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94章

扩张之路-第94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尔特朗会在明知道他这个营长歧视有色人种的情况下依旧把这15个人塞进来,就是为了能让这15个人接受最严厉的训练。

    “在商言商,不管在怎么看那小子不顺眼,这点职业道德我还是有的,何况这也是为了我的女儿…”从营地里开的时候,贝尔特朗在自己的心里如此道。

    另一边,在听到军官的话后。那15个人也齐齐的用法语回答道。“明白。”整齐的回答,多少让军官难看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在来法国之前,严绍特意聘请了一个懂得法语的华人全程教授他们法语。最后算上在芜湖的一个多月,再加上去法国路上的一个多月,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总算是让他们多少懂得了一些法语和法文。

    当然,也只是多少懂得而已。最多也就只能是用于日常交流,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足够了。至于剩下的,则需要他们自己在法国慢慢学了…

    教鞭轻轻打在左手手心上,军官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打算先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看看。“现在,先绕着操场跑十圈,不跑完的话就不准吃饭!”

    整个操场的长度大概在500米左右。十圈就是5公里,他本来以为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下马威了,结果却没想到那15个人在回答了一声‘是’后,就连表情也没变的在操场上跑了起来。

    不久之后,15个人齐齐的站在他面前,除了脸色发红外甚至连个喘气的都没有…

    他当然不清楚,巡防队和卫队的训练标准就是每天5个100外加一个5000米,每周甚至还要来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他今天要求他们做的。只不过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练习而已…

    ————————————————————

    就在那15个人在法国接受训练的时候,严绍这边也是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无论是革新会方面,还是公司方面的。

    革新会方面已经开始在武备学堂吸纳一些年轻的学生加入,而公司那边洋灰厂和船运公司的规模也已经扩大,还有新的剃须刀厂,尽管这东西对大部分的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在经过了一番广告宣传后。销量居然很是不错。

    在经过了多个月的准备后,另外三家纺织厂也相继投入使用,33万多枚纱锭所生产的棉纺织品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只是纺织厂所需的棉花依旧需要从美国那边进口,这点让严绍很是不悦。好在进入4月份后。那50多万亩的耕地已经开始种上棉花,只需要再过几个月的时间,严绍就不需要在担心原料供应的问题。

    在纺织厂开始盈利后,除了必要的折旧外几乎全部变成公积金,为公司的再一次扩大做准备。简单点讲,就是除了原有的4个工厂外严绍还打算再建第五家纺织厂,为此严绍至少需要留下一年的净收入才可以…

    “目前我们公司的主要市场是安徽、湖广、云贵、江西和四川七个省份,这七个省一共有一亿七千多万人口,想要满足这些人口的需求,单凭三十多万纱锭是根本不够的…”在严绍将几乎所有净收入全部变成公积金后,面对其他人的疑惑严绍这么回答道。“一亿七千多万人,这个市场很大,大到任何人都会垂涎的地步,若是我们不抢先占领的话,用不了多久洋人就会闯进来,到那个时候再想扩大经营可就晚了…”

    反正现在严绍也不缺钱,纺织厂赚来的那点钱还不到严绍从墨西哥油田那边所赚的十分之一,甚至就连三十分之一都不到。

    既然严绍根本不缺这些钱,那何不用他来扩大经营呢?

    要知道长江流域内这七个省的市场可是很大的,大到没有三五百万枚纱锭根本就满足不了的地步。如果以8万枚纱锭为一个厂来计算,严绍至少需要建50个厂才够…

    不过如果真的要建50个厂的话,恐怕在江淮平原上的那50多万亩土地也就变得不够用了…

    ————————————————————

    公司的顺利发展使得严绍少费了不少心思,特事科的努力也让严绍不在需要担心来自同盟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严绍开始考虑起了另一个问题。

    钢铁…

    纺织第二厂、第三厂和第四厂从动工到正式投产,一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严绍依据从一厂身上得来的经验培训了大批的工人和管理层,所以曾经困扰着他的‘人’的问题现在可说是已经彻底解决了。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严绍手底下的人相当的富裕。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因为人手问题而无法开展的工作也可以重新考虑一下了。比方说最让严绍关心的铁厂问题…

    “要建铁厂我不反对,问题是该建在哪里…”听说严绍要建铁厂,伊莱诺皱了皱眉后道。

    因为严绍曾经说过要建铁厂的问题,所以她也曾经查阅过这方面的许多资料。想要建铁厂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丰富的铁矿,问题是…

    “安徽有铁矿吗?”

