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83章

历代皇陵-第83章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学生的优劣。对于朝中的文武百官,宿卫将士及宫中的奴婢、宫女乃至宦官,都规定他们学儒通经。凡“官在百石以上,学必通—经,才不成一艺者,罢遣还民”。一次,符坚对博士王是说:“我准备一个月到太学视察三次,亲自奖励发奋学习的学生,希望能发扬光大孔盂的微言大义”。王是说:“自从刘渊、石勒扰乱华夏以来,两都杂草丛生,儒生所剩无几,书籍毁灭殆尽,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厉害几倍。现在陛下拨乱反正,兴建学校,发扬儒教,使前秦出现了人人爱学习,个个遵法守纪,盗贼销声匿迹,荒地大量开垦,家家丰衣足食的大好局面”。王是的话并不是誊美之词,确实说出了符坚以礼治国的效果。史载当时的前秦“人思劝励,号称多±;,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修辟,帑茂充盈,典章法物,縻不悉备”。一片繁荣景象。

  对于民族关系,符坚采取了春秋战国时魏绎的“和戎之术”。他认为“黎元应抚,夷狄应和,同有形于赤子”。对汉族的地主阶级,符坚采取了宽和的态度,准予他们以入仕坦途,争取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对其他少数民族,他采取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的政策。360年,匈奴族铁弗部酋长刘卫晨遣使降于秦,“请迁内地”,符坚允许其率部入塞,拜为左贤王,并给了刘卫晨不少的优惠待遇。但是,符坚的部下,云中护军贾雍却对匈奴人恨之入骨,他擅自派司马徐斌带着骑兵袭击刘卫晨,纵兵掠夺了他们许多财物。符坚知道后,认为贾雍扰边动众,

  是在败坏自己的声誉,对国家不利,派人把贾雍叫到京都。贾雍见到符竖那付怒发冲冠的样子,吓得瘫在地上,符坚看到他那可怜的模样,略微改变了一下怒容,对他说:“我现在正在他们当中树立威信,希望你们从国家大局着想,无论如何不能见利忘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引起他们的怨恨,这对国家极为不利。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得挽回影响。事情是你干的,你得亲自去向刘卫晨道歉,把你抢的东匹如教还给刘卫晨”。贾雍觉得符坚宽宏大量,说得也很诚恳,连忙起身向符坚告辞,回到云中,以罪犯的身份,穿着白色的衣服到刘卫晨那里赔礼道歉。刘卫晨见符坚对自己很有诚意,对前秦的恼怒顿时烟消云散。后来,虽然刘卫晨又叛秦附代,符坚派兵平定,俘获了刘卫晨,不但没把他杀掉,还封他为夏阳公(今陕西韩城)统帅匈奴兵。灭掉前燕后,符坚对已归降的前燕贵族,包括慕容喡父子兄弟及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皆徙于长安,封授有差”。符坚任慕容戎为尚书,慕容垂为京兆尹,慕容冲为平阳太守。使慕容氏“父子兄弟,列官满朝,执权履职,势倾老旧”。符坚的这种气魄,在各少数民族首领中是少见的。他的合戎政策,也收到了相当大的成效。致使前秦周边各族,西南、西域各国都遣使入秦,归附符坚。在前秦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的基础上,符坚开始了统一北方的行动。365年3月,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前燕。8月,晋军占领枋头,前燕国主慕容喡急忙派散骑侍郎乐嵩向前秦求救,答应把虎牢(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以西的土地割让给前秦为条件。救不救前燕,符坚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大臣们—致认为,过去桓温出兵关中时,前燕见死不救。现在桓温讨伐前燕,我们也应该袖手旁观。况且,前燕始终不愿向我们称臣,我们何必多管闲事。待群臣走后,王猛对符坚说:“前燕不是东晋的对手,如果桓温胜利地占领了山东,进兵洛阳,再出击崤、绳,问题就严重了,这会直接威胁到我们前秦。依我之见,不如和前燕联合打退桓温,桓温一旦撤兵,前燕也就精疲力尽了,然后我们再乘机消灭前燕,不是更省事吗”。符坚听取了王猛的意。9月,符坚派将军苟池,洛阳刺史邓羌带三万人援救前燕。10月,联军打退了桓温。不久,前秦军队在王猛的率领下,见乎没费什么气力就消灭了前燕。符坚将前燕慕容喡及王公以下鲜卑10万户迁到长安。

  东汉建安年中(196—220),世居陇西的氐族部落大帅杨腾由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迁居仇池山(今甘肃成县,仇池山方圆百顷,又叫百顷山),建立仇池国。到其孙杨千万时,被曹操封为百顷氐王。至杨千万之孙杨飞龙时,仇池国渐渐强盛,迁居略阳(今甘肃秦安)。杨飞龙没有儿子,收养外甥令狐茂搜为子,是为杨茂搜。西晋八王之乱时,296年,杨茂搜率本部四千余户迁回仇池山,关中许多流民也纷纷投靠。杨茂搜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号称仇池国。以后子孙虽然一直称霸仇池地,但多以仇池公自居,称藩于晋。到第七代仇池公杨进时,被前秦封为仇池公。370年,杨进死,他的儿子杨篡继位后反秦自立。符坚大怒,于371年派符雅、朱彤率兵7万讨伐仇池,杨篡投降,前仇池国灭亡。373年,符坚派王统、朱彤率兵2万,王当、徐成率兵3万,进军汉中,攻取了东晋的益州和凉州。以后,西南夷邛莋、夜郎等也归附于秦。376年,符坚派武卫将军苟长,左将军王盛,中书令杨熙,步兵校尉姚苌等率13万骑兵向姑藏进兵,攻打前凉。秦军攻至城下,前凉国主张天锡束手就擒。符坚占有了整个河西地区。与此同时,符坚又派符洛率幽州兵10万、邓芜率步骑兵20万,攻灭了鲜卑拓跋部在盛京(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的代国。分代民为两部,设官统治。382年,符坚命氐族首领首领吕光领兵7万,进军西域。临行时,符坚告诫吕光,西域荒俗,勿黩武穷兵,过深残掠,以恩威并济来扬前秦国威。结果西域36国,皆为归附。

