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36章

明士-第836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的距离。

    这让大寨主心花怒放!

    “杀!”

    大寨主一挥手中的大刀,率先冲了下去,随后所有的反贼也都叫嚣着从山坡冲了下去。

    “啊,跑啊!”

    那大寨主还没有跑下山坡,便见到所有的运粮士兵都将扛在肩膀上的大口袋扔在地上,撒开两条腿,向着前方的罗信大军跑去。

    “太好了!”

    。

第1356章 势如破竹() 
大寨主哈哈大笑,那些逃跑的运粮队的士兵,正是按照他想象的那样,向着罗信的大军冲击而去。当即大喊道:

    “老二,带着人扛着粮食走,老三,带人跟着我追。”

    大寨主拎着刀向着正仓皇逃命的那数千运粮士兵追去,在他的身后是一千嗷嗷叫的反贼,两千多米的距离,很快就跑过,为了给罗信大军形成冲击,大寨主追得非常快。当那些溃逃的运粮士兵,跑到罗信的大军身后,就要对罗信的大军形成冲击的时候,大寨主他们已经追击得距离不到一百米。

    大寨主的目光突然一缩,因为在他的视野中,突然看到了令他心惊胆战的一幕,他看到那些原本慌张失措的运粮士兵,突然整齐地趴在了地上,随后他就看到了对面的大明官兵弓箭手,前排蹲着,后排站着

    “大哥,我们上当了!”

    大寨主浑身一个激灵,心中涌起了不详之感,回头向着老二望去,便见到两千米外的老二双手抓起一个麻袋,然后双手用力一撕,那个麻袋就被撕碎。

    但是

    从麻袋里面掉出来的不是粮食,而是树叶

    “杀”

    从两边的山顶上传出来喊杀声,他看到了一片片大明士兵从两边的山顶冲了下来,迅速地接近。

    “叮叮叮”

    一片弓弦声响,大寨主抬头望着天空,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飞。

    “大哥”

    二寨主亲眼看着自己的大哥被射成了一个刺猬,身体倒在了羊肠小道上。而且这个时候追击那些运粮士兵的一千反贼,已经倒下了二百多个。剩下的那七百多个反贼调头就跑,向着二寨主疯狂的奔逃而去。

    “杀”

    罗信发了一声喊,大军便向着反贼反扑了过去。

    “杀!”

    两边山坡上冲下来的官兵越来越近。

    二当家立刻调头就跑,此时向着罗信的大军冲击,那是找死。两边的山坡也不能够去,只能够从罗信他们进来的那个方向跑出去。

    但是

    “叮叮叮”

    当他们跑到夹谷道的出口处的时候,却听到一片弓弦声,跑在最前的十几个人瞬间被射成了刺猬。如此,反贼被包了饺子。

    两侧山坡上的官兵已经冲了下来,后面罗信的大军也逼近了过来,前面的出口虽然没有人冲进来,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外面站着一排排弓箭手,正弯弓搭箭瞄准着他们,只要他们敢冲出去,出去一个,被射死一个。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地上躺倒了一片尸体,绝大部分都是反贼的,没有几个官兵。

    “不器,第二寨应该没有什么能战之人了,好计谋。”何心隐大笑着走了过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火攻用一次,反贼就有防备了,总要换着花样才能够攻下一座座山寨。”

    何心隐点点头道:“如今一个反贼都没有逃掉,第二寨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人全军覆没,我们连夜行军,突袭第二寨,应该能够一举拿下。”

    罗信点点头道:“出!”

    黎明十分。

    罗信的大军出现在第二寨,也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处,不过此时罗信却不想再等。在众人寂静的注视下,见到罗信的几个家丁,飞檐走壁,便翻进了山寨内,干掉了哨兵,打开了山寨的大门,大明的军队便如同滚滚洪流冲进了第二寨。

    “烧了!”

    大火冲天,火焰腾空,在罗信他们的身后燃烧了起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正午十分,罗信他们灭掉了第二寨,离开之后,一把火将山寨焚烧。

    王将军和李将军等人跟在了罗信的身旁,望着第二寨的大火,王将军低声道:

    “这老林之中,我们根本不可能长期住兵,等我们离开,那些山民又会重建山寨。当初胡大帅已经烧了一次,没有想到数个月的时间,便有聚集了一群人。”

    “是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只要没有让这些山民从老林中走出来,而且让他们走出来之后,便能够过上比在老林中更好的生活,再也不想要返回老林,不管烧多少次,他们都会很快地聚集起来。”

    “山民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地方,官府对这些山民已经很好了,当然我承认有的地方,官府欺压山民。但是大多数官府对这些山民比汉民都好,反而是那些山民在欺负汉民,而官府为了不招惹事端,都是向着山民。但是,稍有不如意,那些山民就烧杀抢掠,然后跑回老林。”

    王将军叹息着说道:“我就不明白,他们就不能够老老实实地生活?”

    何心隐,陶兴彦和云知秋神色也不好看,他们当初都是劝过罗信,要善待招揽山民,而不要屠杀。但是,来到江西之后,看到的听到的,完全不是在京城听闻的那么回事儿。

    “朝廷一味地推恩并不能够让山民成为一个良民,只能够让他们认为朝廷怕了他们,人一旦心中没有畏惧,便会做出恶事。所以,想要让这些山民真正的成为大明的百姓,就必须将他们打痛,打怕。

    这就是向他们显示朝廷的威严!

