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104章

历代皇陵-第104章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朝中大权呢,只是自己位高权重,若伸手要扬州刺史一职,怕引起朝廷的疑心,影响自己的形象。刘穆之看出了刘裕的意思,便对他说:“公功高勋重,不能直接要求任扬州刺史,不然,朝听疑畏交加,异端四起,还会引出大祸。现在朝廷既然已经说出来让你去丹徒领扬州刺史,你可暂时应酬一下,但最好的办法是先回京城共议此事,公一旦入京,扬州刺史一职他们决不敢越过你而授予他人”。刘裕听了连连点头。刘裕进京后,朝廷果然以他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总掌政事。

  自晋室南迁,偏安江南以来,祖狄、庾亮、殷浩、桓温等都曾经北伐,以统一南北,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在东晋衰乱之时,占据山东及苏北与东晋接壤的南燕政权,不断派兵侵扰东晋边境。409年2月,南燕国主慕容超派兵攻破东晋宿豫(今江苏宿迁),大肆掳掠而去,不久,又派兵攻占济南(今山东)掠走千余人。南燕的侵扰,对东晋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要求讨伐南燕的呼声甚高。刘裕经过分析权衡,认为征讨南燕一来可以满足人民的抗敌要求,二来如果征讨成功,自己的功业和声望就可以完全压倒刘毅等人,因此,立即下令北伐南燕。刘裕讨伐南燕的决定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豫州刺史刘毅就竭力阻止刘裕亲自带兵北伐,他说:“宰相远出,易动根本”。刘裕不听,决意亲自出征。409年4月,刘裕率水军自建康出发,沿淮河、泗水到达下邳,又沿陆路进发,6月进围广固,慕容超急忙向后秦求救,姚兴不敢轻举妄动。刘裕于410年2月攻下广固,灭了南燕。在讨伐南燕的过程中,刘裕得到了南燕汉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他们或者直接参加灭燕的战争,或者为晋军送粮送水,提供军需。同时,刘裕还对燕军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大批南燕将军和重臣投降东晋,其中包括前往后秦求援的南燕尚书张纲。此人足智多谋,后来正是他为刘裕设计了飞楼木幔等攻城器具,使晋军避开了城上的火石弓箭,迅速攻入燕都。这次北伐的胜利,淮北、河南的大片土地被收复,大批汉族民众从民族压迫中被解放出来,东晋王朝的实力增强了,朝廷内外无不称赞刘裕的功德,因此刘裕也成了东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朝廷中再没有人能与它抗衡了。

  刚刚灭掉南燕,刘裕接到报告,广州刺史卢循和始兴(今广东韶关)相徐道覆(卢循是孙恩的妹夫,孙恩死后,起义军推卢循为主。404年,卢循带领义军攻占了广州番禺,俘虏了广州刺史吴隐之,自称平南将军。405年,朝廷因刚平定桓玄之乱,便任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的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乘刘裕北伐,朝廷空虚之机反晋,现已攻下长沙、巴陵(今湖南岳阳)、南康(今江西赣州)等城,兵锋直指建康。江州刺史何无忌自寻阳(今江西九江)南下抵御徐道覆,战死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刘裕听到这一消息,大惊失色,慌忙班师南归,把大队人马甩在后面,只带了几十人,于4月赶到建康。坐镇安徽寿县的豫州刺史刘毅听说卢循、徐道覆反晋南下,决心出兵与义军决战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刘裕知道后,写信劝阻,并派刘毅的族弟刘藩前往劝止,刘毅见信后大怒,他对刘藩说:“当年我们只是一时推功而已,你就认为我真的不如刘裕吗”?说完,把信狠狠丢在地上,率舟师3万,由姑孰(今安徽当徒)溯江而上,阻击卢、徐。5月,两军大战于桑落州(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中),结果刘毅大败,丢掉了全部船只和辎重,只带几百人逃回姑孰。卢循击败刘毅后,从被俘的士兵口中得知刘裕已经赶回建康,心中害怕起来,欲退回寻阳,攻取江陵,占据江、荆二州以抗朝廷。徐道覆力主乘胜追击,卢循犹豫多日,才勉强同意进军建康。但是由于卢循的犹豫不决,给了刘裕周密部署的时间。当卢循大军兵临建康城下时,刘裕已经完全做好了防卫准备。经过近两个月的相持,卢循毫无进展,只好退回寻阳,准备西取荆州。刘裕在卢循撤兵之机,亲率大军出击,在破冢(今湖北江陵)、大雷(今安徽望江县)等地大破卢循义军。411年2月,晋军攻克始兴,徐道覆战死,4月,卢循在交州(今越南茲山地区)兵败投水自尽。这场历时11年的农民大起义,终以失败告终。刘裕在平定了卢循、徐道覆以后,威望进一步提高,势力空前强大,官至太尉。

