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667章

扩张之路-第667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俄国…

    俄国在过去一向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可现在,即便是俄国公使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战争结束后俄国不能立即恢复实力,恐怕俄国反要需要考虑一下来自中国的威胁,为此他甚至还专门弄了一份报告回去,并建议暂停西伯利亚铁路的扩建与中亚铁路与迪兰铁路的连通工作,甚至认为俄国应该出面阻止迪兰铁路的修筑——————不过很明显。沙俄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并没有在意这份报告,甚至还对其嘲笑了一番。

    对于骄傲,不,是狂妄的俄国人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担心过来自中国的威胁,甚至把正在扩建的西伯利亚铁路与正与迪兰铁路相连的中亚铁路视作是侵入中国的最佳帮手…

    贪婪的北极熊从头至尾都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只把中国看成是一块肥肉。即便是在自身已经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依旧认为中国会任由他们摆布…

    俄国人的这种态度在严绍看来自然是可笑的,但是在他们自己看来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就像前面说的,严绍由始至终都不怎么在乎那种虚的东西。

    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听上去或许有用一些,但能帮严绍多装备几个团的坦克吗?

    现在国社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比过去高了许多。甚至达到了十亿元的地步,可是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别的不提,远征军的费用,即便协约国承担了大部分,甚至还支援了两千万英镑,但终究还是有一部分需要中国自己来填补。

    而且那些在战场上阵亡及伤残的士兵,后续的抚恤等总要办妥吧?

    部队在前线消耗的弹药,虽然英法已经承诺帮中国在美国订购一批和8的子弹,但短时间内根本送不过来,还是需要中国自己来解决。

    另外还有政府在国内的其他投入,尤其是在教育与铁路等方面的投入…

    教育还好说,地方上的一些社会名流通常都比较愿意在这方面投一些钱进来,但是铁路…

    在严绍看来,如铁路这样的交通必须国有,就好象金融和能源一样。金融因为他自己开了个坏头,所以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些什么,好在后世金融领域比较开放,所以严绍总能找到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

    但是铁路和能源,便不能向民间开放了…

    前者,中国的人口太多,铁路本就很繁忙,尤其是在春节的那段时期——————后世中国的春运有多热闹,只要是中国人都很清楚。如果把铁路向民间开放,彼此万一协调出现问题,怕就要出大乱子了。

    何况民营了,便需要向‘利益’看齐。

    国营期间。贴钱运营也没关系,但是民营了,便不能再这么做了…

    而且如青藏铁路这样的高难度铁路,高投入,低回报,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这样的铁路你指望民间资本来修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中国类似的路段或许没有,但难度高投入大的路段却有不少,种种原因加在一块。还是国有比较让人放心。

    至于能源…

    严绍可不希望后世中国出现几个能源巨头,没事便要拖着国家去打仗,亦或者是颠覆些政府啊什么的——————别说没这样的事,要知道在二战之前,墨西哥的那些个被政变掉的政府。几乎全是那些石油商和美国政府给颠覆掉的,原因就在于墨西哥人想把石油收归国有。

    若是能源,也就是石油资源向民间开放,真要摊上了类似的事情你该怎么办?是找个借口出兵把对方政府干掉?还是直接颠覆掉?如果这个国家是你的盟友呢?你这么做会不会造成对方国民的反感?

    资本家或许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严绍需要…

    虽然严绍也可以说明白些,真闹出事来了就自己解决,但有些时候事到临头。怕就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了…

    所以银行也就算了,因为严绍借的钱实在太多,你总不好打张欠条就完了?!但是能源领域,严绍却不愿再犯错误了,所以这方面严绍一直都是咬着牙…

    不然严绍办个石油公司,到伊拉克、伊朗、利比亚、沙特等地弄些石油出来。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

    ————————————————————

    随着中国在协约国内地位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利益也增加了许多。

    这是很正常的,虽说有付出未必就会有回报,但如果是对方正需要你的情况下,那么通常回报都会显得比较丰厚…

    就是这么简单…

    中国远征军目前在欧的兵力为两个军十多万人。即将开赴欧洲的亦有两个军的兵力,全部相加甚至达到了二十多万。并且这还没有算上后续的兵力,而且中国曾经承诺过,至少会往欧洲派遣三十万的兵力,若是英法愿意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利益,甚至可以将这个数字提高到五十万乃至更多…

    于是在一些与利益有关的谈判中,为了获取中国的支持,英法等国做出了许多让步。

    比如说关税…

    英法等国已经承诺愿意在关税方面做出让步,提前交还中国在关税上的自主权,并愿意帮助中国说服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

