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24章

明士-第24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子里面是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那个女孩罗信有着模糊的印象,她是张望的小女儿,叫张巧娘,此时躺在床上,满脸的痛苦,不时地哼唧着。

    而在屋子里面还站着四个人,其中的三个人是张望夫妇,和张巧娘的大哥。剩下的一个人却是一身道袍,是一个老道。身后背着一柄桃木剑,面前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黄纸,此时那老道正在念念有词,右手食中二指并成了剑指,对着桌子上的那张黄纸比比划划。

    “这是做什么?”罗信小声地对身旁的一个妇人问道。

    那个妇人先是畏惧地看了一眼那个老道,然后才压低着声音对罗信道:

    “信哥儿,巧娘被鬼上身了。道爷在为她驱鬼。”

    罗信听得就是一愣,便低声问道:“你怎么知道巧娘姐姐被鬼上身了?”

    “你不知道哇,巧娘肚子痛了好几天,不是一直痛,而是反复地痛。今日这个道爷路经我们村,便让张老汉请到了家里,被道爷一眼看出巧娘被鬼上身了。”

    “为什么不去请郎中?”

    “哪里请得起郎中?”

    罗信默然,正在这个时候,便见到那个道爷猛然向着张巧娘的身上一抓,口中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然后将向着张巧娘抓过去的手往身前桌子上的那张黄纸上一扔,随后反手抽出身后的桃木剑,向着那张黄纸刺了过去,便见到那张黄纸上现出了一滩血。

    “啊……”

    观看的村民发出了一声惊呼,一个个脸上现出了恐惧之色。那老道肃穆地说道:

    “这个恶鬼已经被我杀了,你的女儿没事了。”

    “谢谢,谢谢道爷!”

    张望夫妻立刻跪下磕头,同时张望取出了二十个铜钱递给了老道,老道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张望便怯怯地说道:

    “道爷,家里穷,只有这些。”

    老道微微叹息了一声道:“这可不是我要的,而是要供奉给太上老君的,你刚才也看到了是太上老君显灵才救了你女儿。”

    趴在窗台上的罗信脸上便露出了冷笑,这个江湖把戏在后世的网上都烂大街了,这个老道骗几个钱不要紧,但是却根本没有给巧娘治病,这不是害人吗?还偏偏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这个把戏叫做杀鬼出血,不过是一些化学反应罢了。

    当即罗信就看不下去了,朝着屋子里喊道:“张叔叔,不要相信他,他是个骗子,根本就没有给巧娘姐姐治病,会害死巧娘姐姐的。”

    那老道的脸色当即就是一变,当他回头看到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眼中露出了轻松之色,随后恶狠狠地瞪着罗信道:

    “小娃子,你可不要胡说八道,冒犯了太上老君,你可是要受天罚的。”

    “信儿!”

    人群外响起了罗氏慌张的声音,大家闪开了一条路,罗氏和罗青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罗氏一把抓住罗信的手臂惶急道:

    “信儿,你怎敢胡说八道,得罪了道爷?得罪了太上老君?还不赶紧给道爷道歉?”

    “娘!”罗信一梗脖子道:“他就是一个骗子,他会的那些我都会。”

    “你……”罗氏气急,抬手就要打罗信。

    “信弟,你真的会?”

    这个时候响起了张洵的声音,原来张洵也在这里看热闹,此时听到罗信说他也会老道的神通,便好奇地走了过来。大家见到是村长的儿子,便都闪开,罗氏的巴掌也落不下去。

    “当然。你若不信,我可当场揭穿他。”

    “好!”以张洵对罗信的了解,他相信罗信。

    “我需要纸,黄姜,碱。”

    屋子里的老道一听,脸色就变了。一甩袍袖道:“既然不相信道爷,道爷便离开。不过你们得罪了太上老君,小心被天罚。”

    “放下你手中的钱,还有不要让他跑了。”罗信大喊。

    立刻便有十几个村汉挡在了门口,堵住了老道。原本这些村汉还是有些怕老道的,但是看到一个是村长的儿子,一个是村里的神童,胆子便壮了起来。

    神童是文曲星下凡,怎么可能被天罚?

    那老道色厉内荏地向着那十几个村汉喝道:“你们也想遭天罚吗?”

    “不要听他的。你们看他那慌张的样子,还看不出他是个骗子吗?”

    原本听到老道说天罚,这些村汉还有些恐惧,但是一听罗信所言,再看那老道,却是看到了脸上的慌张,这些村汉的心当即就安定了下来。

    “小娃子,你敢对我们道宗不敬,敢对太上老君不敬?”

    罗信可没有傻到承认自己对道宗不敬,对太上老君不敬,在这个时代你敢说这样的话?你敢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等着被打死吧。罗信淡淡地说道:

    “学生从来没有对道宗不敬,也从来没有对太上老君不敬,反倒是你根本不是道宗弟子,却敢打着道宗的旗号,打着太上老君的旗号行骗,你就不怕天罚吗?”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洵已经派人去家里将纸,黄姜和碱取来,而且村长张叔也跟着来到了这里。

    罗信望着屋子里的张望道:“张叔,取两只大碗。”

    “哎!”

    此时张望也没有了主意,便取了两只大碗放在了桌子上,而罗信此时也走进了屋子里,张叔和张洵父子两个也进入到屋子里,门外十几个村汉将老道堵在了屋子里。

    罗信朝着那些村汉拱手道:“学生力弱,还请几位大哥将黄姜打出汁在这个碗里。”

    便走上来几个村汉伸手抓起黄姜用力一捏,便有黄姜汁液滴落到大碗里,将几个黄姜捏完之后,罗信又在碗里注入一些水,用手指搅拌均匀,然后将纸放在大碗里浸泡,那白纸立刻变黄,与当初那老道放在桌子上的黄纸一般。

    *

    求收藏!求推荐票!

