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724章

明士-第724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了摇头道:“我尽快吧。只是这玉熙宮”

    “我一直再拖着,每天倒是耗费不了多少银子。但是不可能就这么拖下去。”

    “下官明白了。我尽快!”

    高拱的脸上现出了喜色,神色也放松了许多,对罗信说道:

    “不器,你这次安排的官员都不错,大部分都将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比如周玉,张洵,罗智等人。便是有些人能力差点儿,却也能够做到清廉,用心。”

    罗信闻听大喜,便向高拱打听了复兴社的一些人如今在地方做的如何,高拱也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一向罗信讲述,这让罗信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如今看来,这些人做得还都不错。等着这一任做完,自己再运作一下,这些人应该都能够升迁。

    “徐时行如何?”

    罗信当初并没有带徐时行离开京城,而是将他留在了京城,托付给高拱。整个复兴社的人,罗信也只托付给高拱这一个人,他知道只要有机会,高拱绝对不会对徐时行置之不理。只是一个人的安排都安排不了,这便是不给罗信面子。如何还有脸和罗信合作?

    而且,罗信在地方给高拱的人安排了不错的位置,高拱就必须给罗信的人在京城安排一个过得去的位置。

    这就是交易!

    有交易的联盟才稳固,没有相互往来的交易,很快就会崩溃。

    显而易见,高拱懂得这个道理,闻言便笑道:“我将徐时行安排在都察院,做元驭的副手。”

    罗信点点头,对这个位置还算满意。又和高拱聊了两刻钟的时间,便告辞离去。然后直奔都察院。来到了都察院,自然不能不去见王锡爵,王锡爵见到罗信,非常客气。他的心中非常清楚,别看自己和罗信是同年进士。但是,无论是品级,还是地位,影响力和手段,他都和罗信不在一个层次。人家罗信是和高拱,徐阶这样的大能掰手腕的人。两个人友好地聊了一刻钟,替徐时行请了假,便和徐时行离开了都察院。

    走在大街上,徐时行问道:“不器,我们去哪儿?”

    “先去我家,换一身便服!”

    两个人的身材差不多,很快来到了罗信家里,换了一身便服,便又从后门离开,来到了茶馆,没有去包厢雅座,而是在大厅的角落里坐下,要了一壶茶,罗信低声道:

    “给我说说如今朝中的局势。”

    还没有等到徐时行开口,便见到罗信在唇前竖起了食指,徐时行也立刻闭上了嘴巴。他清楚罗信来茶馆的目的是什么,便是来听来喝茶的人在议论什么。能够来茶馆喝茶的人,都是一些官员,读书人,商人等人,他们代表着大明的权力阶层。

    而这个时候,周围的议论声正纷纷传来。

    “大明没有了希望!”

    “是啊,刚刚因为重建玉熙宮,引得天下大乱。如今刚刚平定,便又要重建玉熙宮。”

    “真是前有徐阶,后又高拱。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好官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罗信听了半个时辰左右,便示意徐时行给他讲述一下朝中局势,徐时行便详细地给他讲述了一遍,罗信微微点头,和他推测得差不多。徐时行叹息了一声道:

    “徐阶还真是老谋深算啊!不知不觉中,便将高拱给推到了捧杀的悬崖边上。一方面,让陛下对高拱起了忌惮之心,不得不打压高拱,扶持他徐阶。另一方面,也让高拱在民心方面失去了优势。

    原本徐阶因为重建玉熙宮之事,惹得天下大怨。如今高拱也开始重修玉熙宮了,而且是在刚刚平定流寇之后,这个影响大了,因为从百官到草民,都还没有从流寇的恐惧中走出来,这个时候高拱要重修玉熙宮,能不让天下人心中恐惧吗?”

    *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温水煮青蛙() 
    罗信点点头道:“如果在有人暗中推动一下,说不定就又出现流寇了。”

    “如今徐阶有什么动静?”

    “中规中矩!”

    “好一个中规中矩啊!让人完全挑不出毛病。高大人呢?”

    “高大人”徐时行苦笑了一下道:“还能够怎样?先弄几个人重建玉熙宮拖着。”

    罗信便摇了摇头道:“他以为陛下看不出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等着你这个财神爷回来,解决东南之事。”

    罗信摇了摇头,微微眯起了眼睛,坐在那里思索起来。

    茶馆内,又有议论的声音传来。

    “听说罗大人回来了?”

    “你才知道?大军就在城外扎营。”

    “这么说,北方高丽已经被平定了?”

    “那是自然,罗大人出马,打高丽还不是小菜一碟?听说八万高丽兵没有一个逃得掉,死的死,被抓的抓。”

    “罗大人威武。”

    “大明要是少一些徐阶和高拱,多一些罗大人就好了。”

    “也不能够那么说,高大人还是整顿吏治,惩罚和很多贪官污吏。”

    “杀了吗?罗大人可是杀得贪官污吏人头滚滚。”

    “就是,高拱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还不是谄媚陛下,不顾百姓死活,为陛下重建玉熙宮?”

    罗信抬起眼帘道:“玉熙宮暂时不能够重建,会出问题的。”

    徐时行叹息了一声道:“高大人也努力过,但是陛下心意已决。”

    “我来试试吧。”

    “这陛下他”

    “我们做官,总有有所谓,有所不为。”

    当夜。

    罗信的书房内,灯亮到午夜,罗信才满脸疲惫的离开了书房。

    第二日。

    罗信便一早来到了皇宫,拜见嘉靖帝。嘉靖帝看到了罗信的眼神,便让所有人都离开了偏殿,并且让人在偏殿之外把手,这才轻声对罗信道:

    “说吧。”

    “陛下!”罗信轻声道:“想必陛下也知道如今大明的状况。”

    嘉靖帝眼中便现出了一丝烦躁,点点头道:“所以,才让你尽快解决市舶司的问题。”

    “那不是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什么?”