    若是无法说服的话,那么英法等国愿意单方面做出承诺…

    另外在威海卫的问题上,英国也总算是低头了。

    按照原来的协议,英国应该在中国已经收回旅顺的情况下,把威海卫交还给中国。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协议,英国在1922年,也就是法理上俄国交还旅顺的时间再交还威海卫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严绍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的时候,英国却一直都是磨磨蹭蹭的。

    不过这一次英国人总算是低头了,这也让许多人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在同盟国战败后的赔款上,中国所占的份额也将提高一些。

    这个赔款主要是关照在战争中损失严重的国家,如英法俄意及塞维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至于中国,由于本土并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本身的损失虽多但和英法等国相比也不算什么,所以份额一直都比较小,这次提升总算是多了些,虽然依旧要比那些国家少,但算一算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不过严绍真正关系的不是这个,而是,殖民地的问题…

    在与雷?科帕和朱尔典等人的一次会谈当中,严绍已经正式提出应该对条约进行一些修改,随着中国在欧战中做出贡献的提升,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

    比方说在殖民地上,英法等国曾经承诺把伊拉克与科威特交给中国,其中科威特是转让,因为过去科威特曾经是英国的保护国。

    但是这次,严绍正式提出,希望协约国可以把从科威特到阿曼的沿海部分同时交给中国。这一部分包含了巴林、卡塔尔乃至阿布扎比和迪拜地区…

    历史上土耳其人从未占领过这一地区,所以,这一地区并不属于奥斯曼帝国,而是属于英国的…

    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间,阿卜杜勒?阿齐兹相继征服了内志和汉志两部分领土。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其统治的领土上的国王。1927年5月20日签署的《吉达条约》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发现的石油永远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沙特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一个产油国,甚至是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一个国家。

    严绍不清楚沙特的石油在哪里,但他觉得如果沙特真的有石油的话,那么波斯湾沿岸这一带的可能性最大。

    若是能拿到这里,便可奠定中国未来百年的地位。为此严绍甚至不惜牺牲更多的人命…

第五百六十二章 鲜血换石油() 
时间进入四五月份后,北京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一个让人觉得舒服的地步。阳光和煦而不炎热,清风吹拂的感觉更是令人沉迷。

    在这么一个时节,即便是那些工作较忙的人,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着家人到湖畔、河边,亦或者是市内的一些公园去游玩。

    市内一些较具规模的学校,甚至已经开始组织学生到外面去郊游——————尽管在三月份的时候他们已经春游过一次了…

    不过这时正是国社政府推行义务教育的时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诸多县市虽然已经创办了许多学校,但是时间尚短,所以并不是很规范。

    实际上,国内推行的义务教育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碰上了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到不是资金上的,当初向雨石银行贷的一亿英镑虽然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是剩下一两亿的,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达到了十亿元的程度。事实上教育的投入并不是很大,哪怕是义务教育,早年日本还没有成为列强的时候,就已经成功推行了较为全面的国民教育,之后更是在十年前推行了义务教育——————那时的日本虽然已经成为列强,但财政收入可没有现在的中国多。

    虽说日本的人口也没中国多,领土也没中国那么大,更不必担心宗教和民族问题,但既然连日本都可以办到,总不可能中国却办不到。所以即便财政困难,但严绍和唐绍仪、蔡元培等人还是顶着财政上的压力,解决了这么一个难题。

    因此推行义务教育的真正问题并不是资金,而是…

    人…

    这个人绝对不是在指学生,毕竟中国缺什么都不可能会缺教师,这个人是在指教师…

    在中国,二十个人里都未必能有一个会识字的,何况能识字并不意味着能做教师,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时代。教师需要教授。而是数理化等实用的东西。

    可想而知,前者在中国已经是很少见了,更何况是后者。

    即便是能教授一些最基本数理化知识的教师都很难找齐,义务教育的推广可说是十分困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学就不需要教授了,虽然这一时期有许多所谓的‘砖家叫兽’上书希望政府能够取消汉字,全面西化,但是严绍却很清楚国学的重要性,更清楚中国的衰退根本与国学无关,完全是自己不争气的缘故,尤其是满清的那些王八蛋…

    所以严绍并没有采纳那些砖家叫兽的建议,而是数理化与国学并进,至于后世曾经兴盛过许多年的英语等——————严绍已经遭过一次罪了,又怎么可能会让孩子们再遭一次。

    何况所谓的英语。也未必就能带来许多优势。

    事实上后世虽然英语推广的很厉害,但九成九的学生在毕业后,其实并没有多少能在工作中运用的机会。在严绍看来,语言类完全可以等到了高中或是大学后再选修,自然。那时能选择的就并不只是英语,还包括了日语、法国、德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当然,现在肯定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数理化肯定是要比国学实用的,中国目前所需要的也并不是些什么国学大师,而是一些能够给中国带来提升的科学家。即便是数学家恐怕也比国学大师要强上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