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14章

明士-第814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瞌睡有人送上枕头,因为罗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出来怎么处理武将和文官侵占屯田的办法,而如今南京就发生了兵乱。而南京的军权掌握在谁手中?

    自然是徐达的后代,那位徐鹏举的手中。而在军方,占据屯田最大的就是徐鹏举。如今发生兵乱,无疑让罗信对于收回屯田,并且对徐鹏举处以罚金,要好操作的许多。

    另一方面让罗信闹心的是,这南方原本就够乱了,如今南京再来上这么一下,南方都能够乱成一锅粥了。

    如今罗信经略南方,这南京发生兵变,直接的负责人就是罗信。这一下子,朝堂那些弹劾罗信的人,又有了目标,让罗信心烦不已。

    * 

第1316章 准备() 
南京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原本明朝的京城是在南京,朱棣登基之后,将帝都迁移到了北京。

    但是,南京的官员体系依旧在,和北京一样。虽然名义上也由南方经略管辖,但是实际上,谁也不愿意碰南京这个特殊的地方。

    胡宗宪当初就摆明了不管南京军队,而且徐鹏举也不服胡宗宪管。胡宗宪也拿徐鹏举没有办法,别说是胡宗宪了,即便是嘉靖帝,只要徐鹏举这些开国元勋的后代不闹得太过分,嘉靖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便是那些文官整天在武将面前牛呼呼的,但是在这些开国元勋面前,也都保持着尊敬,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彪悍,又是跟着太祖打下的江山,他们可不和你讲什么理,让文官十分头疼。

    所以,便是当初裁军的时候,嘉靖帝和罗信商议了一番,都先将南京的军队先抛出在外,等着卫所的军队裁掉之后,好的影响造出来,让那些士兵听到好处,心生羡慕,那个时候再裁掉南京的军队,就水到渠成了。

    甚至于罗信经略南方之后,也有意识地避开了南京。谁知道这南京就出事了!

    “情况怎么样?”罗信望着从南京逃出来送信的锦衣卫问道。

    “乱军已经攻破了南京,不过没有攻破内城。”

    罗信松了一口气,没有攻破内城,说明那些官员应该没有事,这不是罗信看轻百姓,而是在大明就是这样一个规矩,死一些百姓问题不大,但是死几个官员,那就是大事。

    不过,一想到外城的那些百姓,罗信也浑身汗毛悚立。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外城的百姓如何?”

    “倒是没有遭到乱军的骚扰。”

    骚扰都没有,这不禁令罗信吃惊,什么时候乱军都这么有素质?

    “那倒不是。”那个锦衣卫摇头道:“是因为这些兵就是南京人,对父老乡亲不好下手。”

    罗信陷入了沉思,俞大猷和罗智坐在一旁,脸上现出了焦急之色。

    “不器……”

    罗信摆摆手,让那个锦衣卫先退下去,然后又皱着眉头思索起来,罗智和俞大猷相互对视,两个人有些莫名其妙,南京兵乱,这个时候,有什么可想的?

    赶紧发兵啊!

    “罗大人……”

    “你怎么看?”罗信突然对俞大猷开口道。

    “什么怎么看?”俞大猷有些莫名其妙。

    “你对这次兵乱怎么看?”罗信望着俞大猷有些无语。

    俞大猷脸色一红道:“我们这些日子,只顾着给胡部堂送军饷,而忽略了南京,军人就是指着粮饷过日子,没有了粮饷,造反……

    不!

    这也不算是造反,只算是闹响,也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应该尽快带兵去将此时压下来。”

    “我们有钱吗?”

    “没有!”

    “那我们拿什么去解决?难道真的带兵去把他们灭了?”

    “灭了?”俞大猷脸色一变道:“那可是十万人,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兵,兵都在广东和江西。”

    “你不是有三千骑兵吗?”

    “三千……”俞大猷大张着嘴巴:“南京可是十万……”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当初带着两千人都敢踹阿拉坦汗二十万大营。”

    “哦……”俞大猷脸色一滞。

    “只是此事没有那么简单。”罗信皱着眉头思索着。

    “不简单?”俞大猷愕然道。

    “嗯!”罗信点点头道:“南京九卫的粮饷是从南京守备直接划拨,这在胡部堂时期,已经成为了规矩。而且据刚才那个锦衣卫说,南京九卫的粮饷也只是两个月没有发,还不到闹出这么大事情的地步。这件事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挑动,不合常理。”

    “大人的意思是?”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有些人是想要利用一下如今的南方乱局罢了,那我又何尝不能够利用一下呢?”

    “大庆!”

    “老爷!”鲁大庆走了进来。

    “你还记得制作火药配方吧?”

    “是,老爷!”

    “好,去尽可能的购买材料了,未来的三天,我们要制作一些火器。”

    “我!”鲁大庆退了下去。

    “罗大人你……真的要打?”

    “未必!”罗信摇了摇头,又陷入了沉思。

    “大人,大人……”

    “嗯?”罗信望向了俞大猷。

    “你刚才说有人利用南方混乱的机会……”

    “这只是我的推测。”

    “那……能说说吗?”俞大猷期望地看着罗信。

    罗信便笑了:“当然可以,只是不要说出去。”

    “我明白!”俞大猷认真地说道:“我是军人。”

    罗信也点点头,作为一个将军,保密是最为基本的准则。罗信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为了闹响,实际上不是。军饷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事,他们所求甚大。”

    “他们?是谁?”