  自370年灭前燕到383年进占西域,经过10多年的时间,符坚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结束了自八王之乱以来北方四分五裂的局而,使前秦成为统一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时前秦的疆域有:南到西南边垂,东道淮泗地区;西到西域,北尽沙漠”。而且周边的几个中外政权也遣使与秦通好,前秦成为十六国中力量最强大的一个。符坚在统一了中国北方以后,只剩下东晋与秦对峙。为了实现他“混六合为一家”的政治抱负,他开始积极准备消灭东晋,实现统一。在这之前,375年,丞相王猛病重,符坚去探望他并问他以后事,王猛恳切地对符坚说:“东晋虽然远在江南,但是它继承晋朝正统,而且现在朝廷内部也相安无事,现在征伐东晋不是时候。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去进攻东晋。我们当前主要的敌人是鲜卑和羌人,留着他们总是后患,一定要把他们除掉,才能保障我们秦国的安全”。王猛生前,符坚对他说的话总是言听计从。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听王猛的话。王猛认为前秦的敌人是鲜卑人和羌人,但符坚却十分信任从前燕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符坚却把东晋作为唯一的敌人,非把它消灭不可。377年,苻坚派他的儿子符丕和慕容垂、姚苌等带了十几万大军,分兵几路进攻东晋的襄阳,守襄阳的晋将朱序坚决抵抗。秦军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襄阳攻了下来,朱序被俘,符丕将他送到长安。符坚认为朱序能为东晋坚守襄阳,是个有气节的忠臣,就把他留在秦国任度支尚书(掌管全国的财赋统计和支调)。接着,符竖又派兵10多万从襄阳向东进攻淮南。东晋守将谢石、谢玄率领水陆两路反击,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382年,符坚任为消灭东晋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就下决心进攻东晋。10月,符坚在皇宫里的太极殿召集大臣商量,符坚说:“我继承皇位到现在快30年了,各地的势力差不多都平定了,只有盘踞在江南的东晋还不肯降服。现在,我们有97万精兵。我打算亲自带领去讨伐东晋,你们认为怎么样”?符坚的话音刚落,秘书监朱彤就站起来说:“陛下亲自出征,执行天意,必定不用打仗,东晋皇帝就会乖乖投降,或者逃到海里淹死,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左仆射全翼却不同意伐晋,他说:“东晋虽然衰弱,但他们的国主没有重大罪恶,君巨和睦,内外同心,手下还有像谢安、桓冲那样的文武大臣,咱们要大举攻晋,恐怕不是时候”。平州刺史、鲜卑中郎将石越说:“东晋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再加上百姓都想抵抗,只怕我们不能取胜”。符坚听后很是生气,他大声的说:“哼,长江天险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军队那么多,大家把手里的马鞭子投到江里,也可以把长江的水堵塞,他们还能拿什么作屏障?大家又讨论了半天,意见极不统一。符坚觉得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就宣布散朝了。众臣走后,符坚把弟弟符融拉到身边,说:”自古以来,决定国家大计的,总是靠一两个人。今天,大家议论纷纷,也没有议出个结果来。我看这件事还是咱们两人来决定吧”。符融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没有说话,其实他也不赞成伐晋。苻融说:“如今伐晋有三大困难:第一、从星座位置来看,天意不顺;第二、东晋没有挑衅,出师无名;第三、我军连年征战,将士们已经筋疲力尽,不想再打仗了。今天这些反对出兵的,都是陛下的忠臣,希望陛下采纳他们的意见”。符坚没想到符融也会发对他,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气呼呼地说:“连你也会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来,真叫人失望!我有枪兵百万,资杖如山,我虽算不上是天才,但也不是无能之辈。讨伐一个行将灭亡的国家,岂有不胜之理!怎么可以留着东晋让子孙后代不得太平呢”?符融见符坚这样一意孤行,急得差点哭起来。他苦苦的劝告符坚说:“现在要打东晋,不但没有必胜的希望,而且京城里还有许多鲜卑人、羌人、和羯人,陛下离开长安远征,要是他们起来叛乱,太子独自带着几万残兵弱将能对付的了吗?到那时后悔就不及了”。但符坚还是听不进去。打那以后,太子符宏、和尚道安等也都劝符坚不要攻晋,符坚—概不予理睬。

  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进言求见,符坚让慕容垂谈谈他的看法。慕容垂说:“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吞并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的君主,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都是良将谋士,要消灭小小的东晋,不在话下。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行,何必去征求许多人的意见呢。晋武帝平吴,依靠的不过是张华、杜预两三个大臣而已。要是依从了朝廷众人的意见,怎么能实现统一呢?符坚听了慕容垂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看来能和我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啦”。说完马上吩咐左右拿五百匹绸缎赏给慕容垂。经过慕容垂的怂恿,符坚兴奋得连晚上都睡不着觉。他的妃子张夫人听说朝廷内很多人都不赞成出兵,在符竖高兴的时候,也好言好语劝他说:“我从小就听说过,天地生长万物,圣人治理天下,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成功。黄帝使牛马负重而致远,是顺应了牛马的本性;大禹疏通九州,堵塞九泽,是顺应了地势;后稷播种百谷,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是顺应了天时;商汤、周武王率领官兵杀掉夏桀、商纣王,是顺应了人心。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凡是顺其自然的都会成功,违背自然的就会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