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 >

第218章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第218章

小说: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一叶还记得,之前印三哥国,日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曾对华夏海军的蔑视,在新闻里就可以看到,他们总是瞧不起华夏海军的,就算是华夏已经开始变得强大,甚至华夏威胁论在世界上吵闹不已的时候,都是如此。

    这是一种刻板的旧印象,是从华夏最黑暗的那个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旧印象。

    华夏五千年,是相当的注重领土的,而这个领土,是陆上的领土,因为那个时代,人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依靠土地来活的。

    但是海洋领土呢?

    这个问题,想来已经很是明了了,曾经的那些朝代,就算是航运发达,也会忽视这占了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积的海洋。

    尤其是以那两百年前的朝代,最为严重。

    海洋重要吗?重要。

    君不见因为海洋,荷国成为了著名的海上马车夫,君不见因为海洋,日不落的国旗从未落下,君不见因为海洋,米国的军舰在全世界几乎随处可见,君不见

    这海洋,怎么能不重要。

第390章 夙愿() 
“没想到,竟然已经下水了,真好。”

    于一叶感叹着,她一直在期待着,华夏国产航母下水的那一天,她等到了辽宁号,现在,她等到了国产航母。

    “我前两天看了一个视频,你说华夏,怎么就,那么不容易呢?”

    于一叶将自己团进椅子里,眼睛里有着点点的泪光。

    “每次在视频上都是笑呵呵的,怎么就能哭成那个样子呢?”于一叶像是在问灵,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啊。”

    这句话,不是于一叶说的,而是另一个人说的,而这个人即是此刻正吹着海风,看着海面上安安静静停靠在码头的新的国产航母,思绪万千。

    “首长,外边凉,咱们进去看吧。”

    “不了,没事的,我这身子骨好的很,让我再看一眼,再看一眼,替老司令,再看一眼,他就瞑目了。”

    周围的很多海军官兵们,在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眼圈都泛了红。

    这老司令指的是谁呢?是刘…华清将军。

    从航母下水往前推2294天,这位华夏海军之父在帝都与世长辞。

    他等了一辈子,也没有等到属于华夏的航母下水的那一天。

    这位排除万难推进华夏航母研制的老人,甚至为了华夏的航母高声疾呼,“如果华夏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而刘…华清将军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是在1980年五月的时候,他参观米国的航母时拍摄的照片。

    “只能看,不能摸。”就是这样冷硬的话语,这位老人不得不掂着脚尖,用一种穷人家的孩子在看着橱窗当中昂贵的玩具一样的,看着那些航母上的先进的设备。

    他没有看到航母下水,在老人离世后的2012年,辽宁号,华夏的第一艘航母,装备入列。

    而今天,华夏第一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

    这站在岸边的人,曾经陪着刘…华清将军努力的演讲,希望提起人们对航母的重视,却一再的被人认为是费钱的东西,一次次的碰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视频当中他会痛哭的原因,因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咱们的航母,真好看,对吧。”

    周围的人听了这句话,拼命的点头,对真好看!有的人是在是忍不住了,背过身去,将眼角的眼泪拭去。

    “老司令,您看见了吗,我们华夏的航母,全部国产的华夏的航母。”

    航母上的小红旗还没有撤下,在风中迎风摇曳着。

    伍新今天结束了于一叶安排的工作,又开了一个会,然后就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

    整个房间里,只有电视机循环播放国产航母下水的声音。

    伍新坐在沙发上,抿着嘴,死死的盯着电视机,仿佛要把电视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

    比起于一叶来,伍新对这个航母的感触更加的深刻。

    因为他是一个军人。

    从今天起向前数364天,将近一年的轮回,一名名叫张超的烈士,在最后一次陆上训练的时候,为了挽救失控的战机,牺牲在了训练场上,他没能看到战鹰从航母上起飞的那一刻。

    从今天起向前数十六年,一名名叫王伟的战士,为了阻止米国对华夏的入侵,毅然决然的驾驶着和米军相差将近几十年的战机,冲了上去,壮烈牺牲。

    他曾经画过一幅画叫做夙愿,描述的是他驾驶着战机,从属于华夏的航母上起飞的瞬间。

    后来,他的部队成为了华夏第一支舰载机部队,而这只部队的另一位烈士,名叫张超。

    今天是一个大日子,值得永远铭记的大日子,这一天是否还有人记得这些为了华夏变得更加强大,而付出了一切的人呢?

    伍新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他会记得,用一辈子去记得,记得他的战友们,记得每一个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人。

    我们经历了贫穷和苦痛,被人嘲笑,冷漠的对待,但是我们依旧会义无反顾的向前走,不管是逆境还是枷锁,曾经的屈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华夏和华夏的人民,从来就不知道失败这两个字怎么写,我们会用惊人的速度,让世界看到,属于华夏的奇迹。

    “据说咱们的国产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可以放更多。”

    遥远的东三省,一间办公室里,一群科学家们正在整理资料。

    “对啊,多了好多。”

    “你们说,老罗他会不会很开心?”