    “整个南京的官兵!”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南方的军队也就胡部堂的人还能够打仗,其它的真的烂了,烂到根了。”

    “整个官兵?”俞大猷惊讶道。

    “嗯!”罗信点头道:“可谓上下一心,虽然他们的诉求不同。”

    “难道他们不是为了军饷吗?”俞大猷依旧不可置信地低声嘟囔道。

    罗信摇头,眼中现出失望之色道:“哪怕是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的诉求都不是简单的闹响啊!”

    “那……他们还有什么要求?”

    “永不裁军!”罗信一字一顿地说道。

    俞大猷张了张嘴巴,满脸都是震惊之色。

    “人到了南京之后,那些闹响士兵提出的条件之一,一定有永不裁军这一条,否则他们就不会撤回大营。

    但是……”

    罗信目光灼灼地盯着俞大猷道:“我能够答应吗?”

    俞大猷默然,实际上,连他都看出来了,南方卫所北迁之后,一旦彻底安稳了下来,朝廷一定会对南京九卫进行裁军。

    “大人,听说南方卫所被裁掉的那些军人,在北方都分了一百亩良田?”

    “嗯!”罗信点头道:“而且朝廷还给他们遣散费,只是遣散费这一笔钱,就足够他们盖房子了。”

    *

    *

第1317章 演戏() 
“这……南京九卫那些人应该高兴啊,有着这样的好事,还当什么兵啊?他们为什么还要闹事?”

    “两方面原因!”罗信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北迁的影响还没有传回来,也许一年后,那边丰收了,日子好过了。有书信来往,影响才会传出去。我原本就想着两年后,再将南京九卫裁掉。那个时候,将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但是,有人也看到了这点,便率先发动了。”

    “为什么?”

    “因为裁军,会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啊,也就说说我会触动那些利益集团,把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拿走了。

    想当初,我和陛下联合演了一场戏,将那些利益集团给蒙蔽了,他们真的以为只是调兵到北方。却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是裁军。也正是因为将他们蒙蔽了,裁军才会如此顺利。

    所以,这次他们就体现动手了,逼迫我和朝廷答应他们永不裁军,保住他们的利益。”

    俞大猷默然,他自然是知道罗信口中的那些利益集团指的是谁。

    自然是南京守备那些高官,为首之人便是魏国公徐鹏举。只有手下有兵,才能够底气足,最重要的是,可以克扣军饷。

    “你说是魏国公?”

    “当然!”罗信冷笑道:“他还有另一个目的,他这是再向我示威。”

    “示威?”俞大猷的脸上充满着不解。

    “他看到了泾王那些皇亲国戚不仅退回了屯田,而且还交出了罚金。他知道他必须想出办法,否则我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他。”

    “他……他敢为了自己的利益,挑起一场兵乱?他他他……他不想活了?”

    “你不会抓到他的把柄的,你找不到是指使的任何证据,他最多也只是一个渎职。但是,对他这个开国元勋的后代,现在的魏国公来说,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最多被陛下呵斥一顿罢了。

    所以,他以为了手下兄弟,不被裁军,或者是不要像被我斩杀的那些卫所将领那般,也被我杀死,很轻易地便会鼓动起那些将领冒险一搏,因为克扣军饷的得利者,就有那些将领。他们自然不甘心裁军,哪怕是在北方给他们一百亩良田,他们也不愿意。

    种田,哪里有克扣军饷来得容易,来得爽快?

    所以,魏国公就用这个手段,便很容易地将这些将领掌握在手中。而这些将领要做的就更容易了,他们有现成了理由,因为朝堂确实欠响了。再有着将领挑头,自然便是盲从者众,一场兵乱就形成了。

    而真正的得利者,确实徐鹏举。

    首先达成了永不裁军这个目的,让他们能够祖祖辈辈地克扣军饷,获得利益。其次,他向我亮了肌肉。他在告诉我,他可不是一个闲散王爷,他是有兵权的魏国公。如果我敢对他无情,他手下的并就会对我无情。”

    “他还敢杀了大人不成?”俞大猷怒道。

    罗信摇头道:“那倒是不会,而是会再弄出兵乱。自然这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策。但是,到时候他联合京城的官员,联名不断地弹劾我,呵呵……别说我头上的乌纱帽,就是项上人头,都不一定能够保住。”

    “那……我们怎么办?”

    “既然他出手了,那我就要接招了。”

    “大人,您确定这不是一场真正的兵乱,而只是一场有预谋,可控制的……”

    “演戏!”

    见到俞大猷找不到适合的词汇,罗信便提醒他。

    “对!演戏!”俞大猷点头道,然后担心地望向了罗信。

    “你在担心南京城的百姓,是吧?”罗信轻声问道。

    “嗯!”

    “不用担心,反而你还是担心此时在内城的那些文官武将吧。”

    “为什么?”这次是罗智不解的问道。

    “你觉得只用南京九卫的人都是南京本土人,不好意思打劫家乡父老这个理由,来形容如今兵乱的有序,这正常吗?”

    罗智的眼睛一亮道:“你是说,那些兵乱还控制在徐鹏举的手中?”

    “这是必然的!”罗信点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确定这场兵乱的背后是徐鹏举发起的。再怎么理智的士兵,一旦兵乱了之后,便会癫狂。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