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10章

明士-第810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中丞呢?

    那就是胡宗宪的人,不是罗信的人。所以,罗信并没有在南方安插钉子。

    这个结果对罗信非常有利。

    之所以罗信混的要比胡宗宪好,就是因为罗信所做的一切,都隐藏在暗处,让嘉靖帝和内阁都丧失了对罗信的警惕。

    “可是这还不够啊!”

    罗信揉了揉眉心,俞大猷和罗信的关系还是差了些,俞大猷的地位还不具备成为皇帝信任的宠臣,所以俞大猷必须在朝堂中寻找一个靠山。

    实际上,胡宗宪手下两个大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都在朝堂寻找过靠山,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胡宗宪的心腹,胡宗宪在来南方之前,俞大猷和戚继光便在南方已经有了很高的名望,他们两个当初是跟着张经的,也就是前任南方大都督。

    当张经被罢黜,胡宗宪继任之后,胡宗宪怎么可能信任张经的两个心腹?

    不仅不信任,还数次想要夺走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军权。只是俞大猷和戚继光的能力太强,是整个南方最能打,也最有能力的两员大将,让胡宗宪不得不用。

    俞大猷和戚继光自然心中也知道自己尴尬的处境,所以两个人都先后多次想要在京城寻找靠山。

    而在那个时候,胡宗宪和徐阶正是蜜月期,所以根本就没有见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个人,只是托人带话,要他们两个人好好听从胡宗宪的命令。

    *

    *

第1309章 圣准() 
就算后来胡宗宪和徐阶掰了,俞大猷和戚继光也不肯再去投奔徐阶。当初相互的印象就不好,之后也弥补不了这种裂痕。

    也去拜过高拱,但是以高拱那种清高的性格,对武人能看得起吗?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当初来南方的罗信和戚继光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了关系,戚继光配合罗信建立市舶司,也就是那个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渐渐深厚。

    但是,那个时候的罗信官职很低,还不足以令戚继光投奔跟随。但是,戚继光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武将,很会拉关系,抱着和罗信结个善缘的想法,倒是积极配合罗信。后来罗信的理念开始影响戚继光,让戚继光和罗信开始交心,成为好朋友。再到后来,罗信带着戚继光开始剿灭倭寇,还把功劳让给戚继光,罗信显示出来的军事能力和胸怀,让戚继光开始慢慢地由朋友转向尊敬罗信。等到罗信一步步走上高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改变。戚继光不再四处寻找靠山,而是把罗信当成了自己的靠山,成为了罗信的心腹和追随者。

    所以,罗信肯花费精力将戚继光运作到北方,成为未来的北方经略,对于俞大猷,却只肯将他运作的水师都督,以后还要看俞大猷的表现。

    如今又收了张中丞,但是张中丞和俞大猷和罗信都不够真正的交心,而且在南方七个都督中,只占据两个,罗信感觉不够。最少还要再占据一个。

    罗信想起了诸大绶,诸大绶已经加入了加入了复兴社,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对于罗信的运作便容易了许多。而且诸大绶原本就是南方人,如今的官职也是三品侍郎,地位也够,运作到南方当一任都督,绝对适合。

    这件事最好不是自己出手,罗信想了想,便拿起笔来,开始给诸大绶写信,写完信,又仔细看了两遍,才让心腹送出去。他相信诸大绶能够走上三品侍郎的位置,也一定有着自己的路子。到时候自己推一下就可以了。

    三天后。

    嘉靖帝再次来信,心中除了表扬罗信和胡宗宪之外,也询问罗信对南方七省总督有什么建议,看好谁?

    罗信很清楚嘉靖帝此时的心态,一方面是真心询问自己对总督提名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是考核罗信,看他会怎么做?

    罗信要是真的毫不客气地提出七个名字,而且这其中还有自己人的话,嘉靖帝绝对会将对他的警惕性提升到最高。

    罗信给嘉靖帝的回信中提了两个人的名字。

    一个是俞大猷,另一个便是张中丞。

    对俞大猷的提名,罗信讲的很简单。大明必须有海防,如此水师的存在就非常重要。而如今能够带着水师打胜仗的人,只有俞大猷。

    对张中丞的提名,罗信讲的多一些,首先讲述了张中丞的能力,分析广东平叛之后,还需要一个了解广东,有能力的人坐镇,特别是如此也能够安慰胡宗宪等等。

    除了这个两个人之外,罗信再也没有提名谁,只是最后加上了一句,希望能够调几个本身就是南方的官员来做总督。

    毕竟这是后胡宗宪时代,能够尽快稳定南方才是最需要的。大不了这些南方官员干一届之后,朝廷再调动就是了。

    嘉靖帝很快便收到了罗信的信,看过罗信的信之后,嘉靖帝心中十分满意,眉宇之间都是轻松之色。

    “罗信不错,朕果然没有看错他。”嘉靖帝高兴地说道。

    一旁的黄锦眼中闪过欣喜之色。

    “黄伴伴啊,大明要是都有几个罗信这样的人多好,朕让他提名南方总督人选,你猜他提名了几个?”

    “奴婢猜不到!”黄锦立刻说道。

    嘉靖帝也没有指望黄锦回答,只是习惯地问一句,然后就自己回答道:

    “俞大猷和张中丞。”

    黄锦依旧不言语,嘉靖帝的眼中倒是露出了一副赞赏道:

    “罗信倒是没有私心,而且很有眼光。水师也只有俞大猷能够拿得起来,张中丞又是最适合广东的人选。”

    嘉靖帝想了想,在一张纸上写了十个名字,然后对黄锦道:

    “给罗信寄去,让他提点儿建议。”

    苏州。

    罗信紧锁着眉头,剿匪的事情终于出现了难题。不是胡宗宪这边,而是罗信这边。

    什么难题?

