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543章

扩张之路-第543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朱尔典在心里暗道,他早就知道严绍肯定会提出索要好处的要求,毕竟他这个人在朱尔典的心里本来就是一个不肯吃亏的家伙…

    不过…

    朱尔典可不希望严绍能得到太多的好处,毕竟低于英国来说,远东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情况下,才更有利于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时期,如果说是在过去的话,即便远东的平衡发生倾斜也没关系。毕竟还有英国在,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即便是其中一方倾斜了,只要有英国在,也能让天平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

    可是现在,英国正深陷于欧洲的战争当中,而且对手德国和英国也一样。是一个相差不会太多的强国。想要解决掉这么一个对手,可不是在三心二意的情况下就能办得到的。

    所以为了这场战争。英国也只能暂时先放弃对于一些不太重要地区的控制权,这其中也包括了远东——————对于英国人来说,远东毕竟还是太远了些。

    可是朱尔典不同,他是驻华公使,他必须要为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服务。

    而且他也清楚发展起来的中国究竟会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造成多大的威胁。换句话说。他必须要尽可能的限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必须要限制中国可能会捞到的好处,因为这些好处都是通过削弱日本得来的…

    中日之间的平衡本来就已经发生了倾斜,如果在继续让他倾斜下去的话…

    这可是对英国很不利的,尤其是对朱尔典来说,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打几年,他可不希望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帝国必须要在远东面对一个即便是他们也不敢小觑的对手…

    ————————————————————

    “利益吗…”心底轻声念到,朱尔典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应该不必吧,虽说这场战争贵国的确付出了不少,但同样,日本政府也有巨大的损失,而且就损失而言绝对要比贵国多的多,这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相信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惩罚了。如果必须要求日本政府做出赔偿的话——————前段时间的损失已经严重消耗了日本政府的实力,在这样下去,很容易让日本政府遭到重创。短时间内恐怕其也没法帮助协约国在欧洲获得胜利,再者…”

    “再者,青岛和胶州湾原本是德国的殖民地,贵国在秘密的情况下与德国达成协议,日本政府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也是可以谅解的,何况日本政府也不是想要从贵国的手中夺取山东。仅仅只是想在战争结束之前,先照看一下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在把这些地方归还给贵国,贵国在山东的手段多少也有些………过激了些吧…”

    “还有那些正在被贵国看管的德**队,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

    ————————————————————

    不管别人怎么看的,至少对于朱尔典来说,日本的实力绝对不能有太多的损耗。或许伦敦那边已经不怎么在意远东的事物了,但是作为英国在中国的公使,朱尔典必须要考虑到这点…

    听到朱尔典这么说,严绍本来热情洋溢的笑容稍稍冷了些,声音也变得有些发冷。“听公使先生的意思,这次的战事反倒是因为我国的关系,责任也都在我国身上了?”

    “我并没有这么说…”朱尔典微微的摇了下头。“我只是想申明一点,那就是这场战争的错误是双方的,而且这次的战争日本政府也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算是得到了教训,贵国有一句成语,的饶人出且饶人………贵国与日本彼此相邻,也算得上是邻居,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闹的那么僵呢,而且这次贵国的损失虽然不小,但大多都是间接的…”

    虽然朱尔典还想继续说下去,然而严绍却打断了他。

    “话可不能这么谈…”微微摇了摇头,严绍其实很想指着朱尔典的鼻子大骂两句。毕竟如果按照朱尔典的说法,这场战争责任可就变成双方的了,既然是双方的,即便中国是获胜者,那也…

    不过他也看出了朱尔典的想法,那就是既想调停这场战争,同时也不想日本付出太大的代价,进而影响到日本的实力,如果说是在过去的话,日本对英国来说或许也能算是个威胁,但是在中国出现的情况下,日本对英国来说就不再是一个威胁,而是能牵制日本的帮手…

    来自后世的严绍,当然清楚这种帮手的重要性。

    毕竟单独一个国家,想要封锁另外一个国家,如果那个国家的领土超级大,实力也比较强的话,想要封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资金等方面的消耗,不过如果能有一个帮手的话,那么事情可就简单得多了。

    而日本,就是这么一个帮手。

    只要有日本这个帮手存在,即便中国发展的再怎么厉害,英国都有办法限制住中国,至少是在用较小代价的情况下…

    “我已经明白贵国的意思了…”摇了摇头,严绍开口道。/“那我也直接干脆一些吧,让我们停止这场冲突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首先日本必须要答应我们一些条件,一些很重要的条件,毕竟这场战争是发生在我国,我不管这次战争的责任在贵国眼里究竟算是谁的,但在我眼里,在我国国民,这场战争的责任就是日本的,眼下战场上也是我国占据优势,所以如果日本人想要停止战争,可以,但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代价吗…”

    朱尔典看向严绍。

    “不知道是什么代价?”