    无心的一句话,所有的人手中的事情,就这样停了下来。

    “肯定很开心,估计能开心的蹦起来吧?”

    感叹,还有浓浓的怀念。

    时间往前数1613天。

    一位名叫罗阳的航母舰载机j15的设计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而在这不久,舰载机j15基本定型,开始装备部队。

    而那一次次的降落和起飞,他最希望看到的,却再没了机会。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咱们的航母啊。”

    于一叶将自己从椅子里拽出来,走到窗边向着东方看去。

    “就算是看看咱们的海军也好啊,那么的不容易,从低谷一步步的爬起来,然后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以后还会更好,多好。”

    两个光球围着于一叶转来转去。

    “怎么了?”

    一扭头,没有收回的大屏幕上,一张照片跃入眼帘,刚刚一直没有落下的泪,夺眶而出。

    那是一位军迷的背影,孤独的军迷,他举着国旗站在岸边望着首次出航的辽宁号。

    这样努力的国家,这样可爱的人民,怎能不爱?

    海洋重要吗?重要。海军重要吗?重要。航母重要吗?重要。

    我们的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万的岛屿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海域领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海洋下方属于我们华夏的渔业、油气、矿石资源,都需要我们的海军和可以远航的航母来保护。

    还有我们远航的货船,都需要他们来保护。

第391章 海军() 
世界地图是挂在于一叶的办公室里的,也许这是一些办公室的常态,但是于一叶这办公室里的世界地图,可并不是用来当装饰的。

    这一幅世界地图上的海洋航线标注的相当的清晰,方便于一叶随时随地的查看。

    华星未来是一定要走向世界的,不管那些外国人怎么阻拦,怎么找事情,都不能动摇于一叶带着华星未来走向世界的决心。

    当然,要走向世界的必然是民用的,军用的话,当然要看国家的了,该禁运的还是怎么的,他们说了算。

    在商品交易当中产品的运输是有五种途径的,分别是公路、铁路、飞机、水路、以及管道。

    管道一般用来运输液体或者是气体,比如说天然气或者是石油,都是由管道运输的。

    而汽车一般负责中短途运输,所以说这一个个排下来,跨国公司的运输一般就是铁路、水运、还有飞机。

    因为多种原因,水路是最常用的一种跨国运输的方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于一叶办公室的这个世界地图上航运路线是标注的最明显的。

    “使用者,以后是要发展航运吗?”

    灵看着于一叶站在世界地图旁,难不成这位使用者想要开个航运公司?

    “航运说不上,不过说不定可以和那些人合作,毕竟产品运出去,除了可走火车的,其他的都要走海运。”

    二级解锁的黑科技,有很多是和海洋有关的,这也没办法,毕竟这个地球,其实应该是个水球,海洋面积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海洋当中蕴藏的能源以及各种所需的东西也是相当的丰富的。

    所以于一叶必然是要向海洋发展的,不仅要向海洋发展,还有天空,甚至是太空,都不会放过。

    毕竟每一个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怎么就能随便的就放弃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错过了海洋和天空,现在我们在努力追赶。而现在,太空的机遇已然到来,怎么能错过?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但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先从陆地和海洋开始吧。

    目光从世界地图上细细的看过去,直到一个位置上,久久凝视。

    霍尔木兹海峡。

    新华夏成立以后的三大恨之一——银河号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1993年,一艘名叫银河号的远洋货轮,带着782个集装箱的货物,这是船员们满满的希望,向着目的地驶去。

    可是突如其来发生的一件事打乱了所有人的梦。

    米国突然要求银河号停航,接受检查,原因是他们怀疑银河号上有所谓的生化武器原料。

    华夏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米国的军舰和直升机包围了银河号强行检查。

    22天,整整22天,船员们被困在银河号上,屈辱遍及全身。

    银河号上的水,食物几乎要耗尽了,米国也怕闹出人命,便通知银河号的船长,说,只要你们开口,我们就会提供水喝食物。

    船长拒绝了,他说他们就想要个公道。

    可是哪里有公道呢?

    米国查了他们所说的那个集装箱,没有发现,又查了一个,依旧没有发现,782个集装箱,一一查过,什么都没有发现。

    最后,他们竟然说,是银河号将东西扔进了大海。

    当时对这件事负责的沙祖康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连用了17个窝囊。

    “窝囊,窝囊透了!”

    这句话,狠狠的敲打在心上,辛酸又无奈。

    而我们的海军,当时还相当的弱小,根本无法进行远洋航行。

    “他们当时的辛酸,现在终于不会再有了。”

    于一叶的手划过地图,从霍尔木兹海峡出发,穿过北印度洋,经过索马里半岛,穿过亚丁湾,来到红海。

    起点其实应该是在华夏,经过马六甲海峡,一路西行。

    这是华夏的护航编队走的路,我们的海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终于可以走出去,走向大海,迈向深蓝。

    在亚丁湾旁,打击海盗维护着商船的安全,履行着自己的国际义务。

    然而这还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