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47-万病回春 >

第38章

647-万病回春-第38章

小说: 647-万病回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煎汤饮之。良久,泻出秽物。须在荒野之处则可,恐秽气传人故也。根据法三、五次即愈。虚 
弱者,间日为之。其他蜜陀僧、胡粉之类皆塞窍,以治其末耳。 
x治狐臭方x 
麝香 巴豆(去壳) 木通(去皮) 
上为末。每服一钱重。醉子酒熬膏为丸,金箔为衣。空心,水酒调化一丸服之。以净桶 
盛腹内打下秽物,急盖闭勿闻,神效。 

卷之四
脱肛
属性:脱肛者,肺脏蕴热,肛门闭结;肺脏虚寒,肛门脱出。用参 汤加减。凡泻痢久虚,或 
老人气血虚惫,或产妇用力过度,俱有脱肛也。小儿亦有脱肛症者。 
脱肛症者,肛门翻出,虚寒脱出。 
x参 汤x 
人参 黄 (蜜水炒) 当归 生地黄 白术(去芦) 芍药(炒) 茯苓(去皮,各一钱) 升 
麻桔梗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肺脏虚寒,加干姜(炒)五分。上锉一剂。姜、枣煎,食前服。 
大凡脱出肛门不收,用热尿洗后,用烘热鞋底揉进,恐迟则冷燥难进;或用冰片点上, 
亦收。 
x浮萍散x 于秋暮取霜露打过浮萍,不拘多少,以净瓦摊开阴干。其瓦一日一易,不可见 
日,务要阴干,用纸包起。凡有前疾者,临时研为细末。先取井中新汲水洗净脱出肛,次 
以药末掺上,其肛徐徐即进,一时即愈。不拘男妇大小儿并治。 
x脱肛方x 五倍子炒黄为末,放热鞋底上抵之,即收。 
一春元素有痔,每劳役便脱肛,肿痛出水,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芍药十余 
剂,中气复而愈。后复脱作痛,误用大黄丸,腹鸣恶食几危。余用前汤加炮姜、芍药,诸症 
渐愈。后去姜,加熟地、五味,三十余剂而愈。 

卷之四
诸虫
属性:脉∶脉沉实者生,虚大者死。夫脉沉而滑者,为寸白虫。慝蚀阴痛,脉虚小者生,劲急 
者死。《外台》云∶虫脉当沉弱而弦,今反洪大,即知蛔虫甚也。 
古云∶湿热生虫,正如今人俗验禾苗,雨洒日照,禾节生虫,此帮助矣。人患虫积,或 
饥饿调摄失宜,或过腥 白酒,或炙食牛羊,或啖鳖苋,中脘气虚,湿气少运,故生寸白、 
蛔厥诸虫。形如蚯蚓,相似团鱼曰血鳖。小儿最多,大人间有为患。嘈杂腹痛,呕吐涎沫, 
面色痿黄,眼眶鼻下青黑,以致饮食少进,肌肉不生,沉黑寒热。虫不早治,相生不已。古 
云∶虫长一尺,则能杀人;虫若贯心,杀人甚急。治宜选方而用。 
诸虫者,肠胃中湿热所生也。 
x追虫丸x 
木香 槟榔 芜荑 锡灰(各一钱) 史君子(肉,二钱) 大黄(二钱) 牵牛(末,一两) 
先将皂角与楝树根皮二味浓煎二大碗,煎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将沉香 
末为衣,后又将雷丸末为衣子。每服五十丸,空心,砂糖汤送下。追取虫积,即愈。 
x追虫取积散x 
槟榔(末,二钱) 黑丑(头未,二钱) 陈皮(末,八分) 木香(末,五分) 
上为末,共研匀。每服五钱,小者三钱,砂糖汤送下。五更服三、四次,以米汤补之。 
忌鱼腥、油腻之物三、五日。 
x五仙方x 治诸虫如神。 
大黄(四两) 皂角 雷丸 苦楝根(各一两) 木香 
上为末,酒糊丸。每服三、四十丸,茶下。 
x治蛔虫方x 用苦楝根刮去外粗皮,取内白二两,以水三碗,煮取一碗半,去渣。用晚粳 
米三合煮粥,空心,先以炒肉一、二片吃,引虫向上,然后进药粥一、二口;少顷,又吃一 
、二口;渐渐加一碗或二碗,其虫尽下而愈。 
x治腹中有寸白虫x 榧子一斤,陆续去壳用。不拘男妇、大人、小儿,如有此疾者,用此 
果去壳,陆续吃。用尽一斤,其虫从大便中出。用净桶接着,是雄者,自一条;是雌者,大 
小不等,或三、五条,或六、七条不止。只是还要吃一斤,此虫方绝出尽。若虫出后,其人 
宜好酒饮食调理,不半月,精神颜色身胖如初也。 
x治虫方x 使君子(火煨)十个,去热。水送下。其虫尽出。 

