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782章

明士-第782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

    这次高拱,徐阶和六部尚书难得地联合一起,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关乎到他们的身家性命,关乎到整个文官集团。

    如果这次向军方让步了,在军方面前退步了。便会给军方一个印象,文官集团就是一个纸老虎,就是一个嘴炮。只要他们硬起来,文官就是弱鸡。

    恐怕从此之后,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地位就会调个个,这是文官集团不能够容忍的。所以,他们非常默契地联合了起来。

    嘉靖帝的神色更加地疲惫,也有些沮丧,他感觉到这个大明已经不再掌控在他的手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偏离了方向,经过高拱和徐阶,还有六部尚书还在那里疯狂地喷口水,嘉靖帝已经反应了过来,这个步不能够退,一旦退了,国将不国。

    但是……

    如果不退,说不定就遍地烽火,这可不是流寇,而是军队。

    大明卫所可是有着二百七十万人,如果这二百七十万人都反了,再有哪个老朱家的王爷趁机造反,这二百七十万人就有了主心骨,到时候有着很大的可能,连中央军也反了。

    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48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卫营。

    这些军队便是中央军,但是地方军也分几个种类。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边兵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史称“九边“。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仍回原址。

    所以,真正要裁军的是卫军。民兵这一块不用考虑。大明也没有想过对边兵裁军,想要裁掉的只有卫军这一块。

    *

    *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疾驰() 
    但是,卫军这一块的数量十分庞大,而且也属于大明的正规军。如今你都开始裁军卫所了,难道就不会对边军裁军?

    如今四海平静,正是马放南山之时,边军也不能没有这个想法和这个担心。总之,军心十分不稳。一旦边军也反了,大明就乱了。

    凭着中央军去平叛?

    呵呵……

    所以,此时的嘉靖帝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半响,嘉靖帝望向了罗信,这个时候他能够信任的也只有被誉为大明军神的罗信,其它人在治国上也许可以比罗信强,但是打仗这样的事情,除了罗信,问别人也没有用。

    “罗信,你对此事如何看?”

    罗信叹息了一声道:“杀!”

    “杀?”

    “不错,陛下,此事必须雷霆手段,容不得半点儿迟疑。要让其它卫所看到朝廷的决心和强大,如此才能够让他们不敢随意响应广东。”

    “但是,如何平叛?”

    “臣去广东吧!”罗信无奈地说道。

    “你要带着京军去?”

    “不!”

    罗信摇头道:“带着京军去广东,千里迢迢,如今又大雪封路,等着到了广东,都不知道还有多少战斗力。再说了,如此远的距离,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天气情况下,如何运送粮草?如此,等到去了广东,恐怕都得半年后了。

    半年!

    广东已经糜烂一片,说不定叛军已经成了气候,割据一方。那个时候,就不是京军能够解决的了,需要举国之力来消灭叛军。

    但是,如今军心不稳,做不到举国之力啊!”

    不仅是嘉靖帝,便是高拱和徐阶,还有六部尚书听到罗信的话,一下子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半年的时间,真的可以让广东那边割据一方了。而作为大明中枢,别说是调动举国之力了,甚至还要提防边军和其他地方的卫军。一旦其他地方的卫军看到了广东的成功,也纷纷起事,或者广东那边派人到各地合纵连横,你敢调动边军和其他地方的卫军吗?

    一旦到时候他们临阵倒戈,围剿了中央军,然后兵锋直指京城,结果简直不敢想象。

    徐阶和高拱,还有六部尚书心中都有些慌乱了。他们知道,一旦天下大乱,不仅是皇家遭受损失,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损失也绝对不比皇家少。

    至于嘉靖帝,心中就更加慌乱了。他此时早已经忘记了是自己同意裁军的,心中对提出裁军的海瑞充满了恨意。

    “海瑞误朕,将他打入大牢。”

    “不可!”罗信急忙阻止道。

    “怎么?你要为他求情?”嘉靖帝赤红着双目瞪着罗信。

    罗信便叹息了一声道:“陛下,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够责罚海瑞,反而还要重用。”

    嘉靖帝瞬间便理解了罗信的话,这个时候如果处置了海瑞,那便是嘉靖帝在自己扇自己耳光,在说自己的错了,更是承认自己怕了。如此,叛军只会更加的嚣张。只是他的心中十分憋闷,罗信急忙继续说道:

    “我带着几十个人,各自带着干粮,直奔东南,去了东南之后,我会让胡宗宪派兵给我。如此再前往广东,便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胡宗宪!”