    *

    *

第四十二章 药方() 
万分感谢学?冢?爱?弃同学(588),又闹书荒啦同学(100),桥头鬼影同学(100)的打赏!

    *

    “变色了!”

    “变黄了!”

    “哇……”

    罗信又把碱放进了另外一只大碗里,注入水搅拌均匀,然后四下张望,张洵便问:

    “信弟,你找什么?”

    “随便找根木头当桃木剑。”

    立刻有人从厨房取来一根木材递给罗信,罗信便右手持着木材对大家道:

    “现在只要将这根木材在碱水里浸泡一下,然后一碰那张黄纸,那黄纸就会变红,如同鲜血一般。实际上却并不是血,而是黄姜水和碱水一碰就会变红。大家看好了。”

    话落,罗信便将手中的木材在大碗内浸泡了一下,然后往桌子上的黄纸上一戳,那黄纸立刻红了一片,如同鲜血一般,正如方才老道做法一样。

    “啊……”

    周围的村民发出一声惊呼,那老道面如死灰。

    “咳咳……”

    而就在这个时候,躺在床上的张巧娘咳嗦了起来,众人将目光便望了过去。

    “啊……”

    距离床最近的张洵看到从张巧娘的嘴里咳出来一条虫子,便吓得惊叫了一声,一下子跳了开去。罗信看到了那条虫子却是松了一口气,那是一条蛔虫,毫无疑问张巧娘的肚子里有蛔虫了,只是吃几副打虫药就会痊愈。

    而这个时代对于蛔虫病已经能够治疗了,并不是什么大病。一般的农民也许还不懂,但是作为秀才的村长还是明白的,便对张望道:

    “张望,巧娘只是肚子里有了蛔虫,去医馆请个郎中来看看,开几副打虫药吃了,巧娘就没有事了。”

    “请郎中啊!”

    张望的脸上便露出了为难之色。从县城请个郎中到这里来可不便宜,就是将张巧娘送到县城的医馆,只要请大夫看病,就要付看病的钱,这都不是张望能够付得起的。张叔便轻叹了一声,刚想要开口借给张望一些铜钱,便听到罗信开口道:

    “张叔叔,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去县城抓三副药给巧娘姐姐服下,也就痊愈了。”

    “你会开方子?”张树震惊地望着罗信。

    罗信当初研究历史的时候,也把古代医学当做了一个分类去研究,当然他不会号脉,不会治病。但是一些方子却是研究过。毕竟医学的鼎盛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像这种治蛔虫病的方子他自然有,既然能够确诊,开个方子并不是什么大事。便点点头道:

    “我在县城陆老爷的书房内倒是看过一些方子,正好有医治蛔虫病的方子,我这就回去写来。张叔叔,你稍等。”

    “我和你去!哪敢让小先生再送来!”

    张望此时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周围的村邻望向罗信的目光也同样如此,一个个心中暗道,神童果然是文曲星下凡啊,不仅仅是揭露了骗子的把戏,而且还会看病开方子。

    罗信也没有推辞,便带着张望向着自己家里走去。屋子里的张树指着那个老道大喝了一声:

    “把他给我绑起来!”

    那个老道还想反抗,立刻便有十几分村汉围了过来,噼噼啪啪一顿狠揍,然后便把老道绑在了院子里面的一棵大树上。那村长张树见到老道已经被绑了起来,这才来到了罗氏的跟前,威严的脸上立刻便现出了灿烂的笑容,变脸之快令罗氏心中吓了一跳。

    “弟妹,信哥儿和县城陆家很熟?”

    张树外表平静,心中却是十分紧张。陆家啊,不知道是不是那个陆家,那可是阳林县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别说在阳林县,就是在整个晋阳府那也是数得着的大家族。如果罗信和陆家有了关系,那可了不得。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个陆家?

    不过,以自己对罗家的了解,应该不可能吧?

    罗氏虽然是个妇人,但是却也知道谨慎,并没有像一般长舌妇那样,恨不得别人不知道他们家已经和陆家的合伙人,冷静下来的罗氏蹲身施礼道:

    “陆老爷允许信儿去他那里借书读!”

    “陆老爷的名讳是?”

    “听信儿说,陆老爷的名讳是陆庭芳。”

    “果然……果然是那个陆家!”张树没有再问罗信怎么和陆家搭上了关系,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搭上了关系。这罗信前途无量啊!

    不说张树在那里感叹,罗信带着张望回到了家里,取出笔墨纸砚,脑中回忆着药方,乌梅、川椒、细辛,干姜、附子、桂枝……

    然后便将药名和重量写了上去,脑海中还琢磨着自己以后应该把一些药方也记载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用上。放下笔,将药方递给了张望道:

    “张叔叔,按此方抓药,三副,一日一副,即可痊愈。”

    “谢谢,谢谢!”

    张望小心翼翼地将药方收了起来,便退出了罗家。罗信也没有再去张望家,有了这个方子,巧娘不会有事,这不是什么大病。至于那个老道,自然会有村长处理。

    事情很快过去,据说那个老道被暴打了一顿赶出了村子,古代就是这么暴力。张巧娘也痊愈了,脸上不再蜡黄,现出了一丝红晕,张望夫妻亲自带着巧娘来罗家感谢,村里的人对罗信明显少了一份亲热,多了一份尊敬,甚至有着一丝畏惧。

    古代的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