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97-验方新编 >

第65章

097-验方新编-第65章

小说: 097-验方新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十四中风
腰脚风湿作痛不能履地
属性:松毛烧灰,布包乘热熨之,神效无比。此仙方也。 
又方∶松毛一斤,捣如泥,用烧酒三斤,泡七日,随量饮,甚妙。 
又方∶生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末醋调,用布摊贴,立能止痛。 
又方∶黄荆根(四五月间生于野地,药店少有,须向生药店采取生者)入坛中烧烟熏两 
足 
又方∶威灵仙,洗净焙干为末,入竹筒内,以酒润之,九蒸九晒,干则加酒。制过,用 
白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有人手足不遂,不能下地者数十年,服之数日便能 
步履,久服全愈。体虚者少服。 

卷十四中风
风湿瘫痪诸方
属性:熏药法∶治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腰肢疼痛,并酒风脚痛等症。真降香、真千年健 
、生草乌、闹羊花各一钱,生川乌三钱,真麝香三分(要当门子),陈艾六钱,钻地风五分, 
百草霜三钱(即锅底烟子),共研细末,摊纸上卷成筒,用面糊紧,外用乌金纸包好扎紧, 
以 
时 
熏完此药一料而愈。有人风瘫年余,照此治愈。愈后戒食鱼腥生冷等物一月。体虚者其功稍 
缓。 
丸∶此药明目乌须,健脾胃,壮筋骨,能治中风,口眼歪斜,骨节疼痛,腰膝无力 
,手足瘫痪等症,屡试神验。五月五日采 草,去根花并子,净用茎叶,加酒与蜜拌匀蒸 
三炷香久,则出晒一日,加酒蜜再拌再蒸,以九次为度,晒干磨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日修合俱可。《本草》 草有 
二种,南北不同,南方一种名曰花菜。 
桐丸∶治男女感受风湿,或嗜酒冒风,内湿外邪传于四肢,脉络壅塞不舒,以致两足 
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凡辛劳之人常患此症,状似风瘫,服此丸立能 
全愈。其药价廉而效速,诚秘方也,幸勿轻视。地梧桐(俗谓臭梧桐,不论花叶梗子均可用 
,采取切片晒干,炒)磨末子一斤, 草(炒)磨末子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子 
大 
送 
狗脊饮∶治气血俱亏,手足麻木,感受风湿,不能行动,无论男女,一方分作五服,每 
日一服,六日全愈。如未全愈,用酒十斤,将药泡服。此方试验数百人,神效非常,不可轻 
忽。金毛狗脊、川牛膝、海风藤、宣木瓜、桑树枝、松树节、续断、杜仲、秦艽、桂枝(上 
身不用,要用下体)、熟地各一钱,大归身二两,虎骨胶一两(此味不用亦可),用河水二碗 
煎六分,用绍酒一小杯同饮。 
瘫痪药酒∶治一切风湿瘫痪甚效。苍术、白芷、羌活、独活、黄芩、川芎、薄荷、浓朴 
、荆芥、木瓜、桑寄生、白细辛各二钱,杜仲、牛膝、续断、当归、灵仙、钻地风、千年健 
各钱半,防风一钱二分、川乌、草乌、五加皮、秦艽、桂枝各一钱,猪筋四两,用雄鸡一只 
,重一斤者为率,轻重俱不合用,杀之 去毛,不可见水,不要肠脏,用瓦锅同前药入糟烧 
酒五斤蒸好,取鸡先食,酒早晚随便饮。忌生冷寒凉滞气等物,宜逸不宜劳,宜避风湿,节 
房事。病轻者服鸡后即愈,重者饮酒完即愈。极重者再服一料全愈。但饮酒时其痛更甚,须 
要忍耐,痛止即痊。 
松豆酒∶治风气骨节疼痛、半身不遂。黑料豆一升(小扁如腰子样者佳),油桦节(锉 
碎) 
有 
二妙散∶治一切风湿瘫痪,筋骨疼痛,无不神效。生甘草、威灵仙各一斤,用水一担, 
将药煎五六滚,入大缸内,用板凳坐其中,周遭用布围住,乘热熏之。待水温浑身洗透,务 
使汗出,谨避风寒,即愈。 

