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71章

历代皇陵-第71章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经济和文化在不同的时期又有所恢复。西南、西北、东北几个地区在不同程度上还有所发展,被破坏了的传统文化保存了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吸收了西部和北部各民族的文化,甚至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经过这场动乱,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进一步接受成熟了的封建制度,有的由家长奴役制进入封建社会。各民族的成员也都按照各自的阶级成分,逐渐与汉族的地主或农民两大阶级融合。136年间,有的种族名称基本上已经消灭,如匈奴、羯、巴氐、河西(今甘肃)鲜卑、丁零族等都成为汉族的组成部分。

  本篇以建国的时间为序,分别介绍十六国的开国君主和皇室陵墓。十六国各政权建国时间大都很短,且当时战乱频繁,加之民族关系各族丧葬习俗各不相同,故这一时期的皇陵资料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均很少。本篇据史载和近年的考古发现简单介绍。

  

  起7B点7B中7B文7B网7B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九章十六国时期(一)成。汉王朝

  (起4U点4U中4U文4U网更新时间:2007…5…11 8:19:00  本章字数:4736)

  成汉王朝是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氐族人李雄建立的。李雄,原籍在晋巴西郡宕渠县(今四川渠县),是商朝巴国首领廪君的后代。215年曹操攻破汉中,其先祖降魏,率家族内迁到略阳。298年,关中地区连续几年闹饥荒,陕西、天水、武都、南安、阴平、略阳六郡十几万人逃荒到蜀地(今四川成都平原)。其中,李雄的父亲李特和李庠、李流兄弟三人也带领本族的饥民一起逃往蜀地。李特兄弟为人豪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路上,流民中有挨饿、生病、无家可归或走投无路的,李特兄弟常常接济、照顾他们。流民们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这样,来投奔他们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大。蜀地当年年景尚好,又远离中原司马氏王族的战乱,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们进入蜀地以后,就分散到各地靠给富人帮工干零活来养活自己。李特兄弟及家族也在绵竹这个地方安顿下来。这些来蜀地的人中有不少是同族、同乡,他们在漫长的逃荒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现在分开了,但彼此之间还保持着连系,并有一定的来往,由于人多,他们在蜀地社会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小看的势力。300年,益州刺史赵廞反晋自立,被随从所杀。次年,朝廷派罗尚到成都任益州刺史。这时,浊泽(今河南临颖)地区爆发了王伦、王处穆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赵王司马伦镇压下去,但他在百姓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罗尚到任不久,很快就发现李特这些人不好管束,担心有一天他们也会犯上作乱,便派人通知李特,限定他们七月前必须离开蜀地。更为可恶的是,罗尚见李特他们经过两三年的艰苦劳动,一些人手头有些积蓄,竟下令在蜀道流民回乡的路上设立关卡,企图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听说官府要强迫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回去以后也无法生活,七月份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流民们从四面八方跑来向李特诉苦,并让他代表大伙去向官府求情。一是请官府收回驱赶流民的命令;二是实在不行,也要把限定的时间延长到冬天。于是,李特代表流民几次到官府求告,都遭到罗尚的严厉拒绝。以后到李特这来打探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总数达几万人。李特在自己的驻地设了一个大营,以收容到这里打探消息的流民。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留了几千流民。后来,李特又派使者阎彧去见罗尚,再次要求延缓遣返时间。到了成都,阎彧见到大批士兵正在刺史府修筑营寨,一队队兵马南来北往,显出大战临头的样子。阎彧找到罗尚说明来意,罗尚说:“我已经准许延期遣返流民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就是了”。阎彧也坦率的对罗尚说:“大人听了下面人的坏话,也许不会放过流民,但我想提醒大人,不要小看了老百姓,他们看起来很软弱,众怒难犯,你要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恐怕对你也没好处”。罗尚说:“我怎么会骗你呢,你就把我刚才讲的话对他们讲就是了”。阎彧回到成都,把在成都见到的情况和罗尚的话告诉了李特,并提醒李特说:“罗尚虽这么说,可他没安好心,我们不能相信他,要预先准备才好”。李特也怀疑罗尚的话不可靠,听了阎彧的话立即把流民组织起来。流民们拿起棍棒刀枪,排好阵势,准备抵抗罗尚的进攻。不久,罗尚果然率领晋军三万人攻打李特,晋军刚进流民营地,预先埋伏的流民就杀了出来,这些没有退路的流民勇猛无比,以一当十。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准备,一时被流民杀的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流民们杀退了晋军,知道朝廷不会罢休,就请求李特为他们做主,领导他们抗击官府。李特被大家推举为镇北大将军,李特的弟弟李流为镇东将军,一些有威信的流民也被推举为首领。他们整顿兵马,军威大振,没有几天,就攻下了成都附近的广汉城,赶跑了那里的太守。李特的起义军进了广汉,打开了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李特还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宣布约法三章。流民们在李特的领导下,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的拥戴。不甘心失败的罗尚。联络了各地的地主豪强,袭击起义队伍,他们还把粮食藏起来,企图用饥饿来消灭起义军。在粮食缺乏的日子里,起义军用草根树皮、野山芋来填饱肚子继续与晋军战斗。303年,李特因骄怠无备,被罗尚联军袭杀。

