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16章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16章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俏Q遥悸砭透喜簧虾辏宦彻苣呔偃弑=俪制牖腹慷嫉菜蛔。偈共苣拥舯D闷鸪犯苫睿虿蝗缗┓颉!薄   
    退一步讲,即使有全才,也很难在外貌、品质等其它方面尽如人意。    
    因此,用人重在知人善任四个字,不因其过而求全责备,勿因其短而弃其长。求全责备甚至忌才不用,或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必然贬损人才的价值,导致人心思背,人才流失而最终失败。    
    


待人智谋第7章 因人任事的智谋(5)

    从前伊尹大兴土木的时候,用背力强健的人来背土,独眼人来推车,驼背的人来涂抹。。各人做其适宜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管仲在向齐桓公推荐人才的时候说:“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我不如阴朋,请让他来作大行吧;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宁戚,请让他来作司田吧;吸引人才,能使二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来作大司马吧;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肯元,请让他来作大理吧;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来作大谏吧。你若想富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诸葛亮说:“老子善于养性,但不善于解救危难;商鞅善于法治,但不善于施行道德教化;苏秦、张仪善于游说,但不能靠他们缔结盟约;白起善于攻城略地,但不善于团结民众;伍子胥善于图谋敌国,但不善于保全自己的性命;尾生能守信,但不能应变;前秦方士王嘉善于知遇明主,但不能让他来事奉昏君;许子将善于评论别人的优劣好坏,但不能靠他来拢络人才。”    
    这是避人所短的艺术。如果让让韩信当谋士,让董仲舒去打仗,让于公去游说,让陆贾去办案,谁也不会创立先前那样的功勋。    
    黄石公说:“起用有智谋、有勇气、贪财、愚钝的人,使智者争相立功,使勇者得遂其志,使贪者发财,使愚者勇于牺牲。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性情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兵时最微妙的权谋。”    
    用人也该懂得这个道理。善用人的长处,是因人成事的第一要务。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就在于能够了解团队中的人各自的长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自己的部下组织成一支样样皆精的队伍。那么,即使他并非技艺超群,而他的团队却是无敌的。    
    所以说,一位杰出领导人的高杆之处就在于“各因其能而用之”!    
    唐德宗时,韩愰曾任镇海节度使。在用人方面,随才器使,凡是他所接纳的人,都根据各自的才干器识,恰当地予以使用。    
    有一次,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来投靠他,但此人实在看不出有何所长。    
    一天,韩愰让这个人参加宴会,他居然从始至终端坐在那儿,没有和与邻座谈一句话。照一般人的理解,这真是一个废物了。但韩愰看到这一点,事后就将他安置在军中,让他看守大门。    
    这个人每天一早进入值班的帷帐,就一直很严正地端坐到太阳落山,官兵都没有敢随便出入的,任内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待人智谋第7章 因人任事的智谋(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我们平时常常听到的两句话,唐太宗在论用人时,也曾说过“君子用人如器”的名言。许多人经常抱怨没有人才,其实是缺乏一双识别他人长处的眼睛。用人如果能像韩愰这样,天下就不会有被弃置的人才了。    
    人才自身有长短,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用得其所。    
    性格刚正、志向高远的人,不善于做细致琐碎的事情。所以应当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这种人——既要看到他志趣恢宏远大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处理琐碎小事的粗鲁和大意;    
    正直激进的人,不会灵活处事,这种人在法理方面可以做到有理有据,正直公平,说到变通可能就会变得暴躁而不通情理;    
    宽容迟缓的人,往往不讲办事效率,至于说到仁义,其为人则弘大周全而宽厚文雅,但对时势则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    
    好奇求异的人,放纵不羁,追求新奇,运用权谋、诡计则卓异出众,但是如果以清静元为之道来考究,这种人往往违背常规而不近人情。    
    因此,一个团队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各自所长,避开各自所短,就一定能形成一支样样皆精的强大无敌的队伍。    
    用人须审时度势    
    在不同的环境中,任何才能都会有长短不同。比如北方人骑马,南方人乘船,彼此都觉得很方便,然而一定要他们,换过交通工具到远方去,就会显得很荒谬了。    
    天下的药没有毒过砒霜的,但是高杆的医生却把它放到药柜里,因为它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麋鹿上山的时候,善于奔驰的大獐都追不上它,等它下山的时候,牧童也能追得上。    
    所以,用人的原则是审时度势,合理使用人才。    
    有这样一个故事,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以后,功成身退,转而经商,后来辗转来到陶地,自称朱公,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    
    陶朱公成了大富翁。后来他的二儿子因杀人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想用金钱赎回二儿子的性命,于是决定派小儿子带着许多钱财去楚国解救二哥。    
    长子听说后,坚决要求父亲派他去,他说:“我是长子,现在二弟有难,父亲不派我去反而派弟弟去,这不是说明我不孝顺吗?”并声称要自杀。陶朱公的老婆也说:“现在你派小儿子去,还不知道能不能救活老二,却先丧了长子,可如何是好?”    
    陶朱公不得已就派长子去办这件事,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以前的好友庄生,交代说:“你一到之后,就把钱给庄生,一切听从他的安排,不要管他怎么处理此事。”    
    长子到楚国后,发现庄生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按照父亲的嘱咐,他把钱和信交给了庄生。庄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即使你弟弟出来了,也不要问其中的原委。”    
    


