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536章

明士-第536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帝哭笑不得地望着罗信道:“别人都在争权夺利,生怕自己闲下来,生怕自己门前车马稀,你就不怕?”

    罗信不言,脸上尽是纠结之色。看着罗信脸上的纠结,嘉靖帝不由开口道:

    “有什么话就说,朕赦你无罪。”

    “真的不怪罪?”罗信期盼地望着嘉靖帝。

    嘉靖帝哭笑不得地说道:“无罪。”

    “那……臣就说了?”

    “说!”

    嘉靖帝干脆地说道,他的心中也对罗信起了兴趣,罗信在他的面前还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

    “臣是想说,每个人都有他的理想。就像……就像……就像……”

    “就像什么?”嘉靖帝看着罗信结结巴巴的模样便来气:“快说。”

    “就像陛下您?”罗信终于把话说出来了。

    嘉靖帝眉毛就是一挑,他为帝四十几年,还从来没有那个臣子敢拿他当例子讲的,多年高居帝位养成的骄傲,让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悦,目光变得不善,盯着罗信道:

    “继续说!”

    “陛下说过不怪罪的!”罗信的脸上现出委屈之色。

    看着罗信年轻的面容,嘉靖帝心中的愤怒略微降低,心道,跟个孩子生什么气?先让他说完再说。如果敢大逆不道,就算朕说过不怪罪,也不会轻饶你。

    “继续说!”

    “臣想啊!”罗信轻声道:“陛下也未必愿意当皇上。”

    “嗯?”嘉靖帝神色就是一愣。

    “臣觉得陛下的理想并不是当皇上,而是向道之心。如果不是陛下为了天下黎民着想,恐怕陛下一定不会当这个皇上。也正是陛下为了天下黎明,才分出了一部分精力来做这个皇上。虽然您是一个英武的皇帝,在您的治下,北方驱逐鞑子,南边消灭倭寇,百姓安居乐业,大明蒸蒸日上。但是,却因为分出了这一部分精力,耽误了您修道。如果没有朝政分了您的时间和精力,恐怕陛下您早就领悟天地大道了。”

    说到这里,罗信认真地问出了一句话:“陛下,您幸福吗?”

    *

    *

第八百一十四章 知己() 
“您幸福吗?”这句话在罗信的一番铺垫之下撞击了嘉靖帝的心灵。罗信的这一番马屁拍得嘉靖帝十分舒爽。

    首先,在罗信的口中,嘉靖帝是有着自己梦想的人,修天地大道,与日月同辉,这就是嘉靖帝的理想。

    其次,在罗信的口中,嘉靖帝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了大明黎民百姓,嘉靖帝宁可耽搁自己的修行,也要让大明四海靖平,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北方驱逐鞑子,南方消灭倭寇,经营市舶司,让大明财政蒸蒸日上,这些事情都是罗信做的,但是是谁让罗信做的?

    嘉靖帝!

    所以,嘉靖帝毫不迟疑地将这些功劳的大头归在自己的名下。如今被罗信娓娓道来,如何不高兴?

    第三,在罗信的口中,嘉靖帝是有着慧根的。罗信不是说了嘛,如果不是为了大明,恐怕他嘉靖帝老人家,早就领悟天地大道了。

    在罗信的口中,那嘉靖帝就是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慧根的完美之人。

    美!

    这一刻,嘉靖帝美!

    美得差点儿笑出声来,美得差点儿鼻涕泡都出来了。

    从来就没有这么舒爽过!

    “而臣也是如此!”而就在这个时候,罗信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臣也有臣的理想,臣的理想就是钻研儒道,希望能够成为像孔孟那样的人。

    臣为了陛下的知遇之恩,也暂时放下了臣的理想,为陛下奔波南北。如今四海靖平,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臣觉得臣也应该放下俗事,一心钻研学问了。

    臣真的累了,只想专心的钻研学问。”

    嘉靖帝理解了!

    此时他觉得太理解了!

    他觉得罗信简直就是他的知己。

    当然,既然罗信已经成为了他的知己,他自然也认同自己是罗信的知己。

    自己能够为了修道,几十年不上朝。

    那罗信为了钻研儒道,放弃仕途,这……十分应该啊!

    感觉到自己理解了罗信的嘉靖帝竟然从桌子后面站了起来,脸上竟然难得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走到罗信的跟前,将手放在罗信的肩膀上道:

    “不错!你不错!说吧,你有什么要求,朕都满足你。”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跳,看来自己的这番诉苦是起到了作用了。不仅化去了嘉靖帝对他的杀意,而且还有着成为知己的趋势。

    但是,随即罗信就冷静下来了。

    嘉靖帝可是一个老妖怪了,满朝文武没有能够玩得过他的,谁知道这是不是嘉靖帝对他的试探?

    哪怕不是试探,是今天的嘉靖帝激动了,感觉到罗信是他的知己了。但是,以嘉靖帝的年龄,阅历和心机,哪怕就是激动了,也会很快的冷静下来。如果自己趁着这个时机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要求,等到嘉靖帝冷静下来之后,恐怕会增加更大的杀意。

    罗信身上的冷汗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心中电转,最终他决定给嘉靖帝的心灵最后一击,让自己无视名利,专心学问的印象留给嘉靖帝更加地彻底,让他更加认同自己是他的知己,哪怕是后来嘉靖帝冷静下来,也会让他对自己的认知犹豫不定。

    所以,他抬起头,目光真挚地望向了嘉靖帝道:“陛下,臣还真有一个请求,臣愿意致仕,换取胡宗宪继续坐镇东南。”

    嘉靖帝神色一怔,他没有想到罗信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不得不说,嘉靖帝是一个极度自私,又喜怒无常的人,而且越到老年,越是厉害。当即目光便是一冷,心中暗道:

    “难道罗信和胡宗宪勾结一处?”

