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基金讨论贴 >

第29章

基金讨论贴-第29章

小说: 基金讨论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它的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75%+上证国债指数×;25%


作者:ao4 日期:2007…01…09 14:16
  作者:duongkien 回复日期:2007…1…9 12:57:33    
    想问下a04;目前基金风险比较大;是单就中短期来说吗?如果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持有;风险应该相对小吧?
  =
  不一定;如果大盘急转直下;那么持有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关键是;你打算做长线投资者还是短线投资者。
  长线投资者的话;像风雪大哥说的;可以把自己的资产分几次注入基金;可以选择做资产配置;那么安全系数会高很多。
  短线投资者的话;像我;根本不相信";黄金十年";的提法;见好就收;现在不会注入新的资金;但以前买的基金也还没赎回。在享受最后的疯狂。
  我国投资股市的朋友大多是希望短期内能赚钱可观的利润;也就是说;短线的人比较多;那么关键就是要止损;要认输;不能因为买的基金或买的股票跌进成本了;亏钱了;就安慰自己说;";我是长线投资嘛";。短线就是短线。


作者:ao4 日期:2007…01…09 14:27
  从十一月底起资金分笔进入基金;但从现在的收益来看;好像还是越早投资收益越高呀;在12月8日及22日调整期购买;仍然发现比早投资的基金贵些;呵呵;请风雪指教:)
    一位炒股票的朋友十二月全面退出股市;认为中期调整到2200点他再入盘;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由于很少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走势;所以很赞同风雪大哥的分笔进入。


作者:ao4 日期:2007…01…09 23:27
  作者:爱莉197616 回复日期:2007…1…8 17:14:00    
    TO:ao4
    本人从没买过基金;偶然机会看到你开的这个帖。从头看到尾;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知识。但因从没接触过;现在想买1W的南方积极配置;麻烦给点建议;好吗?
  
  作者:爱莉197616 回复日期:2007…1…9 17:19:44    
    今天刚买了1W的南方积配;有点冲动。呵呵。希望不会让我失望。大师们能否给点意见啊
  =============
  :)最近比较忙,本来应该早些回你的帖的,拖到现在,,我属猪
  我没接触过南方积配,比较陌生,刚刚学习了下,试着交流下。


作者:ao4 日期:2007…01…10 01:24
  南方积极配置(160105),lof,2004年10月14日成立。业绩比较基准:上证综指85%+上证国债指数15%。
  关注于中国消费升级和制造业升级,主要投资证券,银行,地产,品牌消费品,连锁商业,医药六大板块。
  奉行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股票配置比例40%-95%。
  基金经理是姜文涛,2006年3月16日上任。引段他说的话:“我们寻找到了国民经济体系行业中的有时公司进行投资,同时取得了超越股票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这就是行业配置型股票基金的投资逻辑。”
  2006年以来一直维持90%以上的股票仓位,换手率较低,偏向买入并持有策略。
  持有6。88%的S双汇,有一定套利空间。
  基金目标比例:股票85%,债券10%,现金5%。
  发行份额35亿。
  截至2006年6月30日,机构投资者77%,个人投资者23%。5552户,户均11万份。最大的基金持有人是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身,占9。23%,5701万份。
  基金自成立开始就遭遇净赎回,从成立时的35亿份逐步缩小至5亿份左右。2006年12月基金大比例分红持续营销,基金规模扩充至31亿份。
  
  2006…12…31  318;573。85  265;999。37 申购赎回 
  2006…09…30  52;574。48  …9;166。56 申购赎回 
  2006…06…30  61;741。04  …20;617。89 申购赎回 
  2006…03…31  82;358。93  …33;041。07 申购赎回 
  2006…01…31  115;400。00  …19;121。66 申购赎回 
  2005…12…31  134;521。66  …10;216。62 申购赎回 
  2005…09…30  144;738。28  …28;572。00 申购赎回 
  2005…06…30  173;310。28  …45;283。01 申购赎回 
  2005…03…31  218;593。29  …58;531。29 申购赎回 
  2004…12…31  277;124。58  …76;433。06 申购赎回 
  2004…12…20  353;557。64  …0。31 基金上市 
  2004…10…14  353;557。96  基金成立 
  
  净值增长率统计:
  2004年10月14日-2004年12月31日,10个交易日,基金净值增长-1。62%,同期上证指数-0。7%;
  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242个交易日,基金净值增长-3。29%,同期上证指数-6。58%;
  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241个交易日,基金净值增长126。94%,同期上证指数126。55%;
  2007年1月1日-2007年1月9日,4个交易日,基金净值增长2。3%,同期上证指数3。39%;
  成立至今基金净值增长122。91%,同期上证指数120。14%。
  