待人智谋第7章 因人任事的智谋(7)

    但长子告别后并未回家,而是避开庄生去贿赂其它权贵。庄生虽然穷困,但却非常廉直,楚国上下都很尊敬他。陶朱公的贿赂,他并不想接受,只准备在事成之后再还给他,所以那些钱财他丝毫未动。陶朱公长子不知原委,以为庄生无足轻重。    
    庄生向楚王进谏,说某某星宿相犯,这时楚国不利,只有广施恩德才能消灾。楚王听了庄生的建议,命人封存府库,实行大赦。朱公长子听说马上要大赦,弟弟一定会出狱,而给庄生的金银就浪费了,于是又去见庄生,向庄生告辞。庄生开始很惊讶,但很快明白了朱公长子的意思,于是就把钱财还给了他。朱公长子暗自庆幸。    
    庄生觉得被一个小孩子欺骗,很是恼怒,又进宫见楚王说:“我以前说过星宿相犯之事,大王准备修德回报。现在我听说富翁陶朱公的儿子在楚杀人被囚,他家里拿了很多钱财贿赂大王左右的人,所以大王并不是为体恤社稷而大赦,而是由于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才大赦啊。”    
    楚王于是下令先将陶朱公的次子明正典刑,然后再实行大赦。陶朱公的长子只好取了弟弟的尸骨回家。    
    长子回家后,陶朱公苦笑说:“我早就知道他一定会害死他弟弟的!他并非不爱弟弟,只是因为他年少时就与我一起谋生,所以吝惜钱财,而选儿子一出生就看见我十分富有,所以轻视钱财,挥金如土。以前我要派小儿子去办这件事,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啊。”    
    由此可见,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做事的成败,晋文公重耳先是遵照舅舅子犯的计谋行事,而后在夺取政权时又因雍季的忠言奖赏了他。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的智谋,临终时把巩固政权的重任托付给了周勃。与此相对比,赵王用了书呆子赵括,结果被秦将白起坑卒四十万。诸葛亮用了教条主义马谡而失了街亭,逼得自己不得不唱空城计。    
    一般来说,在和平时期,要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战乱发生的时候,要重赏能攻善战的人。而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人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他下过一道《求贤令》要下属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哪怕有不好的名声,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木,都不要有所遗漏。    
    其中还有一段著名的话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忠厚的品德?苏秦何曾守过信义?可是,陈平却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宋朝宰相王旦也是一个很会根据形势来用人的智者。    
    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累次上书,请求另外派人接替。宋真宗询问王旦:“谁可以代替曹玮呢?”王旦就推荐李及,真宗同意了。众人对此十分怀疑,因为李及虽然谨慎、忠厚、行为检点,但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韩亿将大家的意见告诉王旦,王旦并不回答什么。    
    等到李及到了秦州,将吏们也看不起他。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屯戍禁军中有个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妇女的银钗,官吏们抓住他,将他带到李及那里。    
    


待人智谋第7章 因人任事的智谋(8)

    当时,李及正在那里看书,将那人叫到跟前,略略加以审问,那人服罪。李及也不再与下面的官吏商量,马上命令将他斩首,又象刚才那样看起书来,将吏们都惊叹佩服。不久,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师。韩亿听到后,又去见王旦,将李及的事讲给王旦听,并且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    
    王旦笑着说:“戍边的士卒干偷盗的事,主将将他斩首,这是一般的事,有什么值得惊异的?我之所以使用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曹玮出知秦州七年,羌人都畏惧、佩服他。曹玮处理边疆事宜,已经做到尽善。假使派其它人去,必然会自以为聪明,大大地改变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曹玮的政绩。之所以要派李及去,只是因为他稳重忠厚,一定会谨守曹玮的事业罢了。”韩亿越发叹服王旦的见识与器度。    
    由此可见,用人不仅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判断,还包括对自己用人所可能造成的态势进行判断。    
    用人当因才施用    
    看一个领导的水平和未来发展,只要看一下他周围的人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家世显赫的人物——刘表。    
    他好与名士结纳,与其它七人并称“江夏八俊”。但他结交的人物都是一些喜清谈好出世的人物,并非是济世救民的人才,也从未帮过刘表什么忙。结交这些人,除了给刘表头上加了几道“光环”,满足了虚荣心外,没有任何用途。    
    刘表这位盛名无实的草包,之所以后来被吞并,正是因为不明白“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