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66章

历代皇陵-第66章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日,惠帝召汝南王司马亮任太宰,与太保卫灌共同掌权辅政,同时封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直接掌握宫廷卫队;贾后的族党贾摸(贾后的从弟)、郭彰(贾后的母舅)、贾谧(贾后的外甥)也共同参与国政。此项安排对于贾后来讲,两个辅政大臣对她构不成主要威胁。因为,汝南王软弱无能,而卫灌只是一个文官,都好对付。主要威胁来自于掌握兵权的楚王司马玮和东安王司马繇,司马繇非常看不惯贾后的凶残,想废掉她,不料尚未行动,就被他的哥哥司马澹告发,贾后立即罢了东安王的官,接着又以他有不满言论,将司马繇废迁到带方(今越南共和国风山附近)。辅政的司马亮和卫灌对年轻气盛、凶好杀的司马玮也很不放心,觉得他难以驾驭,想夺去他的兵权,司马玮知道后大发脾气,吓的想接替他的临海侯裴楷也不敢接受任命了。司马亮和卫灌又想打发司马玮和诸王都回到封国去,司马玮于是更加愤怒,一气之下,投靠了贾后。一个叫歧盛的朝臣,原来一向跟扬骏过往甚密,但后来又帮助司马玮诛杀扬骏,卫灌对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十分厌恶,打算逮捕他,歧盛听到风声,遂与司马玮合谋向贾后诬告司马亮和卫灌谋反,想废帝另立。贾后决定利用司马玮同司马亮、卫灌二人的矛盾,除掉司马亮和卫灌。291年6月,贾后让惠帝下手诏给司马玮,让他率兵诛杀司马亮和卫灌。司马玮遂令公孙宏、李肇率兵包围司马亮王府,命侍中清河王司马遐逮捕卫灌。司马亮、卫灌在这次事变中被杀。事后,贾后又怕司马玮的权势太大,对己不利而每天心神不定,这时,太子少傅张华献计说:“楚王一连杀死两位重臣,天下权利都集中到他手中,岂不危及帝、后。最好趁他权势尚未稳固,指控他擅自杀戮,将其除掉”。贾南风认为这是良策,于是又以皇帝的名义派殿中将军王官到司马玮的军中宣布:司马玮假传圣旨,杀害两位大臣,实属大逆不道,诸军将不可受骗盲从“。士兵们听了这话,一哄而散,司马玮束手就擒。最后被斩。公孙宏、歧盛也同时被夷灭三族,这次被杀者又达千人。贾南风这次一箭三雕,朝中权利完全落入她的手中。再以后的几年里,贾后在司空张华、尚书裴硕的辅佐下,维持了几年短暂平稳的政局。

  贾后专权后,太子司马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也深知贾南风不会放过自己,但他认为,只要给人留下不问政事的印象,就可必免暗算,于是他每日跟左右的人吃喝玩乐,胡作非为,对做生意赚钱特有兴趣,甚至不出席朝会,大臣们对太子的所作所为意见纷纷。司马遹虽然没有出息,但天生一付倔强的性格,贾后的外甥贾谧依仗贾后的势力,恃宠骄横,常对太子无礼,太子也以牙还牙,每逢贾谧到东宫来,他都避而不见。贾谧觉得将来太子继位对自己不利,便到贾后那儿诬陷太子说:“太子多蓄私财,结交小人,准备对付贾氏,一旦皇上去世,太子上台,就会向我们对待扬骏那样诛杀我们,废掉太后,不如及早将他除掉,另立顺从听话的人”。这话正中贾后的心病,于是,经过精心策划,299年12月,贾后以皇上召见为名,在后宫将司马遹灌醉,然后让人拿出早已写好的两篇条幅,说是父亲让他重抄一遍,大意是:“皇上和皇后都应自裁,不然,太子就要亲自去结束他们的生命;要其生母谢玖同时行动,不要犹豫,以防后患”。司马遹昏醉之中,神志不清,无力判断,就重抄了一遍。第二天,贾后逼迫惠帝召集百官开会,命黄门拿出太子写的条幅让大家看,于是太子被贬为庶人。贾后派东武公司马澹率一千兵押送司马遹、太子妃及三个儿子囚禁在金镛城。派治书御史刘振专门负责看押。不久,在贾南风的指使下,刘振诛杀了司马遹的生母谢玖、妃子蒋俊。300年正月,贾后命一黄门向朝廷自首,承认与太子同谋叛逆,指使惠帝下诏,将太子押往许昌囚禁。3月23日,贾后命太医程据配制毒药,以皇帝名义命黄门孙虑前往许昌毒杀司马遹。