    嘉靖帝面露沉思之色,他都已经准备收拾胡宗宪了。如今再派罗信过去,要胡宗宪出兵,这无疑又是给了胡宗宪一个功劳,如此想要处置胡宗宪便又增添的变数,最起码也会拖延处理胡宗宪的时间。

    一旁的徐阶和高拱也都微微皱起了眉头,他们想的和嘉靖帝一样。但是他们两个却没有开口。一旦开口否定罗信,罗信只要说一句,那我没有办法了,你们去处理吧。就会把他们两个怼到墙角。

    嘉靖帝的心中也没有了办法,比起处理胡宗宪,如今兵变的局势更为重要。而且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时候如果坚持处置胡宗宪,说不定胡宗宪一怒之下,也打出一个诛佞臣,清君侧的口号反了。以胡宗宪掌握的兵力,可不是广东那些虾兵蟹将,会很轻易地便割据了东南。

    如此在大明,罗信是被誉为一代军神,但是罗信的手中却并没有兵权,而且身在京城。真正掌握兵权的只有两个人。

    马芳和胡宗宪。

    一个北方军镇统领,一个南方总督。

    胡宗宪如果真的反了,只要随便拥立一个在北方的老朱家的王爷之类的人,便会不费多大力气,占据了整个南方,和嘉靖帝划江而制,而且嘉靖帝这边军心不稳,胡宗宪还未必肯划江而制,说不定打过长江。

    “唉……”

    嘉靖帝不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将事情全权交给了罗信去做,便疲惫地结束的这次小朝会。罗信叮嘱了张居正等五个人,要他们立刻加快对各位卫所的清查,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准确最全面的资料。

    这个时候,张居正和诸大绶等五个人也知道了,这件事不能够再拖了,解决的越快,越有利。特别是今日听到广东卫所造反的事情,他们的心情也急迫了起来,甚至有些恐惧。一旦各地卫所都造反的话,他们可就不是被罢官的问题了,说不定连命都没有了。

    所以,这五个人也当即表示,自己不会坐在京城里,会亲自下到地方。罗信点点头,几个人便匆匆离开。

    第二天一早。

    罗信便带着五十个家丁和从五军营抽调出来了一百个骑兵,冲出了京城,向着东南的方向飞驰而去。

    在罗信离开不久,张居正和诸大绶等人也先后离开了京城,奔赴各自管辖的地方。

    如果不是大雪封路,从京城到苏州,以罗信他们的速度,最多三天也就到了。但是如今大雪封路,却让罗信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这还是罗信天不亮就启程,深夜才住宿。每天几乎有二十个小时都在马背上。而且当罗信他们进入到南方之后,气候便转暖,也没有大雪封路,这才让罗信他们加快的速度。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心思() 
    天刚蒙蒙亮。 .更新最快

    东南早已经没有了倭寇,而且就算苏州没有下雪,这冬季也不暖和,所以守城的兵丁也都缩在了城墙后。

    几个兵丁打着哈欠推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猛然间便听到奔雷般的声音,抬头望去,便见到一队骑兵向着城门飞驰而来。

    “敌袭!”

    有个兵丁猛然响起了倭寇,不由骇然惊呼。

    “拉吊桥,关城门!”

    一边喊着,一边想要关城门。但是此时等在城外,准备进城的那些百姓听到那个兵丁一喊,一下子也慌乱了起来,向着城门冲了过去,一下子便将几个兵丁给冲倒了,向着城内疯狂地跑去。

    罗信带着骑兵很快就来到了护城河前,看着眼前慌乱的状况,有些莫名其妙。猛然暴喝道:

    “罗信在此,不要慌乱!”

    仿佛被施了定身法,所有的人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然后转头望向了罗信,随后就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罗大人!”

    “真的是罗大人!”

    “罗大人回来了!”

    “罗大人您回来了!”

    “…………”

    百姓们一下子向着罗信涌来,将罗信围在了中间,表达着自己的热情。罗信将手向下一按,周围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刚才是怎么回事?”

    罗信一句话出口,那些人的目光就唰的一声,向着城门处望去,便见到几个兵丁正从地上爬起来,身上还有着大脚印。那几个人兵丁也听到了罗信的话,便将目光都望向了那个刚才喊出“敌袭”两个字的兵丁。

    那个兵丁满脸尴尬地来到了罗信的跟前,跪倒施礼道:

    “罗大人,小人……小人以为敌袭……”

    罗信一听就明白了,此时也没有教训他的心情,便朝着周围百姓拱拱手道:

    “各位,不器有要事在身,还请各位给不器让一条路。”

    广东发生兵变的事情,已经传到了苏州,此时听罗信一说,大家也就知道罗信为什么而来,一个个便向着两旁让开,罗信打马进入城门,留下了背后神色变得不安的百姓。

    “这是不是要打仗啊?”

    “罗大人都来了,这还用问?”

    “算了,反正的广东,有罗大人去了,很快就会平叛。我们苏州不会有事。”

    “这谁知道啊!听说是那边的卫所不满朝廷裁军,这才反了。不要忘了,我们这边也有卫所啊!”

    众人都变得忧心忡忡,叹息着走进了苏州城。

    当罗信来到了胡宗宪的大门前,胡宗宪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正站在大门前等着罗信。此时罗信的品级和胡宗宪一样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