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67章

明士-第867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如果罗信有反意呢?”徐阶问道。

    高拱沉默了一会儿道:“我会带王锡爵去,让王锡爵去。让他海城等我,如果我三天没有消息传出来,他就会赶回来,陛下就早做准备。”

    “你还是不要去了。”嘉靖帝沉吟了片刻道:“你是朕的重臣,不能够去涉嫌。”

    “那让张居正去。”徐阶道。

    “还是让王锡爵去吧,我怕张居正去逼反了罗信。”高拱淡淡地说道。

    “你……”

    “好了,就让王锡爵去。你们退下吧,让王锡爵来见朕。还有,不要惊动罗信的家眷。”

    “是!”

    高拱和徐阶退了下去。

    “黄伴伴。”

    “陛下。”

    “去将刘守有唤来。”

    “是,陛下!”

    很快,刘守有和王锡爵就来到了御书房,半个时辰后,两个人离开的御书房。

    王锡爵还没有启程,锦衣卫先启程了,不过是秘密启程,实际上,锦衣卫在大明各处都有秘密据点,所以启程的锦衣卫已就几个人,他们就是一路去通知秘密据点,然后他们则是等着王锡爵,然后秘密跟上。到时候得到了王锡爵的消息,便一站一站的快马通报给嘉靖帝。

    刘守有心中极为不安,因为他也没有收到罗信的消息,他也不知道罗信是想要干什么,自己何去何从,他也没有个主意。

    一旦罗信造反,自己是跟着罗信做内应,还是和罗信作对?

    他的头发都白了很多。

    裕王倒是整天还是乐呵呵的,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即便是他知道了罗信在南方闹出来大动静,也会拍手称快,在他看来,反贪和剿匪没有什么不对。

    三天后。

    王锡爵启程了。

    六天后。

    王锡爵到达了苏州,罗信不在,带着将士在广西剿匪。王锡爵果断地前往广西。

    十天后。

    王锡爵见到了罗信,将圣旨宣读完毕之后。上前见礼道:

    “卑职见过罗大人。”

    “别,你现在是钦差,你最大。哈哈哈……走,我们里面说话。”

    罗信上前,挽着王锡爵的手,向着房间内走去,唤人上茶,王锡爵便道:

    “恭喜大人,这次回京,估计又要升官了。”

    罗信摇了摇头,没有言语。王锡爵沉吟了片刻道:

    “大人准备何时起程?”

    “休息一晚,明日启程。”

    “啊?”

    “怎么了?”

    “没……没什么。”

    王锡爵来的时候,还想着自己也许就英勇就义了,却没有想到罗信答应的如此痛快,却让他不明白了。

    “你先坐一下,我出去安排一下。”

    很快,罗信就返了回来,告知王锡爵三日后启程。同时告知今夜大摆宴席,为其接风洗尘。

    当夜,大都督府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与此同时,罗信要在三日后启程回京的消息也传播了出去。

    第二日。

    王锡爵的心腹离开了大都督府,当王锡爵的心腹返回大都督府的时候,一匹快马已经离开了苏州,五天后,消息就会送到嘉靖帝的面前。

    *

    *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1412章 对策() 
第1412章对策第1/1页

    夜。

    罗信和王锡爵小酌之后,回到了自己居住的院落。天色已经很晚了,正准备洗漱睡觉,却听到鲁大庆来回报,说是何心隐,云知秋和陶兴彦来了。

    罗信急忙迎了出来,然后请三位进入到书房,待上茶之后,罗信才问道:

    “三位深夜来访,何事?”

    何心隐望着云知秋和陶兴彦,虽然这里他的年龄最大,而且在大明的名声也要比云知秋和陶兴彦大,但是进入复兴社却要比两个人晚。岂止是晚,云知秋和陶兴彦根本就是和罗信一起创立的复兴社。所以,何心隐将机会让给了云知秋和陶兴彦。陶兴彦望向罗信道:

    “不器,不用我说,当今陛下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如今已经时日无多。信主登基不会太久,新旧交替之际,正是风云变幻之时。这个时候,各方都在角力,斗争都斗红了眼。

    这这个时候,不器,你做好准备了吗?”

    书房内很静,如今已经入冬,连虫鸣都没有,却有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了书房内四个人的心头。

    门外。

    鲁大庆和万大全带着家丁,重重保护。

    书房内,云知秋的声音低沉的响起:“不器,你此番回京,可是被陛下和内阁充满怀疑地回京,异常凶险。

    不器,你可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你们有什么想法?”罗信轻声道。

    云知秋皱着眉头道:“不器,如今高拱和徐阶角力的同时,也都提防着你,而且徐阶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扳倒你的机会。陛下年老多疑,裕王懦弱偏听,最重要的是,你在京城的实力很差,远远不如地方。而你又经常不在京城,便显得更加弱势。

    最重要的是,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三品侍郎。”

    陶兴彦接过话头道:“所以,我们觉得你回到京城的第一步,先是将返京的这一关危机度过去,然后韬光隐晦,一动不如一静。”

    “这就是要我做缩头乌龟了!”罗信望向了何心隐道:“你这种火爆的性子,也是这个意见?”