太子被废以后,担心自己被毒,常常自己做饭,孙虑见无法将毒药掺入菜中,就强迫司马遹服毒,司马遹不肯,孙虑只好用要杵将司马遹击毙。曾在东宫侍奉过太子的禁军头目马雅、许超得到过太子的宠爱,见太子被废,心中不平,便与殿中中郎将士猗等人密谋废掉贾后,让太子复位。他们分析形势认为,张华、裴頠只想保官,难以依靠;右将军赵王司马伦自从关中调回洛阳后一直掌握兵权,且司马伦性贪婪,可以争取,便去游说赵王的谋臣孙秀,孙秀说服了赵王,同时为赵王谋计说:“太子为人刚猛,若回东宫必定不愿受制于人。你向来是贾后的人,已经路人皆知,如今虽有复立之功,但太子也会认为你是为形势所迫,不得己而倒戈的。太子虽不同你算旧帐,但也不会感激你,你只要略有过失,仍不免被诛杀。不如推迟行动,待贾后害死太子,你再以贾后害死太子之罪废掉贾后,这样,你不但可以免祸,还能实现你的大志”。司马伦果然依计而行。3月22日,太子在许昌被杀,4月3日,赵王司马伦就联络齐王司马冏、梁王司马彤召集禁军,发动政变,将贾后及贾后家族诛灭殆尽,司马伦一下成为朝廷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司马伦掌权后,事事都借口皇帝的旨意,他把东宫作为相府,安排了一万名卫兵,四个儿子都封为王、侯,孙秀等亲信也分别封爵掌兵,文武封侯的达数千人。司马伦的行经,引起了诸王的不满,期间淮南王司马允自恃在宿卫军中颇有威,便暗养死士,打算除掉司马伦和孙秀,不想他的行动被司马伦发觉,这年8月,司马允中计被杀。同司马伦一起杀害贾后的司马冏也被排挤到许昌。301年正月,司马伦迫不及待的强迫惠帝下诏书禅位,并将惠帝送往金镛城。司马伦的篡位,惹恼了几位亲王。晋初,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统治大封同姓王,这些宗室诸王大多拥有重兵,镇守要害之地,集军事、民政于一身,武帝死后,继位的皇帝是个白痴,稍微有点实力和野心的宗王都难免想入非非,而再他们身边的文武僚属也都想求富贵腾达,从中纵横捭阖,拨弄是非。当时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都各自拥有强兵,自然不会接受赵王的篡位事实。经过一番准备,齐王首先发难,起兵讨伐司马伦,杀死了司马伦的亲信孙秀、士猗、许超等人,逼迫司马伦下退位诏书,由金镛城接回惠帝。梁王司马彤上表司马伦父子应当伏诛,惠帝随即下诏处死了司马伦和他的四个儿子。同时又下诏司马冏入朝辅政,这又引起了其他诸王的不满,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用颖、长沙王司马乂等讨伐司马冏。司马乂率兵入宫挟持惠帝与司马冏激战,杀死了司马冏,司马乂又成了朝中最有势力的人物。于是,成都王和河间王又联合起来包围了京师洛阳,与司马乂展开激战。与司马乂共事的东海王司马越畏惧成都王和河间王的强盛,纠集同党拿下司马乂交给了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司马乂被张方活活烧死。司马颖一心想当皇帝,上表惠帝要求正自己为皇太弟,经批准后返回邺城,遥控朝政。304年1月,右将军陈胗用皇帝诏书号令文臣武将讨伐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惠帝御驾亲征邺城,但司马越战败,惠帝还落入司马颖手中,以后,安北将军王浚率鲜卑兵攻下邺城,司马颖才随惠帝回到洛阳,被司马颙废去皇太弟的身份。在惠帝征伐司马颖期间,洛阳城被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控制,张方凶狠残暴,无恶不作,朝野一片声讨之声。张方看洛阳无法久留,就亲自带兵闯入殿中劫持惠帝前往长安。后司马颙被任命为太宰,因独断专横,又引起诸王的不满,他们公推东海王司马越为盟主讨伐司马颙。经过一年的争战,司马越攻下长安,惠帝返回洛阳,权力归司马越之手。此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306年11月,惠帝吃面饼中毒而死,关于惠帝为谁所害,成为千古之迷。惠帝死后,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怀帝,但朝中还是太傅司马越专权,怀帝并没有多大实际权力。

