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60章

明士-第60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在中央的双方官员并没有立刻去观礼台,而是依旧站在那里,说着一些没有营养的话。大约过去了两刻钟的时间,人群便又像海浪一般翻滚,向着两边退去,便见到并肩两个身穿官袍的人走在前面,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些身穿官袍的人。

    “这是……”

    罗信站在牛车上望去,心中就是一跳,看那官服便知道那是知府和布政使,而在后面还有着身着不同官服的人,自然还有着一些知县。

    “知府和布政使,还有其它县的县令都来了,这文斗的事情闹大了!怪不得两县县令一直站在原地,原来是在等着知府和布政使。”

    阳林县和阳曲县县令带着一众官员和名流向着前方迎去。罗信距离远,也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然后便看到那个知府走向了左侧阳林县的观礼台,而布政使则是走向了右侧阳曲县的观礼台。随从官员也仿佛早就商议好了一般,分成两部分登上了两座观礼台入座。

    在两边的观礼台上有着遮阳棚,而且不仅有座位,还有着桌子,上面摆着瓜果和点心,自然也少不了水酒。

    落座之后,大约过去了十几息的时间,便见到周知县站了起来,而与他遥遥相对的另一个观礼台上的李知县也站了起来,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相碰,仿佛迸射出无数火花。

    两个县令遥遥拱手,然后顺着楼梯向着下方走去,来到地面之上,走向中央的擂台,顺着楼梯走上擂台,在文斗擂台中央相聚,双方再次施礼。然后周知县便猛然停止了身躯,转向了正面,宏声说道:

    “各位大人,各位同僚,各位父老乡亲……”

    “就没见过你这么抢话说的。”

    和周知县并肩而立的李知县脸上带着微笑,却是低声说道。他不能不生气,这场文斗有着重大的意义,对自己的前程非常重要,这是把野蛮的械斗纳入高雅的文斗。这么多人看着,而且知府和布政使都来了,可见对这次文斗的重视。如果能够大获成功,恐怕会在整个晋阳府推广。他们两个就是发起人。如此谁先发言,那就证明这个主意是谁先想出来了。

    好吧!

    这个主意确实是周知县先想出来的,但是能够在知府和布政使面前多说几句话,不是也能够留下一个好印象吗?

    就算没有知府和布政使在,能够让两县老百姓记住自己,那也是一个名誉啊!而那周知县竟然抢先说话,他怎么能够不忿?

    周知县却根本不搭理他,憋足了一口气连声说道:“今日本官和李县令齐聚于此,只是为了解决两县争水之事。”

    “就没有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李知县气得低声骂了起来。

    周知县却是依旧满面红光的说道:“两县争水发生过多次械斗,使两县百姓伤亡无数,本官甚为心痛。”

    说到这里,周知县这一口气终于用光了,就在他回气的这个档口,李知县毫不犹豫地开口了。

    “本官和周县令贵为两县老父母,自然不会眼看着父老乡亲流血,所以经过了我们两个苦思冥想,多次商讨,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两县争水的办法!”

    “是我想出来的!”周知县低声道。

    李知县自然也不搭理他,继续说道:“这个办法就是文斗!咳咳……”

    说到这里,他也一口气用尽,甚至为了多说一句话,让嗓子都感觉到不适,咳嗦了起来。周知县立刻开口道:

    “文斗的结果将会决定哪一县先用水,获胜的一方将具有优先用水权。文斗总共分为三场,第一场为算学,第二场为对联,第三场没有范围。嘶……”

    周知县开始急速地吸气,但是那李知县却已经开口接道:

    “第一场算学,双方轮流出题,以一个时辰为限。算不出来者为输。如果双方都能够算出来,则继续,一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见到李知县停了下来,周知县又急忙开口:“第二场对联之比,以一炷香为限。对不出来者为输,如果双方都能够对出来,则继续,一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第三场。”李知县又急忙开口:“双方轮流出题,每题以一日为限。三战两胜者为胜出一方。”

    话落,李知县望向了周知县,眉毛挑了挑,那眼中的意思分明就是,你抢了开头话,但是结尾却由我来。怎么样?

    周知县就瞪了他一眼,然后大手一挥道:“文斗现在开始!”

    李知县当即就气得直翻白眼,周知县得意地朝着他一拱手,李知县也只好勉强地一拱手,低声道:

    “不要脸!”

    “彼此彼此!”

    两个人转身不再相互看一眼,各自走下擂台,向着属于自己的观礼台走去。

    远处的罗信看得直乐,罗青便有些不解地问道:“小弟,你乐什么?”

    “没什么!”罗信急忙摇头,他当然不会说出两个知县在争风头。

    “信儿,文斗就要开始了,你不过去?”罗氏轻声问道。

    “不用!”罗信摇头道:“关键时候孩儿再出手。”

    “嗤……”那边又传来了小婶的一声嗤笑,不过随后却再没有声音传出来,想是又被罗恒瞪了一眼。

    *

    求收藏!求推荐票!

    *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场() 
万分感谢Mathilde同学(588),耗塌同学(200),瓦洛兰的统治者同学(100),帽T同学的打赏!