    没钱了!

    是真的没钱了。

    大明如今虽然有着市舶司和北方互市,但是这两年的花销实质是太大了。

    和高丽打仗,连年的赈灾,之前的七十几万军队大迁移,然后有着数百万的家庭大迁徙,这都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如今又要剿灭白莲教和张道源,南方的库房已经快空了。

    “唉……”

    罗信叹息了一声,便开始写信给嘉靖帝,让朝廷送钱粮过来。

    写完信,还没有等叫人送信,便收到了嘉靖帝的信。展开信一看,原来是嘉靖帝已经同意俞大猷为水师都督,坐镇苏州。还有同意张中丞为广东都督,坐镇广东。不过却又给他十个名字,让他选出五个人,来任其它五省都督。

    罗信的嘴角浮现出笑容,他在名单上看到诸大绶的名字,如此在南方便有三个都督是自己的人。细看其他的名字,都是徐党和高党的人。

    “看来诸大绶也有着自己的关系啊,不过和其他人相比,没有多少优势啊。但是,只要我把你圈进去,便有九成的把握。”

    没有看到张居正的名字,罗信的嘴角泛起冷笑。

    实际上,张居正和徐阶如今表面上虽然还是师徒的模样,但是罗信却知道,这两个人从心里已经撕破脸了。

    原本徐阶对张居正是相当的看重,是把张居正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

    但是……

    你要搞清楚,那是接班人!

    什么叫接班人?

    那就是我不想干的时候,主动将位置传给你,你要感恩。

    我不给,你不能抢!

    结果呢?

    徐阶因为重建玉熙宮的事情,惹得天下大乱,流寇四起。

    在民间,徐阶已经被骂成严嵩第二。

    在官场,徐党的人心已经开始散了。

    *

    *

第1310章 南俞北戚() 
徐党背弃裕王,转投景王,这原本就伤了一群徐党人的心。而且偏偏最终裕王获得了胜利,最起码,现在看,裕王是获得了胜利,景王都被驱逐出京了。

    这让徐阶的威望也大大降低,徐党中,已经有人在骂他的老糊涂了。

    在这种情况下,心学决定让张居正提前上位,代替徐阶。

    这便让徐阶心中非常的不舒服。

    我是想要培养你成为我的接班人,但那是等到我当内阁首辅当的腻烦的时候,或者是当我老了的时候,而不是现在,我才五十几岁,正是为官的好时候,好不好?

    所以,徐阶虽然当着王畿的面,答应了此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居正运作进入内阁,而他则是隐退。

    但是……

    迫于心学的压力而同意,心中却不甘心的徐阶,转首就把张居正推进了火坑,让张居正参与到裁军之中。迫使心学不得不放弃张居正,继续支持徐阶。

    可以说徐阶成功了,把自己的弟子推进了火坑,换来了心学再次对他的支持。至于接班人嘛,到时候再寻找一个就是。

    事情原本到此就应该结束了,张居正作为一个悲剧人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

    没有人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罗信还能够翻身。

    竟然在和嘉靖帝的合谋下,将裁军之事做成了。这做成了,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为大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切除了一个大肿瘤,让大明进一步健康了起来。

    对于张居正来说,自然也就获得了荣誉,哪怕罗信占据了大半的荣誉,张居正也能够分润一些。而且张居正的能力自然也被心学再次认知。甚至,张居正也会吸引嘉靖帝的目光。

    如此,徐阶傻了!

    徐阶前半生伴随着坑老师的名声,被很多人唾弃,他的恩师夏言之死,便有着徐阶很大的责任。甚至可以说,就是徐阶给害死的。

    如今徐阶都豁上后半生带着坑弟子的名声,来将张居正推进了火坑。实际上,如今在士林中,已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徐阶,前半生坑老师,后半生坑弟子。

    但是,徐阶无所谓。

    前半生,他用坑老师的方法,进入内阁。

    后半生,用坑弟子的方法来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有什么不可以?

    但是……

    他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在他看来,即便是罗信,也会在裁军之事上栽跟头,却让罗信生生的给做成了。

    这不仅令他的大敌罗信威望大增,也让他那位弟子张居正威望大增。如今在徐党内,用张居正代替徐阶的呼声已经很高了。

    所以,徐阶急眼了。

    疯狂地让徐党弹劾罗信,将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事情,扣在了罗信的头上。只要让罗信获罪,裁军就是一种失败,张居正自然也就失去和他竞争的底气。

    徐阶的一招接着一招,不可谓不狠。

    但是,罗信的一封信,然后嘉靖帝一装逼,这白莲教和张道源的造反,就成为了嘉靖帝故意引蛇出洞的英明神武。

    特么的,这还让徐阶怎么弹劾?

    如此,张居正在心学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徐阶有意将张居正打发出京,哪怕是给张居正一个总督之位,心学也不会答应。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随后眼中又现出了高昂的战意:“泰岳兄,看来等我回京,你我在未来,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罗信这苏州这边看嘉靖帝的信,嘉靖帝在京城也收到了马芳的信。

    看着马芳的信,嘉靖帝不由叹息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