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137章

扩张之路-第137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设计一种类似t型车的低成本汽车,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

    在李隐和匡英他们谈完‘流水线’的事情后,第二天严绍再次去了一趟研究所。

    不过这次他就不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了十多个特事科的人,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研究所不会被什么人给混进去然后再混出来。

    当然,他们的调动是秘密的,因为他很清楚不少科学家都有一副倔脾气,所以哪怕是李隐也不清楚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记住,绝对不能让人混进来…”眼见就快到研究所了,严绍对着身边一个面貌普通,长着一张大众脸的青年开口道。

    “放心吧,老板…”那个青年笑了笑。“我们一定会牢牢看著这里的…”

    “嗯…”听到他这么说,严绍轻点了一下头。

    虽说未必就会有谁跑到研究所里窃取资料,但是‘流水线’的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严绍也是不得不防。

    而在将青年和其他的十几个人分别安排进研究所的保安科、后勤和食堂等部门后,严绍找到了还在研究着‘流水线’的李隐——————他到是不担心李隐会发现他安插进来的人,因为这帮子科学家除了求资金的时候外,平时都是一副眼高于顶的样子,压根就不想和其他人接触,怎么可能会注意其他部门的情况。

    “怎么样?人都已经挑好了吗?”

    “已经挑好了…”拿出一份资料,李隐对着严绍道。“这就是我这次挑选的7个人,都很可靠,能力很强,各自的专业也都符合要求…”

    “那就好,其他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我打算在研究所内分别成立5个研究小组…”说完李隐仔细的对严绍解释了一番。“第一个小组自然就是研究‘流水线’的,这个将由我亲自带队,第二个小组研究低成本汽车,第三个研究‘流岚’的简化方案,第四个研究您要求的卡车和拖拉机,第五个则是研究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心强自锋芒。

    一个强劲的心脏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李隐才特意挑出一组人来研究发动机的问题。

    见李隐都已经安排好了,严绍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抽了个时间和匡英他们见个面,顺便把事情的重要性说明了一番后,离开研究所的严绍乘船去了一趟上海。

    虽然‘国会请愿运动’后因为清廷要求的关系上海张灯结彩了一番,但股灾的影响并未过去,曾经繁华的上海也变得萧条了许多。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各国洋行也是如此。

    毕竟他们的商品都是卖给中国人的,而且在股灾中,这些洋行也不是没有受到影响。当时上海的股票有80是由华人购买的,但也有20是洋人购买的,何况除了上海的股票外,伦敦那边也有不少人在卖——————顺带一提,当时其实也有不少华人华商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从伦敦买了不少股票,这个数字大概在1400万两左右…

    当严绍赶到礼和洋行的大门前时,便看到这座德国在远东最大的洋行门可罗雀的样子。

    事实上受益于往日的虚名,礼和洋行的日子已经算是所有德国洋行中最好的了,其他洋行这时恐怕还要更惨一些。

    见到有人进来,洋行内的职员立刻精神了许多,很快就有人上前询问道。“请问有什么需要的吗?”

    掏出一张名片,严绍对那个职员笑着道。“在下是雨石集团的老板,不知道贵洋行的经理现在在吗?”

    接过名片,雨石集团的名字他们自然是听过的,暂且不提那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实业集团,单是现在在向山的铁厂就是礼和洋行在中国目前最大的项目之一,所以在见到严绍自称是雨石集团的老板后那个职员立刻吃惊的道。

    “您就是严老板…”说完看着严绍那张有些过于年轻的脸,职员连忙回答道。“在,经理现在正在办公室里,我这就去帮您叫他…”

    说完连忙叫了两个同事把严绍安排到贵宾室去,自己则是往楼上走,想要尽快把厄加特给叫出来。

    办公室里,厄加特正在为这一季度的财政报告头疼。

    受到股灾的影响,中国几乎有近一半的钱庄票号倒闭,受到股灾牵连的人就更多了,连带着上海各大洋行的生意也都受了不少损失。

    如果不是股灾是发生在后半年的话,恐怕这些洋行甚至还要有些亏损。

    “今年恐怕是不用指望了,现在也只能指望明年情况能有所好转…”

    就在厄加特还在为财政报告头疼的时候,就听见助理在外面敲门道。“经理,刚才下面的人报道说雨石集团的老板来了,好像有什么事情要见你…”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厄加特一愣。

    “真的!”那个助理有些激动的道,而严绍是中国最大的实业家,他来了显然是带着什么大生意来的,现在洋行的情况如何他当然很清楚,如果能从严绍的手中拿下这笔生意,至少今年的奖金是不用愁了。

    厄加特也很清楚这点,所以丝毫不敢怠慢,连忙跟着助理往贵宾室的方向走去。

    贵宾室里,严绍正和萧永言一起喝着茶,见厄加特来了起身笑道。

    “经理先生,好久不见了…”

    “是啊…”

    说着厄加特和严绍寒暄了一会,在一番寒暄后,严绍直接步入正题。

    “我这次来是有笔生意想要和贵洋行谈一下…”顿了顿,严绍接着道。“我这次打算在芜湖开办一家汽车公司,所以想通过贵洋行购买一些生产汽车所需的机器设备,不知道贵公司可愿接下这笔生意?”