卷十四
筋骨
属性:皮肤病附后,与腿足及中风各门参看。 

卷十四筋骨
周身骨软
属性:一人爱食烧炙炒煎浓味,以致周身筋骨疼痛软弱,渐至手足不能举动,经年不愈,后食 
冬瓜一二百斤而愈。 

卷十四筋骨
周身痛不可忍
属性:一人遍身作痛,或云中风,或云中湿,或云香港脚,百药不效。后一医云是气血凝滞,用 
延胡、当归、肉桂等分为末,温酒调服四钱而愈。或加天麻亦可。 

卷十四筋骨
服过轻粉筋骨疼痛
属性:凡生杨梅等疮服过轻粉之人,必致筋骨疼痛挛缩,或破烂日久不愈,查解救诸毒门治轻 
粉毒方治之。 

卷十四筋骨
风湿疼痛
属性:生紫苏一把(如无鲜者即干的亦可),葱头连须一把,生老姜一大块,陈皮二钱,共捣 
融 
菜 
手 
又方∶姜汁一两,葱汁一两,陈米醋五钱,牛皮胶三两,另用陈皮八钱熬浓汁,去渣和 
入,慢火煮成胶,冷透火气,青布摊贴,止痛神效。 
又方∶糯小米舂极熟(小米有粘,糯两种,以糯为佳),炒热用布包好,于痛处频频熨 
之 
又方∶老姜一块,切去一面,用广东冯了性药酒炒透,取出另用。冯了性药酒炖热,以 
姜蘸酒于痛处,避风擦之,极效。 
又方∶樟树皮切细,加老姜捶融,和糯米酒糟炒热,冷则再换,日夜不断,三日全愈。 
肚脐熏之,盖被取汁即愈。 
风湿灸法∶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大腿外侧为环跳),贴骨等处,感受风 
寒 
揿 
功 
穿山甲 
再用干面 
防火星落 
灸一二次 
者止灸十 
应验之至 
子龙丸∶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勾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气脉不 
通。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误认瘫痪,非也。又治喉中结气,状似梅核,倏有倏无,冲咽闷 
绝。又治香港脚疼痛,及遍身或起筋块,如榴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酸麻,或自溃 
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或管漏。此乃痰滞经络所致。常服此丸,自能全愈。方见阴 
疽门,每服三分,淡姜汤送下。痰猛加数丸。如香港脚加槟榔、木瓜、松枝、卷柏,热痰加盆 
硝,寒痰加胡椒、丁香、干姜、肉桂。 

卷十四筋骨
筋骨疼痛不拘风湿气滞或
属性:先用此药止痛,然后调理。干马齿苋一斤(又名瓜子菜),生马齿苋二斤,真五加皮半 
斤 
睡 

卷十四筋骨
筋缩不舒疼痛不止
属性:当归一两,白芍、苡仁、生地、玄参各五钱,柴胡一钱,水煎服,神效。如脚膝转筋, 
加木瓜五钱极妙。 

卷十四筋骨
历节风由下而上逐节疼痛
属性:风男妇先自两踝骨疼起,次日流上于膝,三日流于两股,上至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 
后弯。每至一骨节,或如锤钻,或如虫窜,痛不可忍,日轻夜重,诸药不效,六脉紧。此名 
历节风,又名白虎风。炭灰五升,蚯蚓粪一升(又名曲 ,又名地龙),红花三钱,和醋炒 
热 
又方∶真红川椒,去子及闭口者,以草纸两层隔住,炒出汗,放地上,用瓦钵盖住,四 
围用热灰遮住,约一时久,取出研末,用酒和米糕为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水送下 
。服至一斤自愈,神效。体虚者少服。 

卷十四筋骨
箭风痛
属性:俗名鬼箭打,或头项、肩背、手足、腰肢等处筋骨疼痛不安。穿山甲一钱(左边痛用右 
边甲,右边痛用左边甲,炒黄研),泽兰叶三钱,酒煎服。此药专行血络,通瘀散邪,屡试 
如神,永不再发。 
又方∶延胡索、肉桂、五灵脂、当归、白芷、防风各一钱,水煎服。另用木香一钱,水 
磨兑服,极效。此林屋山经验方也。 

