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简体倪海夏行记 >

第2章

简体倪海夏行记-第2章

小说: 简体倪海夏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枰尤肽男┮┪铮拍苷嬲淖龅剑骨胛页灾谱魇斓厥碑a生的副產品,叫做熟地珠,此物咀嚼起来又软又香,味道居然跟葡萄乾一样,非常好吃,让我大开眼界,我非常幸运的能够结识这位国宝级的中药师,更感谢他无私的传授,让我获益良多,临走时他跟我说一句话,药物品质佔50%,好的中医师佔50%,二者加在一起才是百分之百,我听完后真是感触良多,这不正是我心中的想法吗,我这次是遇到真正的高手了,他也告诉我现在中国的中药师已经失去制药的精髓,制作出来的药物只有其形而无其神,过去师徒传授的药师现在已经寥寥无几,真是可惜啊。我国有句俗话说 : 药不过禹州不香。也可以说成 : 药不过禹州不灵。真是名符其实,实至名归。

   我在拜访一古寺时,找到我国宋朝邵康节写的河洛神数与铁板神数二书,还有一些关於风水的书籍,在兴奋之餘,我时常在想我国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去传承,这些宝贝知识是无价的,中华文化涵盖面非常之广,我将利用我的下半生时间,尽一切力量将之简化同时翻译出来再传给下一代,中国医药文化的传承只是整个大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散失的知识都有待我们去发掘,我的地纪将因此而更精彩更丰富,时常会叹息我的年纪大了时间不够使用,加上我的智慧又不足,所以只能尽力而為了。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中能出现非常出类拔萃的人才,将这些最优质的古人智慧继续延伸下去,不要再被荒烟蔓草所淹没了。我有幸能得到大家无私的支持,才能有机会来完成这地纪之旅,心中非常的感动,我只能说谢谢二字来表达我的感受,我必不负眾望,人生在世所為何事呢,我想我能做的很有限,仅只如此吧,谢谢大家。

   这次我也造访了嵩山少林寺等许多古寺,还去找出真正的汉朝函谷关所在,也在雪地中找到已经被麦田与杂草淹没的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它是正坐北朝南,此行旅程虽然辛苦,但是我心中却是兴奋的,当我看到这些已经被人遗忘的歷史文物时,真是百感交集,我大中华的文化是最伟大的,这话一点都不為过,许多歷史文物已经被改造成现代建筑,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原样不动,让原物呈现出来,这样才可以真正看到我国歷朝的更替,在雾气朦朧飘雪的时节中我离开了河南,回到台湾时裤脚上还带著在赵匡胤陵墓周围小麦田裡的泥巴,疲惫的身体,兴奋的心情,就是此行的结尾了。

汉唐中医  倪海厦谨记於河南省郑州2008/01/12

 陜西之旅

6/11 今日先赴西安市中的小雁塔与大雁塔,同时看看西安明代的古城墙,对於我国古人的智慧又有更进一步的体会,真是很棒的民族。

6/12拜访驪山上的明圣宫,这是最早道教的发源地,由於驪山是秦岭的支脉,所以发力久远,此寺位置必有高人先鑑定过,藏风纳气,明堂至今都没有被破坏,龙虎位置也非常好,是个不可多得的好风水。接著去看看杨贵妃的华清宫遗址,下午进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而最吸引我的就是在这裡出土十七把当年的青铜剑,至今都尚未生锈,真是惊人的工艺品,秦始皇陵建在驪山之下,至今都尚未开发,十四年前我就来过一次,由於这位置无法藏风纳气,加上秦始皇的暴虐无道,焚书坑儒,所以秦代只传二世就亡国了,真是可惜啊。一代君王如果不行仁政,照样会将国家毁於一旦的。

6/13前往旧长安城区,其现有汉楼阁台遗址,汉朝长乐宫五号凌室遗址,汉建章宫遗址,汉太液池遗址,汉未央宫前殿遗址,这些遗址很可惜的都已经毁坏了,只剩下一些做為基座的石块而已,再也不复见当年的气势,甚至於连方位都无法再测出,只能推测都是依坐北朝南而建立的。

