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尸凶 >

第160章

尸凶-第160章

小说: 尸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出雪蛛后,它立即在我们前面行走起来,给我们探路。

    蜘蛛一共有八条腿,而且雪蛛的每一条腿都差不多近两米高,除非八条腿全部陷入泥沼中,否则不可能沉下去。

    就这样,雪蛛一边带路,一边利用大长腿“打草惊蛇”,将顺路遇到的蛇、毒虫、隐藏在泥沼间的小兽等物,纷纷抓起来,送入口中。

    我们三个都是僵尸,所以行走之间也不知疲惫,一个晚上的时间,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里路,等到天光乍亮的时候,才发现,在我们的前方,似乎出现了一间小房子。

    准确的说,貌似应该是一座庙。

    一座石庙。

    最让我诧异的是,石庙的门口,居然停着一架看起来很是斑驳的飞机?

第280章 壁画() 
“啧啧,aw139双发直升机?”李瓶儿目光落到这架飞机身上,发出惊叹的语气。

    “你认识?”我问。

    李瓶儿侃侃而谈:“在书上见过。这种直升机几乎可以算私人直升机里面最高档次的一种了,不光能够全天候、全天时执行任务,甚至还能够搭载军舰,貌似世界各国政治首脑出行都用它。”

    说着,她眼里闪过一丝疑惑:“这架直升机的售价约莫在1。3亿左右,但是在14年才正式售卖,可眼前的这架,怎么看起来有二三十年的光景了?”

    正如她所言,眼前的直升机外壳已经是斑斑点点,甚至杂草丛生,都爬到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上,怎么看都不止一两年的时间。

    也许因为这十万大泽里面独特气候的关系吧?我想着,没有纠结这飞机看起来时间久远的问题。

    等走近了,才发现眼前的小庙居然有两层,完全由石块砌成,虽然小,建筑风格却大气磅礴,甚至还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好像与滇王古墓、以及尸妖之墓,有点异曲同工之处,三者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

    我心思急转:滇王古墓约莫有千年左右的光阴,那尸妖之墓估计也不差,难道眼前的这个小庙,同样也是千年前建立的?

    那么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莫非,花小骚和假军师,就是来找这个小庙的?

    我觉得很有可能。

    “小心点。”我给身后的小红和李瓶儿打了个招呼,三尸放缓脚步,走到小庙的面前。

    小红对着雪蛛一招,将它收了起来,往嘴里一塞,重新放入口中。

    小庙并没有门,我们三小心翼翼的走进去,发现这里面除了一些壁画外,只是一间空屋子,连个凳子椅子什么的都没有。

    屋子里的最左手边,有一阶缓缓往上的石梯,应该是通往二楼的。

    我努力嗅了嗅,并没有察觉到半点其他的气息。

    本想着从石屋里的壁画看出点什么端倪的,可因为石庙常年没有关门的原因,这些壁画在风化的作用下,早就变得污浊不堪,上面沾满了泥垢。

    看来,就算真有情况,也应该在二楼。

    我带着小红和李瓶儿,顺着石阶往二楼走去,边走边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即出手。

    随着脑袋探出,二楼整个情况浮现在我们眼前:除了里面的壁画看起来更完整,其他的,似乎跟一楼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依旧是空荡荡的石屋,什么东西都没有看见。

    我松了口气,走到那些壁画的面前。

    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壁画的内容,是一些类似人类集体举行的活动:或是跪拜祭祀、或是杀猪宰羊、或是耕田播种,一幅幅铺开。

    “你能不能从里面看出点信息来?”我见李瓶儿专心致志的看着,就问她。

    李瓶儿摇了摇头:“从衣着服饰来看,应该是一千年前的元末明初,这貌似是农民起义的画,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或许很有用,可对于我们来说嘛……”

    显然,这种东西并不在我们的关心范围内,或许赵老板的小姨子,当初与我一起进入滇王古墓的小薇,她可能会感兴趣。

    但反向印证了我的猜测:这小庙,果然跟滇王古墓、尸妖之墓,是一个时期的产物。

    又仔细将这小庙搜寻一遍,见实在找不到线索,我们这才决定离开。

    看样子,我估算错误,假军师和花小骚并没有进入这庙里。

    “走吧。”我招手让小红和李瓶儿跟上。

    等我们沿着石阶走下去后,扫了一眼,我才发现有些不对劲:怎么小庙的出口处,忽然多了一道门?

    不应该啊。

    走近一看才发现,那根本就不是门,而是一道往下的阶梯!

    我去!

    四周仔细一扫,我才看清楚,从二楼走下来后,我们居然没有回到一楼的石屋,反而进入了另一道石屋中!

    因为这间石屋里面的壁画,与刚才二楼的壁画风格相似,不似一楼那种污泥遍布的情形。

    什么个情况?

    鬼打墙?

    就算是鬼打墙,在我们三只僵尸的注视下,也不可能无声无息的困住我们。

    毕竟鬼打墙,本质还是在这个“鬼”字上,只要有鬼,那都有鬼气,我们三个都发现不了的话,这鬼得有多厉害?

    我赶紧往上几步,重新回到二楼,四周绕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蹊跷的地方。

    依旧只有一个石阶通道,通往下方。

    但就是这个通道,已经不再是刚才的石阶,反而变成了另一道石阶。

    可我敢保证,在我们三个身在二楼的时候,这个房间并没有发出哪怕一丁点的变化。

    那一楼为什么又变化成另一间房屋?