卷之五
头痛
属性: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 
者,头重如石,属湿也。风寒头痛者,身重恶寒,寒邪从外入,宜汗之也。偏头痛者,手少阳、阳明经受症; 
左半边属火、属风、属血虚;右半边属痰、属热也。真头痛者,脑尽而疼。手足冷至节者,不治也。少阳头痛 
者,往来寒热也;阳明头痛者,自汗发热恶寒也;太阳头痛者,有痰重或腹痛,为之痰癖也;少阴经痛者,三 
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也;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血虚头痛者,夜作苦者是也。眉轮骨痛, 
痰火之征也;又云风热与痰也。有汗虚羞明眉眶痛者,亦痰火之征也。 
肥人头痛者,多是气虚湿痰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人参、白术、川芎、白芷、细辛、羌活、 
桔梗、荆芥。 
瘦人头痛者,多是血虚痰火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生地黄、当归、片芩、川芎、细辛、羌活、 
桔梗。 
遇风寒恶心呕吐者,乃头风也。二陈汤(方见痰饮。) 
头痛偏左者,属风与血虚也。 
x当归补血汤x 治血虚与风头痛。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枯芩(酒炒) 香附(酒炒。各 
一钱) 防风 蔓荆子 柴胡(各五分) 荆芥 本(各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x加味四物汤x 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蔓荆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栀子(炒。 
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 
x黄 益气汤x 治气虚头痛。 
黄 (一钱,蜜炒) 人参 白术 陈皮 半夏(姜汁炒) 当归(酒炒) 川芎 本 甘草(炙。各 
五分) 升麻 黄柏(酒炒) 细辛(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 
头痛左右俱疼者,气血两虚也。 
x调中益气汤x 治气血两虚头痛。 
黄 人参 甘草(炙) 苍术(米泔浸,炒) 川芎(各六分) 升麻 柴胡 陈皮 黄柏(酒炒) 
蔓荆子(各三分) 当归(六分) 细辛(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旋眼黑恶心者,痰厥头痛也。 
x半夏白术天麻汤x 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语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 
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半夏(姜汁制) 陈皮(去白) 麦芽(各七分半) 白茯苓(去皮) 黄 (蜜水炒) 人参 泽泻 
苍术(米泔浸) 天麻(各三分半) 神曲(五分,炒) 黄柏(酒炒) 干姜(炒。各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前热服。 
偏正头痛者,风气上攻也。 
x川芎茶调散x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沉、偏正头痛、鼻塞 
声重、伤风壮热、肢体酸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气攻疰、太阳穴痛,俱是外感风气,并效。 
川芎 荆芥穗(各二两) 薄荷 香附(各四两) 羌活 白芷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姜、葱煎汤亦可。一方加菊花一两、细辛五钱、僵蚕、蝉蜕各二钱半 
,名菊花茶调散。 
热厥头痛者,见寒暂止也。 
x清上泻火汤x 治热厥头痛,虽冬天严寒,犹喜风寒,其痛暂止。来暖处或见烟火,则痛复作。 
当归 蔓荆子 苍术(米泔浸) 羌活 柴胡(各二钱) 川芎 生地黄 黄连(酒炒) 荆芥穗 本 
(各五钱) 防风 升麻 细辛 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红花 黄芩 炙甘草(各一钱) 生甘 
草(五钱) 
上锉,每剂一两二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颈项强痛者,风所干也。 
x回首散x 治颈攻强急、筋痛,或挫颈、转项不得者。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方见中风。) 
眉棱骨痛者,风热并痰也。 
x选奇方x 
羌活 防风(各二钱) 酒片芩(一钱半,冬月不用,或少者炒用) 半夏(姜汁炒,二钱) 甘草(一钱, 
夏月生,冬月炙)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也。 
x升麻汤x 治失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 
升麻 苍术 薄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或茶调散亦效。 
一切头痛总治之药也。 
x六圣散x 即是赤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风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 
用时口噙凉水,以药搐鼻。此药名为六圣。乳香没药川芎,雄黄白芷二钱停,半两盆硝共享,右件研为细末, 
专治眼泪头风、耳鸣鼻塞脑不宁,一搐牙痛便定。 
x七生丸x 治男妇八般头痛及一切头痛,痰厥、肾厥,伤寒伤风头痛,并皆治之。 
川芎 川乌(去皮) 草乌(去皮) 南星(去皮) 半夏(冷水洗去滑) 白芷 石膏(俱生。各等分) 
加细辛、全蝎各减半。 
上为细末,研韭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或十丸,嚼生葱茶送下。 
治六经头痛,诸药不效者。 
栀子(炒) 条芩(炒) 连翘(三味为君) 川芎 白芷 知母 黄柏(酒炒) 薄荷 生地黄(酒洗, 
六味俱为臣) 柴胡 桔梗(二味为佐) 香附米 甘草(二味为使) 石膏(二匙) 细茶(一撮) 
上锉,水煎,食后频热服。 
侍御西泉杜公,患头痛如刀劈,不敢动移,惧风,怕言语,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余以酒九蒸 
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 
刘毅斋但怒则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方见补益),以生 
肾水而不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加当归、黄 、木香、炮姜而 
瘥。(方见补益。) 
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痊。(方见补益。) 

