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145章

明士-第145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挥出来,就更不用说是超水平发挥了。

    “这样肯定不行!我和其他的考生不同,在我的周围环绕着严党和徐党,而且还有着目的不明的锦衣卫,所以我的文章必须要出类拔萃,否则就会有落榜的可能。”

    他仿佛看到自己落榜后父母失落的眼神,老师失落的神色,陆庭江被迫加入锦衣卫。罗信只能够看着却毫无办法。之后罗信便又是连续的落榜,他再也没有神童的名声,成为了嘲笑的对象,而家里置办的五百亩地也被巧取豪夺。陆庭江惨死在关外,陆庭芳悲痛而死。

    不知不觉中,罗信紧闭的眼缝中留下了两行清泪。此时一个监考官路过了罗信的隔间,见到罗信紧闭着双目,脸上有泪痕,便摇了摇头。心中暗道:

    “这又是一个心理崩溃的考生!”

    那个监考官轻轻地敲击了一下罗信的桌子,罗信便从仿佛一场梦境中惊醒。睁开了眼睛,伸手轻轻地擦去脸上的泪痕,双眸已经变得极为平静,没有丝毫的焦躁。朝着那个监考官点点头,那个监考官见到罗信神色平静,这才放心地离去。

    “我不能让那些事情发生!我要保护我的家人,我的老师!”

    这一刻,罗信在压力之下再次进入到那种忘我的状态中,心境如同古井一般无波,脑海中思维敏捷,真正的实力体现了出来。

    “一仗而原壤痛,再仗而原壤哭,三仗而原壤死矣,三魂渺渺,七魂沉沉,一阵清风化为阙党童子矣……”

    小题一旦破题,便写得极快。罗信很快写完,又检查了一遍,这才工整地用馆阁体将这篇文章抄了下来。

    答完了这道小题,时间才近中午。罗信去上了一趟茅房,回来吃了午饭,倒头睡了一个午觉,然后起来给自己煮了一壶热茶,这才开始思考那道大题。

    大题才能够看出一个考生真正的水平,所以罗信一边思考,一边提笔在纸上写几个字,这些都是他突然想到了灵感。想想写写,天光便暗了下来。罗信放下笔,目光落在纸上的记载,眼中渐渐地露出了兴奋之色。

    一片锦绣文章几乎已经在心中形成。

    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吃完了晚饭,罗信便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到了第三天早晨起来,罗信明显地能够感觉到整个考场内充斥这一种焦躁的气氛。罗信则是沉静如水,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距离中午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罗信便已经将草稿答好。放下笔拿起了草稿开始认真地检查起来。

    一连检查了三遍,每一次检查的过程中都会删删改改,到了第三遍才完全定稿。这个时候的罗信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精神放松的他还睡了一个午觉,下午才开始将文章誊写在考卷之上。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考场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罗信此时和其他考生没有什么区别,脸上都写着疲惫,身上的衣服也都是折子,而且还散发着一股臭味,形象狼狈地从考场大门内出来。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担心()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打赏!

    *

    很多考生因为在一个狭小的地方久坐,走路之时,下盘都不稳了,摇摇晃晃,仿佛会随时摔倒,再加上三天的时间不仅仅是耗费精力和体力,耗费的还有心神,所以一个个考生的眼神都有些涣散,此时别说是读书人的风度了,完全不是正常人的样子。

    也就是像罗信这样自由习武的人还能够强一些,最起码走路还稳健,目光还不算分散。此时众考生也没有心思交流,一个个都默默地一边向着外面走去,一边寻找着自己的家人。

    周玉和张洵两个人站在马车上,看着鲁大庆接过书箱,引领着罗信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罗信一番道:

    “精神状态不错啊!看来再在里面关你三天也没有问题啊!”

    罗信便苦笑摇头道:“快别说了,里面的味道真是受不了。浩德兄,你闻闻,我衣服都是臭的。”

    “去!”周玉便推了一把凑到跟前的罗信道:“我又不是没有尝过那个滋味?赶紧上车回家,洗个澡,喝碗参汤。”

    “好,我太想洗澡了!”

    罗信跳上了车,马车掉头向着周府行去。周玉希翼地望着罗信问道:

    “信弟,您考的怎么样?”

    “过关应该没有问题,名次也应该靠前。是否能够夺得案首就不知道了。毕竟我不了解晋阳府各县考生的实力。”

    张洵在一旁大乐:“是否是案首不要紧,要紧的是下一场就是你我兄弟二人一起参加道试了。”

    “是啊!”周玉也眼露向往道:“我在乡试等着你们,到时候我们三兄弟一起高中举人。”

    “不说考试行不?”罗信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周玉和张洵放声大笑,就是一旁的鲁大庆也露出了牙齿。

    回到了周家,罗信沐浴之后,喝了一杯参汤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沉沉睡去。周玉和张洵没有拉着他喝酒,他们知道此时的罗信身心疲惫。

    罗信的饿醒的,在床上吸了一口气,再也没有茅厕的味道,这才睁开了眼睛。翻身起床简单地洗漱了一边。罗信便拿着大折扇来到了院子里。三天没有习武,让罗信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都仿佛生锈了一般,浑身不得劲。

    此时已经是四月,地面上已经见绿。树枝上也吐出了嫩芽,空气中散发着一种令人舒服的气味。

    一套太极拳和扇功答完,身上出了一层细汗,罗信神清气爽。

    月亮门处传来的谈笑声,便见到周玉和张洵联袂走了进来。见到神清气爽的罗信,张洵便笑道:

    “精力恢复了?”

