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7-本草新编 >

第39章

017-本草新编-第39章

小说: 017-本草新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酒又实能愈人之病乎。 
或问酒味甘者多热,味苦者多寒。仲景张公用苦酒,以治咽喉之肿痛与黄汗之淋漓,似 
乎饮 
甘香,不若饮苦辣,不致烧肠腐胃耳。 

卷之四(征集)

内容:醋,味酸、寒,气温,无毒。入胃、大肠,尤走肝脏。散水气,杀邪毒,消痈肿,敛咽 
疮, 
祛胃脘气疼并坚积症块,治产后血晕及伤损金疮。 
按醋乃食物中必需,用之入药绝少。然亦有不得不用之时,其功用必宜知也。故存之以 
备稽 
考矣。 
或问米醋可以入药,不是米醋,亦可入药否?夫醋必米造,始得温热之气,否则,味过于酸 
,入肝不能收敛,及走筋而缩涩矣,故入药必取米醋。凡吐血,与肢体肚脐出血,与毛孔标 
血者,用醋二升煮滚,倾在盆内,以双足心泡之,少顷即止血。此则不必米醋,凡米醋皆可 
用,正取其过酸,易于敛涩而宁谧耳。 

卷之四(征集)
冬葵子
内容:冬葵子,味甘,气寒,性滑利,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疗妇人乳 
难内 
闭。久服,坚骨长肌肉。冬葵子本非佳品,然药笼中必备者,以其能顺胎也。横生倒产,子 
死腹中,必借此以滑之也。 
或问冬葵子治难产,未见神效,何子独取之?曰∶冬葵子治难产,亦要人必用之耳。当 
横生 
倒产之时,或却一足下而一足不下,或于一臂伸而一臂不伸,欲开产门而儿头未顺也,不可 
遽用柞木枝以先启产户,以针利之而儿已死,疾痛不知,徒刺无益。若不用冬葵子以助其胞 
胎之顺利,又何以救危亡于顷刻乎,然而,徒用冬葵子,不知加入人参、当归、川芎之类, 
补气血以生水,则胞胎干涸。亦本能活利顺生,变危为安也。 

卷之四(征集)
生姜
内容:生姜,味辛、辣,大热。通畅神明,辟疫 ,且助生发之气,能祛风邪。姜通神明,古 
志之 
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神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 
丹砂,彼此相济,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 
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 
冲服 
,邪即时解散,真神妙方也。 
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多服散气,岂 
特发 
汗哉。 
或问生姜辛散,既能散气,似不宜常服,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 
可过 
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腹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 
姜,捣碎炒热,慰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卷之四(征集)
干姜(炮姜)
内容:干姜味辛,炮姜味苦,皆气温大热,半浮半沉,阳中阴也。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痛、 
发热 
之邪者,干姜也;调理痼冷沉寒、霍乱腹痛吐泻之痰者,炮姜也。盖干姜治表,而炮姜温中 
。其所以治表者,干姜走而不收,能散邪于外也;其所以温 
中者,炮姜止而不动,能固正于内也。虽然姜性大热而辛散,俱能散邪补正,安在炮制而异 
宜。干姜散邪之中,未尝无温中之益。炮姜固正之内,未尝无治表之功。但干姜散多于温, 
而炮姜固多于散耳。 
或问干姜用之于理中汤中,佐附子以成功,岂有妙义乎?曰∶无妙义,仲景夫子不用之 
矣。 
理中汤,理中焦也。虽有白术是理中焦之药,然气味与附子温热之性尚不相同,故入用干姜 
之辛热,与附子同性,专顾中焦,则附子亦顾恋同气而不上越,共逐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 
还阳之功也。 
或问伤寒门中有姜附汤,其用干姜之义,想亦与理中汤同意?曰∶姜附汤中用人参,似 
与理 
中汤相同,而孰知别有意义。理中汤,理中焦;姜附汤,治下焦也。附子领人参直入于至阴 
之中,专祛腹中之寒,而躯外皮肤之寒邪,则未遑驱逐。加干姜走而不守,如大将亲捣巢穴 
,而偏裨旁掠于外,自然内外整肃,远近安奠也。倘只用附子、人参,未尝不可奏功,然而 
攻彼失此,仲景夫子所以必加入干姜,使同队而并逐也。 
或问四逆汤亦用干姜,其义岂有异乎?夫四逆汤之用干姜,又非前二条之意。四逆汤, 
乃救 
逆也。救气之逆,必须同群共济,故用附子、肉桂为君,必用干姜为副,否则,气逆而不能 
遽转矣。 
或问干姜用之白通汤中以通脉,吾惧其散气,则脉随气而散矣,又何以通脉哉?嗟乎! 
脉非 
气通,又用何物以通之。干姜原非通脉之药,正取其通气耳,气通则脉通矣。夫脉之不通者 
,乃寒凝而不通,非气绝而不通也。用干姜以散寒,寒气散,脉气有不通乎。 
或问干姜既能通气,用干姜足矣,何以又用葱耶?曰∶葱性亦散气者也。单用干姜,恐通气 
有余而通脉则不足,单用葱,恐通脉有余,而通气又不足。合而用之,气通又不伤脉,脉通 
又不伤气,两相济而成功,何伤气之足忧乎。 
或问干姜炒熟入于健脾药中,谓能补脾以生气,然乎?曰∶干姜温热,原有益于脾气, 
何在 
炒熟始能补土以生气。但干姜性走,脾气不独受其惠。一经炮制,则干姜守而不走,独 
留于脾中,诸经不得而夺之,自然较生用更效也。 