6/14首先去看看咸阳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接著去ㄧ代名将霍去病墓与茂陵博物馆参观,还有汉武帝的乾陵跟懿德太子墓,最后拜访了法门寺,进入地宫裡看到佛指舍利,真是很惊人。

6/15今日去找出秦二世胡亥墓的所在,此墓已经被人遗忘,只有看墓的人在,游客非常少,陵区已经乏人整理,看到这一代帝王的下场,实在令人希嘘,由於汉宣帝的杜陵紧跟在后,所以一併顺道去看一下,汉代的帝王陵寝都是採坐北朝南位,面临渭水,背靠秦岭与涇水,明堂就是汉中平原,地理位置的确很好,但是现在渭水已经被污染,十分可惜。

6/16今日去登华山,但是登到一半,就因為气候不佳,云雾围绕,无法看清楚全貌,只好提前下山,利用多餘时间前往潼关,原古潼关已经於抗战时期,為了营建三门峡水坝而将之拆除,非常可惜的错误政策,让这千古名关毁於ㄧ旦,仅剩下一点东门城墙的遗址,从这个位置可以隔著黄河遥望对岸山西的风凌渡,之后回头去拜访西岳庙,这是祭祀西岳华山山神的庙宇,旅客很少,同时此庙也荒废许久,香火很少,非常可惜。

6/17坐车前往黄帝陵,但是很败兴而归,一到门口就可以知道这地点是后来胡乱找出来的,不值一游,明堂中的水池是后来人工修建的,製做的非常免强,对岸的案山高过於坐山,这是外来欺主的格局,实在不配做為黄帝的陵寝佈局,真是很差的风水佈局,接著去耀县的药王山拜访,这是药王孙思貌的居所,一代药王的隐居处所,果然不同凡想,藏风纳气,山势平稳有情,无怪乎可以出圣人,真是灵山啊。

6/18前往昭陵,这是唐太宗的陵寝,是九龙来朝的大格局,风水之宝地无疑,举凡能靠近它而下葬的人,后代必有富贵之人出现,接著再去看建陵与昭陵的九龙来朝局势,其中还葬著韦贵妃墓与长乐公主墓,二者是八人抬轿格局,但是这昭陵的右侧白虎位置太低,所以较无法藏风纳气,这是唯一的败笔。

6/19 从西安出发到汉中,由於去年10月刚刚开通高速公路,所以去汉中十分方便,车子穿越过秦岭山脉后就进入汉中盆地,汉中盆地位於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间,气候非常好,抵达后就直接去看位於勉县的武侯墓,这是诸葛亮的埋葬所,在定军山山脚下,坐西朝东,若以其风水来论,此处并非佳穴,我想诸葛亮一定知道,但是仍然要下葬於此,必有其顾忌之处,这就不得而知了,由於马超墓就在邻近一公里处,所以就顺道拜访一下,此地无人打扫,荒废已久,由於他是位名将,忠肝义胆,我特地向他表示崇敬之意,毕竟现在这种人已经不多了,看完后,在回汉中市前,必须经过褒斜栈道,这个栈道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来源,现在被称為石门栈道,当地修建了石门水库,所以许多栈道已经被淹灭於水下,只能看到一小段当年的古栈道而已,实在让人很沮丧。

6/20在汉中市住一晚后,早上就前往当地有名的圣水寺,这裡有棵汉桂树,当地居民相传是汉丞相萧何所植,距今二千年以上,枝叶仍然鲜艳,古意盎然,这寺中有五道泉水,又名五龙泉,分青,赤,黄,白,黑五色,每泉正好喷出一色水,真是奇景啊,紧接著去市中心看古汉台所在地,该地只剩下一些石碑可以证明是汉朝的,已经不复再见其辉煌歷史了,最后我从汉中坐高速巴士回到西安。

