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7-景岳全书 >

第203章

637-景岳全书-第203章

小说: 637-景岳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三、攻略
属性:一、攻方之制,攻其实也。凡攻气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 
积者攻其坚,在脏者可破、可培,在经者可针、可灸也。攻痰者攻其急,真实者暂宜解标, 
多虚者只宜求本也。但诸病之实有微甚,用攻之法分重轻。大实者,攻之未及,可以再加; 
微实者,攻之太过,每因致害,所当慎也。凡病在阳者,不可攻阴,病在胸者,不可攻脏。 
若此者,邪必乘虚内陷,所谓引贼入寇也。病在阴者,勿攻其阳。病在里者勿攻其表,若此 
者,病必因误而甚,所谓自撤藩蔽也。大都治宜用攻,必其邪之甚者也。其若实邪果甚,自 
与攻药相宜,不必杂之补剂。盖实不嫌攻,若但略加甘滞,便相牵制;虚不嫌补,若但略加 
消耗,偏觉相妨。所以寒实者最不喜清,热实者最不喜暖。然实而误补,不过增病,病增者 
可解;虚而误攻,必先脱元,元脱者,无治矣。是皆攻法之要也。其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此又当酌其权宜,不在急宜攻、急宜补者之例。虽然,凡用攻之法,所以除凶剪暴也,亦 
犹乱世之兵,必不可无,然惟必不得已乃可用之。若或有疑,宁加详慎。盖攻虽去邪,无弗 
伤气,受益者四,受损者六。故攻之一法,实自古仁人所深忌者,正恐其成之难,败之易耳 
。倘任意不思,此其人可知矣。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四、散略
属性:一、用散者,散表证也。观仲景太阳证用麻黄汤,阳明证用升麻葛根汤,少阳证用小柴 
胡汤,此散表之准绳也。后世宗之,而复不能用之,在不得其意耳。盖麻黄之气,峻利而勇 
。凡太阳经阴邪在表者,寒毒既深,非此不达,故制用此方,非谓太阳经药必须麻黄也。设 
以麻黄治阳明、少阳之证,亦寒无不散,第恐性力太过,必反伤其气,岂谓某经某药必不可 
移易,亦不过分其轻重耳。故如阳明之升麻、干葛,未有不走太阳、少阳者。少阳之柴胡, 
亦未有不入太阳、阳明者。但用散之法,当知性力缓急,及气味寒温之辨,用得其宜,诸经 
无不妙也。如麻黄、桂枝,峻散者也;防风、荆芥、紫苏,平散者也;细辛、白芷、生姜, 
温散者也;柴胡、干葛、薄荷,凉散者也;羌活、苍术,能走经去湿而散者也;升麻、川芎 
,能举陷上行而散者也。第邪浅者,忌峻利之属;气弱者,忌雄悍之属;热多者,忌温燥之 
属;寒多者,忌清凉之属。凡热渴烦躁者喜干葛,而呕恶者忌之;寒热往来者宜柴胡,而泄 
泻者忌之;寒邪在上者,宜升麻、川芎,而内热炎升者忌之。此性用之宜忌,所当辨也。至 
于相配之法,则尤当知要,凡以平兼清,自成凉散;以平兼暖,亦可温经;宜大温者,以热 
济热;宜大凉者,以寒济寒。此其运用之权,则毫厘进退,自有伸缩之妙,又何必胶柱刻舟 
,以限无穷之病变哉!此无他,在不知仲景之意耳。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五、寒略
属性:一、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夫火有阴阳,热分上下。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 
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今之用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法 
也。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但当分其轻清重浊,性力微甚,用得 
其宜则善矣。夫轻清者,宜以清上。如黄芩、石斛、连翘、天花之属是也。重浊者,宜于清 
下。如栀子、黄柏、龙胆、滑石之属也。性力之浓者,能清大热。如石膏、黄连、芦荟、苦 
参、山豆根之属也。性力之缓者,能清微热。如地骨皮、玄参、贝母、石斛、童便之属也。 
以攻而用者,去实郁之热。如大黄、芒硝之属也。以利而用者,去癃闭之热。如木通、茵陈 
、猪苓、泽泻之属也。以补而用者,去阴虚枯燥之热。如生地、二冬、芍药、梨浆、细甘草 
之属也。方书之分经用药者,意正在此,但不能明言其意耳。然火之甚者,在上亦宜重浊; 
火之微者,在下亦可轻清。夫宜凉之热,皆实热也。实热在下,自宜清利;实热在上,不可 
升提。盖火本属阳,宜从阴治,从阴者宜降,升则反从其阳矣。经曰∶高者抑之,义可知也 
。外如东垣有升阳散火之法,此以表邪生热者设,不得与伏火内炎者并论。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六、热略
属性:一、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夫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有阴 
寒中于脏腑者,此皆外来之寒,去所从来,则其治也,是皆人所易知者。至于本来之寒,生 
于无形无响之间,初无所感,莫测其因,人之病此者最多,人之知此者最少,果何谓哉?观 
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余续之曰∶气不足便是寒。夫今人之气有余者,能十中之几?其有 
或因禀受,或因丧败,以致阳气不足者,多见寒从中生,而阳衰之病,无所不致。第其由来 
者渐,形见者微,当其未觉也,孰为之意?及其既甚也,始知治难。矧庸医多有不识,每以 
假热为真火,因复毙于无形无响者,又不知其几许也,故惟高明见道之士,常以阳衰根本为 
忧,此热方之不可不预也。 
凡用热之法,如干姜能温中,亦能散表,呕恶无汗者宜之。肉桂能行血,善达四肢,血 
滞多痛者宜之。吴茱萸善暖下焦,腹痛泄泻者极妙。肉豆蔻可温脾肾,飧泄滑利者最奇。胡 
椒温胃和中,其类近于荜拨。丁香止呕行气,其暖过于豆仁。补骨脂性降而散闭,故能纳气 
定喘,止带浊泄泻。制附子性行如酒,故无处不到,能救急回阳。至若半夏、南星、细辛、 
乌药、良姜、香附、木香、茴香、仙茅、巴戟之属,皆性温之当辨者。然用热之法,尚有其 
要∶以散兼温者,散寒邪也;以行兼温者,行寒滞也;以补兼温者,补虚寒也。第多汗者忌 
姜,姜能散也。失血者忌桂,桂动血也。气短气怯者忌故纸,故纸降气也。大凡气香者,皆 
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是用热之概也。 