    “当然有…”对此严绍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当初也不可能选择安徽作为起家之地。“至少据我所知,在当涂县附近就有不少的铁矿…”

    不管怎么说马鞍山毕竟是中国最著名的铁矿区之一,二十多亿吨的铁矿石足够将这里建成一个年产千万吨钢铁的工业基地。

    在1905年,日本的粗钢产量只有10。7万吨,法国和俄国也只有200多万吨。只要能把这里建成一个年产千万的工业基地,便可以媲美列强中的大部分国家——————哪怕是在20年后英国的粗钢产量都没能达到1000万吨。

    “本来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所以我才一直都没有在这方面动手,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在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到安庆去一趟,顺便和新任的安徽巡抚恩铭大人套套交情…”说到恩铭的时候,严绍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因为这位仁兄在历史上也算是比较出名的了,而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别的,完全是因为他被徐锡麟刺杀并最终导致秋瑾也跟着一起倒霉这件事…

    大概是06年初的时候,恩铭被调来安徽接替了原来的安徽巡抚诚勋,成为了新任的安徽巡抚。而在严绍前去送行的时候,这位曾经的安徽巡抚还很是落泪了一番——————离开安徽巡抚这个位置,他的收入可是掉了一大块啊…

    ——————————————————————

    铁厂啊铁厂,重工业啊重工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xtlwxs520 ……》

第一百二十七章 5年免税权() 
想要在安徽境内办铁厂没有巡抚的同意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去一趟安庆拜会一下新任的安徽巡抚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而且我这次去,也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捞到什么好处…”在即将登船的时候,严绍对着前来送行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咧嘴一笑道。“当初张謇办大生纱厂的时候弄了一个特别许可,要求整个南通只许他们大生一家办纱厂,我也不要求别的,在我办铁厂的时候减点税总不过分吧…”

    铁厂和纺织厂不同,短期内想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次严绍去安庆除了申请一个许可外,还有就是捞些好处回来,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减少一些麻烦。

    “就为了这点好处,瞧你这个出息…”听到严绍的话,卡特琳娜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而一旁的伊莱诺却是温柔一笑。

    码头上停着的是雨石公司的船,作为老板的严绍自然是想耽搁多久就耽搁多久,即便是临时改变主意明天再走也没关系,不过在和两人缠绵了一会后,严绍还是动身离开了。

    在经过了数个小是的行程后,当严绍抵达安庆时新任的安徽巡抚恩铭正在衙门里办公。

    听到门子说严绍来了,恩铭先是觉得有些意外。

    如今和一百年前已经不同了,在一百多年前即便是能耐在大的商人也不会被巡抚一级的官员看在眼里——————要孝敬的时候例外。

    只有那些知县一级的官员才会因为需要当地士绅配合自己管理地方而有所重视。而现在清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正在不断衰弱,哪怕是像恩铭这样的一方大员也需要考虑严绍这种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名流看法。

    历史上在咨议局成立后。作为各地地方领袖的议员们开始积极参与地方政事,并以各种方式,包括抗议行动来获得实际影响地方政府的权力。而因为他们的组成为地方士绅为主,地方官员一般也需要尊重其意见。

    例如湖南咨议局要求湖南巡抚发行公债需经咨议局通过,后来上谕也承认“该抚未先交咨议局议决,系属疏漏”,承认了咨议局的影响力,何况如今的严绍不但是安徽境内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实业家。头顶上也有着一个头品顶戴,论品级甚至比恩铭还要高上一品。

    所以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恩铭便让人把严绍请进来。

    在恩铭上任时严绍就已经和他见过面了。所以两人并未感到陌生,在一番寒暄后严绍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严某打算在芜湖一带,确切的说是芜湖和当涂县之间的这部分区域动工兴办一家铁厂,此次前来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巡抚大人的许可。还有吗就是…”说到这里严绍笑了笑道。“巡抚大人想必也知道。铁厂不比纺织厂,至少在头几年是只有亏损而绝不可能赚钱的,这点从湖北的汉阳铁厂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这次便是想向巡抚大人讨点好处…”

    “好处?”听到严绍这次想办铁厂,恩铭也有些兴趣。“不知道是什么好处?”

    历史上恩铭虽然是个满人但也算是个有作为的官员,在任内推行新政,政绩中尤以教育方面最为显著,例如创立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徽讲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校研究所,另外也导入西式军事训练于办马队弁目、炮队弁目、步兵弁目、工辎弁目等。

    正因为恩铭对新政很支持。所以在听到严绍打算办铁厂后,他也表现的很高兴,毕竟在这个时代钢铁也算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准。

    听到恩铭的话,严绍小饮了两口茶后轻笑着道。“前段时间张季直在南通将大生纱厂变成了大生公司,并呈准商部注册,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许别家设立纺织厂的专利权,巡抚大人也很清楚,铁厂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二十年内会不会有人动办铁厂的念头都很难说,所以我也不打算要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专利权,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五年的免税权…”

    “免税权?”

    “没错。”严绍点了点头。“我打算向朝廷要个免税的权利,在5年内我所办的这家铁厂,无论是否赚钱都不需要向朝廷交税的权利…”

    “这…”听到这里,恩铭显得有些为难,因为到目前为止清政府还没有发布过这样的优惠政策。“严老板这么有钱的人,难道还在乎这么点小钱吗…”考虑了片刻后,恩铭苦笑着道。

    对严绍究竟有多少钱,他还是很了解的。

    为了这个,在清政府内甚至曾有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