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436章

创业立志书籍-第436章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同是永恒的。
——《塔木德》
生意就是生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生意场上只能遵守商业规则,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
的亲情、友情、尊老爱幼、礼让、助人等等其他的伦理道德规范都必须服从商业规则。在生
意场上,一切都是商品,而商品则只有一个属性,那就是增值、生钱,一切都应该服从这个
最高目的。一句话,为了赚钱,一切都可以放弃,只要能赚到钱,除了犯法的事不能干,违
背合同的事不能干,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去做。
生意就是生意,这句话使犹太商人在进行商业操作之前,先排除了众多伦理道德规范的
掣肘和情感的障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眼界看得宽,手脚放得开,处处得心应手,无往
而不利。
比如一般企业家对于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大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视之如自己的
孩子,悉心呵护,终身厮守,然后传之后代,而后代对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公司,也就自
然带上了一层祖先崇拜的色彩。这些做法在犹太商人看来,就显得非常可笑,因为创立公司
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出售自己的公司也是生意的一种形式。
同样的道理,犹太商人在进行商业操作时,对于所借助的东西,也从来没有什么顾忌,
只要是有利于赚钱,且不违犯法律,就怎么好用怎么用,完全不必考虑过多。
对待政治也是这样,不管你是谁,只要有钱赚,犹太人照样和你做生意。
当年,俄罗斯刚刚成立,许多商人把俄罗斯看作洪水猛兽,只有犹太人哈默不受局限,
独辟蹊径,结果在俄罗斯发了大财。
成功使哈默信心大增,他想,我为什么不回国一趟,联合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
与俄罗斯进行更多的贸易呢。他说服的第一个人是亨利??福特。福特汽车早已闻名遐迩,其
创始人亨利??福特也是个有名的的反俄罗斯派。哈默经人介绍与福特见了面,可是这位汽车
巨擘开门见山地对他表达了反对意见,福特不否认在俄罗斯市场上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可以
赚钱,但是,他说:“我绝不运一只螺丝钉给敌人,除非俄罗斯换了政府。”
福特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哈默并没有气馁,他说:“您要是等俄罗斯换了政府才去那里
做生意,岂不是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丢掉一个大市场吗?”哈默把自己在俄罗斯的见闻、经
商的经历以及列甯如何对自己开绿灯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福特听,哈默说:“我们是商人,
只管做我们的生意,而生意就是生意。”
福特对哈默的话渐渐产生了兴趣,还和哈默共进午餐。餐后,福特又陪哈默去参观自己
的机械化农场,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福特终于同意哈默作为自己产品在俄罗斯的独家
代理人。哈默从福特这里首先打开了缺口,很快又成了橡胶公司、机床公司、机械公司等许
多家企业在俄罗斯的独家代理。
后来,在哈默的斡旋下,福特公司和俄罗斯政府又达成了联合兴办汽车、拖拉机生产工
厂的合作协议,福特由此获得了滚滚利润,哈默自然也受益匪浅。
犹太人认为,在商场上,首要的不在于道德不道德,而在于合法不合法,只要合约是在
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并且符合有关法规,那么结果即便是再不公正,也只能怪吃
亏的一方为什么事先不考虑周全。这样一种信念的确立,为商业化大潮席卷一切领域开启了
闸门,从而使与人类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商品的标签,不管是宗教的、伦理的、美学的、
情感的等等,统统丧失了原先神圣的光环,取而代之的,是金钱的颜色——金黄或者铜绿。
犹太民族在生活上的禁忌之多、之严格,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并且这些禁忌历
经2 000多年而能一以贯之,至今极少改变。但是在另一方面,犹太商人在经营商品时的百
无禁忌也是在各民族中不多见的。现代世界的许多原先非商业性的领域,大都是被犹太商人
打破禁区而纳入商业范围的。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犹太商人罗恩斯坦,使用自己的美国国籍作为资本,为自己做成
了一笔大生意。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世代相传从事仿钻石饰品的生产。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地利被盟军占领,法军当局要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理由是在大战中,
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了望远镜等军用物资。
这时,有个叫罗恩斯坦的美国籍犹太商人正在奥地利,他得知此事,立即赶到斯瓦罗斯
基公司,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阻止法军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他开出的条件是:
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公司必须把公司产品的销售权让给他,并且在他有生之年,他有
权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
罗恩斯坦提出的条件无疑是非常苛刻的,但是他能提供的帮助,却关系着斯瓦罗斯基公
司的存亡,斯瓦罗斯基公司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罗恩斯坦的条件。
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公司签好了协议,马上赶往法国司令部,郑重申述:“我,罗恩斯
坦,是美国公民,我刚与斯瓦罗斯基公司达成协议,从即日起,这个公司已经成为我的公司,
因而,斯瓦罗斯基公司现在已属于美国的财产,法军无权对它进行处置。”
此时,面对既成事实,法军无可奈何,只好放弃没收的计划。罗恩斯坦马上设立了斯瓦
罗斯基公司的销售代理公司。这家代理公司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销售活动,不过是开开发票
而已,以此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
国籍也可以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换,这大概是只有彻底地把“生意就是生意”奉为信条的
犹太商人才能想出的主意。在一般人眼里,国籍是神圣的,他们会认为,用国籍来做生意,
这不是对国籍的亵渎吗?
