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77章

明士-第877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信从礼部回家,他也知道现在百官都在议论涨俸禄的事情,礼部也议论纷纷,而且每个人都眼睛放光,议论着应该涨多少,还有人征求罗信的意见,罗信只是微笑不语。没有参合。

    罗信知道,这是因为如今大明财政好转,那些官员便想着给自己谋些福利。而且说实话,大明的官员,俸禄实在是太低了。特别的京官,如果只是指着那点儿俸禄,真是养活不了自己,更不用说是一家人了。

    想当初,罗信刚刚到詹士府的时候,都在詹士府找不到人,那些人还不是都出去干私活了?

    否则就活不下去!

    但是,如今的罗信主要是低调,所以能不参合的事情,尽量不去参合。

    回到了府中不久,云知秋和陶兴彦便联袂而来。罗信便让下人去做饭,三个人在屋内烤火喝茶。

    “哎,不器,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罗信含笑说道。

    “现在的官员都在闹俸禄,已经都闹到阁老那里了。”说到这里,陶兴彦抬起手指,向上指了指。

    “呵呵……”罗信笑了两声道:“听说了。”

    “唉……”云知秋叹息了一声道:“实话实说,大明的俸禄太低了。那些实权衙门还好说,但是像翰林院,国子监和督察院等等这些清流衙门,就指着那点儿俸禄,想要养一大家子,根本就不可能。每到年关,都是这些官员最痛苦的时候。被儿女埋怨,被妻子谩骂,被娘家人看不起,很多这些清流官员都是借债过年。

    能借到还算好的,很多人连借都借不到。我给你说个笑话,说是一个翰林院的翰林,过年前,开的那点儿俸禄,被索债的人要走了,大过年的,借给他钱的人,也过不去年啊。而翰林原本脸皮就薄,便将钱还了。但是,却没有钱过年了。便让妻子回娘家借点儿,先把年关过去了再说。

    但是,他年年让妻子去娘家借钱,娘家早就不耐烦,便没有借。但是家里别说的肉菜,连米都没有。他便用仅剩下的十几个铜板买了一盆红薯,大年三十,年夜饭便是白水煮红薯。

    这翰林夫妻两个感情很好,那翰林更是会苦中作乐。拿起一个红薯递给自己的妻子说,娘子,这个鸡腿给你吃。

    他的娘子便拿起了一个红薯,递给他道,相公,这个鸭腿你吃。

    两个人你来我往,吃的是红薯,口中说的却都是鸡鸭鱼肉。

    他妻子的娘家人终究是心疼女儿,便让她的哥哥在年夜饭的时候,装了一盒子年夜饭给送过来。但是却在外面听到了房间里,翰林夫妻欢声笑语,互相让着鸡鸭鱼肉。登时心中大怒,一脚踹开了大门,闯了进去,却只是看到了桌子上的一盆红薯,那翰林羞得夺门掩面而出。”

    屋子里寂静无声,气氛变得凝重。三个人突然就没有了心情。半响,云知秋道:

    “现在不仅是那些清流了,便是有实权的衙门,也手头拮据,否则的话,也不会这次怎么心齐,要涨俸禄。”

    “怎么会?”罗信道:“那些实权衙门不是富的流油吗?”

    “那是之前!”云知秋看了罗信一眼道:“你这两年频频出手,整治贪腐,杀了很多官员。现在的实权衙门的官员也都不敢贪污,如此他们和清流也没有什么两样。

    不器啊!

    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中骂你,说不定还有人扎小人呢!”

    “这……我倒是没有想到。”罗信的神色有些尴尬。

    “唉!”陶兴彦叹息了一声道:“说实话,我们两个也没有什么背景,更是没有的财力,也就指着这点儿俸禄。如果不是这近一年的时间,都是跟着你在南方,你管吃管住,今年这个年关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过。

    跟了你近一年,吃你的,喝你的,我们两个自己的俸禄都攒下来了,今年能够过一个肥年啊,很久没有过这样的肥年了,真是高兴啊!”

    “你们倒是高兴了,我不高兴啊!”

    *

    *

第1430章 等裕王登基吧()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萧瑟的声音,门被推开,张洵走了进来,三个人望向张洵,神色都是一愣,见到张洵神色憔悴,衣衫凌乱的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了?”罗信站了起来,给张洵搬了一个凳子,有给他倒了一杯茶,问道。

    张洵看了一眼那茶水道“我不喝茶,我要吃饭,我要吃肉。”

    “哦……”罗信连忙点头道“有有,已经让下人做了,你稍等。你这是怎么了?一天没吃饭?”

    “唉……”张洵叹息了一声道“也不是没吃,每天和稀粥,那稀粥都能够数米粒。”

    说到这里,张洵自嘲的一笑道“这日子没法过了,去年不是添了一个儿子吗?实在是俸禄不够,便厚着脸皮管家父要了一些。平时节衣缩食,省下的一些东西都给儿子吃了,我和娘子几乎天天稀粥。

    但是,这到年关了,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朝廷那点儿俸禄我还债都不够,原本想着在管家父要点儿,但是月前家父来信,问问我这里有没有钱,想向我拿一些。

    不器,你也知道,咱们北方这几年就没有消停,战争,天灾不断,家父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每月看病的钱就花不少,家里也没有余钱,还借了不少。如今快到年关了,崔债的人多,家父才想到我。

    我心里原本就不舒服,娘子又怼了我几句,我们两个便吵了起来,唉……”

    “伯父有病,需要钱,你怎么不早和我说?”罗信急道。

    张洵翻了一个白眼道“你不是不在京城吗?你以为我会和你客气?但是你都跑江西大山里面了,我上哪儿找你?”