    “其实很简单…”从自己的办公桌里抽出了一张纸来,严绍把他交给了朱尔典。这些都是在战事变得顺利之后严绍开始拟定的,严绍要求的基本上都已经写在上面了。“就是这些而已。”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多元化() 
就在北京等城市都陷入庆祝的狂潮时,位于山东玲珑镇的战场上,覆盖着这里的却是浓郁的硝烟味道。

    在国防军与日军阵地之间本来应该是空地的地方,这里早已被尸骸铺满了一地。而在尸骸之上,许多胳膊上扎着白布的国防军士兵,正在尸骸当中仔细的搜寻着…

    不时的就会有几个士兵发出‘这里有一个’又或者是‘快把担架抬过来’的声音,然后就可以看见一些医护兵跑过去,对躺在地上的士兵进行诊治,或者干脆是叫人把担架弄过来,然后把人弄到担架上面去…

    理所当然,他们救治的正是属于国防军的伤员,而在不远处的日军阵地,阵地内的日军士兵对此却是视若无睹,就好象什么也没看见一样。

    这也是国防军与日军在作战的过程中,达成的一个小小的协议。

    通常来讲,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主要还是看人的,不然的话,几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被几百民兵级的武装杀的丢盔弃甲,甚至被俘获了数千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发生——————就比如严绍那个时代,某个名为伊拉克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

    当然,这个人并不只是指训练,还有作战意志等等,毕竟一支部队的士气如果跌落到极点的话,就算他的训练再好也没用。

    不过如果两支军队的水平相当,又或者说是彼此相差不远,那么装备就会显得十分的重要…

    眼下国防军能在山东压过日军一头。除了人数优势外,最重要的就是装备上的优势。没错,单论士兵的战斗力,或许除了少数的国防军精锐外。大部分的国防军都比不上日军。但是如果谈到装备以及火力的话…

    十个日军或许是有些夸大了,但说三五个日军也比不上一个国防军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这里面是在算上了机枪和迫击炮等火力之后。

    就像上面说的,一支部队的作战能力首先看的是人,然后就是装备。

    在人的上面,日军要比国防军强上少许。但是在装备上,国防军却比日军强出几倍。再加上国防军又是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除了天时之外,基本上全都占齐了,另外蔡锷和蒋百里也不是无能之辈,而是这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指挥官。

    自然,论指挥能力的话,蒋百里偏理论了些,但有了蔡锷这么一个实战派在一旁后。两人发挥出来的能力却绝对不是1+1那么简单。而且两人的私交十分不错,也不必担心彼此产生矛盾,导致一些其他的问题…

    除此之外,彼此之间兵力上的差距,还有这段时间不断遭遇的挫折,都极为严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话虽如此。但是寺内正毅毕竟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何况他手底下还有七八万日军存在。这些日本人也都不是些贪生怕死之辈,陷入这种绝境之后,他们内心深处的疯狂反而被发挥了出来,打仗时也是悍不畏死,反倒给国防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而且眼下国防军虽然占据了不少优势,但是十多万近二十万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都要驻扎在山东各地,真正能拿来对付寺内正毅的也就十多万人,优势是绝对的。想要吃下眼前这支日军却不是那么容易。

    这些日子下来,国防军虽然发起不少攻势,但是日军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反击。只是在陷入困境之后,次数稍稍减少了一些。

    然后,问题就来了…

    ————————————————————

    首先打仗肯定是要有伤亡的。区别只是多少。

    比如说山东这边,打了这么长时间彼此的伤亡大概在四五万的样子。虽然不像马恩河战役一样,一下子弄出了近五十万人的伤亡数字,但在远东这片土地也算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了。

    说起来双方的兵力加在一块也不算小,但和马恩河战役相比明显就差了许多。毕竟英法和德国在马恩河可是集中了近两百万的兵力,而中日加在一块也才二十五万,甚至还不到欧洲那边的八分之一。

    再加上双方打的都很小心,不像欧洲那样,是属于生死存亡的,连带着伤亡也就小了很多。

    但就算再小,能毕竟是四五万人的伤亡数字。

    而且在发起攻势的途中,有许多士兵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其中一些并没有当即死亡,而是受了重创行动不便。而在发起攻势的部队撤回时,由于没有发现亦或者是当时的情况不便,那些受伤的士兵也只能遗留在原地。

    最初的第一次攻势,其中有不少日军士兵就是因为这样最终因伤重不治而死亡。

    后来国防军这边也有不少,毕竟日本人不是软柿子,虽说装备要比对方强出不少,但想简单的就打垮对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一来二去的,双方都有不少士兵因为这个原因被遗留在战场上。

    这时的日本人还不像后来那样不把自己人当人看,蔡锷和蒋百里他们更是如此。所以在获取了严绍的同意之后,蔡锷、蒋百里等人和寺内正毅达成了一个协议。

    每天的正午12点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停战时间。

    在这个时间双方不可以主动开火,同时也可以派人到战场中央去搜寻幸存者,但是人数必须要有限制,不能超过一百人,而且必须要佩戴特殊的标志表明身份,诸如此类…

    这种事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毕竟让士兵在战场上在无人看顾的情况下痛苦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