在别人走投无路之时,要挟别人屈从自己的条件,一般人大概都会把这种做法斥之为乘
人之危。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斯瓦罗斯基家族无论在当时的“勉强同意”,还是在事后
的按照协议向罗恩斯坦支付的销售额10%的利润从未中断过,这说明他们与罗恩斯坦的这笔
交易,对其家族毕竟还是有利的。而且,罗恩斯坦的做法,也没有明显违犯有关法律的地方,
不然的话,斯瓦罗斯基家族也不会毫无反抗地一直忍受着。
从“生意就是生意”这一信条的角度看,“国籍神圣”的观念和“乘人之危”的道德考虑,
都是迂腐的多余的自我束缚。当一般人还在种种的道德伦理观念面前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
时候,他们已经把签好的协议拿在手中了。
第六章

第六章
商业的品质
金钱的启蒙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
——《塔木德》
犹太人里面巨贾富商辈出,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众多,这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外,
还与他们早期的家庭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从小就注重财富的教育,尤其是对于投资的教育是世界闻名的:他们会给刚满周
岁的小孩送股票,这成为了他们民族的惯例。尤其是在今天聚集在北美的犹太人更是这样的。
3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
5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告诉他们钱是怎样来
的;
7岁的时候,能看懂价格的标签,以培养他们“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
8岁的时候,知道他可以通过做额外的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储存在银行的储蓄账户里;
10岁的时候,懂得每周节俭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
12岁的时候,知道从电视广告里发现事实,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
使用银行业务的术语??
这样,他们很小就知道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稍大他们就对金融很了解了。这也许就是为
什么犹太人在金融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原因,他们一直垄断着世界的金融行业,和他
们的这种对钱的敏感有着天然的联系,难怪人们说犹太人是“天生的金融家”。
犹太人并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在那些犹太人大亨的早年,很多人都学会怎么赚钱。著
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就接受了财富的教育。
洛克菲勒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经常用他们犹太人的
教育方式教育他。他的父亲从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
些零花钱。他们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平方米的室内卫生可以得到半个美分,
打扫10平方米的室外卫生可以得到1个美分,给父母做早餐得到12个美分。他再大点的时
候,他的父亲就不给他零花钱了,告诉他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
于是他到了父亲的农场帮父亲干活,帮父亲挤一头奶牛,跑运输,包括拿个牛奶桶,都
算好账。洛克菲勒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给量化,他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记
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
作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他们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他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
是他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附近的农民邻居。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
是亵渎了神灵,而他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认为他有做商人的独特本领,而对他大
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商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
贷给了附近的农民,他们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之后,到了时间他就一定准时去讨要,毫不
含糊地收回53。75美元的本息。这令当地的农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个小孩居然有这么
高的商业意识。
早期对商业的敏感帮助了洛克菲勒事业的一帆风顺,甚至他一生中重要的几次行动和日
后的经营风格在他早年就能看到端倪。犹太人这些早期的有关财富的教育让他们很早就知道
怎么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积攒了重要的经验。
到了洛克菲勒成名之后,他也把这套办法交给他的子女。这些都培养了犹太人最早的赚
钱本领。要想拥有金钱,不但要学会赚钱,同时还要学会理财和节俭,学会“开源”和“节
流”两套本领。
洛克菲勒还让他的孩子们学着记账,他要求他的孩子在每天睡觉的时候必须记下每一天
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小汽车还是买铅笔,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而且洛克菲勒每天晚上
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
个合理的解释。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解释得有理由,洛克菲勒觉得很满意,
那他就会奖赏孩子们5个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好就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
酬中扣除5个美分。洛克菲勒的这种询问孩子花消,但是绝对不干涉的政策,让孩子们很高
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记录整齐的账本给他们的父亲看。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