    “那你来我府上找我娘啊?还有可以找我爹啊?”

    张洵沉默不语,罗信也闭上了嘴巴。罗信和张洵是铁磁,张洵在确定罗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会客气,但是却不会去和罗信的父母借钱,他还是要脸面的。

    “算了,不说这些了。伯父那边需要多少银两?”

    “家父那边已经借了三百两了,听家父来信说,若要治好,恐怕还需要三百两。”

    罗信起身走了出去,不一会儿拿着一个小箱子回来,放在了张洵的面前道

    “这是一千两,伯父不仅要治病,还需要增加一些营养。你都寄回去吧。至于年货你就不用管了,今夜来不及了,明天我让陆元准备好,晚上我给你送去,别和嫂子生气。”

    “我不生气,是生我自己的气。”

    “不器,我家的年货还没有买呢。”云知秋道。

    “我家的也没有买!”陶兴彦也说道。

    张洵感激地看了他们两个人一眼,他的心里知道,云知秋和陶兴彦是陪着他,以免他的脸皮不好看。

    “行,都送。”罗信乐呵呵地说道。

    “不过!”陶兴彦道“这个俸禄真的要涨啊。否则大明的官员实在是过不下去啊。”

    “嗯!”罗信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怎么?”三个人都望着罗信。

    “难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就陛下那个性子……真闹起来,恐怕不仅不会涨俸禄,还会在午门仗背一批官员。”

    “但是……”

    “坚持一段时间吧!”

    大家都不言语了,知道罗信的意思,想要在嘉靖帝的身上拔毛,那根本不可能,只能够等着嘉靖帝死了,裕王登基,将希望寄托在裕王的身上。

    “啪!”张洵一拍桌子道“昏君,整天就知道修道,他修道每天花的银子如流水。却让我们这些官员连年都过不下去。”

    “这样下去,要出大事啊!”陶兴彦也叹息了一声。

    年关临近。

    内阁两个阁老实行了拖的政策,装聋作哑。俸禄是发下去了,但是要债的人早就登门了。这点儿俸禄还不够还那一屁股债的。

    平常那些沉稳从容的官员,那些饱读诗书的人,天天被媳妇吵闹,一个个都神色憔悴。

    年关年关,真他娘的是一关,过不去的一关!

    如果是之前,大明财政困难,大家也就忍了,知道去闹也没有用。

    但是……

    如今不同了啊!

    大明财政很好好不好?

    南有市舶司,北有互市,大明虽然还不至于富得流油,但是库房里已经有了大量的银钱,而且看这个趋势,如今大明太平,这财政只会越来越好。

    如此还让他们过不去年,忍了无数年的官员,在被讨债人所逼,被自己的娘子所逼,再也没有了沉稳从容,而是彻底爆了。

    这些官员开始串联,然后汇聚在内阁,吵吵嚷嚷,要面见两位阁老。

    徐阶和高拱坐在值房内,满脸的郁闷。

    这大年关的,他们两个也想过一个好年,被这些官员这么一闹,这年还怎么过?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躲的问题了。看这些官员的情绪,他们不出去,晚上这些官员就能够闹到他们家里。

    “真是不要斯文了!”徐阶气愤地说道。

    “过不下去了啊!”高拱淡淡地说道。

    “你也别说风凉话,你有办法赶紧说。”徐阶的脸上带着不耐烦。

    “你是首辅,你说的算。”高拱依旧神色淡淡。

    “你……那我这个首辅命令你这个次辅解决此事。”徐阶气哼哼地说道。

    “没问题,首辅给个章程。”

    “我又章程,还用你去解决?”徐阶的脸都黑了。

    高拱双手一摊道“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没办法,你也得去!”

    “也行!”高拱站起来道“我就去告诉他们,首辅没有办法。我听首辅的。”

    “你……给我站住。”徐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肃清,我们还是商量一个办法吧?”

    高拱摇头道“真没有办法。不涨俸禄,说什么都没有用。涨俸禄,你我说的又不算。如果我们两个去和陛下说,大家都不用过年了。”

    “是啊!”徐阶叹息了一声。此时外面闹哄哄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闯进来的趋势,徐阶站了起来道

    “肃清,我们先出去劝劝吧。”

    。

第1431章 热闹大了() 
“好!”

    两个走了出来,众官员便是一静,都眼巴巴地望着两个人,两个人也将自己的口才充分发挥了出来,舌灿莲花,巧舌如簧,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要体谅朝廷的难处,朝廷虽然有点儿钱,但是花销的地方更大。

    但是……

    他们两个说得嘴干舌燥,真是两个人都如此,别看高拱在值房内怼徐阶,但是在关键时候,还是不遗余力和徐阶配合,两个人甚至都觉得从来没有这样配合默契过,甚至有种惺惺相惜之感,但是就是没有人听。

    而且闻讯赶来的官员是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了一百,超过了两百,超过了三百……

    几乎京城所有的大小官员都来了。

    而且这人一旦多了,便人来疯了。

    相互打气,群情激奋,谁都想嚷几句,结果就是大家都在嚷嚷,不仅是徐阶和高拱的话,到后来都被掩盖了下去,便是那些嚷嚷的人也都听不清谁说什么。越是这样,心中的不平之气越浓。而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徐阶和高拱的学生,张居正和王锡爵不得不站出来,帮助老师。

    这些人不敢怼徐阶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