  刘毅在桑落州惨败以后,被降为后将军、江州都督,镇姑孰,威信扫地。为了挽回声誉,竭力要求追击卢循,刘裕接受了长吏王延的建议,不让刘毅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己亲率大军征讨卢循,让刘毅监太尉留守,总管后方事宜。北府名将刘毅曾与刘裕共同起兵,灭桓玄,兴复晋室,自认为功劳不让刘裕,因而不甘屈居刘裕之下。桑落州惨败,刘裕灭掉卢循。不久,刘裕又迁刘毅为荆州刺史,刘毅见刘裕居中掌权,自己只是镇守一方的藩将,心中不服,便凭借长江上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四处招纳亲党,扩张势力,决心与刘裕决一雌雄。一天,刘裕接到刘毅的请求,要兼督交、广二州。刘裕虽知其有野心,但仍然很痛快的答应了。不久,刘毅又提出新的要求,请以丹阳尹毛修之为南郡太守。刘裕压住心中的不快,又一次答应了刘毅的请求。接着,刘毅又请求到京口为先人扫墓,然后再西下赴任。刘裕欣然答应,并亲自赶往仉塘与刘毅会面。刘毅在江陵赴任后,独断专行,随意变换地方官吏,安插亲信,擅割豫州文武,江州兵力达万人自随。对此刘裕都假作不知。412年9月,刘毅又上表朝廷,请求让自己的堂弟、兖州刺史刘藩担任自己的副手。刘裕实在忍无可忍,表面上答应,暗地里迅速做好了讨伐荆州的准备。刘藩自广陵到建康接受任命,刚一入朝,就以与刘毅、谢混共谋不轨罪被逮捕。刘裕以诏书宣布刘毅等人的罪状,赐刘藩、谢混自杀。随后,派手下两员得力战将王镇恶、蒯恩为前锋,亲率大军讨伐荆州。王镇恶和蒯恩是刘裕一手提拔起来的战将。王镇恶是前秦名将王猛的孙子,前秦灭亡后,13岁的王镇恶隋叔叔辗转入晋,客居荆州,初任天门郡临澧县(今湖南常德临澧县)令。王镇恶熟读诸子兵法,果决能断,有大将之才,征广固伐南燕时,有人向刘裕推荐王镇恶,刘裕马上将他召入府中,二人相见,只谈了一会,刘裕就暗暗称奇,留他在府中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把他介绍给诸佐吏说:“王镇恶是王猛之孙,真是将门虎子呀”并马上任命王镇恶为前部贼曹(负责及捕盗贼及刑法)留在军中,在以后的征战中,王镇恶屡立战功。蒯恩出身贫贱,当年征讨孙恩起义军时,他被派往刘裕军中服劳役,充当马士,负责备马料。蒯恩身高力大,常背大捆,而心中却盼望有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机会,有时他把马刍扔在地下,怅然叹道:“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当马士”。刘裕听说后,立即发给他兵器,令其随军作战。蒯恩以其勇猛忠谨,深得刘裕的喜爱和信任,成了他的心腹将领。412年10月,王镇恶、蒯恩诈称刘(藩)兖州西上赴任,率军直向荆州,荆州方面信以为真,毫无防备,很快就到达了距江陵20里的地方。二人弃船率军步行,突然出现在江陵城内,经过一天激战,刘毅兵败自杀。刘裕到了江陵,采纳了原刘毅府中咨议参军申永的建议,宽租省调,节役原刑,礼辟名士,得到荆州人民的欢迎。随后,刘裕又于当年12月,乘胜进军益州。

