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电影教师 >

第563章

电影教师-第563章

小说: 电影教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斯廷斯是奈飞的总裁,在今年年初他还进入了微软董事会,是董事会一员,而且微软现在正在跟奈飞合作开发机顶盒,跟微软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鲍尔默跟哈斯廷斯比较熟悉,对奈飞最近遇到的麻烦他有所耳闻,这个时候打来电话,是寻求帮助的吗?

    电话很快接通:“你好,我是史蒂夫。”

    哈斯廷斯直接道:“史蒂夫我希望尽快跟你见一面,谈谈合作的事。”

    鲍尔默冲秘书打了个手势,让她翻出自己的行程,看着自己的行程道:“星期五下午四点半,我在办公室里等你,有问题吗?好的,我在办公室等你。再见,里德!”

    哈斯廷斯放下电话,露出了一丝笑意,长期以来,微软对娱乐市场梦寐以求,但表现并不令人满意,跟奈飞合作,微软则可以轻松进入娱乐市场。微软不会拒绝这次合作的,一定会入股奈飞,担任这个白衣骑士的。

    尽管对说服微软有绝对的把握,但哈斯廷斯却不敢大意,坐着椅子上低头沉思,如果他是张然,现在会怎么做,如何才能破这个局。

    思来想去,哈斯廷斯依然觉得现在奈飞的防御非常完善,金色降落伞、驱鲨剂条款、还有毒丸计划都已经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张然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发动委托书争夺战,撤掉哈斯廷斯,不过以哈斯廷斯在奈飞的权威和影响力,这根本不可能;第二,就是提高报价,如果张然能够开出一个让绝大多数股东心动的价格,就算哈斯廷斯反对也没用,不过只要哈斯廷斯说服微软,那这最后的可能也被堵死了!

    正想着,麦卡锡突然闯了进来:“里德,出事了!”

    哈斯廷斯神情一凛,现在这个时候,他还真的有点怕听到出事了这句话,不由问道:“怎么回事?”

    麦卡锡连忙道:“有多笔资金入场,在吸纳我们的股份!”

    哈斯廷斯一怔,随即问道:“你怎么看?是什么人?”

    麦卡锡分析道:“我觉得就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张然的一致行动人,不可能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行动一致人必须要披露,只要披露的话,我们就可以启动毒丸;如果不披露的话,只要我们能够发行他们存在一致性,也可以起诉他们;第二种,应该就是卡尔伊坎那样的激进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就是完成并购,推动股价上涨,进而获利。当初卡尔伊坎听到百视达有意收购好莱坞视频,就购买了大量的百视达股份,成了百视达的大股东!”

    哈斯廷斯微微点头,不可能是张然的行动一致人,这是找死的做法,应该就是激进投资者,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进来捞一把,谁带来的好处多,他们就倾向谁。只要微软入股带来的好处比张然收购带来的多,他们就会站在自己一边。

    既然是激进投资者,哈斯廷斯到不太担心:“有这些激进投资者入场,必然会拉高股价,现在股价多少了?”

    麦卡锡道:“已经突破24美元了!”

    哈斯廷斯听到24美元吃了一惊,昨天还不到23美元,这涨幅也太快了:“这些激进投资者会继续拉高股价,而股价越高,张然想要完成收购的难度就越大,股价要是达到30美元,就算张然溢价50%收购,也得45美元,这些激进投资者进来对我们反而是有利的!”

    突然间,哈斯廷斯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不对,我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激进投资者怎么会看不出来?除非,他们确信张然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完成这次收购,否则他们不会进来的。如果是这样,接下来张然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报价。这事不能拖,跟微软的合作必须加快才行!”

    就在此时,公共关系顾问达尔纳推门而入,将一份报纸放在了哈斯廷斯的面前:“对手已经开始展开舆论攻势,他们的攻击对象是你!”

    当哈斯廷斯的看清楚报纸上的人物和标题时,整张脸顿时沉了下去,报纸上写着:“哈斯廷斯和奈飞帝国!”

第643章 舆论战() 
CNN的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奈飞的诞生、成长和崛起,不过在文章里,哈斯廷斯被描绘成了狂妄自大,阴险毒辣的小人;而真正的英雄则是一个叫马克…伦道夫的人。

    根据文章的描述,创办奈飞是伦道夫的主意,在奈飞成立的初期他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是他规划了奈飞的未来,并推动公司成长。不过就在伦道夫为奈飞未来打拼的时候,哈斯廷斯为了一己私欲夺了伦道夫的权,并将他赶出了公司。

    报道张贴了哈斯廷斯和伦道夫大幅合影,还引用了奈飞前员工,以及伦道夫的证词,看起来言之谆谆。

    在文章的最后,记者问伦道夫卸任奈飞的CEO是什么感受,伦道夫说自己就像被别人在肚子上打了一拳。这句话跟乔布斯当年被赶出苹果时说的一模一样,整篇报道就是把伦道夫当成第二个乔布斯在塑造。

    哈斯廷斯脸色发黑,伦道夫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最早的CEO没错,是被自己架空后赶出奈飞的也没错,不过在哈斯廷斯看来自己是正确的,伦道夫优柔寡断,不适合做公司领袖,真正能够带领奈飞走向辉煌的只能是自己。

    现在伦道夫这个名字在奈飞几乎变成了禁忌,公众提到奈飞的创始人也只知道哈斯廷斯,很少有人知道伦道夫。

    没想到现在竟然被翻了出来!