    到那个时候,在给与他们好的生活,让他们出老林。他们心中有了畏惧,才能够认识到,朝廷对他们的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不管是汉民,还是山民,都生活在大明的律法之下。

    整个山民过百万,如果能够通过杀他们十万二十万,而让其他百万山民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这就值得,即便是我不被京城的那些腐儒弹劾,最终被罢官,我也无悔。

    因为我问心无愧!”

    京城。

    皇宫。

    嘉靖帝的御书案上堆着一堆奏章,在他的脚底下,还有两个箱子,里面也都放着奏章,这些奏章都是弹劾罗信的。

    徐阶和高拱站在嘉靖帝的面前,房间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啪!”

    嘉靖帝将手中的一封奏章仍在了御书案上,目光望着徐阶和高拱,又将目光落在了脚下的两个大箱子上,淡淡地说道:

    “这两个箱子里面奏章的内容都一样吧?都是弹劾罗信的吧?”

    *

    *

第1357章 谣言() 
“陛下,可见百官对罗信深恶痛绝。”徐阶盎然道:“罗信的恶行已经违背了圣人之意,如今大街小巷中,都在流传着一句话。”

    “什么话?”

    “古有白起,今有罗信!”

    房间内陷入了沉寂,半响,嘉靖帝清冷的声音响起来。

    “退下吧!”

    “陛下……”

    “退下!”嘉靖帝声音陡然变得锐利。

    徐阶和高拱对视了一眼,躬身施礼,退了下去。

    徐阶和高拱行走在白石路上,高拱望着徐阶道:“徐大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古有白起,今有罗信这句话?”

    “呵呵……想要有还不简单!高大人,如今我们两个可是一条线上的,我们并没有私心,只是为那些无辜的山民讨个公道。”

    高拱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化成了一声叹息。

    御书房内。

    “黄伴伴!”

    “万岁!”

    “古有白起,今有罗信,呵呵……你说真的有这句话吗?”

    “老奴不知,老奴这就安排人去查。”

    “不用了!”嘉靖帝抬头望着窗外,神色变得黯然道:“朕就像一只笼中鸟,被关在了这个紫禁城内。”

    “万岁!”

    “黄伴伴,去安排一下,一会儿陪朕出去走走。”

    “出去?去哪儿?”

    “出宫,朕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出宫了,做了二十年的笼中鸟了。今日我们就出去走走。”

    “万岁……”

    “去安排吧,我们偷偷从后门离开。”

    “万岁您要微服?”

    “嗯!”

    “万岁不可……”

    “去安排!”

    “是!”

    长安街。

    嘉靖帝一身员外服,身旁跟着便服的黄锦。在他们的周围有着二十几个人,却是不同的打扮,有的是商人打扮,有的是儒生打扮,还有的是老道,贩夫走卒,这二十几个人散在嘉靖帝的周围,仿佛与嘉靖帝不认识,只是同行,却将其他人无形地和嘉靖帝隔开。

    “老爷,我们去哪儿?”黄锦轻声问道。

    嘉靖帝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道:“我们先去京城最大的茶馆,晚上我们再去太白酒楼吃饭。”

    “是!”

    嘉靖帝一脚踏进了茶馆,脸上便现出了笑容。茶馆里的人还真是不少,这种繁荣的景象,让嘉靖帝很开心,这证明他是一个明君。找了一个角落和黄锦坐下,黄锦要了茶水和瓜子,这才将目光望向了那个正在说书的人。

    此时,那个说书的人,正说到悲情之处。

    这个故事讲的是江西的山民,被朝廷招降,出了老林之后,如何欺压汉民,而官府为了息事宁人,反倒是压制汉民。

    说的是一户人家的女儿,生的俏丽,却被山民强*奸,女子不堪其辱,便头井自杀。女子的父亲告到官府,那些山民便成帮结队地去衙门闹事喊冤,最终官府却判女子老夫没有证据,诬告山民,被打入监牢。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山民残暴,贪婪的事件,听得茶馆内人群情激奋,一个汉子一拍桌子吼道:

    “这样的人就应该杀了,难道我大明已经懦弱到如此地步吗?竟然惧怕那些山民,而不敢公正,掉过头来欺辱中心于大明的子民。此风若涨,人人学习,大明岂不是遍地刁民?真是国将不国了。”

    “是啊!”那个说书先生叹息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各位客观,听我继续说下去。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让那些山民愈加地跋扈起来,他们稍有不如意,便聚众闹事,甚至打砸官府。最后竟然发展成为了造反。”

    “杀!杀了他们,我大明连北方鞑子和东南倭寇都杀了,一些小小的山民,大明究竟在怕什么?”

    茶馆内群情汹涌:“像这种刁民,必定要把他打痛了,打怕了,让他们对大明产生畏惧。这些道理,我们这些百姓都懂,当朝诸公不明白吗?”

    “前些日子,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说书人宏声道。

    “知道!”

    “知道!”

    “……”

    “可是却败了,胡大人率领三十万大军,分兵江西和广东各十五万,却没有想到白莲教和张道源等反贼,和那些山民竟然勾结到一起。那些山民佯作良民,和白莲教与张道源无关,主动帮助胡大帅剿匪。

    实际上却是将胡大帅的一切行动都告知了反贼,并且将胡大帅引入埋伏,最终杀死了我大明十万余将士。”

    “什么?”

    “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陛下和朝堂那些大人在干什么?”

    “在干什么?嗤……”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嗤笑道:“那些大人们在争论该如何教化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