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884章

明士-第884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门又被敲响,罗信站起来,走到门口,将房门推开,便见到鲁大庆站在门前。见到罗信走出来,轻声道:

    “宫里来人了。”

    “腾!”

    张洵等人都站了起来,张洵走到了罗信的身后,压低了声音道:

    “不器,小心!”

    “嗯!”

    罗信点点头,走出了书房,向着前园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

    “什么人?”

    “宫里的传旨太监。”

    罗信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穿过了月亮门,来到了前园,来到了花厅,便见到一个太监站在那里,还有四个东厂番子站在身后,一见到罗信,便施礼道:

    “罗大人,皇上口谕。”

    罗信跪下道:“臣恭请圣安。”

    *

    *

    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阅读网址:

    

第1442章 对奏() 
“传罗信速速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臣领旨!”罗信站了起来,含笑道“公公请先用茶,下官去换朝服。”

    “大人快点儿。”

    “嗯!”

    罗信点点头,摆摆手,鲁大庆便端着茶走了上来,放下茶,抬手的瞬间,便将一张银票塞进了那个太监的衣袖中。

    罗信转身离开,走出了大门之后,脚步陡然加快,迅速地返回了后园,走进了书房。而鲁大庆也立刻安排下人,拿着朝服跟了进来。

    罗信被下人侍候着一边换朝服,一边对张洵等人道

    “陛下让我进宫面圣。”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见到一个人匆匆进入到后园,鲁大庆目光一动,急忙迎了上去,然后从那个人手中接过了一张纸条,那个人迅速地离去,鲁大庆快跑着进入到书房,将那张纸条递给了罗信。罗信看了一眼纸条,便摆摆手对那些丫鬟道

    “你们下去!”

    “是!”

    两个丫鬟施礼退去,鲁大庆站在了书房的门口,罗信将那张纸条递给了张洵。张洵一看,神色一惊,低呼道

    “陛下派人拿着奏章去了裕王府?”

    陶兴彦脸色一变道“如此说来,这件事陛下怀疑裕王殿下了,认为是裕王在逼迫陛下退位。”

    “事情闹大了!不可收拾。”海正有些慌乱地说道。

    “现在有人在裕王府吗?”云知秋问道。

    “不知道!”陶兴彦摇头道。

    罗信拧着眉头思索着道“方才我们看到的消息,似乎有两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在宫门。”

    “谁?”张洵等人目光瞬间汇聚在罗信的脸上。

    “张居正和王锡爵。”

    “呼……”

    众人都吐出了一口气,看来徐阶和高拱都有了准备,有着他们两个在裕王府,特别是张居正在,裕王应该没有危险。

    “不器!”放下了裕王的问题,张洵脑子转得非常快“陛下宣你入宫,会不会是让你审理这次堵门大案?”

    罗信不由皱起了眉头,目光变得深邃。

    “对啊!”陶兴彦低声道“没有去堵门的官员原本就不多,如今连内阁等大员都被软禁在宫内,更是抓了几十个人。陛下要审理此案,必定要选一个没有出现在宫门口的人。而没有去宫门口的人,如今算一算,应该是以不器你的职位最高。你不仅是三品礼部侍郎的实职,还有从二品的虚职。而且以你如今在大明的威望,陛下也只能够选择你。”

    “这……真的很麻烦啊!”罗信不仅有些头疼。

    “但是,这也是一个机会。”云知秋道。

    “什么机会?”罗信抬眼问道。

    “这个案子不好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弄清楚,任何一个人去审案,都只能够和稀泥。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要做到两点,就能够过关。”

    “哪两点?”

    “第一点,必须让陛下消气。第二点,便是尽量让百官脱身。我说的机会就在此。只要你能够帮一个官员脱身,这就是一个人情。”

    “说的也是!”罗信点点头,随后揉了揉眉头道“但是,谈何容易啊!”

    此时罗信已经将官服穿好,迈步向着门外走去道“我走了!”

    “我们在这里等你。”

    “好!”

    罗信乘着马车来到了西苑门前,从马车上下来,目光扫视,周围再也没有一个官员,而且地面上的血渍都已经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出来,方才在这里发生了一起天大的冲突。

    一脚迈进了宫门,罗信便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同。西苑还是那个西苑,但是里面的气氛却变得肃杀。

    御林军,锦衣卫,东厂,不时地巡逻,一种杀气在皇宫内弥漫。

    罗信此时也没有什么主意,他也不知道嘉靖帝会和他说什么,只是提醒自己一切要小心谨慎,跟着太监来到了玉熙宫前等待。

    很快,便有一个太监走了出来,对着罗信道“罗大人,皇上宣见。”

    罗信点点头,心中有些放心。从进入到宫门内,还是看到不少的熟人。锦衣卫,东厂的人,还是那些熟面孔。

    罗信走进了玉熙宫,冷森森的大殿,向着嘉靖帝拜道

    “臣罗信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认识海瑞此人吧?”嘉靖帝的声音冷冷地传了出来。

    “嗯!”罗信点头道“他曾经是臣的下属。”

    “你觉得他为人如何?”

    “二愣子!”罗信迅速地回答。

    “只是二愣子吗?”

    “那臣就不知道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他和臣共事的时候,经常顶得臣下不来台,所以在臣的心中,他就是一个二愣子。”

    “当初是你把他从天牢中要了出去,难道你对他就这点儿了解?”