    哈斯廷斯在桌子上重重拍了一巴掌,阴沉得快滴出水来,如果伦道夫加入张然的收购团队,整个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麦卡锡跟伦道夫关系还不错,皱了皱眉道:“要不我跟伦道夫打个电话,让他不要参与这件事?”

    哈斯廷斯摇了摇头,脸上慢慢浮现出阴冷的笑意来:“伦道夫只是伦道夫,不是乔布斯,就算他们把伦道夫找出来又如何,我们再赢一次就是了!”他提高嗓门道:“谢纳兹,反收购团队的公关要马上行动起来,宣传重点就一个,张然和中国政府关系良好,这次收购有中国政府的影子,会损害美国利益!”

    10月2号上午,奈飞发表公开信表示:“中美两国存在文化差异,世纪巅峰收购奈飞之后,整合是个大问题,会威胁到奈飞的发展和基础。世纪巅峰的收购是通过杠杆来往完成,收购的钱是他们借来的,一旦他们完成收购,这些债务就会转嫁到奈飞身上,对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会让股民损失惨重。”

    公开信发表会后,各路媒体迅速跟进,内容都差不多,张然是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是中国政府的红人,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张然在美国的投资可能会被用来进行亲中宣传。

    《纽约时报》甚至隐晦的表示,世纪巅峰这次收购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国银行,在这些贷款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的影子,这次的收购不是一家公司在进行,而是中国政府。

    美联社在大喊*****的同时,援引了加州民主党国会议员德里克…卡尔的话。德里克…卡尔说,我对这宗收购是否对美国消费者有好处表示深深的怀疑,希望联邦监管人士能够把美国消费者的关切放在首位。

    众议员吉姆…库尔贝森更是致函司法部,敦促他们再次看看《外国人代理登记法》,他特别提到世纪巅峰的收购被用于政治宣传的可能性。

    在舆论的引导下,在美国国内立刻引发对“美国将出现亲中宣传”的担忧,在网络上顿时出现了很多极端的话语。

    “我操,为什么要卖给中国人?难道钱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美国将不再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中国人收购了奈飞,那我的抵制名单上就又多了一个,我不得不把奈飞写在沃尔玛的旁边!”

    “中国人接管美国那一天地狱都会冻结。我今年已经74岁了,是南加州内陆地区第三代人。如果美国真被中国人接管了,那我也不待这里了。还好我无子无孙。感谢上帝。”

    在张然记忆中,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的时候,美国方面总是会用国家安全等借口制造出一种中资入侵的形象,尤其是一些美国媒体喜欢夸大宣传,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

    说起来搞笑,就连中国企业在非洲买驴子,都能扯上******CNN曾经刊发一篇题为“中国为啥满世界买驴子”的文章,在文中暗示:中国的需求太大了,非洲这些国家要好好管管,不然资源会被耗光的。

    所以,这次收购哈斯廷斯他们会抛出这种论调作为舆论反击,一点都不意外。

    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上市公司,必须要过两关,第一媒体关,第二要过国会关。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收购是金融战,是公关战,也是舆论战。如果让中国入侵这种言论占了上风的话,即使奈飞同意收购,也很难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批。所以,只有在舆论上压倒奈飞,整个收购才能按照世纪巅峰的意志进行。

    正因为知道奈飞会出这张牌,张然他们早就作了相应准备,不但聘请了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担任游说工作,整个说客团有50多人,他们负责将说服加州政府,以及国会议员;同时,聘请了博然思维公关公司的公关专家,驻扎在华盛顿一间冠名为“世纪巅峰竞购中心”的房间里,全权负责公关。他们起草新闻稿,与新闻界保持沟通,并24小时跟踪媒体报道,随时作出反应。

    在奈飞发动舆论反击之后,在华盛顿的公关们立刻进行了回应。通过《纽约时报》发布了世纪巅峰的声明,表示张然是商人,收购奈飞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世纪巅峰对好莱坞来说不是入侵者,而是商机创造者。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好莱坞需要中国市场,但好莱坞真正懂中国的专业人才却非常缺乏,因此加强与中国电影企业的合作就十分必要;世纪巅峰既懂中国市场,又懂美国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者,此次并购会给美国电影业加快开拓中国市场提供机遇。在声明的最后,世纪巅峰表示欢迎美国政府对此案进行全面审查。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专栏分别刊发了《世纪巅峰收购奈飞将提升中国电影产业水平,推动与美国的合作》和《世纪巅峰并购奈飞能够让中美都获益》两篇解读性报道。

    这两篇报道对同期外媒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将报道焦点放在收购案本身,在文章中突出两家企业自身对收购产生影响的评价,引用专家的权威观点,并结合中美两国这两年电影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认为这次收购对中美两国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来说,都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张然的朋友与合作伙伴都站了出来,为张然摇旗呐喊。

    白云飞作为张然的合作伙伴,自然为张然大唱赞歌:“可以这么说,在互联网圈,张然是最懂电影;而在电影圈,张然是最懂互联网的;奈飞是在线影片租赁公司,具体互联网和影视两种属性,没有比张然更好的领导者了,我相信在张然的带领下奈飞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Fly联合创始人所罗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索尼在80年代以5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当时,美国简直炸了锅。《新闻周刊》的封面标题为《日本进攻好莱坞》,同时还以《日本企业买走了美国之魂》为题,刊登了长达数十页的特刊,称索尼公司的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