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289章

扩张之路-第289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叛军虽然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是埋伏,但是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他们不得不来。来,或许会遇上埋伏,可如果不来的话,那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可就全都白费了。

    只是就算他们已经有了会有埋伏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两个团的兵力突然出现时,这些叛军还是陷入了混乱当中。在这个时候,原本藏在补给队伍里的几挺马克沁可就成了大杀器了…

    在士兵们的操作下,马克沁重机枪所射出的火舌扫倒了一片又一片的敌军,在加上骑兵的目标太过显眼,不过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有至少数百人非死即伤…

    这种场面,又加重了叛军的混乱程度…

    叛军的首领虽然在伏兵出现后当机立断的下令撤退,但还是付出了过半的伤亡,之后还要面对骑兵团的追杀,两千多叛军几乎伤亡大半,并且死的也就算了,伤的那些几乎都被北洋给复活了。

    而在遭到了重创后,这些叛军也在没有能力威胁北洋在外蒙的几处驻军。

    至此,除非俄国人亲自派兵来帮蒙古人打仗,不然的话,至少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外蒙算是可以稍微安静一些了…

    ————————————————————

    那次埋伏之后,损失大半兵力的叛军撤出了外蒙,进入了俄国境内。最后负责追击的骑兵团也只能悻悻的停下脚步,因为上面已经下了严令,不许他们和俄国人发生冲突——————何况让他们与俄国人发生冲突,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而在损失了大半兵力后,外蒙叛军也失去了继续作乱的实力。

    之后物资十分顺利的被送进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也算了解了两地的危机。在往后的一个月里,外蒙境内出了一些小打小闹,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发生,而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风平浪静后,北洋方面也总算是可以宣布外蒙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这次外蒙的危机当中,北洋共派出了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共九千余人的队伍,另外还征用了多达上万人的民夫…

    而在历次的战斗当中,北洋也付出了千余人的伤亡,其中阵亡者达三百余人…

    而严绍也在这次外蒙危机当中向北洋提供了四千七百多万的经费,算是直接支持了北洋在这次危机当中的行动…

    只是…

    随着外蒙危机的解除,国社党和北洋之间原本的蜜月期,似乎也已经开始消退了。在没有其他敌人的情况下,双方也渐渐记起,他们本来就是潜在的敌人这件事情来…

    不过外蒙的事情得以解决,国社党内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统一都得到了维护。

    而且随着外蒙事情的结束,严绍也不需要在替北洋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了…

    “根据特事局和派遣监督机构的统计,送去北洋的四千七百多万物资当中,至少有一千余万没有用在外蒙的事项上,另外最近北洋扩军的事情,其中一个师成立时的经费,恰好是在天津方面一起物资倒卖事件结束后…”

    依旧是坐在严绍的旁边,卡特琳娜轻声念到。

    这些都是特事局的工作,她自然不可能不了解。

    而听到她的话,有的人露出恼怒的神情,有的则是显得有些无所谓。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早就猜到了。

    如果说北洋那边真的会把所有物资全部用在解决外蒙危机的事情上,那严绍宁可把自己的名字倒着写了。换句话说,事情从最初开始,严绍就已经有了袁世凯会这么做的心理准备。

    虽说十分的不爽,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些也只能暂时忍耐。

    而且…

    “这些被挪用的物资当中,大概有七百余万是在袁世凯的指示下被挪用走的,剩下的那部分则是在送往外蒙的途中,被各级官员侵吞掉的,通常送往外蒙的物资,一千万里至少有三百余万会被各级官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侵吞掉…”

    就像卡特琳娜说的一样,袁世凯也只是拿了一部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各级官员给侵吞了…

    ————————————————————

    之后卡特琳娜又念了许多情报,大多都是和外蒙的事情有关的,事实上目前外蒙的事情也的确是最重要的几项事情之一。

    “好了,既然外蒙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也就可以谈谈别的事情了…”拍了拍手掌,严绍看向了坐在左侧的黄浩道。“兵工厂的事情如何了?这个应该是归实业部负责的吧…”

    虽说兵工厂不管怎么看都和军政部有些关系,但是军人的话,打仗也就算了,建设什么的真心有些不太擅长——————军队吗,最擅长的毕竟是破坏。

    所以兵工厂的事情,也就变成了实业部来负责。

    听到严绍的问话,早有准备的黄浩拿出一些资料出来。

    “十分顺利,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后,兵工厂总算正式竣工了,目前各厂都在试车当中,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式投产…”

    “产能可以达到多大?”坐在右侧,付修明有些急切的问道,在一旁,张颖和萧永言等军政部的成员也都露出了好奇的样子。

    兵工厂,是从安徽刚刚光复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在安庆建设的。

    只不过这东西的技术水品很高,比铁厂要高的多,不但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设备,也需要军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水平。所以虽然德国人和美国人那边办事一直都没拖拉过,但兵工厂还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算是正式竣工——————自然,这也与兵工厂的规模过大有关。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凭着严绍在资金上的投入,根本不需要一年这么久的时间…

