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304章

明士-第304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芳摇头道:“不知道,唯尽力尔!”

    嘉靖帝的眉头皱得更深,将目光望向了罗信,但是随即又将目光移向了别处。说实话,此时他真的有些害怕去问罗信,因为在他的心里,罗信是最后一棵稻草,一旦问了罗信,罗信也没有办法,那岂不是到了国破之时?所以,他还寄希望于百官。

    但是,大明这些百官平时吟诗作对还可以,让他们想出御敌之策,也许只有马芳还能够说出一二。

    最终嘉靖帝的目光落在了高拱的身上道:“高卿!”

    高拱出班躬身道:“陛下,草原如今虽然兵盛,但是那二十万大军已经是他们草原所有的兵力,但是我们大明不同。只是在北方边关就有百万大军。我们可以先从边关九镇中各自抽调一部分兵力,如此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驰援大同,力保大同不失。而且我们只是从边关九镇中抽调一部分兵力,这一部分兵力完全可以专门当做援军。即使黄台吉掉头去攻打边关九镇中的任何一镇,这这支援军都可以立刻驰援。”

    嘉靖帝闻听神色一缓,微微点头。又转向徐阶道:“徐卿以为如何?”

    “陛下,除了可以抽调部分边关九镇兵力组成一支援军之外,我们立刻从南方各地抽调大军驰援大同。毕竟我大明的兵力远远胜于草原,当我们在边关再汇聚百万大军的时候,就是黄台吉兵败之时。”

    嘉靖帝沉吟了一下道:“宣朕旨意,调边关九镇各两万组成一支机动援军,立刻奔赴大同。调东南,西南,巴蜀等地驻军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大同。”

    “陛下圣明!”

    “徐卿,马卿,高卿,罗卿,随朕去御书房。退朝!”

    百官退去,徐阶,马芳,高拱和罗信向着御书房走去。这四个人都是智慧之人,特别是马芳和罗信两个人可是知兵事之人,一路上紧锁着眉头。徐阶也在内阁呆得够久,虽然不知兵事,但是却也不陌生,别看他在朝堂之上说得笃定,心中却没有底。高拱对兵事就没有什么了解了,所以他的神态最为平和,因为他觉得真要集大明国力,草原一定不是对手。

    眼看着到了御书房的门口,罗信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将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这倒不是他心中有了什么主意,而是不想要嘉靖帝看到自己忧虑的神色,让嘉靖帝心中慌乱。毕竟这是一个帝王决定天下的时代,如果嘉靖帝慌了,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进入到御书房,嘉靖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站着的四个人,淡淡地说道:

    “赐座!”

    便立刻有小太监给四个人各自搬过来一个锦凳,四个人谢恩之后坐了下来。

    御书房内十分寂静,嘉靖帝不说话,徐阶等四个人也不敢说话。一时之间,御书房内的气氛十分压抑。

    嘉靖帝的目光在四个人的脸上来回扫视着,最终还是落在了罗信的脸上,凝声道:

    “罗卿,你对北方战事如何看待?”

    罗信急忙站起来躬身施礼道:“陛下,不乐观!”

    “嗯?”

    嘉靖帝的神色就是一变,徐阶,马芳和高拱的脸色也是一变。徐阶和高拱的脸色变得凝重,马芳是罗信的朋友,对罗信十分了解。徐阶是罗信的敌人,自然对罗信也十分了解,他们知道罗信可谓一代名将,从他的嘴里说出不乐观,那就一定是危机重重。

    唯有高拱脸上现出了一丝轻视,高拱也是一代文宗,曾任国子监大祭酒,学问没得说,但是对于兵事还是想当然了,在他的心中看来,大明几百万军队一旦集结,草原那二十万军队就是以卵击石,看来罗信当初对阿拉坦汗取得的胜利多半的侥幸。

    “不器!”高拱淡淡地说道:“虚言了吧?阿拉坦汗都不能够对我大明造成威胁,他的儿子又有何能?只要大同能够坚持四天,五万援军就会到达大同,有着五万大军的加入,势必能够坚持得更久,随后边关九镇组成的机动援军到达大同,兵力便超过了黄台吉,不说击败黄台吉,但是坚守却不成问题。最后待东南,西南和巴蜀等地的援兵到达大同,就是歼灭黄台吉之时。”

    高拱话落,马芳便连连点头,他只是一个武将,所思所虑都是兵事,在他看来高拱说的不错,只要将他派到大同,让他指挥百万大军,一定能够给黄台吉当头痛击。

    但是徐阶考虑的却不是兵事,因为他也不懂兵事,他考虑的却是民生,所以他的眉头便不知不觉中皱了起来。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九章 军器监() 
万分感谢boyhoods99同学的打赏!

    *

    这就是三大内阁的不同之处。

    马芳知兵事,不知民生。徐阶知民生,不知兵事。目前的高拱只知道学问,对于兵事和民生都还有着一段距离。

    见到马芳点头,高拱的脸上不禁现出得意之色,对马芳道:

    “马大人,你以为如何?”

    马芳便点头道:“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同能不能坚守四天。如果不能够坚守四天,黄台吉长驱直入,到时候直面救援的五万大军。野外作战,失去了城墙的保护,恐怕那五万大军也会被黄台吉所灭。

    如果能够坚持四天,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陛下,臣愿往大同。”

    但是,嘉靖帝却没有点头,也没有看他,而是将目光紧紧地锁定着罗信。罗信能够在半年前就断定黄台吉会攻打大明,可见罗信的军事素养。实际上,此时的嘉靖帝对于罗信都有些盲目的信任了。所以,当罗信说出不乐观的时候,他的心就是一跳,心中浮现出不安。有些烦躁地摆摆手,止住了高拱和马芳,直视着罗信道:

    “罗卿,你继续说。”

    罗信恭敬地说道:“陛下,正如马大人所说,最关键的是大同能不能坚守住四天。如果坚守不住,我们就准备在京城和黄台吉决战吧。”

    “那如果坚守住了呢?”

