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1479章

我有一个小世界-第1479章

小说: 我有一个小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

    “九个阴阳鱼啊,朝纲,是不是太少了?”柳菁菁迟疑着问道:“我认为仅仅是刻制九个阴阳鱼有点少了,就像是电脑一样,四核的比起单核的电脑来要好上很多,很多,朝纲,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柳菁菁这是直接把阵法的刻制和电脑联系起来了。

    “呵呵,菁菁,电脑归电脑,电脑的芯片禁受的知识电流而已,所以,只要电流的强度不便,电脑可以无限制的提升,可是,阵法就不同了,通过阵法的可是天地间的阴阳两气,这两种气的威力,比起电力来。强大太多,太多了!”赵朝纲很是耐心的开始给柳菁菁解释起电脑和阵法的不同来。

    “金焱木的材质很一般,因此,它能够承受的阴阳之气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数量的限制。金焱木就会直接变成齑粉,九个阴阳鱼吸收来的阴阳两气刚刚好能够让金焱木承受,所以,这一次我们在金焱木上面刻制的是九个一样与,菁菁,我怎么解释。你明白了吗?”

    “朝纲,我明白了!”柳菁菁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着,脸上也有点红了起来。

    “菁菁,不用不好意思,有了疑问当然要问了。就算是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很幼稚,但是,只要你有了疑问,你就需要问出来,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弄懂这些。

    不懂装懂这样的态度。一个人都不想看到,因为,一旦你不懂装懂了。结果只会是害人害己。

    对待你的人生,千万谨记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你的人生就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不懂装懂,意思是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三国时期,蜀*师诸葛亮用计气死魏国大将曹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统领大军向祁山开来,诸葛亮派兵布好八卦阵。司马懿不懂破阵之法,硬着头皮派张虎、戴陵攻阵。全部被俘。蜀将关兴与姜维三面夹击,司马懿大败而归。

    不懂装懂其实一个成语,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成语故事。

    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做官,刚到南方,肯定有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虚心请教别人,也许并不难懂。可这位先生可不想去问别人,那样显得自己太无知,岂不是太没面子了。他宁肯不懂装懂,结果惹出许多笑话来。

    有一次,地方上一个乡绅请他去做客,大家聊得很开心,这时,仆人送上一盘菱角。这位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主人家又一再请他先尝,无奈,他只好拿起一只菱角,放到嘴里去嚼。

    主人看他连壳也没有剥就吃了,心里很诧异,问他:“这菱角是要剥了皮才好吃的,你怎么整个丢到嘴里去嚼呢?”

    他明知自己弄错了,却一本正经地说:“刚刚到南方来,有些水土不服,连壳都吃掉了,为的就是清热解火。”

    主人摇摇头,说:“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呢?你们那儿这东西很多吗?”

    那人答道:“多得很呐!山前山后到处都有的长呢。”主人不禁哑然失笑。

    还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逛街,在菜市场上,他们看到一个人在卖姜。这人没见过姜是怎么生长的,就问道:“一棵树上一年能结多少姜?”

    卖姜的人和周围的人都笑了,他们说:“姜是地里长的,怎么能是树上结的呢?”

    他却硬是和别人争辩个没完:“你们真是笨呀,姜是树上结的,我会不知道?我们邻居家就有一棵姜树,不信,我们问问去?”

    他虽然这样说,但心里也发虚,因为他知道他的邻居家根本没有姜树,他不过是为自己解围罢了。

    他的朋友心里明白他是不懂硬要装懂,于是,便故意对大家说:“他这么有学问的人会不知道姜是地里长的吗?他不过是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对的,就要敢于坚持,错的,也要敢于改正,这样才能进步啊!”那人听了朋友的话,脸红了……。。

    不仅仅是这个成语故事,就连孔子在教育自己子弟的时候,也是教育他们不要不懂装懂!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骄阳当空;大地一片燥热;一辆马车正在通往齐国的路上慢慢行驶。车上;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学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你在路上随便遇到三个人;那其中就会有人可以当你的老师。

    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一定要诚实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正讲着;车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

    孔子便说:“天气说变就变。听;山那边下起了雷阵雨;快停车!”