    “嗯!”何心隐点头道:“徐阶六十有余,高拱年过五十,而你只有二十六岁。太年轻,功劳太大。”

    罗信摇了摇头,轻声道:“连你这个火爆性子,都这么觉得,看来我确实应该韬光隐晦了。”

    听到罗信的话,书房内的三个人情绪都不由一松,但是随后便听到罗信道:

    “让我韬光隐晦不难,实际上我在京城的时候,一直是韬光隐晦。难就难在,我都韬光隐晦了,别人却依旧惦记我啊。”

    何心隐道:“你已经在这些年中,不断地展现你的实力了。我相信除了徐阶会惦记你,只要你韬光隐晦,不主动去争,没有人会主动惦记你。”

    罗信摸了摸下巴,点头道:“说得也是。”

    “哎!”罗信突然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说,徐阶和高拱谁会胜?”

    书房内的三个人不由一愣,何心隐急道:“不应该是我们胜吗?”

    “我都韬光隐晦了。”罗信双手一摊。

    “不是!韬光隐晦就是为了最后的胜利啊。”

    陶兴彦开口道:“实际上,我们的胜利就是保证不器不出事就行了,只要在新主登基之前,不器还能够坐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胜利。

    而不器说的胜利,是在明面上,高拱和徐阶的争斗,谁会胜利。”

    云知秋沉吟着说道:“如果不器肯和高拱联手,那胜利的一定是高拱。如果不器真正的韬光隐晦,那还真不好说,高拱还真是未必是徐阶的对手。”

    “不器!”何心隐严肃地说道:“我明白他们说的意思,只要你在新主登基前,保证还在三品侍郎的位置上,没有被罢官。等到裕王登基,便是你大展宏图之际,因为你在裕王的心中,无人可代。

    但是……”

    何心隐的声音再次压低了一些道:“裕王真的会登基吗?”

    “会!”罗信坚定地说道。心中却是暗道:“不管嘉靖帝是否将皇位传给裕王,裕王都必须登基。”

    “那就好了!”何心隐的情绪放松了下来。

    罗信思索了一会儿道:“那就让我们复兴社的人都韬光隐晦吧,坐看风云。”

    三日后。

    罗信启程了。

    直到罗信等人和王锡爵一起上了船,王锡爵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害怕罗信造反,自己的安危倒是无所谓,能够来这里,早就把性命丢在云外了。只是他的心中非常清楚,一旦罗信造反,必定生灵涂炭。

    如今见到罗信比自己还着急地坐船回京,这才彻底地放下心来。

    要知道,罗信可是整个南方的经略,便是交接各种工作,也需要数天,甚至月余的时间。但是罗信却只用了区区三天,便上船返京,让王锡爵心中有着一个古怪的念头,好像罗信早就盼着回京,早就将南方逐项事宜安排好了。就等着圣旨下来了。

    这一路上,罗信兴致很高。每天拉着王锡爵在喝酒下棋,吟诗作对,两个人都穿着便服,而且都是二十几岁,站在船头,宛如两个游历的书生。

    罗信的船只还在途中,王锡爵的消息便已经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

    嘉靖帝看着放在御书案上的纸张,微微皱起了眉头。按照锦衣卫递上来的消息来看,罗信在王锡爵传旨之后,立刻便答应返回京城,而且承诺在三日后便启程。

    三日!

    能做什么?

    能交接多点儿东西?

    难道……罗信是在缓兵之计,三日后便会起兵造反?

    今天已经是第五日了。

    锦衣卫从每天都会将罗信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来,从苏州到京城最快需要五天的时间,今天得到了王锡爵到苏州见到罗信第一天的消息,明天就应该得到第二天的消息。

    但是……

    如果三天后,得到罗信造反的消息,会不会太晚了?

    “三天便启程,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忽悠王锡爵啊!”

    “黄伴伴。”

    “在!”

    “宣徐阶和高拱。”

    *

    *

    阅读网址:

第1413章 都在等() 
很快,徐阶和高拱就出现在御书房。

    嘉靖帝摆摆手,黄锦便将御书案上的纸张拿起,递给了徐阶和高拱。徐阶接过来,和高拱一起看。随后两个人脸色就是大变,但是又再变,最后都默然不语。

    “说说吧,你们是什么看法?”嘉靖帝轻声道。

    “这个消息……”徐阶思索着说道“看起来罗信是在欺骗王锡爵。三日时间,能够交接什么?老臣无法不想他这是在缓兵之计。”

    “你也认为罗信会造反?”嘉靖帝的神色变得凝重。

    “老臣不敢!”徐阶道“只是有怀疑。”

    “你呢?”嘉靖帝将目光望向了高拱。

    “这个消息从第一眼看上去,是徐大人说的那个意思。”高拱思索着说道。

    “有第一眼,就有第二眼。”嘉靖帝淡淡地说道“说说你的第二眼吧。”

    “陛下,罗信不是蠢人。反而智慧无比,我想这一点,陛下和徐大人都会认同。”

    “不错!”嘉靖帝和徐阶同时点头,这一点无法反驳。

    “如此就奇怪了。我们都能够想到的事情,罗信会想不到?会留这么大一个破绽给我们看?”

    “那就是他不会造反?”

    “老臣不敢肯定。”高拱低声道。

    “你们两个都不敢肯定,那朕要你们何用?”嘉靖帝火了。

    徐阶和高拱低着头,不言语。

    半响,嘉靖帝头疼的揉了揉眉心道“说说如何应对吧。”

    “总得做些防备。”高拱道“让长江一线的北方军队做一些防备吧。一旦罗信起兵,总能够阻拦一时,给我们调兵的时间。但是,这一切要秘密进行,不要让罗信知道。”

    “把罗信的家眷监视起来吧。”徐阶也开口道“当然只是监视,不能够让罗信的家眷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