    这时的汽车都是采用作坊式手工方式生产,但小到螺丝、螺母,大到汽车轮胎,这些东西总不可能也通过手工的方式生产。

    而且虽然李隐那边想要把‘流水线’弄出来需要一段时间,但想把汽车公司,尤其是生产零件的配套设施弄出来需要的时间只会更长,所以严绍也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先把这些弄出来,这样至少不会耽搁太多的时间。

    “汽车公司?”这东西就算是在德国也算是比较新奇的玩意,不过厄加特到是没有奇怪严绍为什么会弄这东西,所以只是道。“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我们洋行都愿意做,只是不知道贵公司的要求是什么?”

    “就是这些…”示意萧永言把公文包递过来,严绍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资料。“这就是我的要求了…”

    资料上详细列出了严绍对机器设备的要求,另外还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等等。

    在翻阅了一下后厄加特点了点头。“这些都没问题,如果现在就开始的话,两个月内就可以全部运到…”

    听到厄加特这么说,严绍微微一笑道。“那就麻烦你现在就开始吧…”

    ————————————————————

    厄加特那边的事情忙完后,严绍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芜湖。

    经过一番考虑后,严绍将汽车公司的厂址定在了距离江畔不是很远的地方。并且在选定下来后就命令集团下属的施工队伍开始动工兴建,当然在这之前严绍也没忘了派人到县衙去说一声。

    虽然到如今县衙里的那个知县已经和傀儡差不多,这点不止是在芜湖,就是在全安徽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有些事情至少要在面子上维持住。

    “研究所那边的进度很快,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出成果来,不过汽车工厂的话至少也需要10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之前我们该怎么办?”在按照严绍吩咐的把事情做完后,萧永言在一旁轻声道。

    厂房到是简单,至多1个月也就够了。

    问题是设备的安装没有十个月恐怕是不行的,没有那些设备的话,严绍连挡风玻璃都造不出来,就更不用造汽车了,到那时就算有‘流水生产线’恐怕也没什么用。

    “简单…”严绍笑了笑。“零件什么的,我们暂时的确是没法造,但是我们不能造不代表我们不能买…”

    “买的话,成本会不会高了些…”

    “这就是没办法的事情了,不过在采用流水线生产后,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成本应该会降低很多,再加上我们的人工成本也很低,所以并不需要担心盈利的问题…”

    这时全国的平均工资大概是在1角到1。5角,雨石的工资为全国最高,平均工资也只有每天2角而已。而美国那边的话每天工资大概在2美元左右,年均收入则达到了634美元,相当于1600多银元,这也是t型车能在美国销售处1500万辆的原因之一。

    不过美国那边的物价很高,单是房租便达到了100多美元,所以两国的生活水平差距并不像后世那么大。

    虽然从国外进购零部件的成本会很高,但人工成本上的优势依旧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再加上采用‘流水线’生产后,汽车的生产成本将会被压缩到一个极低的地步,所以在谈到盈利的时候严绍露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流水装配线(四)() 
原本位于江畔的一片空地上,密集的厂房拔地而起,数不清的工人也在里面奔走着。

    “让他们想办法再快一点,就剩最后一点工作了,务必要在今天内完成。”就站在一处即将竣工的厂房旁,抬头看了看快要黑下来的天色,宗武对着身旁的助理道。

    “好的。”听到宗武的话,旁边那个模样清秀,带着个金丝眼镜的年轻助理连忙跑了上去,对着一旁正指挥工作的工头传达了一下宗武的话——————另,不要想歪了,虽然模样清秀,但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男子汉。

    那个工头本来也有把工作在今天做完的意思,所以听到助理转达的话后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命令手底下的人速度再快一些。

    而在助理跑上去转达话的时候,宗武则是站在原地环视了一下周围那些崭新的厂房。

    “我当初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想起一个多月前严绍对自己的任命,宗武心里暗暗道。

    既然决定要建汽车公司了,那总要挑个负责人出来吧。

    这时严绍的左右手,黄浩已经跑到铁厂去了,李良则是集团的副总经理。李达现在是宣传部的部长,付修明跑到法国去进修了,而且人家是军队方面的——————顺带一提,因为集团内没有股东的关系,所以也就没有董事长,于是老板和总经理就由严绍自己兼任了。

    至于卡特琳娜和伊莱诺,前者要忙着特事科的事情,后者则是忙着服装厂的事情。

    思来想去,严绍最后便把宗武从面粉厂调了过来,负责汽车厂的工作,同时把原本担任宗武副手的段民提拔为面粉厂经理。

    汽车厂,至少目前而言在集团内的重要性可以和棉纺织厂、铁厂媲美,对宗武来说这可说是毫无疑问的重用。而在见识过这些年来芜湖等地的变化后,宗武对当初的选择也在没有任何怀疑。

    或者说,他反而庆幸自己当初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远处那些工人到是没他那么多的感慨,眼见天色黑下来了,其实他们的心里也一样有些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