卷十四筋骨
手足筋骨疼痛
属性:熟地四两,捣烂,浸入顶好烧酒二斤,蒸热,用竹筷搅匀,放水中,三日取出,每日随 
量饮,至愈为止。并取所泡熟地送酒,甚效。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 

卷十四筋骨
肩背筋骨疼痛
属性:槐花子、胡桃(又名核桃)、脂麻(俗作芝麻)、细茶叶各五钱,用水五碗,煎至一半, 
热 

卷十四筋骨
腋肋手足腰胁等处忽如火热肿硬
属性:x如石痛不可忍或弯曲不伸 
急用热糯米饭加食盐、葱头少许敷之,冷则熏热再敷,敷至过夜即松,连敷两日全愈。 
其糯饭洗净喂鼠喂鱼,不可暴弃。 

卷十四筋骨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四肢筋络不舒
属性:俱见前中风门。 

卷十四筋骨
尾脊骨上下左右疼痛大小便不通
属性:服八味地黄汤(见备用诸方),甚效。再发再服。如不见效,加左归丸、右归丸(见同 
上) 

卷十四筋骨
身中忽有一处作痛
属性:浮面不痛,按之觉痛,或咳嗽牵扯作痛。此平时闪跌,内伤气血凝滞,或肩挑重物伤损 
,初时不觉,日久始发也。照腰部闪跌殴打伤腰第二方治之。 

卷十四筋骨
皮肤中痛
属性:名症疰。用醋调燕窝泥敷之,甚效。 
又方∶杏仁炒黑研如泥敷之,即愈。 

卷十四筋骨
皮肤偶触衣物痛彻连心似乎无皮之状
属性:此名 痛,乃暴寒袭入肌肤故也。用胡椒四钱(研),好烧酒四两,煎滚,用布蘸酒, 
乘 

卷十四筋骨
身麻皮浓如铁
属性:苦参二钱,酒煎服。外用苦参研末,酒调敷之,久敷自愈,极效。 

卷十四筋骨
皮肤枯如鱼鳞
属性:年骨髓,用真苏合油煎炒,空心热酒服一酒杯,半月即愈。 

卷十四筋骨
积受潮湿四肢不仁方
属性:歌诀云∶ 
十大功劳三两重,八棱麻根五钱轻。 
淫羊藿与千年健,红花当归五加皮。 
陈皮(去白)六两足,再加无灰酒十斤。 
封坛七月随量饮,一月之后见奇功。 

卷十四伤寒
伤寒症
属性:伤寒传变,症候繁多。大抵自霜降后,春分前,寒邪所感者为正伤寒。春夏别感者,谓 
之四时伤寒,而兼杂症。惟得病之初,宜先审辨,则调理不差。夫伤寒症候,大类伤暑,但 
伤寒恶寒而身寒,伤暑恶热而身热。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 
,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伤暑,脉浮大而散,或弦而迟,盖热伤气散而脉虚也。 
外症风头痛、身热、烦渴、口干、面垢、自汗、倦怠、少气,或背寒恶寒,甚则迷闷不省, 
手足抽动,或呕泻、腹痛、下血、发黄、出斑等症。行路得之为中热,静室得之为伤暑。又 
胸膈胀满、头痛、发热时有止歇者,劳身食积也;惟头痛、恶寒、发热、身足酸痛、昼夜不 
歇,伤寒也;根据此看过,果系伤寒,若无良医,幸莫用药。盖此症死于病者少,而死于医者 
多。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谨静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 
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全愈。古云∶伤寒不药得中医,正此谓也。至于过经传、隔经传, 
两感传之症,病本至危,非良医不治,若用药一误,是速之死耳,可不慎欤! 

卷十四伤寒
伤寒外治诸方
属性:点眼法∶粉甘草六分,顶上梅花冰片四分,共研细末,凡伤寒病起一日至六日,用此药 
点眼内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