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明士 >

第948章

明士-第948章

小说: 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57章 罗信的反击() 
徐阶知道这是他最好的机会,赶走高拱,斩断罗信的臂助,敲打张居正。至于得罪了隆庆帝,他早就得罪了。他心中也知道,经过此事之后,他和隆庆帝已经彻底翻了脸,但是他不在乎。从他背叛隆庆帝那一天起,他们两个就翻了脸。如不是在嘉靖帝死前,他就开始布局,恐怕这个时候,早就被隆庆帝赶出了官场,是他的布局逼得隆庆帝不得不捏着鼻子容忍他。他今后要做的就是架空隆庆帝。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将自己逼到了悬崖。这次要不成功地将高拱赶出去,之后稍作运作,便可以将罗信赶出内阁,同时将张居正敲打老实,让张居正知道他徐阶的真正厉害,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不敢再有其它心思。如此,架空隆庆帝不在话下,将来将内阁首辅的位子传给已经老实的张居正,他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要不就是自己身败名裂,被高拱赶出内阁,其下场可以想象。

    但是他有信心自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因为他确定钱荒的问题无解,只要钱荒的问题无解,一条鞭就实施不下去,如此高拱就无法翻身,被赶出内阁已成定局。

    所以,他现在就抱着沉默的心思,坐在那里。我一个内阁首辅,总不能赤膊上阵,都是手下的小弟上阵,弹劾高拱。即便是这次被隆庆帝召回内阁来开会,只要隆庆帝不把高拱赶出内阁,他也会依旧做个闷葫芦,看你隆庆帝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

    指着严纳那个老好人和蠢货,想要率领内阁?

    开玩笑吧?

    基于这个理由,徐阶连罗信在南方对官场的调动都没有开口,罗信趁着这次去南方重启市舶司,将周玉运作到杭州知府兼任市舶司提举,掌握了市舶司。但是,徐阶不在乎,等到赶走了高拱,赶走了罗信,周玉不过是小人物罢了。

    所以,隆庆帝在那里絮叨,徐阶和高拱却都紧闭着嘴,没有人搭话,这让隆庆帝渐渐地变得尴尬了起来。

    最终隆庆帝阴沉着脸道“徐卿,高师,朕不希望再看到你们相互弹劾的奏章。”

    高拱看了一眼徐阶,徐阶也正好抬头望向高拱,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相撞,徐阶冷然一笑,站起身向着隆庆帝施礼开口了。

    “陛下,那些官员弹劾高拱,也是对事不对人。实在是一条鞭不适合大明,是祸乱大明的一个乱政,如今已经闹得民不聊生,还请陛下下旨废除一条鞭,让大明重新走上正轨。”

    “荒谬!”高拱愤怒地站了起来。

    “荒谬?”徐阶淡淡地说道“钱荒就是一条鞭引起的祸乱表象,没有一条鞭,哪来的钱荒?没有钱荒,哪来的冲突?你作为内阁次辅,难道不知道多地已经出现了冲突?再这样下去,会引起民变,继而遍地烽火。如今大明内忧外患,你想要大明的内忧来的更猛烈吗?”

    “陛下!”徐阶再次面向隆庆帝,咄咄逼人道“还请陛下废除一条鞭,严惩高拱,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隆庆帝的脸色不由变得苍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望向了罗信。这是他的习惯,自从罗信成为他的老师,他一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本能地就去找罗信。

    他再蠢,心中也知道,一旦废除了一条鞭,就必须寻找一个背黑锅的,历史上的太多事例都是如此。而在这一条鞭的事情上,能够背黑锅的只有高拱,如此高拱离开内阁就成为了必然,甚至罗信都要受到惩罚,就算不把罗信赶出内阁,到时候徐党集中火力弹劾罗信,恐怕罗信也会落个和张居正一样的下场,三年不能理政。

    高拱离开内阁,罗信三年不理政,有这三年的时间,他隆庆帝真的就被架空了。

    “陛下!”

    罗信不能不开口了,他还是想尽量维持徐阶和高拱都在内阁的局面,也好让他在两虎相争之中,有着壮大的机会。所以,能拖就多拖一段时间,也许拖得久了,机会也就出现了。

    “如今外患未除,国内的事情不宜大动干戈。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讨论一条鞭。说实话……”

    说到这里,罗信淡淡地看了一眼徐阶,然后继续道

    “我对京城的百官很失望,原本臣以为,臣远去南方,不惜亲自出海,单刀赴会,百官一定会受到激励,一定会在臣解决南方问题的同时,群策群力地想办法去解决北方问题。

    要知道,北方才是我们大明的真正威胁。不管是阿拉坦汗,还是皇台吉,都曾经打到了我们京城城下。这才过去了多少年?难道都忘记了吗?

    但是,令臣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个官员在想如何解决北方问题,竟然都在弹劾。弹劾徐大人,弹劾高大人,弹劾严大人,弹劾马大人,弹劾臣,弹劾张大人。

    这是要干什么?

    弹劾整个内阁?

    他们是想要整个大明没有内阁了吗?

    是想要大明彻底内乱吗?

    难道他们是北方草原的内奸吗?是为了北方草原打前站吗?”

    “腾!”