卷之四(征集)
白芥子
内容:白芥子,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 
逐膜 
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 
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 
解也。 
白芥子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实胜于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烁阴,南星 
味重 
而损胃。独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损肺、胃、肝、心之气,入于气分而实宜,即用于血分 
而亦当者也。 
或疑白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须贝母,消胃之痰必 
须半 
夏也。而谁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统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白 
芥子消膜膈之痰,是有痰之处无不尽消,况且肺、胃浅近之间,岂有反不能消之理。试看疟 
疾,正痰藏于膜膈之中也。用白芥子一两,炒为末,米饮为丸,一日服尽,而久疟顿止,非 
消痰之明验乎,疟止之后,神气不倦,非消痰而不耗气之明验乎。故白芥子消痰,实胜于贝 
母、半夏,谁谓肺、胃之痰不能消也。 
或谓白芥子虽消膜膈之痰,未必气之不耗,天下安有消痰之药而不耗气者乎?曰∶白芥 
子实 
不耗气,能安五脏。耗气则五脏不安矣,岂有五脏安而耗气者乎。其余消痰之药,或安肺而 
不安胃,或安胃而不安肺,总不如白芥子之能安五脏也。此所以实胜于各消痰之药耳。 
或疑白芥子消痰而不耗气,然用之而痰仍未消,是消膜膈之痰,未可全信也。曰∶白芥 
子只 
可消膜膈之痰,而肾中之痰,不能消也。服白芥子而仍有痰者,宜补其肾,肾足而痰自化, 
何疑白芥子非消膜膈之痰乎。 
或疑白芥子消阴分之痰,不消阳分之痰,然乎?曰∶非也。芥子阴分、阳分之痰,无不 
尽消 
,不必分阴阳也。但肾经水泛火沸之痰不能化,余则尽消而无疑矣。 
或问白芥子即芥菜之子,人食芥菜,觉消食之甚多,是白芥子大能消食,似未可多食也。 
谁 
知芥菜消食,而芥子消痰,各不相同,不可疑其菜,而戒其子也。 
或疑白芥子消膜膈之痰而不耗气,发明几无遗议,但不知膜膈之痰在于何处?曰∶在胃 
脘之 
上下之中,而不在胃脘上下之外。虽痰分五脏六腑,要皆存于胃脘膜膈之中。白芥子善消膜 
膈之痰,亦于胃脘中消之,岂各入五脏六腑而后消之乎。 

卷之四(征集)
莱菔子(即萝卜子)
内容:萝卜子,味辛、辣,气温,无毒。入胃、脾二经。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治风 
痰, 
消恶疮,善止久痢,除胀满亦奇,但宜少少用之。补气之药得之,而无大过之忧。利湿之剂 
入之,而有善全之妙。多服则损气,久服则伤阴也。 
或疑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之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 
莱菔 
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症反现假实之象 
, 
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服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 
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反 
得消喘消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 
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用人参而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 
人参 
者也。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补。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也,然得萝卜 
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 
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世人动谓萝卜子解人参,误也。 

卷之四(征集)
瓜蒂
内容:瓜蒂,味苦,性寒,有小毒。凡邪在上焦,致头目、四肢、面上浮肿,与胸中积滞,并 
下部 
有脉、上部无脉者,皆宜用瓜蒂以吐之也。 
或问瓜蒂可疗黄胆,吾子略而不言,何也?夫黄胆之症,多从下受,用瓜蒂吐之,是从 
上疗 
之也,似乎相宜。然而,黄胆乃湿热壅于上、中、下三焦,下病而止治上,将居中焦于不问 
乎,此瓜蒂不可治黄胆亦明矣。余所以作缺疑之论矣也。 
或问瓜蒂能去鼻中息肉,子亦不论,是何说乎?曰∶鼻中生息肉者,因肺中之热也。用 
瓜蒂 
以吐去痰涎,则肺热除,而鼻火亦泄,似乎相宜。然而,肺热虽移热于鼻,上吐以泄鼻中之 
火,势必中伤肺中之气。肺气既伤,胃气自逆,肺心反动其火,火动鼻中,更添热气,前之 
息肉未消,而后之息肉又长矣,予所以削而不道也。至于瓜蒂性易上涌,不宜轻用,不独鼻 
中生息肉也。若胸中无寒,胃家无食,皮中无水,心中无邪,以致诸虚各症,均宜慎用。误 
用则祸不旋踵矣也。 

卷之四(征集)

内容:葱,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入足阳明胃经,及手太阴肺脉。疏通关节, 
祛逐风邪,理霍乱转筋,治伤寒头痛,杀鱼肉之毒,通大小肠,散面目肿浮,止心腹 
急 
痛,去喉痹,愈金疮折伤血出疼,捣烂炒热,傅之血止。安娠妊,塞衄血,除香港脚奔豚之邪 
,疗蛇伤蚯蚓之毒,功专发散,食多神昏。病属气虚,尤勿沾口。可为佐使,而亦可为君臣 
。大约为佐使者内治也,为君臣者外治也。外治宜多,内治宜少也。 
葱有益而亦有损。益者,通气而散邪。损者,昏目而神夺也。北人喜食葱,往往坏目, 
习俗 
使然,不能禁耳。 
葱善通脉,仲景夫子所以制通脉汤也。盖葱空中而善通气,通气即通脉也。温其里之寒, 
解 
其表之热,故脉之不通者即通。世人疑用葱以散邪,则失用葱之意矣。 

卷之四(征集)
韭(韭子)
内容:韭,味辛微散,气温性急。温中下气,归心益阳,暖膝胫,和脏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