    *

    罗信此时已经从牛车上站了起来,因为此时第一场算学已经开始了。这边由周玉,简明和海正三个人作为阳林县的代表走上了擂台,那边也有三个秀才走了上来,擂台之上摆着两张方桌,东西对立。双方都站在了方桌之后,彼此对视。

    在擂台的中央也摆放着一张小桌,还有一把椅子。由一个举人作为裁判坐在那里,桌子上摆放着一个沙漏,还有笔墨纸砚,作为记录双方胜负。

    第一场算学。

    阳林县作为东道主先先出题,不过周玉,简明和海正都没有出题。在他们的身上不仅有着自己苦思冥想的题,还有着阳林县的举人和进士出的题,这都是作为底牌的。不能够轻易亮出。

    在擂台的下方,双方秀才和童生都已经准备好,他们将会依次上擂台出题。当然解题的时候就是群策群力了,谁最后想出来,谁就上擂台解题,可谓出名的绝佳机会。

    罗信站在牛车上看着上方轮流上场,最先上场的不是秀才,不是童生,而是那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这次文斗也是两县展现教化的机会,所以便按照等级让那些读书人出题。而且两县县令也存着一种心思,如果自己这一方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出题就难住了对方所有读书人,那就证明本县才是文事昌盛之地。

    但是……

    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发生?

    虽然如今天下读书人都不重视算学,虽然阳林县和阳曲县的读书人水平不高,更不重视算学,而且就连算学的藏书都找不到一两本。但是两县毕竟做了准备,高深的算学不懂,但是简单的却也做足了准备。

    所以,双方解题的速度非常快,根本就不用每题一个时辰。几乎对方刚刚说出题,不用三两息的时间,这边就将题解了出来。

    看到如此快的解题速度,两县县令的脸上都现出了自豪之色。但是当他们志得意满地望向知府,布政使等人的时候,却见到他们并没有什么欣慰之色。而就在这个时候,从下面竟然响起了起哄声。

    两县县令不由脸色一沉,便将凶狠的目光望了过去,想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随即脸色却是一变,因为那些起哄的人竟然都是府城和其他县的书生。

    牛车上的罗信就是叹息了一声。罗氏便轻声问道:“信儿,那些外县的读书人为什么要起哄?你看我们县答得多快啊!”

    罗信便苦笑道:“还不是因为我们两县出的题太简单,让他们听得无味,在嘲笑我们。”

    “这还简单啊!”罗氏紧紧地皱着眉头道:“娘都不懂。”

    罗信便不由再次摇头叹息,心中暗道:“这不过是相当于后世小学二年级的题啊!”

    “这些题当然简单了!”旁边牛车上的小婶开口道。周围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在她的身上,如此她的脸上便更加地得意道:

    “如今两县出题的人都是一些没有功名的人,他们能够有什么水平啊?”

    说到这里,还故意地看了罗信一眼,然后继续道:“等到了我相公那些秀才出题的时候,自然就会难了很多。”

    “原来是秀才娘子啊!”一些不认识小婶的人,眼中露出羡慕和尊敬地呼道,小婶的脸上愈发的有光。爷爷,大伯等人也都挺直了胸膛。

    这起哄声令那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胆怯了,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们准备的题也剩不下几道了。而且他们心中也明白,自己剩下的题并不比已经出的题难,所以这些人干脆就缩了,不上去了。

    如此便轮到了童生开始上擂台出题,见到两县童生开始上擂台,起哄的外县书生闭上了嘴巴,他们也想要看看两县童生的水平。

    这个时候,两县县令也知道外县读书人为什么起哄了,这是在嘲笑两县的教化啊!这不由让周知县想起了周玉曾经带回来的罗信的话。如果两县这次文斗的层次太低,就算阳林县获得了胜利,也会遭到外县读书人的嘲笑。让这次文斗成为一次大笑话。

    这不由令周知县紧张了起来,也不知道怎么了,便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寻找罗信的身影。

    但是……

    却发现罗信不在了……

    周知县心中便不由一急,对身边的县丞低声说了两句,那县丞便站了起来,悄悄来到了观礼台的后面边缘,向着四处寻找罗信。但是下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又根本不可能想到罗信跑牛车上去了,所以找了一刻钟也没有找到,便又悄悄地返回,朝着周知县轻轻摇了摇头。

    “跑了?”

    周知县心中不由暗道,同时心中浮现出一股怒气。心中暗道:

    “如果你真是一个没卵子的货,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牛车上的罗信却是在点头,心中暗道:“已经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了。”

    实际上大明这个时代的算学已经十分发达了,别说达到后世的小学水平,就是初中水平也达到了。只是这种程度只是局限于一小群钻研算学的人当中,绝大多数的读书人对于算学的了解只是停顿在表面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读书可不是指算学,是指四书五经。

    下方又出现了起哄声,因为两县童生解题的速度依然快。看来两县书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只是这题他们能够解出来,那些外县的秀才们也能够解出来。没有难得住他们,这些秀才便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不时地发出几声嘲笑。这让两县的县令脸色都十分不好看。

    “洵儿上去了!”

    一旁张洵的娘亲突然兴奋地站了起来,周围的人都羡慕和尊敬地望着她。她也骄傲和期盼地望着张洵。希望张洵出的题能够难住阳曲县,为阳林县拔得头筹。周知县也坐直了身子,张洵是他的义子,他也希望张洵能够扬名。

    但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