卷之五
须发
属性:须属肾,禀水气,故下生也;发属心,禀火气,故上生也。 
中山还童酒 人间处处有,善缘得遇者,便是蓬莱叟。马蔺花一升,土埋三日,取出马蔺根,洗切片一升; 
用黄米二斗水煮成糜,陈曲二块为末;酒酵子二碗并前马蔺子共和一处,做酒待熟;另用马蔺子并根一升,用 
水煮十沸,入酒内三日。每日搅匀,去根,随量饮醉。酒饮尽,其须发尽黑。其酒之色如漆之黑。 
x乌须酒方x 
黄米(三斗) 淮曲(十块) 麦门冬(去心,八两) 天门冬(去心,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生地(四两) 熟地(二两) 枸杞子(二两) 何首乌(四两) 牛膝(去芦,一两) 当归(二两) 
上各为末,和入曲糜内封缸,待酒熟,照常榨出。每日清晨饮三杯。忌白酒、萝卜、葱、蒜。 
x经验乌须方x 能变白为黑,身轻体健,其功不能尽述。 
每年冬十月壬癸日,面东采摘红肥大枸杞十二升捣破,同好无灰细酒二斤,同盛于瓷瓶内浸二十一日足开 
封,添生地黄汁三升搅匀,却以纸三层封其口。俱至立春前三十日开瓶,空心热饮一杯。至立春后,髭须都黑。 
勿食芜菁葱蒜。服之见效。若年年服之,耐老身轻无比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