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1410章

扩张之路-第1410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绍一直记得很清楚,在后世中国之所以会采取高低搭配的方式。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成本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重量问题。

    对于当时的中国陆军来说,99式坦克太重了,根本不方便在南方部署,这个时候也就需要96式这样的坦克了。

    同理,日本那边也一样,为什么90式一直都部署在北海道,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一个10式这样轻飘飘的坦克?

    就是因为体重的问题,眼下也是如此!

    没错,只要发动机够强,他们的确可以无限制的加重,问题在于,发动机承受的了,大地可以吗?

    “尤其是五个炮塔同时增加装甲厚度跟体积,提供的重量未免太强大了些。而反观我们的敌人?如果只是一个炮塔,似乎也就简单的多了…”

    因为普通坦克的话,只需要考虑一个炮塔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但是多炮塔坦克的话,考虑的也就很多了…

    即便是可以无限制的增重,土地也未必能承受的起。就像后世的主战坦克一样,单炮塔就已经有六七十吨了,如果是多炮塔的话,岂不是要逼近一百吨?

    一个99就已经很不适合在南方部署,上百吨的坦克,该怎么才能使用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实如果说只是四五十吨的体积,甚至是五六十吨的体积就可以搞定一辆多炮塔坦克,嗯,完美型的那种的话,那么就算是机动性差上一些其实也没关系。

    就好象后世的kv坦克一样,重量不是也特别的重吗,同时机动性也可以说是特别的差。可关键在于这种坦克的装甲非常的厚,结果就是在苏德战场上德国人硬是拿他没有办法…

    甚至在当时的战场上,经常会出现一辆kv以一敌百的场面。

    没办法,就是装甲厚,如果说多炮塔坦克能够达到kv那种程度的装甲,再加上多炮塔的火力,那么就算是机动性差上一些,也绝对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只可惜…

    眼下的多炮塔坦克,还没拥有多强的装甲跟火力呢,就已经跟一辆kv差不多了。如果真的要是达到kv的装甲还有火力,这东西似乎也就可以不用再讨论机动性这个问题了因为机动性什么的,已经跟这种坦克绝缘了…

    另一方面,听过了严绍的解释后,吴佩孚等人多少也明白了过来。

    这就是一个矛盾问题,如果你加强自己的装甲,那么在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会增加了自己的体重。不过反过来,对方也会同样装备火力更强的坦克,而后呢?※⑩长※⑩风※⑩文※⑩学,⌒≡。n◎et你就只能继续增加自己的装甲。

    虽说发动机技术是与日俱增的,但是你用来作为战场的地面却未必能一直支撑下去。

    时间长了,体重大了。你也就只能当个固定炮塔了钢铁的那种…

    “那还真是可惜了…”重重的背靠在座椅上,吴佩孚有些遗憾的道。

    “是啊。”严绍也忍不住点了点头。“可惜了。如果说能有悬浮坦克出来就好了。”

    “悬浮坦克?”听到严绍这么说,吴佩孚等人有些惊讶的看了严绍一眼。不明白严绍究竟在说什么。

    与此同时,严绍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万幸的是,严绍过去曾经的一个身份,帮助他解除了这个麻烦。“就是可以在空中悬浮的一种坦克,只要坦克拥有了可以悬浮在空中的能力,那就算坦克本身的重量再大也没关系了这个时候就是真的纯粹看发动机的能力了…”

    “悬浮的坦克吗!”听到严绍这么说,其他人也在低头思索的同时,也忍不住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着严绍,过了半响才听到付修明开口道。“说真的。有些时候我还真不明白总统您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怎么总是能想出这样的奇思妙想来。”

    “没办法。”严绍无奈一笑,耸了耸肩。“谁叫我是一个小说家呢,想象力自然是需要丰富一些才可以…”

    没错,这就是严绍的掩护,无孪绍究竟闹出了这么奇怪的东西,只需要有小说家的这层身份作为掩护,那么其他人就无法怀疑严绍,因为严绍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推脱到其他的东西上面去。比如…

    因为严绍过去小说家的身份,所以还真没有什么人怀疑严绍,不过过了半响之后,却有人开始对严绍刚刚所说的那个悬浮坦克有了兴趣。

    “话说回来。那种悬浮坦克要是能造出来的话…”这么说着,吴佩孚已经看向了严绍。“总统,要不要给拨款。先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造出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坦克来?”

    听到吴佩孚的话。蒋百里等人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毕竟如果真的能造出悬浮的坦克,那么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种坦克也就可以规避了装甲厚度跟车体重量的问题。当然,依然要考一个强悍的动力系统才有可能把这么重的东西弄上天去,但那个就是技术部门的事了。

    而与此同时,包括蔡锷跟蒋百里在内的许多人,所想的事情还要复杂一些。

    对于蔡锷来说,如果陆军真的能装备这么一个东西的话,那么将来作战的时候岂不是就不再需要考虑一些地面上的阻碍?比如说一些高山或者是河流,因为如果坦克真的能悬浮的话,高山暂且不提,越过河流似乎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此一来,国防陆军究竟还有谁能阻拦的了呢?

