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实验心理学 >

第67章

实验心理学-第67章

小说: 实验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北
挚●
芸推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326蓦翠嚣磊黩享勰霉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
    /实验心理学
(N…长度)的增加而增强。
    现在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无奖赏试验的次数
在引入奖赏之前要作一定的调整。假如在引入奖赏之前有三种无奖
赏试验长度,那么假设就变为·对消退的阻抗应随无奖赏试验长度的
增加而增强。无奖赏试验的次数越多,在条件反应消退期间,老鼠就
会跑得越快。
    我们还是用一个简单的直巷迷官作为训练器具,老鼠跑迷宫所
用的时间是因变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用被试内设计呢,还是用
被试问设计?如果采用被试内设计,我们就必须对以上三种强化的
时间进行平衡处理。但是·即使我们这样做了,也还存在一个严重的
迁移效应问题。因此在这里使用被试间设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尤
其是用动物作被试时,由个体差异所导致的变异性几乎不是什么问
题。在部分强化实验中,三组中每组仅用15个被试就能得到稳定的
结果。
    在实验开始之前,要事先对动物进行训练.以使它们熟悉实验情
境。这样做也有助于减少由无关的外界变量,例如,对实验者的操纵
所产生的恐惧,所导致的被试变异性。这样,动物每天要被实验员操
纵大约一小时,一共持续二兰天。老鼠也应当被放到存有食物的目
标箱里,以确保它们能吃食物丸。否则,当你准备开始实验时,食物
也许不能充当强化刺激物。最后,在正式实验开始的前几天,每天也
应当把老鼠放到直巷里,让它在里面停留并探索几分钟,这样就会保281
证在正式实验开始时,老鼠不会产生恐惧。
    在正式实验的每一次试验中,实验员都要把老鼠从笼子里取出
来,放在起始箱中,当把起始箱的门打开时,按下计时器,老鼠就会通
过巷子到达目标箱。在目标箱附近设置了一根光电杆,当老鼠通过
这根横杆时,计时器马上停止。当老鼠进到目标箱里时,关上箱门,
让它无法返回到直巷里。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每次当老鼠进入目标
箱里时,它都要被关30秒钟,然后再把它单独放到一个笼子里,等待
下一次试验。
  在这个实验中,自变量是无奖赏试验的次数。自变量的操作很
    }~
·艇
容易,当老鼠跑完迷宫时,我们可以给它食物,也可以不给它食物(无
奖赏的试验)。惟一复杂的方面是,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把无奖赏
试验的次数与试验的奖赏量混淆,无奖赏试验的次数越多,老鼠得到
的奖赏量就越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有奖赏的试验中插入
两至三个无奖赏的试验,这样,奖赏就不会根据工具性反应来进行。
  应该给老鼠一段训练时间,也许是10天,以确保它们能够掌握
得到强化的特殊时刻。每天训练12次比较适宜,照此训练lO天以
后,我们引入消退训练,具体包括:在没有任何奖赏的条件下,每天让
老鼠跑12次迷宫,总共大约4天就可以了,然后测量老鼠跑迷宫所
用的时间。因为我们想要探明训练对消退阻抗的效应,因此这个实
验阶段就显得很关键。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反应消
退期间,至少部分老鼠停止跑迷宫,它们或者拒绝离开起始箱+或者
在直巷半中间停下来。在这些情况中,我们的因变量会测得些什么
昵?用来避免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让老鼠在一段固定的时间之
内通过直巷,如果没按标准完成,就把它们带走,下次重新开始。时
间限定一般为90秒,如果在90 tp之内,老鼠还没有往迷宫里移几
步,那它就根本不可能走完迷宫了。这样,实验员就舍把它取走,记
录下的时间为90秒,把它放在一个中性的笼子里,等待下一次试验。
既然不同的训练时间有时会导致动物对何时想跑有所偏爱,我们就
有必要采用中位时间而非平均时间来消除几个极端的长时间。(参
见附录B有关中位数问题的讨论)
  该实验的基本目的是想了解,无奖赏试验次数是否会产生更大
的消退阻抗。换句话说,如果被试进行更多的无奖赏试验·当在条件
反应消退期间不给任何奖赏时,它们会跑得更快吗?在与此很相似282
的另外一个实验中,卡帕尔迪(1964)发现,无奖赏试验的次数与消退
阻抗成正相关。
小    结
1.通过对动物的学习与行为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条件反射的两
他提
M,
∥润
雕圆
n质
h芷日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频北
觏茕●
芸推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328厣翠嚣磊黩享勰霉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实验心理学

种基本类型。在经典性(或巴甫洛夫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中,中性
刺激,例如光或声音,一般在无条件刺激(能产生自动的或无条件的
反应)之前呈现,经过几次配对以后,如果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
间有一种依随关系,那么,起初的中性刺激就会引发条件反应,
    2.在工具性(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如果一个特定的行为出现
后,紧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个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正
强化使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加,而负强化则使反应消失的频率增加。
如果一个反应受到惩罚,它的出现率就会下降。
    3.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无论是人还是其他有机体,一个最基
本的问题是,在实验的每一种条件下是使用同样的被试(被试内设
计),还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被试(被试间设计)+
    4.在允许使用的前提下,被试内设计更受欢迎,因为它可以减
少由被试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变异性。而且,被试内设计所使用的被
试数也比被试间要少,尽管它对每个被试进行的测试时间硝长些。
    5.被试内设计的一个最大顾虑就是迁移效应。在一种条件下
对被试进行测试时所产生的相对长久的效应,会在以后的另一种条
件下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使用被试间设计,
尽管需要较多的被试以及被试的变异性较难控制。
    6.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验设计的选择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例如,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中,如果采用被试间设计,那
么刺激强度起的作用不会很大,而如果采用被试内设计,那么它起的
作用就相当大。因此,实验设计的类型的选择有时是非常关键的。
    7+在被试内设计中,对变量进行平衡处理,或者以某种系统的
方法对变量进行重组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避免变量与实验时间发
生棍淆。如果投有进行平衡处理,那么与时间有关的效应,如疲劳效
应或练习效应,就会影响实验结果,而并不是由于对自变量的操作所
导致的。在被试间设计中,对那些非主要变量进行平衡处理也是有
必要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平衡方法是平衡的拉丁方设计,这种设计
中,每一个变量都机会均等地在另一个变量之前或之后出现。
  8.传统的大样本研究方法在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不大合适,例
83097 qzone qq…
黼看躺咨询    /329
    。。。。。。。。。。。。。。。。。。。。。。。_f。;;。。。;;。;。。;;。。。。。;。。.一
第九蕈条件反射s学习f
如在只有一个被试时就不能使用。我们通常把AB设计看作小样本
设计。在行为的基线水平确立(A阶段)之后再加以一些处理(B阶
殷),如果我们就此得出结论,认为B阶段行为的变化是由处理所导283
致的,那就错了,因为其他变量(如练习和疲劳效应)也会对行为的变
化产生影响。
    9.相对于AB设计来说,ABA设计更加科学。在B处理阶段
之后,我们引进丁第二个A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把处理去掉·从而可
咀确定行为在B阶段的任何变化是由自变量还是由其他无关变量
导致的。
    10.多基线设计是另外一种小样本设计。在这种设计中,不同
的行为或不同的人,在自变量引入之前,可能有长度不等的基线期。
在被试内设计中,如果自变量有很强的延续效应,那么,较之ABA
设计使用多基线设计会更好,
AB设计
ABA(反向)设计
ABAB设计
ABBA设计
不对称迁移
平衡的拉丁方设计
被试间设计
延续效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应(CR)
条件刺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