 
诸脉作病也。 
残。伤也。贼。害也。浮滑。阳盛也。沉涩弦紧。阴盛也。阳盛为太过。阴盛为不及。皆可 
怪之脉。能伤害血气者也。诸脉。谓各部之脉也。作。起也。言六者若见于各部之脉中。则皆能 
为其部生起病端。如太阳之为病脉浮。伤寒脉阴阳俱紧之类。所谓邪不空见者。此之谓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 
如食顷。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此勉医家病家。当两相敬慎。庶不为灾怪。致生疑累之意。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 
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凡脉言濡。皆读软。微。非脉名。盖脉以有胃气为吉。微微之弦。有胃气之谓也。难经曰。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盖肝主筋。故其脉如此。此述素难而成文。素难详而此略。且多错误。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即素难所谓真肝脉至。如弦直。即素难所谓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如 
新张弓弦是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 
大者。愈也。 
心主血脉。其王在夏。故其脉洪大而长。应万物盛长之象也。然素难皆言心脉钩。钩以性情言。 
洪大而长以体势言。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 
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尿。与溺同。反复。钩之反复也。此条下文脱二节。错一节。在前。此节亦疑多错误。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 
愈。若得数者。则 
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脓。为难治也。 
肺主皮毛。上为华盖。故脉毛浮。缓迟者。脾土之脉也。兼得缓迟为愈者。肺金得土为逢生 
也。法当痈脓者。金逢火化也。 
此下当有如上文假令云云之转语。一节。疑脱落。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 
脉来至。为难治。 
下利属少阴。损脉自上下由肺而之肾为极。故肾病见损脉为难治。此上当有北方肾脉其形何 
似云云。问答起语一节。此乃其下文转语一节也。旧错在第十一条前。今移。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 
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 
秋死。他皆仿此。 
应。平声。此承上条复以四时脉气。属五行生克应病。以主吉凶死生之理。揭一以例其余。 
所以示人持诊之要法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责。求也。肥人当沉者。肌肤浓。其脉深也。故求其病于浮。瘦人当浮者。肌肤薄。其脉浅 
也。故求其病于沉。褚氏曰。肥人如沉。而正沉者愈沉。瘦人如浮。而正浮者愈浮。此之谓也。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 
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寸为阳。阳生于尺而动于寸。故下不至关为阳绝。尺为阴。阴生于寸而动于尺。故上不至关 
为阴绝。言生息断绝也。余 
命谓未尽之天年也。上期。日期也。下期。期约也。月节克之。与前条二月得毛浮脉至秋死同推。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死。人病脉不病。名曰 
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王。去声。卒。清勿切。周氏曰。形体之中。觉见憔悴。精神昏愦。食不忻美。而脉得四时 
之从。无过不及之偏。是人病脉不病也。形体安和。而脉息乍大乍小。或至或损。弦紧浮滑沉涩 
不一。残贼冲和之气。是脉息不与形相应。乃脉病患不病也。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者。死。 
行尸之谓也。又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然则内虚以 
无谷神者。谷气弗充之谓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 
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合。音阁。令。平声。翕。起而盛动于上。旋复丛聚而合也。与论语始作翕如之翕同。奄。 
忽然覆也。沉。没于下也。纯阴。以其没于下言也。正阳。以其盛于上言也。和合。言阴阳并集 
无偏胜也。阳明胃也。食饮自可。言胃不病也。少阴。肾也。微滑。水沉如石之滑。故谓紧之浮 
名也。阴实。言邪在肾也。少阴之脉。出 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肾主水。肾为阳。阳主 
热。阳陷入阴。热郁而蒸发。所以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 
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难。去声。此条一问三答。以揭紧之为寒。而有三因之不同。以见脉非一途而可取之意。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刚。 
难经曰。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去取于寸口是也。高 
者。丰隆而有充满之貌。章者。文采而有润泽之貌。刚言血气俱盛。则脉有纲维之意。 
卫气弱名曰 。荣气弱名曰卑。 卑相搏。名曰损。 
。音牒。 。震惧也。言卫气不足者。则心常自怖。卑。伏下也。言荣气不足者。则心常 
自抑。损。减也。伤也。言荣卫俱弱。外不足以固护。内不足以荣养。则脏腑为之有所减而伤损 
也。 
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缓。纵也。言荣不与卫和。而卫自和。则血不足以荣筋。病则四肢纵强而不能收。痿类是也。 
迟。滞也。言卫不与荣和。而荣自和。则气乏神昏。病则百体滞 倦怠而嗜卧。瘵类是也。沉。溺 
也。言溺于所偏则病也。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 
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 
缓。以候胃。迟以候脾。阳气长者。言胃气有余也。颜色声音毛发皆阳也。鲜。丽也。光。 
辉也。商。清也。长。美也。形容胃阳之有余也。阴气盛者。言脾气充足也。骨髓血肉皆阴也。 
紧薄。结也。鲜硬。坚也。形容脾阴之充足也。相抱。言和洽也。俱行。言周流也。相搏。言合 
一也。极言二气得其和平。皆由脾胃盈余之所致。如此则其人健王而强壮。故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趺阳。在足跗上骨间动脉处。去陷谷三寸。一名会元。主脾胃也。滑为食。故在胃则主谷气实。 
紧为寒。故在脾则主邪气强。持实击强。言胃实脾强。两相搏击而为病。譬则以手把刃而自伤。 
盖谓非由别脏腑而传变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素问曰。精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尺以候阴。关。闭也。不得小便者。阴闭于下。则内者 
不得出也。格。拒也。吐逆者。阳拒于上。则外者不得入也。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趺阳见前。主候脾胃。故复言此。以见与上条有相符之意。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阴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 
癞。 
痂。与HT 同。音加。素问曰。外在腠理则为泄风。又曰。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 
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癞。疥也。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 
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寒之为言虚也。与贫之称寒同。虚寒发热者。血气在人身。犹水火在天地。水干则火炽也。 
饥而虚满者。阳主化谷。卫阳衰微。不化谷。故虚满而不能食也。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为虚。紧为寒。脾胃虚寒。故主下利。为难治也。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填。音田。阳气以胃中之真气言。不足。则不能化谷。胃气以胃中之谷气言。有余。言有宿 
食也。有宿食。则郁而生热。故噫饱而吞酸。此盖以饮食之内伤者言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 
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腹满者。胃气虚而邪气实也。绞痛者。脾家寒而邪壅滞也。鸣者。气之鼓也。转。则气之运 
也。下。则气之壅滞者极甚而反也。少阴之脉。循阴器而主水。脉不出。其阴肿大者。正虚邪实。 
水不得泄。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