  需要注意的是,在2004年10月14日-2006年1月24日这漫长的267个交易日中,南方积极配置几乎一直在净值以下挣扎,最近至0。81元。
  
  小结,以上内容我大约用了两个小时整理,比较仓促,如果是我自己准备持有的基金,可能会认真仔细地多得多。至少也会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学习、整理、理解。从净值增长率这个比较硬性的指标来看,南方积极配置的表现和大盘有很强的正关联,大盘好它就好,但未能比大盘好很多,不能充分体现出“积极配置”的价值和比被动投资高的管理费的理由;大盘差它也差,连续两年都是负增长。如果是在认购期选择该基金,那么在漫长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账面上几乎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最差时跌去了近20%。
  现在投资基金,似乎谁都能赚钱,这不是因为基金投资的水平提高了,而是整个大盘的趋势好。以前说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的时候,无论投资技术有多高,也是很难拿到良好的绝对回报的。(相对回报某种程度上起到的只是安慰作用)
  投资基金之前要为自己做些比较充分打算,新进投资者很容易被夸张的赚钱效应蛊惑,觉得现金放在口袋里灼热,恨不得马上用掉它。而仓促投资后再开始花心思学习,亡羊补牢虽然可贵,可是未雨绸缪似乎更稳妥些。
  
  我好像是个短线投资者,这和我的生活经历,性格,习惯等方面有关系。我不得不告诫自己短线投资就是短线投资,必须设置止损位,不能一亏进去就欺骗自己说“长线是金”了。
  如果一开始就决定长线投资的话,那么更需要心定了,完全可以按照风雪大哥所说的分批进入,分摊成本,甚至定期定投。反正你是长线嘛,短线的波动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但是长线投资者一定要问问自己,我能不能经受住长达267个交易日的账面亏损,在那段时间或许没有伙伴的支援,或许朋友们都已经割肉离去。也许大部分投资者会遵循“人们更愿赌损失而非收益”这个金融心理学定律而捂住不操作,但是当漫长的熊市在所有人的惊异中开始走牛的时候,你能不能坚定长线投资的思想?2006年的实例来看,大部分熬过寒冬的投资者在一解套的时候最想做的是,抛,义无反顾地抛。我想这可能和最初的长线投资思想有一些背离。
  当然,我也在sohu基金里学习到了长线投资不代表长线投资一个基金或一直持有基金的引申义表述,这些深奥的思想我目前没有想明白,所以暂时不提及。
  现在的投资者并不比几年前的前辈们来得更聪明更理性,甚至很多朋友对刚刚过去的那段历史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接触。sohu基金里很多朋友都喜欢把基金说成鸡,然后秀下自己鸡窝里有几只鸡,评价说哪只是疯鸡哪只是瘟鸡。我想这样做资产配置是不够的,首先,股票,偏股基金的关联度太高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难说当南方积配不行的时候易方达策略会有出色的表现。无论怎么说,在整个的资产配置里,保险总是要买一些的吧;其次,泛泛而来地买基金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思路不是很了解,不容易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这样更容易受短期波动的左右。我是集中持有的追随者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没那么能力同时追几个基金团队的投资思路。
  帖子里的好多朋友都选择红利再投资,我刚接触基金的时候,就听sohu里面的高手说过,“菜鸟选择现金分红,老鸟选择红利再投资”。当时先入为主,我接受了这个观点,最近想想也许觉得说得太绝对了。
  引用格罗克。马克思一个很著名的话:“经过个人奋斗,我终于从一无所有转为极端贫困。”在牛市里红利再投资不断地把分红放回股市,自然能拿到良好的复利效果。可是这么做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倒金字塔型策略。
  倒金字塔型策略,不断地将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同一个基金(股票),增加我们的风险暴露。它的结构非常不稳定,当股市逆转时,倒金字塔容易倒塌。有个前辈说过“……这种方法非常流行,其效果是如此惊人,以至于很多人的第一次买卖也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买卖。”
  股市里不是比谁能赚得更多,而是谁能活得更久。不能忘记,这是世界上最艰巨的市场。
  最后一个例子是关于股神杰西&;#8226;利弗莫尔的。
  杰西&;#8226;利弗莫尔因为准确预测到1929年-1930年的大崩盘并从中牟利而闻名于世。1931年初,他的个人财富高达3000万美元。在他的一生里,杰西&;#8226;利弗莫尔一直把股市赚来的钱都投回到股市中去,一点都不留下以防不测。股神56岁时,可能和他的酒鬼妻子有关,他的财富顷刻化为乌有。两年时间里杰西赔光了所有的老本。1934年3月4日,他宣布破产,债务高达200万美金。
  杰西&;#8226;利弗莫尔从来没能挽回损失,1949年11月28日,他走进Sherry…Netherland饭店的酒吧,喝了两瓶马提尼酒后,他掏出笔记本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的人生是个失败,我的人生是个失败,我的人生……”。然后走进洗手间,掏枪自杀。



作者:ao4 日期:2007…01…10 01:32
  To:爱莉197616和大家
  上面那段帖子大致交流了我对基金投资的一些看法和认识。是我这半年来接触基金的小结。我是初学者,对基金投资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请审慎对待。


作者:ao4 日期:2007…01…11 00:52
  作者:莽浪雨 回复日期:2007…1…10 22:41:48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6…12…15 18:50:10 
     
      很喜欢嘉实主题精选这只基金,除了它的业绩好,思路清楚,操作风格集中之外,在它认购期的时候发的投资建议书,扉页的最后一段,王贵文先生写到:
      “嘉实主题精选基金很适合我,我曾向公司提出了一个申请,希望能一直管理这个基金直至退休,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