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794章

扩张之路-第794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鉴于此,即便是已经返回了叶卡捷琳堡的蔡锷等人,也不得不承认严绍的眼光——————若是当初扶持的并不是苏俄,而是其他的资本主义政党,那么现在恐怕联军已经和其他国家的部队一起,把国防军从叶卡捷琳堡境内赶出去了,哪像现在,有苏俄在前面顶着,他们完全可以慢慢的巩固在叶卡捷琳堡的防线,同时在那里囤积足够的物资…

    “不过…”低头看了看洛闻英送回来的情报,吴佩孚微微皱眉道。“苏俄的情况似乎并不是很好啊…”

    说着吴佩孚把刚刚收到的情报交给了蔡锷,尽管受到了苏俄政权的通缉,但是眼下的苏俄正处于岌岌可危的阶段,即便是列宁等人对洛闻英恨得牙痒痒,也没可能抽出太多的力量来抓捕洛闻英他们,何况…

    随着苏俄的情况越来越危险,苏俄内部动摇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这并不奇怪,尽管在后世的国人眼里,通常*,当然,这里指的是早期的*通常都是硬骨头的代名词,但这并不意味着*里面就没有软骨头了。

    苏俄里面自然也不会例外,里面固然有革命者,但是投机者的数量也绝非没有。眼见苏俄政府似乎摇摇欲坠的,许多人都开始考虑起后路的问题,这个时候已经占领了乌拉尔山脉和叶卡捷琳堡的中国政府,似乎就是他们最佳的一条后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洛闻英找上门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苏共选择了拒绝,而他们不但给洛闻英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庇护,使得那些搜捕洛闻英的人始终无法找到他的确切位置。

    也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之下,洛闻英继续着自己收集情报的职责…

    如今吴佩孚手里面的情报,就是不久之前他刚刚得到的。

    眼下苏俄红军的情况非常危险,尽管前线的红军官兵奋力作战。但是和德国、英法美、高尔察克还有邓尼金这四伙人相比,苏俄红军的实力毕竟还是太弱了一些…

    如今的苏俄红军更是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根据洛闻英的判断,若是苏俄没有足够的支援。恐怕…

    他们很难能从围剿当中拼出一条生路来…

    ——————————————————————————

    “是啊…”看了看手上的电报,蔡锷的表情也显得有些沉重。

    尽管蔡锷对*并没有什么恶感,但也绝对没有什么好感,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了严绍的想法,同时也知道了苏俄的重要性,蔡锷自然不能选择就这么坐视着苏俄灭亡…

    只是,究竟该怎么做,却始终让蔡锷有些犹豫不决…

    直接出兵?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虽说俄国境内也有那么一些黄种人,但是大规模的黄种人军队出现在战场上。哪怕是三岁小孩子也猜得出是什么原因…

    蔡锷很清楚,眼下还不是他们直接与英美列强直接进行对抗的时候,所以即便是进行援助,也只能是采用一些偷偷摸摸的方式,比方说增援一些武器装备什么的…

    问题在于…

    “单只是援助一些武器装备。真的就能改变战局吗…”沉吟了一下后,蔡锷看向了吴佩孚,显然是想听听吴佩孚自己的判断究竟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如今乌拉尔军区的司令已经被确定了下来,这个人便是吴佩孚…

    和过去还是安徽军政府的时候不同,当时的国社军里面称得上是将领的很少,大多都是一些非常年轻的军官。不但本身的能力不是很好说,甚至就连实战经验也非常的…

    好在当时的国社军装备足够强,又有法国人帮忙训练,欺负一下北洋军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缺少军官的问题,始终在困扰着国社军。

    不过等到国社政府成立之后。这种情况便发生了改变。首先当时正处于军阀遍地的情况,到处都是军阀,也到处都是那些军阀所任命的将校军官…

    其中尽管有许多人的军衔并不得到国社政府的承认,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得到承认了的——————尽管这里面的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很难说能派得上什么用场。接受过军事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

    不过在后来的几年里面,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远征军抵达欧洲,并因此磨练了大量富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之后。

    在如今的国防军内,单是少将一级的将领,就有四五百人之多,就更不用提下面的了。当然,将领多了,一个比较无聊的事情也会跟着一起冒出来,比方说…

    这么多的将领,究竟哪一个更能打仗什么的…

    这类的排名,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就好象三国演义里面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又或者是后来的xx十大名将,xx十大名帅什么的…

    国人本来就很喜欢凑热闹,有这么大的一个热闹可以凑,他们当然不可能会不参与,于是很快一系列的排名就出来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柳光远和萧永言这样的将领存在,至于哪个将领的实力更强吗…

    尽管如今的国防军内单是少将一级的将领,就已经有四五百人那么多,不过在国内的许多战将里面,如果说蔡锷第一、蒋百里第二,那么第三就绝对是吴佩孚。即便是冯国璋这样曾经非常著名的老将,与吴佩孚相比也要有那么一些差距。至少这前三名,在国内是并没有太大争议的…