    而与蔡锷相比,蒋百里所想的则是…

    “既然这些东西能悬浮,那也就等于是会飞吧?既然会飞,那究竟要不要归空军管辖呢?”

    就好象戈林一样,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归他管,这直接导致了直升机的难产。

    不过蒋百里到不会如戈林那个蠢货一样,毕竟跟戈林相比,蒋百里的能力至少要强于对方的百倍或许那家伙过去的确曾经是一个王牌的飞行员,但是毫无疑问,当他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他跟一头猪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暂且不提这些,这次的阅兵式对于整个世界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为透过这次的阅兵式,中国非常直接的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而在见识到了这次阅兵式上登场的武器装备之后,各国也不得不承认,尽管他们的确是曾经追赶过中国,但是至少在装甲技术领域上中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

    除此之外,这次阅兵式上最令人吃惊的就是,国防军所展现的那些阅兵方队当中,居然没有哪怕一个方队的武器装备是跟过去重叠的…

    这也就是说,这次的阅兵仪式上,国防军已经完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从过去的万国造、联合**,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使用自身装备的军队当然,这么说也不完全算是贴切的,至少目前国防军还在使用m1911式手枪,没办法,太经典了…

    即便是国防军新设计一款手枪,也未必能比这款更加的经典,既然如此,到不如少折腾一点。毕竟国防军的换装是为了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么一点虚荣心,不是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阅兵场上,国防军在这次阅兵当中对各国所造成的震撼是极大的。@@,因为单是最先登场的二二式跟二三式等,就已经远远的强于目前西方国家所装备的几乎所有坦克装甲车辆,自然也就不用提后面登场的多炮塔坦克了当然,作为一个幼儿,英美等国是绝对不会想象的出,这其实仅仅只是一个纸老虎的。

    数十吨的重量所带来的,仅仅只是几乎如同废物一般的作战能力。

    尤其是其薄弱的装甲,甚至很有可能就连12。7mm口径的重机枪也能将其打成筛子一样。

    当然,估计英国跟美国这些国家,是绝对没有机会亲自尝试一番的。

    所以,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这些国家所看到的,并不是阅兵场上那十八辆纸老虎的真面目,而是一群怪物,由钢铁构成的怪物。而这,也加深了这些国家的恐惧,尤其是那些装甲兵们。

    就好象1945年柏林阅兵时一样,盟军对于苏俄装甲技术的领先是震惊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吃惊的发现,他们与苏俄的装甲技术的差距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对苏俄的is…3的时候,更是有着决定性的差距。

    因为当时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坦克能对苏俄的is…3造成威胁。唯一能够反抗这种坦克的办法,恐怕也就只有空中优势或者说是在数量上对其形成一种优势了。

    空中优势到还好说,因为这个一直都是盟军方面的强项。当年的德国空军固然强悍,但是其本土的工业设施却几乎长期遭到轰炸。进而影响了德国人的军事生产能力,后来德国之所以会失败。这也算是在其中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

    苏俄的空军不能说很差,但是显然是比不过德国的。自然更不用提盟军方面了。

    但是陆地上的话,要知道,当年的德国就是被苏俄的坦克海给吞没了的。而在冷战时期,俄国人的装甲集群也一直都是被北约所恐惧的。至少当时还没有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打算与苏俄来一场陆地上的对战。

    因此当时西方国家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空中优势来对苏俄的地面部队进行打击,这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甚至在最绝望的时候,盟军还曾经考虑过使用核武器。

    没办法,谁叫在早期的时候。北约对苏俄的装甲技术方面的确是出于劣势呢。尤其是在冷战初期的时候,尽管当时苏俄的t…72一直都是在战场上处于被西方国家装备吊打的阶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俄的装甲技术就真的比西方国家差,而是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考虑的。比如说当时苏俄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出口武器装备的时候,习惯对装备进行阉割,也就是所谓的猴版。

    一个是阉割过的型号,另一个则是人家最好的武器装备,两相比较一下,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了。更重要的是武器这东西是看人使用的。当时在中东战场上使用这些武器的一方面是阿拉伯的联军,一方面则是以色列。

    前者虽然看上去很庞大,可实际上却几乎全部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过去曾经说过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基本上就是一个土豪国家。买东西不仅仅只是买对的,更是要买贵的!

    但是就战斗力而言,实在是…

    1991年海湾战争。沙特陆军作为主力参加了海夫吉小镇之战,伊军先后对海夫吉发起了三次装甲营级冲击。前两次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击退,但第三次伊军在沙特军队防线上的进攻就成功取得进展。将沙特军队赶出了海夫吉。

    在美军猛烈空袭后,沙特军队决心一雪前耻,以两个营兵力对海夫吉小镇发起冲击。虽然伊军已遭美军空袭压制,士气十分低落,但仍成功以猛烈火力长时间压制了优势兵力的沙特军队。而沙特当时装备的法国am…30b2坦克虽然火控系统先进,却因为自身装甲过于薄弱,不敢冲上去迎战伊军性能落后的69式坦克。

    最后在美军飞机狂轰滥炸之下,沙特军队终于突破伊军火力封锁,冲入海夫吉,士气崩溃的伊军随即丢下武器装备逃跑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的弹药打完了。

    沙特陆军在这场规模不算大的冲突中死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