    “如果坚守住了,五万援军到达大同,可以将坚守的时间拖得长一些。再加上北方九镇抽调兵力组成的机动援军,也许能够就此坚守住,但是也许坚守不住。这要看战局变化。”

    罗信说到这里,便住口不言。御书房内寂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思索着罗信的话。细想之下,罗信说得没有错误,哪怕大同坚守了四日,等到了五万大军到达,等到了九镇机动援兵汇合,却也未必能够坚守住。当初的阿拉坦汗不就是突破了大同兵临京城吗?

    嘉靖帝目光闪烁,眉宇之间浮荡着焦躁之气。如今的嘉靖帝已经老了,修道之心比之前更加坚定,对朝政更加不喜,心里只想过着平淡的修道生活,最不喜麻烦。但是眼前发生的麻烦还偏偏不小,是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的危机。就算他的修道之心再坚定,却也更加关心大明的江山,老朱家的江山。

    一方面是想要平淡地修道,一方面是巨大的麻烦,这不禁让他有些心浮气躁,将目光望向了马芳道:

    “马卿,如果派你去北方总督兵事,你能够击退黄台吉吗?”

    马芳沉吟了一下道:“陛下,老臣能够做到的只有坚守。北方的兵力不够,还不足以和黄台吉野外作战,只能够依靠城墙坚守。最好的结果就是等到冬季来临,黄台吉不得不退回草原。但是,如果仅仅做到如此,恐怕黄台吉会年年前来攻打大明。”

    嘉靖帝的眉宇之间更见烦躁道:“你只要能够坚守一月,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到达,那个时候还不能够一举击溃黄台吉吗?”

    马芳的精神一振:“如果一月之后,援军能够到达,老臣一定率百万雄师杀入草原。”

    罗信的脸上便更显忧虑,嘉靖帝看到罗信脸上的忧虑,皱了皱眉头道:

    “罗卿?”

    罗信的脸上现出了一丝为难,不过最终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毅然道:

    “陛下,北方的战事只能够依靠北方,不能够全国抽调兵力。”

    “为何?”

    御书房内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了罗信。马芳的目光中满是不解,徐阶的目光若有所思,高拱的目光隐隐带着怒色。

    “陛下,天灾刚刚过去一年多一些,大明还没有恢复元气,此时抽调各地兵力,恐怕……”

    说到这里,罗信便住口不言。但是御书房内的所有人却是心中一跳,脸上的神色都变得不好看。这些人都是智慧之人,之前只是被北方战事乱了心神,如今被罗信提醒,便一下子醒悟了过来。

    实际上,罗信说得已经很客气了,一年多之前,也就是嘉靖四十年,可谓大明的灾年,各地天灾不断,人祸也不断。庄稼因为天灾而颗粒无收,各地的流寇无数,更有攻打州府,已经形成不小势力的大型流寇存在。也就是说大明本土并不太平。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驻军都在忙于剿匪,如果在这个时候抽调各地驻军,那些大小流寇便会失去了禁锢。如果北方战事能够尽快解决还好,但是那可能吗?

    一旦北方战事胶着不下,各地流寇说不定就趁此机会彻底壮大,形成了当初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割据的状态,这才是大明真正的危机。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大明朝就该换个主人了。

    御书房一下子沉闷了下来,高拱此时的眼中也没有了对罗信轻视和愤怒之色,脸上写满了忧虑。嘉靖帝将目光望向了徐阶,徐阶急忙站起来躬身道:

    “陛下,各地驻军抽调不得。”

    “啪!”嘉靖帝一拍御书案道:“难道朕就在这里等着黄台吉兵临城下?朕受了阿拉坦汗的羞辱还不够,还要受他儿子的羞辱?”

    “臣有罪!”

    看到嘉靖帝发怒,徐阶,马芳和高拱便都跪到了地上,罗信也无奈地跟着跪了下去。

    嘉靖帝脸色变得苍白,胸膛起伏不定。罗信偷偷看了一眼嘉靖帝,心中不由叹息,嘉靖帝真是老态尽显了,没有几年可活了。

    嘉靖帝慢慢平息了自己的情绪,凝视着马芳道:“马芳。”

    “臣在!”

    “朕命你总督北方边关九镇,即日启程前往大同。务必将黄台吉挡在大同城外。”

    “臣遵旨!”

    “罗卿!”

    “臣在!”

    “朕命封你为工部军器监,即日去工部报道,制作火器。”

    “臣遵旨!”

    马芳闻听心中大喜道:“陛下,有了罗大人的火器,臣一定能够将黄台吉挡在大同之外。”

    罗信却是摇了摇头道:“火器在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威力只是比之前的霹雳弹强一些,而且草原如今对火器恐怕也有了一些了解,想要守住大同,最终凭借的还是将士的决心。”

    看到嘉靖帝和马芳,徐阶,高拱神色忧虑,罗信深吸了一口气道:

    “不过,应该还是有些用处的。”

    *

    求订阅!求月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 报道() 
求订阅!

    *

    嘉靖帝脸色一缓道:“罗卿,你最近的任务就是制作火器,余下的工作暂时放下。”

    罗信点点头道:“那《元史》……只有周玉和徐时行,恐怕会拖延很多时间。”

    嘉靖帝淡淡地扫了一眼,徐阶心中就是一跳。嘉靖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