    “嗯,神清气爽。”罗信笑道。

    “走,我们去城外踏青。”周玉含笑道。

    “也好,这几日真的不想读书。”罗信也笑道,三个人便吃了早饭结伴而去。

    接下来的几日,罗信每日与周玉和张洵游玩,抽空便会看周庭玉带回来的邸报,了解当下的局势。

    三日后。

    罗信坐在周庭玉的书房内,面沉似水。在他的面前放着一张邸报。虽然罗信的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是上面的消息还是令他心中一沉。

    上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嘉靖四月十一日,南赣叶槐、岑冈李文彪各率众万余人,分别围攻安远县和龙南县。

    历史果然没有改变它的脚步,依旧以固有的方向前进着,局势更加地糜烂。

    此时屋子里还坐着周庭玉父子和张洵三个人,他们三个的脸色同样不好。像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越多,朝廷越不可能在北方发生战事的时候,及时派兵增援。到阿拉坦汗开启战争的时候,北方局势堪忧。

    看到三个晚辈神色沉重。周庭玉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道:“你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只是万余人的骚乱,乌合之众,只要朝廷出兵围剿。必定在段时间内将其剿灭。”

    罗信点点头道:“义父说的是,李文彪之流不会牵扯到朝廷多少精力,所虑者还是东南的局势。”

    “啪!”周庭玉拍了一巴掌桌子,眼中露出怒火道:“我看那俞大猷就是养寇自重,那胡宗宪更是严嵩的走狗。”

    罗信默然,历史上俞大猷还真是有养寇自重的嫌疑。而胡宗宪也确实属于严党一脉。有这两个人在东南,倭寇只会越来越猖獗,局势只会越来越糜烂,虽然后来出现了戚继光,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轮到戚继光大展神威还要数年之后,北方等不及。

    “父亲,我大明疆域出现了这么多事情,想必那阿拉坦汗也会收到消息,这是不是会更加坚定他出兵的决心?”

    周庭玉沉默点头。周玉的脸色就是一变道:“这北方是一定要发生战事了?”

    周庭玉依旧没有言语,而是将目光望向了罗信,罗信轻声说道:

    “按照蒙古出兵的习惯,他们都是在草长马肥的时候出兵,如此算来,想必他们应该在八月份左右开启战事。”

    周庭玉便点头,目光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信儿你认为战局会如何?”

    罗信便摇头苦笑道:“义父认为北方守军能够抵挡得住阿拉坦汗吗?”

    “抵挡不住!”周庭玉叹息着说道。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道:“信儿却能够料到北方有一处必定是安全的。最起码在战事初期,北方没有全县溃败,一发不可收拾之前,那处地方是安全的。”

    周庭玉目光一闪道:“宣府?”

    “是,若说阿拉坦汗对大明北方还有一个忌惮的人,那就是宣府的马芳马大人。蒙古人管他叫作马疯子。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打起仗来疯,是他手下所有的兵都疯。所以信儿认为不管阿拉坦汗想要朝那个方向出兵,唯独不会去和马大人死磕。”

    周庭玉便愣愣出神,半响却是长叹了一声道:“可惜只有一个马芳,而且还不能够统领整个北方。”

    书房内一片默然,罗信将目光望向了窗外,心中浮现出一个声音。

    “历史依旧会按照固有的脚步前行吗?马芳依旧会走出自己的管辖之地,不顾违反朝廷规矩突袭阿拉坦汗吗?自己托徐先生传给马芳的话,他会传吗?”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府试案首() 
求订阅!

    *

    就在他们四个人在书房内思虑北方局势的时候,主考官带着几名副考官已经将所有的考卷全部评判完毕。所差者只是确定府试案首这最后一环。

    府试也并非正规考试,只有到了院试的时候才会实行糊名制。所以此时五份筛选出来的,有资格竞争案首资格的考卷就放在几位考官的面前。

    这几位考官此时神色都有些纠结,因为不是糊名制,五份考卷的名字都显露在他们的面前。如果只是凭着文章的优劣,毫无疑问应该是罗信夺得案首。罗信的文章绝对符合阳林县神童之名。

    但是,如果不把罗信定为案首也属正常,也没有人能够挑出大毛病,毕竟剩下的四张考卷水平也不弱。虽有所差距,但是又不是将罗信落榜,想必罗信也不会闹事。

    那么,他们在纠结什么?

    因为他们都知道罗信和周庭玉的关系,更是知道周庭玉和严党的关系。考官总共有五人,严嵩的势力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方,北方这种苦寒之地,严嵩的党羽愿意来的并不多,所以这五人之中只有一个是严党。

    其余的四个人却有两个是徐阶的人,徐阶是个隐忍之人,所以在朝堂之内表面上就如同严嵩的一个跟屁虫,一切几乎都是圣上和严嵩商定,所以徐阶便只好争取严党不愿来的北方安插自己的人。

    如此还剩下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有意思了,一个是所谓的清流,他才不管什么严党和徐党,在清流看来,他们都是一路货色,只有他们清流才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最后一个却是王学传人。

    王学的创始人就是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心学鼻祖王守仁,王明阳。他的理论中心就是知行合一。这种思想与当时统一大明思想的理学有着严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