    有位弟子下了车;仔细听了听;说:“这是山那边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这种声音。”

    孔子一听是海;非常好奇;因为他从来没见过海。于是就带着弟子;爬上山顶;想看看海究竟是什么样子。

    孔子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叹地说:“海真辽阔呀!做人就应该像海一样;有辽阔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正当孔子和弟子们欣赏着大海的景色时。觉得口渴了;正巧看见一位小渔民正担着一桶水在山腰上走。孔子便走上前去:“小弟弟,可否讨口水喝?”

    小渔民就拿起葫芦瓢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递给孔子。孔子喝过水后,说;“这海水真好喝啊!甘甜清凉。”

    小渔民听后;忍不住笑了:“海水又咸又苦;怎么能喝呢?还甘甜呢?嘿嘿;你们可真是书呆子;这点常识都不懂。”

    一位弟子听小渔民这样批评老师,非常生气;“你这黄毛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如此无礼;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夫子?孔夫子怎么啦?孔夫子不见得样样都懂;刚才想用海水解渴就错了;海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我递给他的可是井水。再说;他会种地吗?他会盖房吗?他会打鱼吗?

    孔子听了;觉得很惭愧;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对弟子们说:“以前,我对你们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错就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啊!”

    弟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更加尊敬孔子了;这座山后来就被称为“孔望山”。

    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孔子为师后认真

    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从;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

    子路一听,呆呆地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说:“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

    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子路听了了老师的教诲后;决心留在老师身边;潜心学习;以弥补以前荒废的学业。。。。。。。。。。。

    孔子都在教育着自己的学生不要不懂装懂,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不懂装懂。

    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也是不懂装懂的害处!

    从前有两只老鼠,一只一直居住在图书馆里,而另一只一直居住在粮仓里。

    有一天,那两只老鼠相遇了。图书馆里的老鼠摆出一幅学者的架子。傲气十足地对粮仓里的老鼠说:“可怜的家伙。填饱肚子,你们甘愿住在干燥、憋闷的谷仓里。那里除了稻谷之外什么也没有。可想而知,只有物质满足,缺乏精神享受的生活该有多么乏味啊!图书馆里是多么安静啊。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我都能看到。”

    “这么说,您一定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喽。”粮仓里的老鼠虔诚地说道。

    “咳,这有何难。它们的一字一句我都要细细咀嚼,一页页装进肚里。”图书馆里面的老鼠很是高傲的说道。

    “这太好了,我正有一事需要您这样知识渊博的老兄帮忙。”说完。粮仓里的老鼠把图书馆里的老鼠带到一座粮仓里。指着墙角的一个瓶子说:“您认得字看看这标签上写的是‘香麻油’还是‘灭鼠药’。”

    图书馆里的老鼠其实根本不认识字,它那样说照着现在的说法。那就是在装……逼。所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图书馆里面的老鼠在看见标签上三个黑糊糊的大字,因为它不认识字所以开始迟疑起来了,它在想这三个字是“香麻油”还是“灭鼠药”?

    就在它进退两难之时,有一股香油味儿从瓶口飘出。于是,它就凭直觉猜测断定:“这是香油。”

    “真的?您看清楚了吗?”

    “没错。不信。我先喝给你看。”证明自己博学。同时也是一饱口福,图书馆里的老鼠搬倒瓶子就喝了起来。

    谁知只喝了几口。就浑身抽搐,不久,便四腿一蹬,死了。

    后来,粮仓里的老鼠才知道,瓶子上写的分明就是“灭鼠药”。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能够从中能学到什么呢?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正是因为那个图书馆老鼠死要面子,不懂装懂。到后来连小命都搭上了。

    所以,人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大明白”;否则自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还有这样的一段笑话。充分表明了不懂装懂的害处。

    问:你认为莎……士……比……亚怎么样?

    甲:还行,只是口感不如“人头马”。

    乙:嗨!莎…士…比…亚是一种甜点,您怎么当成酒了!

    莎士比亚,何许人也!酒乎?甜点乎?可怜莎翁一代文坛泰斗,却被两个不懂装懂的无名小卒作践成”穿肠之物“,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笑话虽短,道理不浅,它告诫我们:不要不懂装懂。

    不懂就不懂,为何要装懂?但凡有此陋习者原因有二:一是肚中本无多少墨水,偶然被人问住,欲明说“不知道”,又恐丢尽素日老脸,只好不懂装懂,信口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