    同样,作为分开了欧亚大陆的重要城市,叶卡捷琳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下国防军的数量极多,严绍需要有蒋百里和蔡锷坐镇国内,同时帮助自己整顿军队,那么乌拉尔军区这一极为重要的军区,便需要有一员悍将来驻守,这个人,毫无疑问吴佩孚最合适。

    因为吴佩孚是如今的国防军里面,除了蔡锷和蒋百里之外最厉害的一员将领。国防军内恐怕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的了,而深深了解乌拉尔究竟有多重要的吴佩孚,对于这个任务也没有进行任何的推辞。

    因为他很清楚一件事情,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乌拉尔军区将成为国内的这些个军区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

    同样,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也很容易就能捞到仗大…

    对于前者,吴佩孚当然有兴趣,不过对吴佩孚来说,前者的兴趣显然没有后者带来的更大…

    能在沙场上立功,这才是他最大的夙愿,尤其是立下能够让他超越蔡锷和吴佩孚的功勋。而在他看来,叶卡捷琳堡就是这么一个能实现他愿望的地方…

第六百四十四章 停战() 
位于贵州的某个火车站台上,数不清的老百姓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排出一个较为整齐的队形,依次登上停在站台旁边的火车上面。

    对于军人们来说,这样的队列肯定是不合格的,若是换成了某个比较暴躁的军官,看到自己的部下排出了这么一个队列出来,甚至很有可能上去就是一脚,但是对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们来说,能排出这么一个队形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甚至于能有这么一个队形,也是工作人员们千辛万苦才弄出来的…

    不过…

    在堆积了数不清的百姓之后,火车站上却是变得非常热闹,就好象集市一样,到处都是在叫嚷的人,有的是在大声的和自己的家人说着些什么,有的则是在叫着其他人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些是…

    总而言之,整个局面非常的乱就是了,最初的时候,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打算尝试着让他们稍微安静一些,不过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放弃了。

    因为他们发现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维持的了整个火车站的秩序…

    所以最后,也只能是顺其自然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过去没有相似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干成这个样子,也的确是算非常的出色了——————后世的铁路部门,在有春运这么一个全世界最强的人口流动在那里,自然是可以经常的实习一下,但是在这么一个年代,尽管铁路已经普遍了全国的所有省份,以及较为重要的一些城市。

    但是!

    在这个时代,老百姓依旧没有习惯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工作的概念,所以老百姓们通常都是在家乡寻找工作,至于春运什么的…

    到了春节的时候,固然会有那么一些人会乘坐列车返回家乡。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春运的时候,顶多也就是要比往常稍微热闹一些而已…

    ————————————————————

    “呼,这一车人总算是弄上去了…”看了看已经装的满满的一列车人,一个满头大汗的工作人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一脸疲惫的对着自己的同伴道。

    “行了,别浪费力气说话了。后面还有很多人正等着我们安排呢…”他的同伴这么说着,然后指了指自己身后依旧拥挤的人群,即便是已经弄了很多人到列车上去,可是此时此刻,火车站的站台上的人流却依然没有减少的意思…

    不少的工作人员见到这么一幕,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就连跑来维持秩序的警察及民兵部队,也都有些快要受不了了…

    只是,职责就是职责,既然他们的任务是维持秩序,然后顺顺利利的把人送到火车上面,即便是再怎么累,他们也只能努力…

    另一边。就在他们努力的维持着站台上的秩序,并且帮助那些百姓登上列车的时候,就在不远处,一个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女记者一边用相机将站台上的场景拍摄下来,一边用铅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

    “………随处可见的百姓,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着较为整齐的队伍,依次登上列车,尽管哈萨克省距离贵州有数千里之遥。但是我在这些百姓的眼中看到的除了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之外,还有深深的希望,同样,尽管我所见到的仅仅只是整个计划的其中一角,但是我深信,在全国的其他地区,绝对会如这里一样热烈…”

    在记录完最后的几个字之后。那个年轻的女记者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再次将相机的镜头对准了人群…

    ————————————————————

    火车站上之所以会这么热闹,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国社政府的西进战略成功结束。并且正式划分了新的战区以及行政区之后,国社政府就好象当初在外东北的时候一样,开始了对百姓们的动员工作,动员百姓们搬到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去居住…

    理所当然的,想要让百姓们自愿到这两个地方去,肯定是要给一些好处才行的。万幸的是,在夺得了这么两个地方后,严绍的手里已经有了大片可以承诺出去的土地。

    当然…

    哈萨克,确切的说是中亚和西伯利亚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气候条件亦或者是都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两者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首先是哈萨克省和其他的几个位于中亚的省份,按照国社政府的公告,凡是自愿搬到这些个省份的,都可以得到至少五亩的土地,就和外东北一样,也是每人五亩。

    至于西伯利亚,情况则要更丰厚一些,凡是自愿搬到那里的,都可以得到至少十亩的土地,而且同样是每人…

    之所以会这么区分对待,是因为和西伯利亚相比,哈萨克斯坦的平原明显要更适合耕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