    而坐在左侧,听到付修明等人的话后,黄浩拿起桌子上的资料。“兵工厂的话你们也很清楚,由于都督先期的投入十分大,所以安庆兵工厂的各方面都十分的全面,不但可以生产比较普通的手枪、步枪、以及配套的弹药和手榴弹等装备,在得到了许可证后,还可以仿制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以及德式马克沁重机枪,另外在炮厂方面,还可以生产75口径的轻榴弹炮——————其实那边的专家一直都在努力150大口径重炮的事情,不过短时间内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就目前试车的结果来看,枪厂方面每日可生产6。81911手枪1,配套子弹十万发…”

    “另外麦德森轻机枪与马克沁重机枪的日产量同样可以达到10挺左右,至于各种口径的火炮,由于目前的数据太少,所以暂时还无法得出结果…”

    “不过这些都只是目前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高,这些产能都是可以扩大的,就如步枪产量,工厂的理论产能是10杆,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据的话,那么每年就可以生产近四十万杆步枪,可以装备三十多个师,完全足够我们使用,所以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三十多个师…

    当年清廷到是想过每个省都弄一个镇的新军,嗯,有的比较富裕的是两个镇,比如说湖北那边就是两个镇的编制,只不过最后只弄了一个镇外加一个协,武昌起义就跟着爆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个镇外加一个协的兵力,才使得湖北成为当时仅次于北洋的势力…

    总的来说,就如黄浩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能达到理论上的数据,那么至少对这时的安徽军政府来说绝对是够了的。毕竟现在的安徽军政府也只有九个师,十万多人而已…

    何况这些国社军的士兵,怎么也不可能达到每年损耗十万多杆步枪的地步。

    “这样…”听到黄浩的话,付修明他们露出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因为他们想知道的并不是步枪的产能,而是机枪和火炮的…

    当初严绍曾经向德国人订购大量军火,在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后,这些军火基本上都已经到货了。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国社军根本不需要担心步枪的问题,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机枪和火炮,尤其是火炮方面的…

    只可惜,对这方面黄浩也不是十分的清楚,所以也是爱莫能助。

    不过在无奈了一阵后,黄浩突然看向了严绍。

第二百八十一章 75炮的技术()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由于‘流水装配线’专利的掌握,雨石汽车公司的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七十五万辆——————这里指的是雨滴。。

    除了雨滴外,流岚因为极高的性价比,虽然售价要比雨滴高出许多,但依然是广受欢迎,年销售量也有两三万辆的样子。

    而依靠着这两种车型,以及‘流水装配线’带来的优势,雨石汽车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上毫无疑问的霸主,地位之牢靠,就如这时的大英帝国一般…

    福特和雪铁龙等汽车虽然也想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要绕过‘流水装配线’上的种种专利,打破严绍在这方面的垄断,只可惜过去的大半年里虽然有些进展,但是进展不大…

    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雨石公司的优势地位是不可能受到动摇的…

    而凭着这些优势地位,雨石集团每年单是在汽车一项上的盈利就已经达到了四亿多美金,折合英镑的话,大概是一亿英镑,相当于严绍身家的二分之一,日本年产生收入的166。67——————如果不算十分高昂的关税,以及其他各种税收的话…

    如果扣掉这些,恐怕就要缩水不少了…

    虽说如此,汽车公司带来的年收益依然达到了三亿多美金,与之相比,集团内其他产业的收入就要可怜的多了。

    像是原本最赚钱的棉纺织业,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每年的收益也就20多万而已,折合英镑就是2万英镑。

    在这时的中国虽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与汽车公司那边比起来就十分的可怜了…

    ————————————————————

    托着汽车公司的福,国社党与法国政府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在过去,严绍曾经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一个秘密协议,那就是以每年20的零部件份额,换取法国政府的支持。除此之外,安徽军政府还可以从法国政府手中购买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送大量的人员去法国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等…

    协议虽然是秘密的,但是这个世界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协议才刚签订没多久,就已经被英国人给知道了…

    不过由于欧洲方面的局势,所以英国人并没有声张,也没有对法国人抗议。

    扬子江虽然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但对英国人来说,哪怕是整个中国也无法和欧洲的局势相提并论,所以尽管十分的恼火,但英国人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只是想着在将来的某一天进行报复——————比如说,等到和德国人分出个胜负之后…

    这时的英国人到是很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胜过德国,并且战争可以在一年之内就结束…

    另一方面,根据严绍与法国达成的协议,在最初的时候,法国只需要承担5的份额,这一方面是因为担心法国方面不太适应这种新工作,贸然给予太多份额的话,恐怕很难吃的下,而如果法国那边耽搁了的话,汽车公司这边的利益无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对此,法国方面也是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