  李特死后,李特的弟弟李流继领起义军,将罗尚围困在成都。后听说朝廷的援军要来,李流准备投降,李特的儿子、时任前将军的李雄坚决不同意,他同表兄李离率军出击,击败了朝廷的援军,并一举攻下郫城(今四川郫县)。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李流对侄儿李雄刮目相看,把军权全部交给了李雄。后起义君又得到了青城山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支持,获得了足够的粮食,起义军复又振兴,声势更加浩大,蜀地人民也起来响应起义军。303年9月,李流病逝。李雄自称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了成都。304年10月,李雄称成都王,建元建兴,都成都。306年,李雄称帝,国号大成,建元晏平。建国伊始,没有什么章程,不少大臣经常为争官位高低而闹的不可开交,李雄采纳了尚书令阎彧的建议,建立了百官制度,才平息了这场闹剧。虽然没有人再争官了,但是财政入不敷出,李雄便默认部下可以卖官,但卖官的门一打开,李雄又发现弊病太多,于是又严禁卖官。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李雄开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并适当减轻租调赋役,规定每个男丁每年交3斛谷子,女子交纳一半,有病的交四分之一,每户交绢数丈、交锦数两,几年之后,实力大大增加。314年,汉中的扬虎和梁州的张成先后投奔了李雄,于是,汉中郡、涪陵郡和汉嘉郡也成了成国的领地。成国强盛时的疆域有今四川东部、云南、贵州一部。李雄有十个儿子,但没有一个是他的皇后任氏所生,也没有一个合他的意,所以,他想立哥哥李荡的儿子李班为太子,但大臣们都极力反对,李雄费了一番口舌,才说服了大臣们立李班为太子。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脓水四流,他的儿子们看后只感恶心,都躲的远远的,只有李班不分昼夜地在身旁侍侯,经常用嘴为他吸脓水。李雄病了6天后就死了,时年61岁,谥号武帝。

  【成幽公李期】李期,字世运,李雄第四子,是李雄的宫人冉氏所生。因为皇后任氏没有儿子,便收养李期为子。李期长的俊美,而且才华横溢,很手李雄喜欢,324年,李雄立侄子李班为太子。334年,李雄死前留下遗诏,太子李班继位,由时任建宁王的李寿辅政、录尚书事。李班即位后,朝廷政事全部委托李寿处理,自己只顾守丧礼。李雄之子李越早就忌恨李班不是亲生子反而继承皇位,在回成都奔丧的时候同弟弟李期将李班杀死在殡宫。当时,有不少大臣想拥李越当皇帝。但李越觉得李期多才多艺并且是由任皇后一手养大,便把帝位让给了李期。李期即位后,改元玉恒。他认为当了皇帝后就大功告成,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就大杀李班亲属。他封李越为建宁王,改封李寿为汉王,疏远并冷落以前曾经拥立过他的大臣,宠任阿谕之徒,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人没有任何才干,只是曾经劝过李雄立李期为太子而已,李期就将他们委以重任。国家政事交给这几个庸人以后,宗室旧臣多被他们排挤诛杀。成国江山很快江河日下,而李期却骄奢日甚,动辄就要杀人,搞得朝中大臣人心惶惶。驻守涪城的汉王李寿是李雄的堂弟。李雄304年称王之初,李寿同母亲被罗尚所俘,至310年被释归。317年被拜为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后任征东将军。328年升大将军、大都督、侍中,封扶风公。李寿也尽心尽力,为开创成国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333年他率军攻克宁州(今云南晋宁)被封建宁公,李雄死前诏他辅政李班。李寿的名声之大又握有重兵,受到李期的猜忌,景骞、李越等还曾想谋杀李寿,未免遭之祸和自保,李寿暗中与长吏罗恒、解思明策划攻取成都。338年4月,李寿带领步骑兵一万余人向成都进发。李寿的儿子李势当时在成都任翊军校尉,见李寿到来便大开城门,让李寿进了成都。李寿在宫门口安营扎寨并下令士兵在城内大肆抢劫。李期没有想到李寿这么快就会来到成都,急忙派人慰劳李寿,并按李寿的要求杀掉了建宁王李越和景骞、姚阜、田褒等人。几天后,李期被废为邛都县公,软禁在别宫,不久被杀,李期在位四年,谥号“幽公”。

  【汉末帝李势】李势,自子仁,汉国国君李寿的长子,母亲李氏。因李寿的皇后阎氏没有儿子,便将侧室李氏之子李势交由阎皇后养护,李氏则不知所终。338年,李寿废掉了国君李期。朝中亲近李寿的大臣让李寿接替帝位,但究竟是称王还是称帝,大臣们意见不一,李寿本人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让巫师算上一卦以决定取舍。巫师一板正经的对李寿说:“你可以当几年天子”。李寿一听很高兴,便即了帝位,改国号为汉,改元汉兴。后李寿把原李雄的旧臣和汉中六郡随李雄起兵的官吏全部斥废换上自己的亲信,又把李雄的几个儿子全部杀掉。李寿称帝后,开始还能继承李雄的政风,宽惠简朴。但没过几年,便胡作非为起来,他仿效石虎的奢豪威刑,人有小过,便辄杀以立威,他广修宫室,搞的百姓疲于奔命,怨声载道,当时的朝廷上下,十有八九都想造反。左右仆射蔡兴,李嶷劝告李寿说这是劳民伤财,李寿不但不听还把他们杀了。343年,李寿病死,李势即位。李势即位后,改元太和。李势也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要求当皇太弟,可李势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就是不答应,并把李广贬为临邛侯。这时,大臣马当、解思明出面为李广求情说:“陛下的兄弟本来就不多,如果再得罪了李广,你将更加孤独、更加危险”。李势怀疑马当、解思明与李广有什么阴谋,便一方面捕杀马当、解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