    “陛下,老百姓都知道,鸡蛋不能够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大明将财政都依仗一个市舶司,一旦市舶司出问题,大明就会出问题。所以,朝堂应该从全国着眼解决大明朝政问题,不能够将目光仅仅盯着一个市舶司。”

    “哦?”嘉靖帝的眼中现出了兴趣道:“你有了计策?”

    “有一些想法,还需要陛下拿主意。”

    “快快说来。”

    “陛下,大明是由四个阶层构成。市农工商。

    士,是来帮助陛下管理大明的,是不产生税收的。而且还在吞食大明的税收。”

    嘉靖帝的脸色变得难看,他如何不知道这个问题?一个读书人一旦高中举人,便能够免税,而且会有大量的农户带着田产投献,如此也就不用交税。这便是大明在建国初期,有十成土地税收,如今便只剩下两成的原因。

    但是

    士这个利益阶层太过庞大了,便是连嘉靖帝也不敢去轻易触动它。他深知,一旦去触动它,大明的江山都会变得不稳定。

    “同样,工这个阶层也不产生税收。产生税收的只有农商。但是,如今农这一块,还有多少土地在交税?”

    嘉靖帝原本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语气中便有着不确定道:

    “你的意思是,要土地改革?”

    也不怪嘉靖帝这么想,历朝历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土地兼并,历朝历代的改革也离不开土地。但是,土地改革却鲜有成功,即便成功也是暂时的,而改革者没有好下场。

    罗信当即摇头道:“不!陛下,即便是您,也不可能触动这个利益阶层,那个结果太过危险。”

    “是啊!”

    嘉靖帝叹息了一声,心中有着轻松,也有着失望。

    轻松的是,罗信没有想去土地改革,如此也就没有了麻烦。失望的是,便是罗信,也没有那个胆魄。

    “这个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

    罗信默然不语。半响,嘉靖帝也从愤懑中冷静下来,心有所感道:

    “你是想改变商税?”

    “是!”罗信点头道。

    嘉靖帝摇头道:“哪里那么容易?朝堂也不是没有想过提高商税,但是却没有一次成功。只要一提出提高商税,那些大臣官员就会说,与民争利。呵呵”

    说到这里,嘉靖帝满脸愤懑道:“他们以为朕不知道?那些商人背后都是谁?不过是他们这些大臣官员。与民争利?不如说是与他们这些大臣官员,世家豪门争利。罗信,你准备提升多少?”

    “如今大明商税是三十取一,臣准备十五取一。”

    “呵呵”嘉靖帝再度冷笑了两声道:“当初朕想二十取一都没有做到,你想十五取一?你真的提出来,到时候恐怕连朕都承受不住压力,把你的官罢了。你原本就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又勒索了世家豪门的银子,他们都恨你入骨。你再提升商税,你真的不怕死?”

    罗信默然片刻道:“陛下,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任由世家豪门兼并土地,任由他们垄断商业,大明距离崩溃不远了。”

    嘉靖帝的脸上现出了烦躁之色道:“朕知道,但是你让朕怎么做?难道像你一样,将天下士林杀得人头滚滚?”

    “那倒不至于。”

    嘉靖帝神色一怔,然后定定地望着罗信道:“你有办法?”

    罗信点头道:“温水煮青蛙!”

    “温水煮青蛙?”嘉靖帝不解地望着罗信。

    罗信便笑道:“陛下,将一锅水烧热,然后扔进一个活青蛙,那青蛙会如何?”

    “当然是从锅里跳出来。”

    “不错!”罗信点头道:“但是,如果把青蛙放进冷水锅里,然后点火烧水,那锅里的水慢慢提升,那青蛙便会没有感觉,知道它被煮死。”

    嘉靖帝默默思索了片刻道:“朕明白了,但是要怎么做?”

    “先从给大明所有的官员涨俸禄开始。”

    *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商税之谋() 
    “涨俸禄?”嘉靖帝神色一怔道:“连如今的俸禄都是勉强发出去,还给官员涨俸禄?”

    “陛下!”罗信认真地说道:“大明官员的俸禄太低了,低得根本都不够养家糊口。不说高薪养廉,但是朝堂也不能够逼着官员过不下去,而去贪污吧?”

    看到嘉靖帝要说话,罗信抢先开口道:“如果给他们涨了俸禄,虽然说不能够杜绝贪污受贿,但是也应该要比之前好一些。而去陛下能够因此得到很多官员的支持。陛下不要担心大明的财政,一旦商税能够顺利征收,大明将不会再有财政问题。

    陛下,农税和商税就是大明财政的两条腿,而如今商税这条腿基本上就是废的,大明是在一条腿走路。所以我们必须将商税这条腿建立起来。陛下如今要做的是,赢得大部分官员的支持,哪怕这些官员的官不大。如此朝堂便能够不乱。

    实际上,治理天下,不是依仗内阁几个大员,而是依仗天下那些小官,特别是那些县令。只要他们不乱,而且对陛下心存感激,这天下就不会乱。陛下如今要做两件事。”

    “那两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