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向温商学习-李凤伟 >

第31章

向温商学习-李凤伟-第31章

小说: 向温商学习-李凤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向温商学习》下 篇《向温商学习》 以实践为导向
  以实践为导向
  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他们敢于实践,“想到就做,看准了就干”。1980年夏天,温州一个姓周的兽医出差到上海,发现街上许多人或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账务册。他走进文化用品商店,方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表格、账册全面更新。他顿时产生一个念头,如果能印制出适合的表格、账册,利润岂不滚滚而来。说干就干,他立即买下不同格式的表册和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回家后,他精心设计印制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然后发动家人和朋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发出8700封征订信,结果收到1000多份订单,两个月内净赚6万元。以此为资本,周医生买来了印刷机、切纸机、装订机等设备,成立了一家文教用品店,如今他已拥有一家固定资产500万元、年销售额数百万元的印刷厂。曾国藩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温州人认为:就是黄金掉在地上,也要你弯下腰去捡起来,赚钱靠行动,百想不如一做。
  温州人把公司或项目仅仅看作赚钱的工具,这个工具用旧了,他们就毫不留恋地丢掉,不管自己为此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感情。上海亚龙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文荣的口头禅是:“赚钱不要赚尽”,曾经有一个酒店要出售给他,评估价1。6亿元,卖给他的开价只有7000万元,以这个评估价,他可以向银行贷款1亿元,等于不用自有资金就可以拥有这家酒店,但是他放弃了这个看似诱人的项目。他说:“我做了一些调查,觉得酒店以后的租金收益率可能比不过银行的利息。这件事在有些人看来,倒一下手就是无本万利的事,但是我做生意要对我下面所有的员工负责,对我的家人负责。”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温州人敢于放弃,以退为进、以攻为守,为终极的财富目标而努力。
  企业咨询顾问和培训专家商振一针见血地指出:讲信任,讲价值,讲尊重,讲合作,其实都离不开利益两个字,人只关心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就是有价值或者讲是有利益的事情。在温州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他们做生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发财。由于赚钱的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在行动中就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
  “惟利是图”使温州人在失败面前,表现得极为坚强。20世纪90年代初,初尝多元经营甜头的华立公司经不住各种赚钱机会的诱惑,将大把资金投向了12个行业,包括房地产、食品饮料等等。到1995年,分散投资、盲目立项、管理失控等后果开始暴露出来。此时华立的创始人汪立成觉察到了自己的决策性失误,他立即对华立的发展战略做了重新定位,将原来在12个行业的23家企业收缩为3个优势产业的4家公司。“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不能算是个成熟的人;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企业,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企业。”汪立成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更重要的是,成功也是失败之父。这么多年来,这种危机感从来没有在我身上消失过。只要我在这里,我永远不谈成功。”他把比尔·盖茨的那句名言改了一下:“华立每天离破产可能也就一步之遥。”
  犹太人认为,金钱来自天堂,是上帝派来人间的特使,它代替上帝说话,它是对人类安逸生活的祝福。“一头钻在钱眼”的温州人连“卖棺材的钱”都要赚,“虽千万人,吾往矣”,温州人坚定地“功利”着。 
  …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