  惠帝的死亡,标志着“八王之乱”的结束,这场历时十六年的大混战,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城市破坏,土地荒芜,北方的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也加速激化了阶级和民族矛盾,西晋政权已经丧失了实际统治能力。已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见晋宗室内部互相残杀,腐败日甚,也不甘忍受晋朝贵族官僚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308年10月,匈奴族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称帝,建立汉国(前赵)公然同晋朝皇帝唱起了对台戏。311年3月,东海王司马越兵死在项城(今河南沈丘),刘渊之子汉王刘聪听说司马越以死,立即率兵杀奔洛阳,没有遇到多大抵抗就占领了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313年2月1日,司马炽被刘聪毒杀,时年30岁。刘聪进攻洛阳时,司马炎的孙子秦王司马邺也跟着逃难得人群逃出洛阳,司马邺是吴王司马宴之子,司马宴是武帝的第十二子。司马邺从小过继给武帝的三子司马柬为嗣。司马邺逃到密县时,遇到他的舅舅荀藩、荀组等人,遂又一起逃到许昌。正遇上豫州刺史阎鼎准备率部下几千人打回甘肃、陕西老家去,荀藩见阎鼎很有才能,便与他合作,合谋挺进关中,扶立司马邺为帝。恰在此时,屯兵关中的雍州刺史贾疋正要迎接司马邺进入长安,因当时怀帝司马炽还在刘聪处做俘虏,阎鼎、贾疋等人便立司马邺为皇太子。313年2月,怀帝被杀。4月,14岁的司马邺在长安宣布继位,是为愍帝。316年8月,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中一片混乱,米价涨到二两黄金一斗,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况,司马邺见实在难以维持,于11月11日出城投降,317年12月,司马邺被刘聪毒杀,西晋亡。

  【西晋皇陵】西晋共历五帝,司马伦被惠帝所杀;司马炽和司马邺被汉帝(前赵)刘聪所杀,没有陵墓。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对其先人进行追封,祖父司马懿为宣帝,葬高原陵;叔父司马师为景帝,葬峻平陵;父亲司马昭为文帝,葬崇阳陵。加之司马炎的峻阳陵,惠帝司马衷的太阳陵共计五陵。据文献记载,西晋五座帝陵分别位于东西相连的北邙和乾脯二山两侧,山阳自东至西为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和惠帝太阳陵;山阴为宣帝的高原陵和景帝的峻平陵。311年6月,前赵国车骑大将军刘曜同王弥、石勒联军攻陷洛阳,盗掘了西晋诸帝陵墓,以后又多次被盗,现仅存遗迹。近年来,根据洛阳附近出土的西晋墓志提供的线索,已经确定了崇阳、峻阳二陵的位置。文帝司马昭的崇阳陵在今偃师市杜楼村枕头山南麓,1982年发掘,其墓道长46米,宽11米;墓室长4&;#8226;5米,宽3&;#8226;7米,高2&;#8226;5米。墓室西侧还有4座规模较小的陪葬墓,墓室空无一物。武帝司马炎的峻阳陵在偃师市南菜庄北獒子山,墓道长36米,宽10&;#8226;5米;墓室长5&;#8226;5米,宽3米,高2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