    “臣是听说他的别号叫作海笔架,生性古板耿直,那时正值反贪之时,这样的人最好用,所以才和陛下要了他。”

    海瑞做教谕时,上级下来视察。陪同他接待上级的两名下属行下跪礼,唯独海瑞不跪。上级气得指着海瑞三人,“这三人组合,就像一个‘山’字形笔架!”此事过后,海笔架在官场中流传下来。

    这件事嘉靖帝自然也知道,闻言冷哼道“那海瑞被你从大牢中救出来,心中一定对你感激莫名,马首是瞻吧?”

    罗信心中就是一凛,如今他已经知道嘉靖帝已经派黄锦去了裕王府,这是怀疑裕王在逼他退位,而自己这个裕王的老师,嘉靖帝自然也心中开始怀疑。当即摇头道

    “臣佩服海瑞的耿直,但是臣确实是和海瑞合不来。而且……”

    “而且什么?”

    “海瑞在朝堂几乎就没有什么朋友,他的性子使他这个人只能够看到表面的东西,而且专门看到的是别人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所以,在作为臣的下属时候,也经常顶撞臣,让臣下不来台。甚至有时候是当众让臣下不来台。所以他和臣之间就是一种同僚的关系。在他的眼里,臣也是一身毛病,比如臣穿的好一些,吃的精细一些,这在他的眼中都是十恶不赦,认为臣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代表。所以,臣想,他的心中对臣应该没有什么感激之心。”

    。

第1443章 代圣询问() 
噺⑧壹中文網。χ⒏òм哽噺繓赽捌㈠蛧

    “呵呵……”嘉靖帝冷笑道:“如此说来,你的心胸倒是比朕还大。朕看了他的奏章,都气愤难平,你倒是和他能够一起共事许久。”

    “陛下,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比方说,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就适合看守仓库。一个言语犀利的人,就适合去鸿胪寺,像海瑞这种耿直固执的人,自然最适合督查御使,监察天下百官。

    臣为了大明,自然要用海瑞。陛下也应该看到了当初反贪的效果。臣实话实说,当初若不是海瑞在反贪之中冲锋陷阵,根本就抓不到那么多贪官,也收缴不上来那么多的银子和土地,如果当初收缴不上来那么多的银子和土体,根本就无法消灭当时的流寇,后来也无法顺利的裁军。

    海瑞的性格在这方面有大用。”

    嘉靖帝沉默了,心有点儿痛。罗信这番话说的便是天下大灾,而徐阶却用赈灾款给自己重建玉熙宫,也正是因为此时,天下流寇四起。

    说是流寇那是好听,实际上就是四处都是起义军,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要掀翻大明。大明国本已经摇摇欲坠。

    此时细细想来,当初罗信消灭了流寇,又进一步裁军之后,在请功的时候,将海瑞的功劳写得清清楚楚,此时都回忆了起来。正如此时罗信所言,海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想到海瑞等人的奏章,心中的愤怒又沸腾了起来。望着罗信道:

    “好,既然你说和海瑞并没有私下的关系,那么此案就交给你来审理。”

    罗信心中既是无奈,又是焦虑。

    无奈的是,自己终究躲不过这件事。

    焦虑的是,这件事真的不好审理。

    一个审理不好,说不定就将自己和裕王都带了进去。

    但是,此时也不容他不答应。一方面嘉靖帝已经将此事交给他了,他不能不接。另一方面,自己接了这个案子,也能够尽量减少百官的损失。

    “臣遵旨!”

    罗信退了出去,一个太监捧着那些奏章跟着走了出来。想要审理百官,自然要给罗信看这些奏章。罗信走出了大殿,便道:

    “给我准备一个房间,我先看看这些奏章。”

    便有太监给罗信准备了一个房间,罗信走进去落座,闭目养神。有小太监给端上来茶水,罗信这才睁开眼睛摆摆手,小太监便退了出去,将房门关上,房间里便只剩下了罗信一个人。

    罗信拿起了一本奏章看了起来,看完一个接着看下一个,一连看了十几本,便不再去看,脸上现出苦笑。

    这些官员可真是够大胆的,或者是说……够无耻的。

    不错!

    罗信就是觉得这些官员够无耻!

    本质上讲,这些人想要的是什么?

    涨俸禄而已。

    但是,每一本奏章上都没有关于涨俸禄的一个字,倒是通篇抨击嘉靖帝和弹劾内阁徐阶与高拱,好像他们都是士林豪杰,一切都是为了大明,铁骨铮铮,不惧强权。

    实际上呢?

    就是舍不得脸皮。

    这些官员就是既想要里子,也想要面子。

    这要是奏章上写的都是赤裸裸的要涨俸禄,恐怕传出去会被大明百姓骂死。那些百姓可不管大明的官员能不能吃上饭,他们的心中就是觉得当官的都是朱门酒肉臭。而且你们文人不是都不谈钱吗?

    那是铜臭吗?

    一旦这样写了,那真是臭了名声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海瑞鼓动出来这么一个奏章,大家一看,这妙啊!

    咱们上奏不是为了涨俸禄,是为了大明。

    当然,事情的真相大家都清楚,就看你陛下和内阁如何处理了。给我们涨俸禄,立刻风平浪静。不给我们涨俸禄,我们就弹劾没完。

    当然,给他们涨了俸禄之后,海瑞如果还继续抨击圣上,他们是不会跟着的,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攻击海瑞。

    海瑞心中也许还得意,他借了百官的势,形成了这次轰轰烈烈地对皇上和内阁的弹劾,终于舒了他心中一口气你。至于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