    “为何?”

    听到嘉靖帝不再是刚才亲热的语气,而变得冷淡,罗信在心里就偷偷擦了一把冷汗,果然不可用常理去想嘉靖帝,那个老妖怪也太喜怒无常了。当即认真说道:

    “陛下,您需要平静的生活去寻求大道,而臣也需要平静的生活需要学钻研学问,这都需要南北两方平静。北方草原想要恢复具有攻击大明的实力,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就算北方发生了战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如今我们北方边关官兵已经不是原来了,他们对草原鞑子已经建立了信心,反而是鞑子被我们给打怕了。哪怕他们进攻边关,想要像阿拉坦汗和黄台吉那般兵临北京城下也不可能。像这样的国战拼的可不仅仅是兵力,而是拼的国力。如今我们有市舶司源源不断赚钱,国力日渐鼎盛,根本就不怕北方爆发战事。

    但是南方不同。

    因为市舶司在南方,而且最大的倭寇头子王直并没有死,一旦倭寇再次作乱,市舶司便无法运转,大明财政便会陷入困境。没有了财政支持,国力便会衰落,如果在那个时候北方在爆发战乱,大明便会再一次陷入混乱。而且陛下不要忘记,张道源就在南方。所以,东南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国力,没有了市舶司,对大明就是致命一击。所以,东南的稳定,就是大明的稳定,只有大明稳定,陛下和臣才能够有平静的心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纵观我朝官员,没有人比胡宗宪更加适合镇守东南。陛下不妨先让胡宗宪继续坐镇东南,等着杀了王直,彻底消灭倭寇,那个时候再令胡宗宪回京,才是万全之策。所以,臣愿意致仕换取胡宗宪坐镇东南。”

    嘉靖帝冷然的目光又变暖,罗信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他真的需要平静的生活去修炼大道,自从罗信开启市舶司,解决了大明的财政问题之后,他难得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如果因为调动胡宗宪,让倭寇之乱再度兴起,破坏了他的平静生活,这是过上了平静生活的嘉靖帝心中完全不能够接受的事情。

    再想到罗信宁可致仕,也要保胡宗宪,而不像朝堂中那些官员,一个劲儿地弹劾胡宗宪,却将自己的位子看得更重,心中又不仅兴起了知己之感。

    “不对!”

    嘉靖帝心中一动,看向罗信的目光变得古怪了起来。

    *

    *

第八百一十五章 臣致仕() 
“这小子要致仕,这分明就是想要彻底撒手不管,回去做学问。朕还有着朝政牵挂,你就想过上完全做学问的生活?”

    不得不说,此时的嘉靖帝已经完全被罗信带偏了方向,在潜意识中已经完全把罗信当成了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不同的是,嘉靖帝一心追求天地大道,而罗信则是一心钻研学问。都不愿意理会俗事。当即,嘉靖帝便决定不能够放罗信辞官回归故里。如果罗信辞官,以后大明再出现什么事情,罗信完全可以推迟不出仕,哪怕是作为皇帝,一介大儒不愿意出仕,嘉靖帝也没有办法,而且还会被天下人议论他失德,这才让大儒不愿意辅佐。但是,如果罗信在朝,嘉靖帝的命令就必须执行。如果到时候罗信推辞,便会被天下人认为罗信惧怕,那就是罗信失德。所以,嘉靖帝回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下,脸上露出淡淡地笑容道:

    “致仕?你这是想要躲清闲,回去做学问吧?是不是拿胡宗宪做挡箭牌啊?”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喜,但是脸上却挂着尴尬之色道:“陛下英明……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哈哈哈……”嘉靖帝得意的放声大笑,站在角落里面的黄锦眼中闪过敬佩之色。带笑声落尽,嘉靖帝神色认真地说道:

    “你真的要致仕?”

    罗信的心中一跳,难道嘉靖帝真的要他致仕?那他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点头道:

    “是,请陛下恩准。”

    “你可真要保胡宗宪?”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紧,和嘉靖帝说话真是太累了,他的跳跃性实在是太强了。但是,此时同样不容他否定,于是再度点头道:

    “是!”

    嘉靖帝淡淡地说道:“你知道你保下胡宗宪,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东南的稳定。”罗信立刻接口道。

    嘉靖帝便抬手揉了揉眉心,这个时候他的心中真的有着一丝感动,神色也真挚了许多道:

    “我问的是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意味着什么?”罗信的脸上现出了迷茫之色,只是心中却是更加地欢喜。

    看到罗信一脸迷茫的样子,难得的嘉靖帝脸上现出了恨铁不成钢之色道:

    “你可知道如今满朝文武都在弹劾胡宗宪?”

    “知道!”罗信点头道。

    “而你却要保胡宗宪,还不知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吗?”

    “我得罪了满朝文武?”罗信弱弱地说道。

    “你还知道?”嘉靖帝被罗信弱弱的表情给气乐了:“如此你还要保胡宗宪吗?”

    “保!”罗信果断地点头道:“反正臣已经致仕了,以后和百官也没有交集了。”

    “呵呵……”嘉靖帝乐了:“你得罪了满朝文武,然后又没有了官身,你觉得你不会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到时候恐怕连一个为你说情的人都不会有。”

    罗信发呆了半响,最后却一脸坚毅道:“那是以后的事情,臣如今只是知道,如果东南失去了胡宗宪,会影响到大明的国力。我就不信,我关起门来钻研学问,他们还能够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