至于附子之辨,凡今之用者,必待势不可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阳之功,当用于 
阳气将去之际,盒饭渐用,以望挽回。若用于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然矣,尚何益于事哉。 
但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皆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 
,以补倍之,无往不利矣。此壶天中大将军也,可置之无用之地乎?但知之真而用之善,斯 
足称将将之手矣。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七、固略
属性:一、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如久嗽为喘,而气泄于上者,宜固其肺。久遗成淋,而精脱 
于下者,宜固其肾。小水不禁者,宜固其膀胱。大便不禁者,宜固其肠脏。汗泄不止者,宜 
固其皮毛。血泄不止者,宜固其营卫。凡因寒而泄者,当固之以热;因热而泄者,当固之以 
寒。总之,在上者在表者,皆宜固气,气主在肺也;在下者在里者,皆宜固精,精主在肾也 
。然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则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 
固,则闭门延寇也。二者俱当详酌之。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新方八略引
八、因略
属性:一、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可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如痈毒之 
起,肿可敷也;蛇虫之患,毒可解也;汤火伤其肌肤,热可散也;跌打伤其筋骨,断可续也 
,凡此之类,皆因证而可药者也。然因中有不可因者,又在乎证同而因不同耳。盖人之虚实 
寒热,各有不齐,表里阴阳,治当分类。故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有同于表而不同于里者 
。所以病虽相类,而但涉内伤者,盒饭于血气中酌其可否之因,不可谓因方之类,尽可因之 
而用也。因之为用,有因标者,有因本者,勿因此因字而误认因方之义。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
补阵
属性:x大补元煎x 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本 
方与后右归饮出入互思。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 
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 杜仲(二钱) 当钱(二、三钱,若泄泻 
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 
宜用之;如气分偏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 
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x左归饮x 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一阴煎、四阴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 
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之)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二钱;血滞者,加丹皮二钱;心热而 
躁者,加玄参二钱;脾热易饥者,加芍药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血热妄动 
者,加生地二、三钱;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血虚 
而燥滞者,加当归二钱。 
x右归饮x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方与大补元煎出入 
互用。如治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证,宜加泽泻二钱,煎成用凉水浸冷服之尤妙。 
熟地(用如前)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杜仲(姜 
制,二钱)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运,或虚狂,或短气者, 
必大加人参、白术,随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二、三钱;如阳 
衰中寒,泄泻腹痛,加人参、肉豆蔻,随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五、七分;如淋 
带不止,加破故纸一钱;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二、三钱。 
x左归丸x 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 
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 
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证,俱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炒,四两) 枸杞(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 
滑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如真阴失守,虚火炎上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 
麦冬三两;如火烁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