    徐阶和高拱的脸都红了,罗信的话太犀利了。而且还无法反驳,人家罗信去了南方,你们就应该在京城想北方的问题。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

    “所以,臣觉得,如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北方问题,至于一条鞭,还是先放放吧。或者在解决北方问题的同时,群策群力,也许还能够想出解决一条鞭问题的办法。”

    “说得对!”隆庆帝期盼地望向了罗信道“北方还得劳烦罗师。”

    “这……”罗信神色犹豫道“有首辅在,再说了,我都解决了南方问题,北方也该首辅去解决了。”

    徐阶的心脏便是剧烈一跳,他倒不是害怕去草原,被草原人给杀了。因为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草原杀了他,又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他害怕的是,自己出使北方草原会产生两个结果。

第1558章 回朝() 
第一个结果是高拱和罗信在他出使这段时间内,对他的人进行打击,等人回来,恐怕朝堂已经是另一番局面,他辛苦的布局都败了。

    第二个结果是,他出使北方,以失败告终。说实话,他还真的不知道如何阻止北方草原入侵。经过这些日子的调查,他骇然地发现,北方草原如今十分强大,兵精马壮,想要说服这样的一群人,难度可想而知。一旦失败地回来,会产生什么影响?

    人家罗信出事南方,成功了。你出使北方,失败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两个结果中的任何一个结果,都不是徐阶能够承受的,更何况,很可能这两个结果会一起出现。一旦一起出现,被赶出内阁的就是他徐阶,而不是高拱了。所以,不等别人符合,徐阶立刻开口道

    “罗大人被誉为大明军神和财神,而且这次南方之行,也确实证明了罗大人不负盛名。所以,为了大明,还请罗大人辛苦一趟。”

    罗信沉默不语,隆庆帝急了,在他心中,没有人比罗信更合适,便开口道

    “罗师,还请你辛苦一趟。只要解决了北方问题,你在内阁的位子再提一位。”

    隆庆帝这句话一出口,房间内的人脸色都是一变。张居正眼中现出了沮丧之色。如果罗信再提升一位,他和罗信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

    更何况……

    他三年内还不能理政!

    三年后,他和罗信之间的距离会成为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马芳倒是心中喜悦。

    不错!

    就是喜悦!

    原本他被罗信超越,虽然没有什么不满,但是也是有着失落的。想当初,自己可是仅排在高拱之后,坐在内阁第三的位子。后来,被严纳超越,继而又被罗信超越。罗信超越也就罢了,反正自己都抱了罗信的大腿。

    但是,被严纳超越,心里便老大不是滋味。但是,如果罗信超越了严纳,他这心理就立刻平衡了。

    严纳的眼中露出了一抹苦笑,不过却也没有多少失落,反而有着一种释然和解脱。

    原本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上善若水,不是想要低就,也想着有一天高飞。而且他终于等到了机会。马芳所犯的错误,让他超越了马芳。徐阶和高拱的相互弹劾,让他拥有了暂时统帅内阁的机会。

    而且他不认为这是暂时,只要他能够做得出色,徐阶和高拱就可以回家了。两个人在这次庞大的弹劾中,相互揭的伤疤揭得太狠了,两个人都丢掉了士林的脸面,特别是徐阶,如果是一个稍微要点儿脸的人,都会请辞。

    在这个时候,只要他严纳做内阁老大做得出色,到时候再运作一番,完全有机会将徐阶和高拱都踢出内阁,如此他就可以真正地坐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而不是暂时的。

    但是……

    就是这一段暂时的当老大,让他发现做老大好辛苦,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任这个老大。没有人服气他,不说内阁的马芳和张居正,便是说六部上书,那些被徐阶起复的老臣,就没有人服他。让他每日都处于焦头烂额之中。所以,当罗信有着超越他的机会,他心中竟然有着一丝解脱。

    而且正是由于产生了这一丝解脱,让他猛然醒悟,自己似乎真的不适合担任内阁首辅。但是,他也不愿意抱谁大腿,心中叹息了一声,暗道

    “继续做我的老好人吧,看来这老好人做着做着就做习惯了……”

    高拱的神色是一怔,他突然感觉罗信在不知不觉中就坐在了他的身后,当然这要罗信解决北方问题,但是在他的心中,从没有觉得罗信会解决不了。

    “这就做到第三位了……”

    徐阶的心中却是一沉,如果罗信解决了北方问题,坐到了第三位,而自己随后将高拱赶出内阁,这罗信自然就升为了内阁次辅,成为他直接面对的政敌,而且是分量足够的政敌。

    怎么一不小心,罗信就成长到如此程度?

    但是,他能不答应吗?

    不答应,你去啊!

    所以,罗信很快有离开了京城,前往北方边关。而京城朝堂,徐阶和高拱几乎都同时停下了弹劾。朝堂又恢复了寂静。

    但是,徐阶只是表面上停下来弹劾,暗地里却在酝酿更大的风暴。暗地里推动反对一条鞭的逐项事宜,各地不断地爆发出冲突,伤亡的数量都在不断地激增。

    高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派出人四处救火,但是这火却似乎越救越大,让高拱焦头烂额。

    实际上,高拱也知道,只要自己解决了钱荒的问题,便能够立刻灭火,然后继续推行一条鞭,但是却无法寻找出一条解决钱荒的道路。

    而此时,罗信已经坐在了罗青的大帐内,坐在他面前的还有他的爷爷罗恒。他们没有谈和大明边关的问题,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不是问题。只是互诉离别,喝得伶仃大醉,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三天。

    三天后,罗信也陆续接见了自己的那些心腹,比如鲁仲连等人。

    之后又在草原待了七天,这七天谈论的都是正事,罗青向罗信详细地讲述了西征的一切,罗信和罗青反复研究了对策,定下了未来五年的计划,然后罗信便告辞了。

    北方草原撤走了边境上的军队,互市再次开启。

    但是,琴双只是回到了边关大同,还没有等到他动身离开,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