    对了。

    我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之所以不见假军师和花小骚,他们是不是就是在这里离开的?

    想到这里,我果断决定,下去看看。

    果然,沿着第二道石阶往下后,下方再次出现了一间石屋。

    一间与二楼一模一样的石屋。

    这石屋的边缘,同样连通着一道石阶,继续往下。

    越来越奇怪了。

    只是石屋里面的壁画,又重新成了另外一种,内容已经与先前见到的完全不同。

    我还不信这个邪了,索性继续往下。

    在我的身后,李瓶儿和小红也紧紧跟随。

    这石阶一道接着一道,石屋一层接着一层,也不知下去了多少层,只知道石壁上的壁画一副与一副不同,而且风格渐渐发生变化。

    由播种、祭祀等普通的人类活动,渐渐演变到天灾人祸,以及战争和杀戮。

    李瓶儿边走边看,因为天生特性,她的阅读能力很强,简单只是扫两眼,都能够将整个画壁的内容收入眼中。

    “这画里,似乎勾勒着一个王朝的兴起。”边看着,她还给我解释。

    王朝的兴起?

    我忽然来了点兴趣:这所谓的王朝,会不会就与滇王有关?

    又或者说,与我的前世,那被称作“四王爷”的家伙有关联?

    或许,我能够通过这些壁画,了解到前世的恩怨,甚至包括尸心、滇王、军师等人的情况呢。

第281章 小庙的尽头() 
随着一路前行,李瓶儿边走边给我解释壁画上的内容。

    根据她的叙述,我渐渐捋清楚这画上事件的来龙去脉。

    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在某个小山村里,因为天下大乱,又逢天旱无雨,农作物颗粒无收,在刀兵四起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乡里的一人集结全乡青壮千余人,屯守在一个叫“青山”的地方,建立山寨,用来自保。

    后来,这人的幼年好友集结大军路过,他就挥军而上,加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位元帅,帮好友立下赫赫战功。

    直到后来,其好友被麾下一员大将背叛,这员大将自立为王,他不服之下,也拥兵自立,自立为王。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手下一众将士谋臣的拥立下称帝,定下国号与都城,赏军爵诸将,同时分封四子为王,各镇守东南西北四方。

    封王?

    听到这里,我心中一动:莫非这所谓的四子封王,里面就有滇王,以及我的前世四王?

    果然,随着李瓶儿的解读,四王浮出了水面,按照长幼顺序,分别是:滇王、蜀王、庸王和梁王。

    滇王善计,蜀王善治,庸王善守,梁王善战。

    也就是说,我的前世四王爷,就是梁王咯?

    似乎还真是这样。

    因为我曾经在李风的眼中,惊鸿一瞥间,见识过我的前世,挥手之间,杀伐之意滔天而起,说他善战,一点也不为过。

    接下来的画面,是大帝病死,四王之中的蜀王继承了帝位,这些壁画,就开始歌颂蜀王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了。

    从最后的结尾来看,显然,这个小庙里面的壁画,是老二蜀王让人弄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小庙,还真就跟滇王有关系!

    看样子,假军师和花小骚,肯定进入了这小庙里。

    继续下一间石室,李瓶儿边看边开口:“蜀帝二年,有外敌入侵,蜀帝持鬼玺,召唤三千阴兵助阵,败敌军十万……”

    鬼玺?

    我去!

    这是什么东西,居然能够召唤阴兵?

    再往下,就没有了。

    似乎在蜀帝利用鬼玺召唤出三千阴兵,打败敌军后,接下来,就没有人再记录关于蜀帝的一切事情。

    莫非,灭国了?

    从时间上来推算,千年前,应该是元与明之间,至于这个所谓的蜀帝到底是谁,原谅我历史老师死的早,实在不知道是谁。

    就在这时候,我们眼前仿佛恒古不变的石屋里,忽然出现了变化。

    本来一直是空荡荡的石屋,在下一间的时候,猛地多出了一具尸体。

    是一具男子的尸体,穿着套浅绿的迷彩服,身体匍匐在地上,身边散落着一把小钉锤、一个放大镜、以及一个指南针、一把手电筒。

    这人体型高大,发色呈现出金黄,从头发上来看,应该不是我国的人。

    我走过去,将他的身体掰过来,发现这人死亡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瞳孔放大,面目惊恐,看样子好像是被吓死的。

    李瓶儿蹲下来,用手按了按这外国佬的额头,得出结论:“只是个普通人。我想,他应该就是丁琳口中的考古队了。”

    哦?

    丁琳我知道,就是那个抱着孩子上船,然后被船老大当作靶子威慑众人的少妇,后来跟鱼家爷孙一起离开的。

    由于担心他们会遇到不测,所以我让李瓶儿陪伴他们走了一晚上的路,直到第二天才离开。

    李瓶儿给我解释了关于丁琳的事情:“丁琳跟我说过她的来历,她嫁在国外,丈夫是考古学家,她是个中文老师,这次之所以回国,就是来打探她丈夫下落的。

    根据她的说法,她丈夫是在黄河的某个渡口上岸的,距离现在为止,已经失踪了好几个月。所以她才坐船过来,想要打听一下她丈夫的下落。”

    原来是这样。

    我们继续往下走,在下一间石屋里,同样的,又见到了一具外国佬的尸体,同样的死法,同样的装扮。

    一连下去好几间石屋,每一间石屋里都有一个死人。

    只怕那丁琳的丈夫,很可能凶多吉少,就是这群家伙里面的某个了。

    终于,我们似乎走到了最后一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