6/21 再次进入咸阳市,首先就去汉武帝茂陵的正面,由於此地已经被盗多次,所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面测量方位,当然又是坐北朝南,此处可以看到整个渭水平原,这是其明堂所在,前临渭水环绕,背靠秦岭,风水极佳,前又藏风纳气,是属帝王之格局,再来就是看看秦周文王与武王陵二位王的位置,之后去参观汉阳陵,这是汉景帝的陵寝,出土许多文物,也有被盗过但是很幸运的没有被盗许多,从这陵寝可以知道当年帝王的奢华程度,百姓却是相当辛苦的。

6/22 今天参观陜西歷史博物馆,其中收藏上万件歷史文物,当然还是那柄秦朝的青铜剑最吸引我的目光,处处闪耀著古人的智慧,紧接著到市中心的鐘楼与鼓楼参观,这明代开始整修的楼宇,到目前為止,仍然保持良好,到西安最好的就是那裡的小吃街,真是什麼都有,吃的在中国文化中,的确佔有很大ㄧ部分,中国人真是会吃,我想外国人必然会看到傻眼,真棒。

6/23今天是在陕西的最后一天,非常幸运的是气候突然变好,好到可以上华山ㄧ游,於是兴冲冲的再次趋车上华山一趟,这次看到华山的全貌了,真是不见其真貌,还无法将它描写的逼真,当年金庸并没有上过华山,是近年来才上华山,所以当年他在没有见过华山的真面貌之下,写下华山论剑,真是很难写得传神,我今日一见后,如果光说是雄伟,这不足以说出真貌,处处险峻,人站在登山梯上向下看,是看不见来时的阶梯,因為角度太直而向上,有如一弯鉤月般的弧度,真是让人双脚麻木,想当年人们是如何登上华山的,真是不敢多想,真是处处危险。走在山道上,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堐,山峰笔直峻峭如刀削过一般,说是飞鸟难渡也不為过,不愧是西岳。

汉唐中医  倪海厦谨记於台北06/24/2008

 
 塞内与塞外

   2008/07/07 起程前往山西,这次要出访塞外,在太原与大同之间的雁门关就是区隔塞内与塞外的地点,当然景观也差很多,抵达心仪许久的雁门关时,心中真是感触良多,歷代以来有多少名将在此扬威立万,千年的眷顾,古关日照依旧,山头上的长城虽然长年饱受风砂的侵袭,但是遗跡仍在,站立在关上看看塞内与塞外时,遥想当年的李广,卫青与霍去病等名将為了护卫国土,而出关打击匈奴,铁马金戈的日子,真是只能以敬佩来形容,出关的道路直到现在仍然是崎嶇难行,部队出关尚未遇到敌人时,就先需要接受长途路程艰险的试炼,真是不简单的征战,当时并无现代的车辆,但是军队仍然能够长驱直入的抵达敌人所在,以歷尽艰险来形容它,绝对是毫不為过,深深的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进入北岳恒山后,可见山中道观很多,都是依山势而建立的,古态依旧,可惜的是恒山风水并不是很好,虽然可以藏风纳气,但是明堂太深,对面的案山也不够秀丽宏伟,山形呈圆型,主居住此处的道士必多出贪婪之徒,千年以来名山依旧,但是并不兴旺后代,想想当年的这些开关道士鼻祖,似乎应该先找位风水师来看看,是否应该在此建观?在此修炼是否真能得道成仙呢 ? 居住此地是否能完全脱离尘世,摆除名利的诱惑呢 ? 我的看法是否正确,可以参考自从建观以来,是否有出过得道羽化登仙之人就可以知道。 

   接著进入最有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ㄧ的五台山,当地的风水真是很旺,许多寺庙都盖在龙穴之上,位置精準,想当年必有得道高僧或是风水名师来先鑑定过后才兴建的,难怪香火鼎盛,来往上香的人士,自古到今都是络绎不绝,我在当地市集上居然找到明洪武年间刘伯温撰写有关易经卜卦的书籍,还有一部古传丹方的医书,其中还记载著传说中蒙汗药物等的製作与解法,鸡鸣五鼓香等,真是很难得得到的古医书,当然一定会大大增添地纪与天纪的内容,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