  早在405年,益州大姓谯纵趁东晋政权混乱之际,割据四川,自称成都王,建立蜀国。谯纵建国后,经常派兵侵扰东晋,威胁荆楚。刘牢之之子刘敬宜曾于408年率军5千前去讨伐,但因粮食吃尽和疾疫而还。这次进军益州,刘裕从众将领中选拔了西陵(今湖北黄冈)太守朱龄石为元帅,配将士2万,统军征伐。其他将帅都以为朱龄石资名尚轻,难当重任,而刘裕却独具慧眼,认定其既有才干,又练吏职,能够担当此任,所以不为众议所动。宁朔将军藏熹是刘裕的妻弟,位在朱龄石之上,刘裕派他为副将随军西征;又将猛将蒯恩、下邳太守刘钟等分派给朱龄石。当时,毛璩的侄儿、时任东晋南郡太守的毛修之再三请求随军伐蜀,刘裕知道当年蜀人杀死毛璩一家,毛氏与蜀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怕毛修之入蜀后会大肆屠杀,也怕蜀人因此而冒死抵抗,对收复益州不利,故拒绝了毛修之的请求。朱龄石按刘裕的策划行事,顺利入蜀,经过一番激战,于第二年七月攻占成都。谯纵弃城而逃,后自杀身亡,余党也全被歼灭,益州被东晋收复。豫州刺史诸葛长民是同刘裕共谋举事的北府将领之一,他也已灭桓玄有功而颇为自负,在刘裕执掌朝政后,二人就开始貌合神离。刘裕征讨刘毅,让诸葛长民留守京师,暗里又让刘穆之监视他,诸葛长民感觉到,刘毅一死,下一个除掉的目标就是自己。因此它想先发制人,于是就写信给冀州刺史刘敬宜,约他共同起兵推翻刘裕。而刘敬宜无意反刘裕,竟将诸葛长民的信转交给了刘裕。刘裕见信后,急忙派亲信王延赶回建康,稳住诸葛长民。413年2月,刘裕轻舟潜回建康,第二天,诸葛长民听说刘裕已回到东府,不觉大惊,连忙登门问候。刘裕热情邀请诸葛长民共坐,屏退左右,二人畅谈起来,连平时很少说到的事情都提及了。诸葛长民见刘裕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心中疑惧尽失,痛快极了。这时,埋伏在幔中的壮士丁旿突然冲出,将诸葛长民杀死,同时被杀的还有诸葛长民的几个弟弟。至此,参与京口兵变的北府将领除刘裕自家弟兄外,战死的战死,诛杀的诛杀,无一幸存。唯一的异己势力只剩下反对他掌权的司马氏宗族贵族了。刘毅死后,晋宗室司马休之接任荆州刺史一职。司马休之为政有方,很得民心,他对刘裕的专权十分不满。刘裕也感到司马休之对自己的专权是一大威胁,但又不好无故加罪于他。414年3月司马休之的长子谯王司马文思擅自捶杀国吏,刘裕利用这一机会,先下令斩杀了司马文思的爪牙,然后原谅了司马文思。司马休之知道此事后,上疏请罪,请求解除荆州刺史一职,刘裕不但不准,反而将司马文思送到荆州,让司马休之自己处理。司马休之的处理意见是废掉司马文思的王爵,并又一次写信给刘裕谢罪,刘裕认为司马休之不杀掉司马文思就是包庇儿子,并以此为借口准备兴兵荆州。415年正月,刘裕亲率大军征讨司马休之。雍州刺史鲁宗之认为自己早晚也会为刘裕所不容,于是同儿子竟陵太守鲁轨自襄阳起兵响应司马休之。刘裕让女婿徐逵之为前锋,配以精兵利器,打算让他先立大功,待事宁之后,任他其为荆州刺史。谁知徐逵之出师不利,前锋部队在破冢遭到鲁轨的猛烈阻击,徐逵之兵败身亡。刘裕闻之爱婿身亡,怒不可遏,亲率众将渡江,而这时,鲁轨、司马文思已将4万兵士沿峭岸布阵,刘裕军士无人能登。刘裕见状,披挂盔甲,要亲自强攻,诸将纷纷劝阻,刘裕不但不听,反而暴怒异常,非上不可。太尉主簿谢晦上前抱住他,使刘裕无法行动,刘裕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